张宝全:我的成功未定式



一个男人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镇江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中又添了一个小生命,他的身份是家中排行第四,父母给他取了个有着当时那个年代烙印的名字,叫张宝全。然而在兄弟姊妹中他的表现并不出众,甚至年幼时体弱多病,因此得到了父母的更多关照。幼年张宝全除了体弱招人怜爱,还有“察言观色”的聪明处,使得他在大人面前总能受到关注。

  从小看老,这个叫张宝全的人,有着一些独特于那个大院一块长大的同龄人的东西,老人们当时只是模糊地说“聪明”,如何聪明他们却说不出来。

  其实,张宝全自己晓得,他少时的性格中更多地遗传了父亲的基因,父亲也因此成为他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人。

  在张宝全的记忆碎片中,他对这个影响他一生的男人是这样描述的:“父亲是我最尊重的人,他有些像罗中立画的那幅《父亲》,当然,画里的父亲是农民,我的父亲是船长。船长的好处是,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我时常可以偷偷跟去,在船上蹭饭吃。父亲不爱说话,严肃,做事认真,但手很巧,能做各种东西,什么橱架、墩布,很多邻居慕名而来……”

  然而,这个在他记忆中,没抱过也没有打过他的人,在1996年去世了,“父亲去世成为我日后有时会感到不幸福的一部分”。

  父亲在性格上对张宝全的影响,对于其日后进入商界奠定了基础,但此时的他并未显现出日后成为地产界商业名流的特质。而且当时他的想法与经商背道而驰,“那时我的理想是作家,这也是我至今的梦想”。

  不过阴差阳错,张宝全的人生并未向他所想向的路径延伸,而是走上了他也未知、不可控制的方向。

  经历“经商”

  其实,在他还没有梦想的时候,他就见识了一次“商业会谈”。那时候他只是几岁的样子,他也是那次交易的主角——“商品”。事后回忆中,他称那是他第一次深刻的童年记忆。

  事情发生在初秋的早上,父母亲已出门上班去了。朦胧中,一个常到张宝全家串门的人推醒了他,谎称出去玩,就背起了没睡醒的张宝全。兄长们没有注意到,这是一次不寻常的串门。

  张宝全感觉走出了大院、小镇,甚至还坐了平生第一次的小船过河,然后是芦苇丛。最后在一个房子前停了下来。房子前很多孩子玩耍,背他去的人同一个陌生人时不时看他一眼,商讨了好一阵,陌生人只是摇头。最后,“交易失败”,张宝全被那个人生气地背回了镇子,直到黄昏,下班回来的母亲急急把他寻回家。

  那是一段张宝全痛恨的经历,只不过一切都未发生,仅作为茶余饭后的闲聊而已。如果发生,又会怎样?

  在那个张宝全长大的大院,给了他充满好奇的天然性格。“夏天的黄昏,我几乎每天都是早早地洗了澡,然后拿着小凳到宿舍内的石头路上乘凉。乘凉的人们年龄大小不等,这种时候,不是大孩子领着小孩子做游戏,就是大孩子给小孩子讲故事。年年如此。”武汉作家方方的描述,同张宝全所说的有些相似。张宝全那时候学会了音乐、作画和写作,也知道了一些英雄史诗。

  至于后来的经商,在他看来几乎不存在难度。

  小木匠的转折

  十年动乱打断了张宝全的上学路,对文学、对艺术的酷爱也因此被压抑在内心里。

  1976年,张宝全已经19周岁了,他还在镇边的一个村里插队。也许是遗传了父亲动手能力强的潜质,张宝全也干上了木匠活,而且手艺也和父亲一样好。很快就成了5级木工,每天工资2.25元,比当船长的父亲还高。然而让他迷茫的是:“我就是一个在大队建筑站做木匠的人吗?我还能干点别的吗?”这些想法只是在各种木料打磨中消耗着。

  也许在周而复始的日子里总会有些意外。“这一天与平常的日子没什么不同,我们建筑站去给人武部领导修窗子,歇息的时候我闲看报纸。人武部领导的夫人突然问我:‘小木匠你是本地人吗?’‘我是。’‘怎么不当兵?’‘没人介绍。’‘我帮你介绍吧。’”

  短短的几句对白,从此让张宝全的人生轨迹又发生了改变,而且是离最初的理想愈来愈远。“我一直把那次经历看做人生机遇之一,就这样,终于进入南京军区炮兵部队做了军人。”

  张宝全在由贺龙将军始创的“红军团”穿上军装不久,全国就恢复了高考。得知此消息的张宝全,有些觉得命运天定。其实当时有些冲撞的他,并不信命。

  开始做炮兵,很快他的作画、文学本领被发现,被转入了电影组。然而高高兴兴做了一段时间后,某根神经似乎被触动,张宝全觉得自己荒废了儿时的理想,开始有一种不安,便又匆匆抓起笔,匆匆爬格子,以至后来落下了毛病,走到什么地方总随身带着稿纸。1979年,前线发生战事,写血书请缨去前线,但部队领导没有批准。然而1984年,他终于背了一箱稿纸上前线。

  也就是这一次的经历使他对于死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他的性格一下豁达了许多。

  “一个会画画的上海兵,帮着写字画画布置环境。后来他们连队缺人叫回去了,当时我就有些不祥的感觉,说不清的感觉。第二天早上,我对那条走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路,感觉怪怪的。结果在那看到了那个兵,但他已经变成了烈士。当时感觉,他非常干净、文静地躺在军工的担架上,那情形如同熟睡了一般。我有些茫然,茫然生命的如此脆弱和不可捉摸。”

  还有一件事是,在一次战斗中,张宝全去前沿做报道,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枚苏式重磅穿甲弹,穿透了土层在坑道里爆炸了,全坑道的人无一人生还。

  这些经历让张宝全开始重新思考,他的变化也体现在他的文字中。1984年,他发表各种文章300多篇,荣立二等功。而到了战争末期,他的一些小说则已经反映出了一些反战的情绪,甚至出现了对当时军队中出现的拜金现象的抨击,包括纪实报告文学《血祭》在内,这种题材引起了当时人们的关注。

  一切的表象似乎看上去与张宝全的理想有些关联了,他也从中感受到了成就感,但是接下来的转变不是因为命运了,而是他自己改变了方向。

  为50万下海

  《圣经》说:你日子如何,力气便如何。

  已经三十而立的张宝全,一直在寻找事业的发力点,第一次主动地改变了自己的路径。

  1988年张转业到了镇江电视台,他确定发挥自己天赋的领域应该是电影,支撑这一决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有技术及制作经验”。

  他的处女作也是唯一的电影作品是1987年制作的《一百首歌》,那部作品是由部队投资2万块钱筹拍的,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子的编剧、导演、制片主任、作词、作曲都由张一人担纲,这部戏成为日后其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奠基之作。

  也正是在拍摄那部电影的时候,他认识了王秋扬,王秋扬是他从商的启蒙人,也最终成为他的夫人。当时,他还毫无觉察。

  转业不久,张宝全得知北京电影学院要从全国招7个人,但必须是有导演经历的人才有资格报考。不过,镇江电视台对张宝全抓得很紧,因为当年镇江台并没有进人名额,是看中了张宝全寄来的近一人高的各类作品才特意要来的。去和留对有主见的张宝全不是一个未定式,他几乎没怎么考虑就“停薪留职”北上北京了。

  去北京电影学院面试的时候,这个“乡下”来的“兵”发现自己对外界环境已有些不了解,那天面试的学生外形都很有特点,长头发、怪异的衣服,让张宝全觉得自己如“鸡立鹤群”,形象很土,心中忐忑,不免自卑,但他终于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成为著名导演谢飞的学生。

  然而,时过境迁,4年之后,张宝全发现拍电影已经不现实了。坐冷板凳的导演很多,投资的人却不多。想拍电影必须自己找钱。按当时的行情,挣到50万元就可以去拍电影。“我觉得自己也不笨,为什么不能曲线救国呢?”

  当时他“咬牙切齿”地想挣50万自己拍电影。为了搞到50万元拍电影的钱,张宝全选择了下海,“但我没想到,上了经商这趟车,方向盘握在手中,如果我下来,就没人掌握方向了,车上有这么多人,我只能开车往前。”

  事实上,张宝全自己也承认,如果当时他选择了当导演,也许只是一个二流导演。相比今天地产上的叱咤风云将不可同日而语。

  “不算纯粹的商人”

  张宝全对钱的渴望,超出了一切。199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过后,全社会创业激情再次高涨,超出了80年代只有技术人员和官员下海的窠臼,一个皮包一个公司的现象比比皆是,身无分文的张宝全也成了赶潮人。

  当时把经商叫做下海,意思是如果你缺乏驾驭艺术,就要为其他人的“成功”贡献出你的全部资金。

  筹集“下海”本金,没人知道张宝全是怎么筹到那点创业钱的,有关他的传说是,在他住的那个院子里堆满了他要变卖的作品、家什,不破不立,张宝全不惜血本要去尝试,这时他得到了夫人王秋扬的热情支持。

  张宝全要下海的时候,正值房地产业还处于宽松的政策环境中,进入门槛低,做房地产开发一本万利。受“房地产热”的巨大影响,张宝全决定做地产。下海的首站,张宝全选择了深圳,然而结果令他失望。

  1992年4月,张宝全准备在热潮滚滚的深圳停留,但当机舱门一打开,确实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然而感觉令他极不舒服,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感觉是,这里已经没有自己的机会了。

  当时还有一个插曲,有些走投无路的张宝全,打算投靠当地的一个朋友,为其打工,但这个朋友不敢收留,主要是因为他不像个商人,而是个“文人”。当时,他感到很沮丧、落寞。

  于是他选择了当时国内商人淘金扎堆的海南。

  “我和一个朋友一起去了海南。飞机舱门一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乱哄哄的大工地,第一感觉‘好’,有一种挽起袖子大干一场的冲动。”跨过生死线的张宝全嗅觉更加敏锐,对于事情的看法也充满了军人的果决。

  1992年的海南是一个创造神话的地方。事实上,恐怕将来不会再重新安排这样一个混乱却神奇的机遇,让海南成为冒险者的天堂。《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统计,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涨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1992年的时候,海南全省房地产投资达8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仅海口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面积就达800万平方米,地价由1991年的十几万元/亩飙升至600多万元/亩,海南全省财政收入的40%来源于房地产业。高峰时期,这座总人数不过160万的海岛上竟然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

  “当时和我一样兴冲冲的还有冯仑、潘石屹、谢强等,潘石屹来得要早一些,他是坐船到海口的。他在1989年到海口的时候,人口不到23万的海口,似乎一夜间拥进了15万人。1992年8月的时候,潘石屹靠炒房炒地挣到了自己的第一个100万。”

  这些先张宝全一步赶来的人,实力雄厚,追求高利润。已赚了第一桶金的“大佬们”正雄心勃勃地将大量资金押到土地上,准备做大做强。作为后进者的张宝全则低调得多,不要求最大利润,有利润就做,“确切地说,当时我没钱,所以大家追求不一样,像注册公司、跑书店买书充电、做业务,一切顺理成章。那是我一个人的公司,一个人的快乐奋斗”。

  公司成立后,张宝全每天6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成了一个疯狂干活的机器。经营很快见到亮光,张宝全和工商银行下属的一家企业联手,充实了流动资金。另一方面,为了不在商海中淹死,张宝全采取短平快的经营模式,就是先找好买家,再去找上游的土地。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当时的交易几乎都是赢利的,张宝全赚了一些钱。

  不过,当时张宝全真正的可观收入并不是房地产。同期,张宝全发现有大量的粮食和货物进出海南,海上物流繁盛一时,促成了他把部分资金投到建立海运公司上,租买了较低成本的二手船,开始做起了海运生意,纯利润回报达到50%以上。正是海运让张宝全获得了人生发展的第一桶金,他的海运公司还曾被评为海南海运十大纳税企业。

  好景不长,海南房地产的灾难终于浮出水面。当时,海口市在建人均住房面积已达50多平方米,而同期北京人均住房面积才7平方米。1993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海南房地产从热岛变为“冰岛”,开发商破产,烂尾楼遍地。很多曾挖到“第一桶金”的人,落得颗粒无收。

  “潘石屹、冯仑、易小迪、王功权都撤回北京发展。所幸我的房地产项目并不多,这也得益于我不主张利润最大化的好处,手上剩余项目也迅速脱手,全身而退。当时就像驾车一样,一瞬间会使你有灭顶之灾,但凭着一种莫名其妙的直觉,就能避开。这种直觉不一定是商人的直觉,我更愿意说它是一种灵感,它是细致的、微妙的、不可言传的。”

  回首那段不长的海南经历,张宝全把它形容为“房地产的悲喜剧”,从穷光蛋到富翁,从富翁到穷光蛋不断上演着。可以说,海南是中国那一代商人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历史教材。

  海南经历,使张宝全初尝商业的辛酸和快乐。显然,那一段时间,他来得太顺,市场中的商业风险并没有深刻的沉淀,这也为他后来的一些沉浮埋下了伏笔。

  海南地产崩盘的那一年,张宝全开始从海南撤出,开始了他的北上事业开拓。此时,一头扎到商海的张宝全,还是有心事的,因为他得对自己曾经的理想有个交待,毕竟他不认可自己是纯粹的商人,他希望自己是个有文化的商人。

  在他后来的作品中,无论“今典花园”、“空间·蒙太奇”还是苹果社区,都被张植入了艺术气息,这也是张宝全文化商人思路的一个表象。

  起家今典

  用张宝全妻子王秋扬的话说,从1993年找地皮、创办企业开始,今典就像她的大孩子,一天天在她和丈夫的注视中成长。这是张宝全和妻子一起草创北京地产局面的真实一幕。

  事实上,刚开始做一个项目时并不像回忆那一段经历来得那样轻松,当时的两次受骗张宝全很少提起。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他当时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商人。

  1994年张宝全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北京,开始筹划启动他的第一个楼盘。然而,当时他没有北京的房地产开发资质。要开发房地产,必须和“本地有开发权的公司”联合。而那时北京有征地权的公司只有10家,基本上都是房管局、建委的下属企业;有开发权的企业也不过几十家。

  最初,张宝全选中了北京电影学院旁的一块地,就和当时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合作:张宝全的公司挂靠在它下面,给10%的干股作为回报。等到张宝全筹备了一年,投资了近2000万元,马上就要立项的时候,对方突然撕毁合同。张宝全一年的努力付诸流水,备尝挫折滋味。

  之后,那家公司离职的一位副总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该公司主动寻求与张宝全一起合作,条件和原来的公司一样,一筹莫展的张宝全大喜过望。当即将立项报告盖上对方公司的章,以对方公司的名义报了上去。而立项报告批下来后。这家公司拿出了原来公司一样的态度,张宝全再度被踢出局。

  张宝全终于真正体会到市场的铁律:没有市场规则的时候,就要有防范一切风险的意识。这也造就了张宝全至今保持的习惯,任何一个项目既要做好最好的打算,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危险和细节主导事业成败。

  那是张宝全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教训。但张宝全没有放弃努力,决定向北京市建委上诉,主管领导作出批示:“如果那家公司有钱,就让他们干,如果没钱,就算了。”建委通知对方3个月时间打2000万元到建委的账上。

 张宝全:我的成功未定式

  张宝全艰难等待了3个月,对方最终不能筹到钱,不得不接受被撤项的事实。吸取了教训的张宝全最终决定独立成立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公司,1995年3月北京安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张宝全做了董事长。而之前流产的项目顺利立在安地的头上,后来做的楼盘就是“今典花园”。

  理顺经营的张宝全,开始解读北京的城市性格,发现如果只是把房地产停留在建房子的层面将难以为继。他称要把这个让自己饱受磨难的楼盘做成“北京性价比最高的房子”。打破北京当时流行的以“居住功能”为特点的“初级阶段”。

  他的超前理念把当时北京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开发商远远抛在了后面,张宝全还率先在建筑艺术和人文环境的营造上尝试。他从景观开始,一草一木都匠心独运;在房屋的外形、颜色、用料上更是极其讲究。

  这一切都没有白费。1997年,今典花园隆重上市,张宝全打响了在京地产的第一炮。张宝全获得的不仅是利润,他称:“企业家就是为创新而活着,如果没有创新,一个企业家就不可能成功。”张宝全的地产局面真正打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2039.html

更多阅读

张宝全:当梦想照进现实

        (生意场讯)当海南头顶着“国际旅游岛”的光环再度走进人们的视线时,“天涯海角”便诱惑着各路资本纷至沓来“淘金”,连小品大王赵本山都耐不住寂寞,砸下13亿元人民币。而在第一轮海南楼市泡沫里全身而退的今

张宝全:“军”商的艺术

张宝全:北京今典集团董事长1976年入伍,当过战地记者和猫耳洞作家。1992年投身商海,在地产项目和开发与经营上不断取得成功,在房地产界享有盛名。他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思维,也得到各界的广泛称赞。2001年,

张宝全:地产、电影混搭高手

 他到底是地产大亨,还是电影大亨?是一个商人,还是文艺中年?   在地产江湖沉默几年后,张宝全突然重装上阵,逆市扩张,以三亚为起点,从南到北,掀起了创新模式的红树林“酒店风暴”。  相关链接:  张宝全42亿打造北方亚龙湾密谋度假地

张瑞敏:我的成功没有诀窍

由今年春天开始,我一直忙于编辑一本有关20年来中国企业家所写文章的书。 在阅读数百篇更像是他们对于企业内部人员灌输传播自己想法的文本之后,所幸的是,我还能找到近百篇具有生活和个性气息,围绕着人文和感受而展开的文章,虽然比起我

张宝全:地产、电影“混搭高手”

  他到底是地产大亨,还是电影大亨?是一个商人,还是文艺中年?  在地产江湖沉默几年后,张宝全突然重装上阵,逆市扩张,以三亚为起点,从南到北,掀起了创新模式的红树林“酒店风暴”。  在《叶问》获2009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之后,张宝全

声明:《张宝全:我的成功未定式》为网友男人心海底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