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曼:航美被“逼”上中国航空媒体头把交椅



 郭曼 航美传媒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上榜理由

  他抓住了中国航空市场快速成长的机遇,带领航美传媒以闪电般速度整合了国内12家航空公司和53家主要机场电视等媒体资源,创造性地开辟出户外媒体新“蓝海”——中国最大的航空数字媒体网,立体、精准地覆盖了全国航空旅客87%以上,构筑起影响中国高端人群的全新传播网络平台。

  -记者手记

  “我的前十大股票客户里有一半破产了,破产的时候他要把股票卖干净,这个市场目前又没人愿意买股票,所以卖的多,价格就往下走。”说这话的人名叫郭曼,他是航美传媒集团的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航美传媒于2007年11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时的开盘价超过每股20美元,而航美传媒12月20日在纳斯达克的收盘价为4.8美元。

  12月初的一个午后,郭曼坐在东直门天恒大厦航美传媒集团总部的咖啡厅里,冬日的阳光暖暖地从窗外照进来,沐浴在阳光下的郭曼满脸自信。郭曼是河北人,河北在战国时期属燕赵之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但郭曼有的是慷慨自信。

  “没有卖掉公司的股票,我不后悔。”郭曼说。在航美传媒上市之后,风险投资鼎辉基金卖掉了持有的航美股票的五分之一,得到了5000万美元的现金。郭曼认为,资本市场就是这样的,因为变化无常才魅力无穷。当时航美传媒股价在高点的时候,他也没认为这是高点,只是没想到会发生金融海啸,当时感觉涨到30美元也是很简单的。更重要的是他对公司也很有信心,因此如果没有急需的现金需求,一般不会出售自己的股票。

  支持他自信的是航美传媒遍布全国的庞大的传播体系。航美传媒现在主要有两个产品线。一个产品线是数字电视、航空电视,目前在全国50多个机场,都在用航美的电视系统。还有一个是飞机上的电视,全国有12家航空公司在使用。另一条产品线是刷屏网络,也叫数字刷屏。目前在首都机场用的是82英寸的,下一步准备用108英寸的。108英寸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大,而且全世界还没有人用过108英寸的,国外机场也没有。

  1991年,当时月薪只有100多元的郭曼悄悄地干了把“私活”,安排了一个近百人旅游团队的运输,一笔生意下来,净赚36000元,之后正式下海;1999年,投入900万元在首都机场安装了四块电视屏幕,通过播放广告的形式让候机旅客不再沉闷,郭曼开始尝试航空媒体的运作形式;2008年夏天,航美传媒82英寸的彩色刷屏电视“亮相”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这让来自全世界的观看奥运会的观众为之震惊。

  从民航部门下海后,郭曼用10年的时间坐上了中国航空媒体的头把交椅。

  回首来时路,郭曼说自己是被前辈们逼到这份上的。比如海尔的张瑞敏,给他第一桶金前“逼迫”他必须先铺设好整个网络,否则免谈;再比如风投先把1200万美元交给他个人,逼着他迅速地捋清公司的股权关系,不然就推迟上市。

  下海淘金

  1997年,郭曼从中国民航总局下海,干起了民航代理业务,主要提供货运代理和包机服务。当时这个业务赚钱比较容易,但没有成就感,郭曼也没把它当作一份可以长期追求的事业去做。

  郭曼当初并没有想做广告,因为自己根本不是广告人,只是觉得机场的媒体供需矛盾突出。当时,机场基本就是卖方市场,“一个媒体、一个灯箱就有几家公司在抢”。

  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扩大机场媒体的容量,让想来做广告的企业都有机会发布广告?

  郭曼想起在日、韩等国家看到的LED大屏幕,尤其韩国已经采用全彩LED大屏幕,转播足球比赛时,很多人在街头看。郭曼琢磨,如果在国内航空领域也做这类媒体,不仅可以扩大媒体容量,也能解决媒体供需矛盾。之后,他试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做LED大屏幕,但碍于审批程序比较复杂,又赶上首都机场T2航站楼刚刚建好,所以只在T2航站楼申请设立了4个大屏幕。当时是1999年底。

  机场试水

  其实当时在国内已有类似的东西,首都机场T1航站楼就有过背投电视,但没做好。曾有一两家在机场试做过电子媒体的公司,但因技术问题都不太成功。还有些公司尝试过电视系统,但很快就都放弃了,转做传统灯箱、传统媒体去了。

  这次,郭曼要在候机楼里装大屏幕。他说服首都机场方面的理由是在大屏幕上发布娱乐、新闻等信息,为旅客提供增值服务,候机过程也不再那么枯燥。这与机场希望给旅客提供更多服务的初衷不谋而合。双方很快达成协议,首都机场候机楼里的4个大屏幕,每个大概10平方米左右,每年付给机场几百万元。

  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媒体形式,在培养市场、培养客户上很难。当时为了招揽客户,客户有任何需求,他都会出面帮忙。其中有一家空调企业涉及版权纠纷,郭曼不仅给对方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还帮忙请律师,最终为客户避免了几千万元的损失。作为回报,客户在他那儿投放了几百万元的广告。

  第一桶金

  结识张瑞敏,不仅使郭曼拿下了创业初期的第一个大单,更开拓了思路。

  海尔当时是家电业的龙头。俗话说“擒贼先擒王”,郭曼希望拿下海尔后让其他公司“就范”。通过海尔在京的首席代表,郭曼结识了张瑞敏。之后,只要张瑞敏来京,郭曼都会在首都机场接送。

  但张瑞敏并没有马上在这里投广告,原因是4个大屏幕的覆盖面不够广,建议郭曼把电视系统建设起来。郭曼也有这种想法,只不过迫于经营压力,不能立刻去实现。

  在紧急筹措了一笔资金并与首都机场方面达成协议后,郭曼把整个网络铺设在首都机场T2航站楼,旅客不管在什么位置,都能看到他公司制作的电视节目。张瑞敏随即和郭曼签了3年1000多万元的合同。

  海尔确实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很快其他的家电企业如LG、三星、科龙、格力、TCL等都来做广告。到2001年中,郭曼的企业开始盈利,并逐步向虹桥机场、浦东机场、成都和深圳机场扩张业务。

  在郭曼看来,创业初期是张瑞敏逼着他必须迅速铺设网络,而非等4个大屏幕赚了钱再铺设网络,“慢慢来就没钱,被客户逼的,必须加快速度”。

  海外融资

  2004年,有一个机会可以把国航、东航、南航机载电视的广告全部拿下来,但当时郭曼的资金实力不够。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郭曼盯上了风险投资,希望能从外面融资。

  2005年,郭曼引入鼎辉1200万美元投资后进行了股权的整合和资源的整合,当年11月成立航美传媒。现在想起来,郭曼觉得鼎辉挺大胆的,因为他引入鼎辉时航美还没有成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笔风投基本就是给郭曼个人的,是对他个人能力和信誉的肯定。

  事实上,从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很多风投和私募基金进入中国,他们都在寻找项目。鼎辉投资完分众传媒后(分众传媒在2005年7月上市),开始寻找下一个投资目标。郭曼在机场媒体的突出表现引起了鼎辉的注意,双方最终达成合作。

  鼎辉的这笔投资,帮助郭曼整合了航空媒体资源,同时引入了正规化、国际化的管理,让郭曼能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非常强大的团队。

  美国上市

  航美传媒第二轮私募是在2007年4月。当时,公司已经启动上市,虽然没有现金上的压力,但一些新涌现的项目可能需要较大的投入,比如首都机场T3航站楼,预算约需4000万美元的融资。

  美国的两家公司最后用4000万美元买到了航美4%的股权。因为这是IPO前的融资,用IPO的价格打折做的融资,所以当时的4000万美元,用IPO的价格一算,才拿到了差不多4%的股权。

  “应该说航美还是比较走运的。”郭曼还记得航美上市时,创造了两个纪录。一是,航美是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定价时市盈率最高的公司,比分众传媒、百度等都高。二是下单率高。上市的重要指标就是重要投资者的下单率,如果下单率达不到一倍,没卖出去,也就意味着上市失败。当时,航美下单率在亚洲达95%、欧洲达100%、美洲达98%,创下纪录。

  郭曼说,航美下单的时候,对投资者有限定,即下单不能超过公司发行总额的10%。比如,航美发行1500万股,下单最多150万股。即使这样,航美在旧金山定价的时候,下单率还是超过了40倍。航美的定价区间也是一涨再涨,从最初9美元的定价到11美元,最后定为15美元。

  通过登陆纳市,航美传媒融资2.58亿美元。郭曼透露,作为第一家入股航美的风投——鼎辉也赚了不少,在航美上市后,鼎辉大概卖了1/5的股票,拿回了5000多万美元。

  郭曼是个不安分的人。高中的时候想参军,家里不同意,后来考了军校;在部队正风光的时候选择了转业,别人不理解;在民航总局工作正进入状态的时候选择了下海,没有人支持。郭曼说:“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可以做一份事业,而不是简单地做事。”

  -学业

  少年蹉跎

  郭曼1963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家庭条件还不错,父亲做过安国县县长,也就是现在的安国市。

  郭曼回忆,就是因为自己的这点特殊身份,在少年的时候吃尽了苦头。在历次“运动”中,父亲都属于被打倒、受冲击的对象。他从小就感觉生活不稳定,整天躲躲藏藏,感受着生活的压力,他的抗压能力因此而非常强大。

  上小学时,学校举办讲故事大赛,郭曼总获奖。郭曼表示,自己演讲能力主要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的朋友多,经常有一大堆朋友在一起谈古论今。郭曼耳濡目染,对社会的认识也比较早,从小就介入大人的话题。

  2007年,郭曼旗下的航美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他用流利的英文发表演讲。郭曼说:“其实这都是小时候打的基础,故事讲多了,去哪里也敢讲。”

  投笔从戎

  1979年,国家恢复高考第三年,从小就想当兵的郭曼考上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学习的是应用数学。

  在部队里面,纪律性比较强,而且那时的宣传理念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军队生活对郭曼的性格培养有一些帮助,他变得比较顽强,不容易放弃,认定的目标会长期坚持下去。这对他后来的创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别人给他的评价就是:太执着了,困难越大,决心越大,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

  -工作

  进入民航

  从军校毕业后,郭曼到了北京工作,当时在解放军总参谋部。1988年,他选择了转业。

  在转业问题上,郭曼遇到了许多阻力。从他的家人到朋友,大家都是反对的,认为在部队这么稳定,待遇也好,没有后顾之忧,而且也在北京,为什么非要转业呢?

  郭曼回忆,当时自己如果不走,马上就是上尉了。但独立的性格,决定了郭曼最后还是自己做主,坚决转业。转业之后到国家民航总局。郭曼说,他想体验一下市场里的生活。

  正式下海

  在正式下海前,郭曼悄悄干了一回旅游,掘到了第一桶金。

  当时国际广播电台的一个听众旅游团,要去塔克拉玛干沙漠,骑骆驼、骑摩托,郭曼为这个旅游团提供运输服务。他回忆,这个服务的组织难度非常大,所有的运输环节非常复杂,完全是郭曼一个人搞定。

  那时郭曼的月工资才100多块钱。但这一笔生意下来赚了36000块钱。

  下海后,郭曼做的是货运和客运包机服务。

  郭曼说,那时懂民航业务的人不多,所以赚钱还是很容易的,他当时这样比喻:“喝着咖啡就可以赚钱”。但资本都是趋利的,等大家都懂了,看你赚钱,大家都进来赚钱的时候,市场空间越来越小,或者就变得不赚钱了。后来事实果然如此,到1996、1997年时,一下子市场开放得就没办法赚钱了。

  -性格

  围棋人生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郭曼思维缜密,考虑问题全面。郭曼说,这样的性格可能与他经常下围棋有关系。

  郭曼说自己从大学时代开始,就一直喜欢下围棋,水平能达到业余三段。

  郭曼认为,围棋和其他很多比赛不一样。因为基本上全是阳谋,没有什么阴谋,都是摆在棋盘上的。再一个它讲究平衡,有点像人生,能体会到很多人生的东西,比如说你要在某一方获利,必须在其他方妥协、退让,不可能又拿了“外势”,又得了“实地”。当你下决心要吃掉别人的棋子的时候,就要冒非常大的风险,要获得别人的利益,就要出让一部分利益给别人。

  实事求是

  航美当年上市时,需要更多的业绩,有一个产品制造商想跟郭曼合作,要做3000万元的广告。郭曼看后觉得不能做。因为这是一个股票机的广告,让受众买股票机,然后用它炒股票。郭曼自己认为不可能有股票机,不可能让机器告诉你怎么炒股。

 郭曼:航美被“逼”上中国航空媒体头把交椅

  郭曼认为,作为传媒企业来讲,首先要保持公信力,就是要说真话。

  问: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才能是什么?

  答:感觉没什么特别的才能。可能比较了解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以及有时等待是苦的,但果实是甜的。激发别人的激情,以及取得别人的信任。

  问:你小时候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答:当将军,带兵打仗。

  问:你觉得什么类型的人在经济上一定能成功,能赚到钱?

  答:坚韧不拔又有雄才大略会成功。

  问:你最欣赏什么样的挣钱方式?

  答:我最佩服用资本赚钱的方式。

  问:你最欣赏什么样的员工?

  答:最欣赏勤奋、诚实、大方的员工。

  问:你会开除什么样的员工?

  答:不忠诚、缺少道德的人。

  问:你希望别人把你定义成什么样的人?

  答:厚道、豁达、有理想、值得信赖。

  问:你如何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

  答:热爱家庭,享受事业。

  问:你愿意把钱用来做什么?

  答:帮助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问:假如突然变得一无所有了,你第一件事会做什么?

  答:感受不到什么是“一无所有”,至少生命还在延续,“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问:你希望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什么?

  答:思想和信念。

  问:你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退休?

  答:有人可以比我做得更好的情况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0892.html

更多阅读

壮哉中华:中美金融战,中国将计就计

壮哉中华:中美金融战,中国将计就计美股紧急拔网线”休市“刨根问底路线图:1)中国政府启动主动调整(先不论是中国政府调整被别人利用做空,还是中国政府诱导美日+内鬼做空背景),美日配合中国内鬼借位做空中国,诱导中国金融危机企

头把交椅直播间 美的保住白电业头把交椅 毛利率换份额

  每经记者 徐洁云 发自上海   白电行业三季报揭晓,美的电器保住了年中获得的行业头把交椅。   在这场白电寡头战中,相比毛利率,美的无疑更为迫切地谋求整体市场销售规模的提升,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场面:前三季美的以营收增长60%、

郭曼:经济危机带来百年机遇

对话 危机下的整合和扩张 《华夏时报》:很多企业家都把这次经济危机称作是灾难性的,您似乎并不认同。 郭曼:金融危机对我们的营收增长的确带来了压力,但却让我们的竞争对手遭遇更大的生存危机。现在,我们感觉航美比以往任何时候市场影响

郭曼:让航美成为媒体巨人

对于军人出身的郭曼而言,认定的事就一定不会放弃,即使是连续两季度的亏损业绩,也同样不会成为把航美做强做大的阻碍。 郭曼总是在做着挑战自我的事情:一个风头正劲的军官出乎意料地转业到了民航;从没想过经商的他,最终却又放弃了稳定的工

声明:《郭曼:航美被“逼”上中国航空媒体头把交椅》为网友黑色大丽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