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富士康最勤奋的人



系列专题:富士康跳楼事件

创业之初,他的资金都是母亲辛辛苦苦攒下的,所以花每一分钱,他都要算20次。从1997年开始,他的名字就一直出现在美国《福布斯》杂志的富豪排行榜上。2005年3月《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中,55岁的他以32亿美元的身家,名列第183位,首次跃升为台湾首富。

  他的企业一年生产全球1/10的桌上型电脑、2/3的个人电脑零组件,被美国的《商业周刊》称为“代工之王”。他坐拥百亿,但不穿名牌、不开名车,用的是普通的老款手机,并且直到今天,仍保持着创业时的执着和勤奋。他,就是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

  电视机按钮里掘到第一桶金

  郭台铭祖籍山西晋城,1950年生于台湾,是家中老大。16岁,他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因家境贫寒,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他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3年2月,郭台铭以母亲给他结婚的20万元新台币(约折合现在人民币5万元),与朋友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过一年时间,因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原料价格上涨,出现经济萧条,原股东先后一一退出。郭台铭不甘心“用结婚钱办起来的公司”就此倒闭,又向岳父借了一笔钱,独自把工厂顶了下来。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员工15名。在家人帮助下,一年后,鸿海开始赢利。

  放弃投机发展技术实力

  郭台铭发现,对于新的全球工业形势来讲,模具是一个核心领域。1977年,鸿海的资本额增加到200万元新台币,郭台铭开始盘算建一家模具厂。这时他面临两个“更大的赚钱机会”:一是台湾经济开始起飞,房地产价格飞涨,土地价格狂飙;另外制造业也开始起飞,原料很缺货。有人建议他炒地皮,也有人建议买原材料囤积。最后,郭台铭选择把钱拿来买最先进的日本模具机器,发展技术实力。“有时真不知道这个决定是不是太傻。”郭台铭回忆说。

  一方面,每次经过当时没有买下的土地,都发现它在涨价,一年后轻轻松松大涨了十多倍;另一方面,从日本买来的机器千辛万苦才组装完,员工需要摸索流程,必须每天加班到深夜……1980年,郭台铭决定把所得的每一分钱都投入到进一步扩充工厂、扩张产能中,同时提出了打造“先进制造力”的概念,“搞自主研发,不断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且在这个方向上全力以赴,长期不变”。这一步相当大胆,扩大产能最大的隐忧在于,客户的订单要随着产能增加才行。过程很艰辛,公司流动资金甚至几次断炊,但设备和研发最终使他们接到了第一笔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电子零件订单。而郭台铭身边的一些朋友,虽然从土地、原料上赚了一笔钱,却再也无法进步了。

  成功向计算机领域转型

  20世纪80年代,家电业开始势头渐衰,鸿海的生意也大受打击,郭台铭决定开拓新方向。这也是鸿海创立后,第一次思考重大转型问题。经过市场调查,郭台铭了解到电子游戏机及计算机是未来的成长主流,计算机连接器很有市场需求。“我们做计算机连接器有什么优势?我想最大的优势就是,至少拥有了50%的相同制造技术,比我们创业时什么都不懂好多了!”郭台铭在内部会上给员工打气。他认为,鸿海的过去可以称为“制造导向”时代,即以自己的制造能力来衡量做什么业务;而现在,鸿海应该走向“市场导向”时代,即市场需要什么产品,自己就做什么业务。

  1983年,鸿海利用日本进口的新设备,开发完成计算机连接器,开始与计算机厂商建立业务关系。这也是鸿海正式进入PC领域的第一年。当许多中小企业主把家电业势头渐衰看成是无法逆转的危机时,郭台铭却带着50%的技术把握,把别人眼中微乎其微的机会,化为日后成长的基石。1984年,郭台铭花费了将近1000万元新台币,从美国引进了一种关键设备,这几乎是鸿海当年所有的利润。“市场总是奖励有勇有谋的冒险者。”鸿海开始快速摆脱创业以来无法大步成长的困境,转型获得了巨大成功。

  1985年,鸿海以5.6亿元新台币的营收,正式进入《天下》杂志制造业1000大排名。1988年,鸿海员工达1000人,营业额正式突破10亿元新台币。这也是鸿海第一次设立“世界级目标”的一年。这时的鸿海经过15年锤炼,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时刻担心撑不过明年的小公司。

  依托内地建立最强制造基地

  “只要是制造业,就无法不思考人力及土地的成本。”郭台铭很早就思考到制造业的本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台湾由于经济起飞,土地价格节节上扬;而当时内地各地正积极招商,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1988年,郭台铭一口气在深圳买下500亩厂房用地,成立了富士康集团。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郭台铭在内地加速布局,将深圳厂房扩大到1400亩,员工增加至4万名,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组装基地;同时在江苏昆山投资建厂,员工4万人,成为鸿海关键零组件的大本营。

  1996年,富士康深圳生产基地扩建为龙华科技工业园,现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准系统制造和系统组装生产基地。在华东,富士康先后建立昆山、杭州和上海等基地。其中,昆山工业园已连续7年稳居全球个人电脑连接器第一大厂。2003年3月,杭州钱塘科技工业园建设拉开序幕,这是一个融研发、设计与生产为一体的无线通讯产业基地。2001年动工、2002年初步建成投产的“富士康(北京)科技工业园”,是富士康全球无线通讯的事业总部。2003年10月,规模宏大的富士康太原工业园区建设启幕(2004年5月启用),重点发展3C产品机构件、合金材料、精密模具、汽车零部件等产品。2004年,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建设进入建厂规划与实施阶段,建成后成为山东半岛最大的3C科技产业基地。“鸿海不能没有郭台铭,而郭台铭不能没有内地。”很多在内地的台商都这样评价内地市场对鸿海的意义。2002年,富士康在内地的年产值约67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总额56.7亿美元,创汇30亿美元。签名是刚出社会就练好的

  郭台铭坚信:“阿里山的神木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决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他有一个“三局理论”:“所谓三局,是格局、布局、步局。而格局,就是你一开始心里怎么想。”郭台铭一开始怎么想的呢?他从未说过。但刚出社会时他就知道,未来自己的签名很重要,所以苦练英文签名。20年来,他的重大契约都是用相同的英文签名完成。从创业初始,鸿海便立足于全球布局的宏图中。

  2004年1月15日,随着在墨西哥赤瓦瓦州的摩托罗拉工厂升起了鸿海的旗帜,郭台铭完成了他在美洲的产业转移行动:把美国本土的厂房尽量往南移,以节省成本;无法迁移的据点,要么转型成物流或研发中心,要么快速关闭。而在此之前,鸿海已成为台湾第一家完成欧、美、亚三大洲并购的公司,鸿海的地图已从平面变成了立体的球才能全部展示。郭台铭原本预计2008年退休前,鸿海营业收入应可突破“一兆”新台币(近300亿美元),他说“只要做到一兆,我就走(退休)”,而这个目标在2005年已提前达成。现在郭台铭将目标遥指“两兆”新台币。郭台铭:身家32亿美元台湾首富关键词:勤奋在郭台铭的创业经历里,镌刻着艰苦奋斗的字迹。

  他第一次去美国争取订单时,客户没有马上见他,没有车没有钱的郭台铭待在一家小旅馆里,每天只吃一餐,每餐只有两个汉堡,一连5天,才见到客户,而见面只有5分钟;拓展美国业务期间,为了发展客户,美国50多个州,他曾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跑过了其中32个。直到今天,郭台铭依然保持着初创业时的那份执着和追求。他每天至少工作15个小时,世界各地跑,即使晚上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开会,经常一开就是12个小时。他可以连续3天不睡觉把货赶出来,甚至直接冲到生产第一线,卷起袖子,操作机器。如今年过半百的他经常会被问起:“赚了这么多钱还这么努力,是不是脑袋坏掉了?”对此,郭台铭总是哭笑不得,他说:“我不图什么享受,我真正在享受的,是自己达成工作目标的成果,而不是钱带来的物质和个人享受。”郭台铭曾说:“民主是种气氛,让大家都能沟通。但在成长快速的企业里,领袖应该带着霸气。”为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率,郭台铭在公司一直实施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因而公司被业界戏称为“魔鬼营”。每一个进入鸿海的基层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为期5天的基本训练,包括稍息立正和整队行进等;而对于高层主管,郭台铭的要求更为严格。他随时向他们提问,如果答不上来,骂人的话立刻脱口而出。那些千万富翁们,照样要在会议桌前罚站。

 郭台铭:富士康最勤奋的人

  一位资深的国际IT专家在参观了鸿海的工厂后发出感慨:从我到鸿海看见所有桌子上茶杯放的位置都一样就可看出,鸿海绝不是一家普通公司。但另一方面,对待表现好的员工,郭台铭却又十分慷慨。在2002年的年终庆祝会上,郭台铭拿出2.3亿元新台币奖励先进员工,这是个令所有同行咋舌的数字。不仅如此,每年,郭台铭还会为上百名主管安排最精密的核磁共振身体检查,一出手就是上千万。与经理们吃饭,他时常动几筷子就不吃了,而是忙着催厨房上菜。等大家都吃饱了,他再把每盘剩下的菜倒进自己碗里拌一拌吃下去。在这样一种刚柔并济的管理中,公司形成了一股特殊的向心力文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1771.html

更多阅读

郭台铭:鸿海系赢在速度

  郭台铭和马云是至交好友,从思想到生意,相交甚深;二人均白手起家,打拼天下,一个是台湾商界资深翘楚,一个是中国年轻一代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一个已经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打工产业链,一个已经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  二者所创

因为我知道这世界太大 郭台铭:媒体不喜欢我 因为我太直了

中新网6月8日电 台湾首富郭台铭旗下鸿海公司股东大会今日上午召开,这场股东会吸引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文字记者和电子媒体的摄影记者都获准进入会场。郭台铭在会场不断自嘲“我跟媒体关系一向不好”,他还表示,“媒体不喜欢我,我太直了。

郭台铭:人才多是在四川投资重要原因

郭台铭:     四川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重建效率,众志成城,再建家园,举世动容。如果将这种精神和效率移植到工业制造和科技创新上,我们必能不负众望,在资讯产业的制造、研发、服务等领域中,再写西部新篇。      历时

郭台铭回应富士康跳楼事件:集团工会介入调查

系列专题:富士康跳楼事件丢一台苹果iPhone手机样机,富士康员工孙丹勇疑因不堪压力跳楼自杀的事件经报道后,引发各界广泛讨论。主要集中在孙丹勇是否受到环安课课长殴打和拘禁,虽然种种传言仅是猜测和推断,但还是让富士康处在舆论的风口

声明:《郭台铭:富士康最勤奋的人》为网友泅渡至彼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