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读心术
作者:徐耀武
书号:978-7-111-30047-2
定价:29.80
【内容简介】对交往对方心理状态把握不当的沟通、说服,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比如,在不知道对方已经厌倦的情况下滔滔不绝地陈述、在对方有兴趣的时候不加以跟进、在对方抗争之前不懂得合理引导等,都可能对人际关系产生严重危害,导致人际冲突。本书包含社交中的6大心理活动主题,分别为:真实与谎言、排斥与接受、妥协与抗争、喜爱与厌恶、沉静与动摇、强势与软弱,集合了大量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包括体态语的解读方式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
徐耀武
美国加州科技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现任裕元工业集团培训总监。1992年南下进入外资企业,长期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改善工作,十余年大型企业内部改善与培训辅导、企业绩效改善委员会顾问等职务的管理经验。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培训师,作者曾广泛涉猎管理学、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术。本书是作者依据培训的体会,结合心理学知识,对生活和职业交往中如何洞察他人心理,并有效把握交往规则的一次系统梳理。对大众读者的工作和生活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目录
顾问的话
前言
第1章他是在说谎吗:真实与谎言
迟疑:一闪而过的面部表露
撒谎者常常触摸鼻子?
用手遮住嘴巴传达的信号
手指放在嘴唇之间:渴望安全感
摩擦眼睛隐藏内心的不安
抓挠耳朵代表什么意思?
抓挠脖子的秘密:口是心非
拉拽衣领:隐藏谎言后的恐慌
摊开的手掌意味着真诚
微笑能够隐藏谎言吗?
目光坚定不一定代表诚恳
发现不经意间的多余动作
高明撒谎者也无法掩饰的漏洞
第2章或远或近的心理距离:排斥与接受
明确的排斥:双臂交叉抱胸
双腿交叉也是排斥的表达方式
温和的抗拒:紧闭双唇的微笑
歪脸笑:排斥还是赞同?
察觉敌意:握拳式双臂交叉
双手放入口袋:拒绝介入
手部恰当接触的潜台词
人们怎样隐藏愤怒和挫败感
当对方抚摸下巴的时候
拉扯耳垂的心理暗喻
身体距离的心理暗示
准备就绪的坐姿:肯定的回答?
第3章判定对方的心理软肋:妥协与抗争
顽固的“4字腿”
会说话的烟圈
表达善意:手心向上
准备攻击的姿态:双手叉腰
低头耸肩:微妙的表达
双腿交缠:顺从的标签
否定的信号:压低下巴
攻击的前奏曲:合掌伸指
抗争即将开始:起跑者的姿势
利用眼镜来拖延抗争
仔细观察他的身体是弯曲或挺直
注意到了吗:他在摘去“不存在”的绒毛
第4章继续下去还是适时停止:喜爱与厌恶
注意他皱起的眉头
轻抬眉毛的暗语
飘忽的眼神,飘忽的心
脚尖方向,心之所向
用手指敲击桌面代表什么?
头部微微倾斜的含义
他为什么摩拳擦掌?
倾慕之意:托盘式的姿势
斜瞄式的微笑:读懂她的心思
积极情绪的特征:瞳孔扩张
眨眼的频率诉说他的心理状态
暴露他的内心:下拉的嘴角
看出他的厌倦:用手掌托住脑袋
第5章伪装下的情绪涌动:沉静与动摇
脸红,表示什么?
紧握双手的伪装
伪装的道具:随身物品
腿部抖动,他在平复心绪?
隐藏手肘的小秘密
捕捉眼球转动的信息
了解抓挠后颈的含义
不安的小动作:摆弄衣袖
脚踝相扣掩饰惊慌情绪
头部传达出什么信号?
渴求安全感:抓握式的双臂交叉姿势
自我拥抱式的抱臂方式:紧张情绪的宣泄
第6章谁会处在受支配的地位:强势与软弱
显示自己主导地位的“圈地”姿势
压低眉毛的用意何在?
强势的目光,威慑你的内心
传达支配意味的动作:双腿叉开
争取主动权:握手时将手掌翻转
尖塔形手势,自信溢于言表
高昂的下巴泄露的信息
强势的标签:“弹弓式”姿势
留在口袋外的拇指在告诉你什么?
把手搭在椅子的扶手上传达的信息是什么?
|!---page split---|
顾问的话
陈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认知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研究专家,青少年心理专业咨询师,历任记者、教育心理研究员等职,在心理学咨询上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过去一些年里,专业心理学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并发展到各个现实生活领域中,比如经营管理、社会公共交往、个人心智成长以及青少年教育等,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心理学的研究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同时也被诸多相关团体和个人加以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这套丛书,目的是将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通俗易懂地介绍给各类读者,以更有效地改善读者的工作和生活。丛书包括了《情绪调节术》《掌控他人的力量》《读心术》《社交礼仪中的心理学》《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共计五本,涵盖了自我修养、社会交往、组织管理等几个主要领域,这是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普及,也是对心理学知识的再发展。
就我所知,现在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缺乏心理学的指导,更不知道专业心理学研究究竟是什么以及它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可以起到怎样的积极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我受邀担任本系列图书的顾问时,我欣然接受了。吸引我担任这个职务的是一个简单的理念:将复杂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广大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碰到的现实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比如,怎样控制人际关系冲突、怎样提高自己的情商、怎样引导他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努力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事实上都有复杂的心理学研究背景——换句话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提供强有力的实用方法。
遵循着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成果将陆陆续续地与广大读者见面。希望读者能够喜欢我们的成果,更希望这些成果能够给读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前言
社会交往活动的种种艰难之处,全在于个人无法洞察他人的内在心理,无法因时因地与他人在心理上达成融合——内在心理活动上的差异和心理上的距离总是会演变为一场一场误解、隔阂、矛盾,甚至于冲突。
这种艰难正日益使多数人对社会交往产生畏惧和困扰——无论是对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是在社会上奔走的职业人士,也不管这个人从事的是什么行业,心理上的困扰都是一样的。在管理领域,一个管理者最艰难的工作是不知道在与下属交流中是否真正能够让下属听进去,下属是接受还是排斥,因为无法洞察下属内在的心理变化,管理活动总是阻碍重重。
在与领导的交往中,职员普遍存在的困扰也许是不能清晰地把握领导究竟是怎样的态度: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怎样?他对与我的交流(汇报、请示等)是否感到满意?我是不是应该继续下面的谈话……
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当你试图接近一个人的时候,确定对方的态度非常重要,我aihuau.com们要避免犯以下错误:在不应该说某句话的时候说了某句话,在不应该谈论某个问题的时候滔滔不绝地发表长篇评说,在应该让双方保持距离的时候贸然接近对方。
在家庭生活中是否存在同样的情况?答案也是肯定的。爱人可能无法知道另一半一天的生活是否愉快,在他们极度不高兴的时候可能会作出错误的理解和表示;在与孩子的对话中,家长最大的困扰可能是根本不知道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从而也无法有效地引导孩子的思维活动。在上面这些情况下犯错误,有时候确实会造成一些不愉快,而且还有可能对我们产生持续的心理困扰。现在流行一个网络词汇,-爱华网-叫“宅”——年轻人“宅”,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空间里而排斥融入社会交往活动中;大龄人也“宅”,将自己封闭在家庭或单位的圈子里而走不出去。人是社会性的动作,拒绝和排斥社会交往活动显然并不利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学会、掌握洞察人心的技术是极其必要的。
尽管我们认为人心难测,但事实上只要掌握了相关的技术,我们总是能够有效地应对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问题。
这就是本书出版的初衷。
这本书是依据多年来国内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撰写而成的。这些心理学研究成果已经引起了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但社会大众对此却了解不多。因而这 本书将是该领域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有益普及。
但是一个重点需要补充:这本书不仅仅介绍了了解他人心理的技术,还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研究了我们如何应对他人的内在心理变化。比如下面这些需要重 视的问题:当别人濒临愤怒的时候,你怎样做才可能调节他人的情绪;
当他人对你们的谈话不加注意的时候,你怎样行动才能引起他人的重视;
你怎样发现对方的心理弱点,从而有效地引导对方的心理变化;
你怎样才能知道对方是喜欢你还是厌恶你以及怎样改变这种态度;
……这些内容既科学实用,又非常有趣。
现在,欢迎你进入到本书为你提示的心理世界中来,希望你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