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ren.com Chinaren缔造者 两次成为“融资王”



2005年Web2.0浪潮兴起之时,陈一舟和他的千橡互动,似乎是立于潮头的“种子选手”。然而,自SP业务大幅缩水之后,千橡的光彩就逐渐黯淡了下去。不但陈一舟屡次慷慨陈词的上市梦想变得遥遥无期,还不得不数次大幅裁员,甚至,千橡在2007年几乎没有新闻可言。

  4.3亿美元的天价与IPO幻影

  许多员工当时去千橡就是看中了它的IPO宣言,不过,他们的美梦一直没有实现。

  4.3亿美元,这个毫不逊色于一次上市的融资额,足以让每个人侧目。要知道,腾讯当年赴香港上市的融资额仅仅是1.9亿多美元,而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融资额只有1.09亿美元。

  这笔钱,足够让陈一舟在梦想之路上驰骋得威风八面,而这个数字恐怕在数年内都会给陈戴上“融资高手”的光环。

  实际上,1999年从美国西海岸毕业的陈一舟,其“光荣与梦想”之路并不显得复杂。

  陈的“光荣”主要体现在两个事迹上:中国第一个网络社区——Chinaren的缔造者,以及两次成为“融资王”。

  陈一舟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网络社区进行商业化的人——虽然这个“商业化”是以“忍痛出售”的方式(卖给了SOHU)实现的。显然,陈的第一个“光荣”,为其日后在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打下了基础。

  理工科出身的陈一舟,有着十分出色的商业头脑。千橡高级副总裁、“Chinaren创业十人组”之一的刘健,便是以做生意的形式和陈一舟相识的。刘健向《英才》记者回忆,彼时,已经颇有积蓄的陈一舟,在斯坦福校园内向自己推销他的旧书,并说服自己购买了他的旧车,二人因此结识。陈一舟还瞧准机会,在当时SOHU股价最高的时日里,抛售了所持的SOHU股票。

  而除了卖掉Chinaren后在SOHU半年短暂的“高级副总裁”经历外,陈一舟几乎没有担当过“打工者”的角色。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他一直掌握着主动权。

  2002年11月,经历了短暂的、并不成功的美国投资的陈重返中国,以SP业务为基础创建千橡互动。这又一次印证了陈一舟的经商天分,并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2005年,Web2.0概念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陈一舟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他和收购来的猫扑网成为了当时中国Web2.0领域的“超新星”。从此,陈一舟走上了社区扩张之路。实际上,在收购校内之前,千橡互动旗下已经拥有猫扑、视频网站UUme、模仿Facebook的5Q校园网,以及Renren.com和Dudu下载加速器,除此之外,还有给千橡新事业源源不断提供现金流的SP单元。有评论甚至认为,陈一舟想在中国打造一个“MySpace+YouTube+Facebook+Craigslist”的综合体。

  彼时,陈一舟对这个颇具想象力的命题没有否认,并开始“大干快上”。2005年8月,陈一舟向外界宣布自己的上市构想,随后便大举扩张。2006年3月,陈一舟带领千橡获得4800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这在当时,是个前无来者的数字,陈一舟第一次当上了“融资王”,上市看似指日可待。

  数位曾在千橡工作过的员工向《英才》记者表示,当时去千橡,就是看中了它的IPO宣言。

  不过,他们的美梦一直没有实现。残缺的梦想与卷土重来

  “我们的字典里,已经没有‘大干快上’这个词了。”陈一舟说。

  2005年和2006年,陈一舟给人的印象如坐过山车一般,从生机勃勃与指日可待,一路滑向了惊心动魄之旅。

  在SP业务缩水的时候,陈一舟并没有停止“大干快上”的步伐。相反,千橡在两年之间,通过收购聚拢了近10家网站,这让关注千橡的人怎么也看不懂了。一位接近陈一舟的资深业内人士向《英才》记者表示,当时的陈一舟满脑子都是融资和上市,想通过SP业务配以令人晕眩的大型网络架构,来说服投资者。而对各个单元的耕作不够——这恰恰是陈一舟在上一轮发力中未获得成功的原因。

  奇迹并没有发生。“天灾”(SP的半扇政策大门突然关闭)和“人祸”(周鸿祎发起反流氓软件的江湖混战)使陈一舟不得不放弃了视频、客户端等诸单元,并且接受SP业务缩水2/3的事实,他不得不3次裁员。

  在人们的印象中,2007年的千橡和陈一舟格外低调。千橡既没有延续收购之举,陈一舟也没有再放出任何豪言。千橡最后一次的吸引眼球,是2006年末猫扑转型门户。然而,随着炒得火热的“首届网络春晚”无疾而终,千橡逐渐安静了下来。“MySpace+YouTube+Facebook+Craigslist”的梦想也开始变得残缺不全。

  陈一舟向《英才》记者坦陈,当年“在无线增值业务特别赚钱的时候也是一俊遮百丑”。但是他又强调,上一轮的多元化实验并非没有成效,现在最吸引投资者的校内和游戏单元,都是当时实验留下的种子。“我们试了很多东西,很多不work,但也有一些work了。”陈一舟说。

  如今,摆在陈一舟和孙正义面前的一个共同考验是,社区化网络诞生4年以来,包括Facebook本身,尚没有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那么,对于中国这些狂热的膜拜者和模仿者们,是否意味着Facebook前景并不乐观?

  陈一舟和孙正义面临的另一个考验是,目前正值Web2.0涨潮之时,美国Facebook的气贯长虹,本土校内被千橡收购所换回的40倍回报,大大刺激了IT梦想家。在一个领域创业者集体冲动的时候,势必会有泡沫产生。

  而在泡沫充斥的大浪之中,千橡能否顺利到达彼岸?陈一舟如此回答《英才》记者的这一提问:“这个事情,你挡也挡不住,就先挨着呗。比如行业里的工资在涨,带宽成本也在涨,没办法。”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千橡将再次引领潮流。虽然在以Web2.0为特征新一轮互联网创业大潮中,立于潮头的千橡最先尝到了苦果,但陈一舟本人的长袖善舞,并没有使千橡的故事成为一个悲剧——正当观者对千橡唏嘘不已之时,陈却凭借着当年收购的校内网,意外地“升华”了——校内网最近开始盈利,并凭此获得了风投。

  陈一舟向外界放出了千橡获得巨额融资的消息,是在融资4个月之后的4月30日,比起两年前的“高举高打”,现在,陈的风格改变了许多。

  “我们的字典里,已经没有‘大干快上’这个词了。”陈一舟对《英才》记者说。

  一位互联网资深人士如此评价陈一舟战略上理想主义,战术上却很实用,打不过就撤,走“曲线救国”之路。而这次卷土重来,陈一舟是否还会继续他的上市梦想呢?“没有。不感兴趣了,对这个事情。我们的资金储备已经比上市公司还强。为什么要上市?上市有很多吃亏的地方。我们现在挺爽。”陈一舟对《英才》记者说。陈一舟的三重境界

  资本孙正义的钱怎么花

  《英才》:你再次刷新了互联网公司融资纪录。软银主要看好千橡哪一方面?

  陈一舟:都看好啊。就像他们投阿里巴巴,他们主要还是看团队。看团队赌的方向。我们赌的方向是SNS,品牌的校内,猫扑啊,游戏啊,他们都觉得不错。我一直在说,我们公司并不像腾讯QQ那样幸运,一开始就能够做一个可以长得很大的一个东西。我们一直在寻找增长点。

  《英才》:可不可以把这次融资描述为“孙正义收购了千橡股份”?

  陈一舟:收购的定义是什么?是“买”么?他们第一期投了一个亿,买了百分之十几的股份。后面他们还可以再投。他们并不是钱都进来,只是开始投资1亿美元,后面再继续投。

  《英才》:这次的钱你打算怎么用?

  陈一舟:没想好怎么用——用来运营吧。本来就是赚钱的生意,很可能最后一分钱都不会用。这种可能性高达80%。

  事业“我们都是迫不得已”

  《英才》:在别人的眼里,你是互联网界最擅长寻求投资的人之一。你认可这种说法吗?

  陈一舟:啊?不太认同吧……比我厉害的人多啦。特别是职业投资的人群,没法比的。企业家里面,我觉得我们是被迫的。我们一直不好。我们搞互联网搞得比较晚。最大的项目都有人做了,你不可能跟人家竞争。逼着我们不断地去寻找。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葡萄”都离地面挺高的。我就得拼命跳、拼命够啊。不能保证你每一次跳起来都能够得到。所以,这就是为什经常去尝试你说的那些投资。其实都是迫不得已。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有百度、QQ那样长的那么大东西,我才不会跳呢。

  《英才》:有些人说,你越来越不像互联网圈里的人。大家只能看到你眼花缭乱的资本舞步,却看不到你深耕细作以后的内容创新。

  陈一舟:说实话,现在的互联网已经过了跑马圈地的时候了。不光是我,任何一个其他人都不可能拍着胸脯说“我一定取得大成功”。所以只能各施其能。如果你进入市场晚,就必须用一些前辈不太用的武功。如果大家形成了一个印象,说我擅长搞资本运作,那我也没办法。我觉得路遥知马力。但有一点我可以明确地说,一个创业型企业的CEO,如果不花90%以上的精力搞运营,那肯定是要失败的。

  人生“我的人生最低点”

  《英才》:你认为,从你创建Chinaren开始,哪些是正面拐点,哪些是负面拐点?

  陈一舟:第一个拐的最狠吧。1999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我们当时三个人,没有任何互联网创业的经验,没有管理经验。三个年轻人,一出学校就有人给你钱,让你做一个感觉很新的事情。我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能是这辈子最大的一个福音。极大地提高了我们三个人的个人价值。如果没有这个事情,我觉得我们都是平庸的人。我也许会成为一个对冲基金的管理人,他们可能会成为一个工程师。我觉得(若没那次拐点)我个人就不会坐在现在的位置上,来做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事情,真的是走了一个大运。

  要说挫折,我觉得对我个人,可能是把Chinaren卖掉。这个挫折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个是,如果开公司,永远不要把钱烧完。要留一口气活下来,总会有新的机会;输光了,我们几个赌徒就被清出去了。

  《英才》:你觉得自己是个有天分的人吗?

  陈一舟:我觉得自己没什么天分。我1999年在斯坦福毕业,那地方离钱近。如果我在2001年毕业,或者在东海岸毕业,可能我走的道路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当然,你也很难说那个道路一定比现在差。我观察到身边很多人,都比我有才干,比我努力。我唯一的优点,就是相对比较执着一些。

 chinaren.com Chinaren缔造者 两次成为“融资王”

  《英才》:人生历程中,什么使你感到最幸福,什么让你最苦闷?

  陈一舟:最苦闷就是Chinaren卖掉以后,SOHU呆了半年,拿着钱到美国搞光通信公司。后来“9.11”发生,自己的理想破灭。那个时候可能是人生的最低点。那半年我清醒了。一方面认识到自己是个凡人,另一个是觉悟创业是有一定规律的,不是有了钱想干什么都能干成。你必须在正确的市场干正确的事情。

  我认为“幸福”是淡淡的快乐。大喜大悲是干不得的事情。我现在的哲学就是把每一天当最快活的一天来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1890.html

更多阅读

一个月来两次月经是怎么回事? 月经隔了一个月没来

一个月来两次月经是怎么回事?——简介有的女性朋友月经很不规律,有的时候一个月来两次月经,让姐妹们苦闷不已,也不明白这具体是怎么回事。那么, 一个月来两次月经是怎么回事呢?一个月来两次月经是怎么回事?——方法/步骤一个月来两次月

天才抵不过天时:一群金融天才的两次灭顶之灾

毕亚军 (91金融圈)本文复盘了世界顶尖金融学家黄奇辅等一群金融天才、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组成的梦幻团队在使用杠杆的情况下的两次失败经历。黄奇辅(Chi-fuHuang):斯坦福大学金融学博士、麻省理工大学金融学博士,1990年成为麻省斯隆学院正

邮差总敲两次门第十章 党章第十章

邮差总敲两次门第十章 萨基特走了以后,那个警察又回来了,嘟哝着说要和我玩二十一点。我俩玩了几轮,可我无法静下心来玩,于是便装出用一只手出牌使我心烦的样子,也就不玩了。  “他搞得你忧虑重重,是不是?”  “有点。”  “萨基特

声明:《chinaren.com Chinaren缔造者 两次成为“融资王”》为网友我并不缺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