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斌,曾是“中国比尔·盖茨”的老板,无限接近过成功。
其公司曾被北大校方看好,破例给过100万元人民币,更破例给了一个“北大天正”的名字,希望其成为第二个“北大方正”。
互联网、学生创业、北大,3个关键词,让黄斌成为2000年前后风起云涌的“学生创业时代”的宠儿,却终因学生创业的种种先天不足而从云端坠落。
从清华视美乐到北大天正,再到华中理工大学的武汉天行健公司,2000年前后,全国范围内掀起如火如荼的“创业热”,引出无数学生公司。
而今,这些公司都已无影无踪。
1
我和黄斌的认识有些偶然。
大概是在1999年4月,在中国科协一个研讨会上,黄斌到会介绍了他的北大学生创业公司,让与会者听了极为振奋。吃饭的时候我们在一个桌上。他是那种不太张扬的北大人。
2000年,在北大太平洋大厦,我曾到其“北大天正”采访。不过那时,黄斌已极力回避学生创业概念,说是怕给人不成熟的感觉。
其时,在北大清华成立的那拨学生创业公司中,已经开始有公司关门。尽管当时还有公司拿着支票追他们。
记得有一次,我和互联网专家荆林波在黄斌办公室坐了一下午。黄斌说,“不管是不是学生,创业的艰苦性和复杂性都是存在的。”
黄也认识到,“学生创业不如非学生创业容易成功,因为后者心理承受能力强。学生的幻想较多,一大批风险投资商大骂北大和清华,因为学生要价太高。”
当时,他的公司刚拿到一笔投资。他说,“不可否认,一些最优秀的人才在高校,他们具有创业条件,但是这种创业气氛很容易让人追求表面和浮躁的东西,学生不知道创业的过程该如何走。”
印象很深的是,黄斌一直强调,学生创业不是个浪漫的事。
2
今天看来,2000年前后席卷全国的大学生创业潮,与两个事件密切相关:
一个是始自1999年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及随之暴露的教学问题及就业难题。大学生创业不失为那些工作无着落孩子们的一个精神寄托与现实出路;
再一个,就是觊觎中国市场多年的微软,在当时启动中国公关,打头阵、并且最好使的,自然是比尔·盖茨,而其攻关中国的副产品,就是休学创业成功的传奇,点燃了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梦想。
先说高校扩招。
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大规模高校扩招。从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2年全国高校招生275万人,增幅高达154.6%。到了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已提高到475万人。
就在那时,教育当局已未雨绸缪。1999年底,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若干意见》,文件规定: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大学生创业没有资金,允许以其技术成果和其他智力资本折股参与创业。
3
1999年12月5日,北大,学生创业大赛报告会现场,正襟危坐在主席台上的大四学生戚文敏,此前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他会和北大校长们肩并肩西装革履地坐在一起,而且,今天他是主角,他们是配角。
黄斌瞟了一眼台上局促的戚文敏,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就在几个月之前,戚文敏还在为自己的学分不够不能从北大毕业发愁。在此之后,戚被称为“中国的比尔·盖茨”。
为戚文敏出面搞定毕业这事的黄斌清楚,当时清华学生创业热火朝天,北大这边还没有声音,北大当然不甘落后。
1999年12月,北大校长办公室传出消息:同意延长戚文敏在校时间,什么时候修完,什么时候毕业。这在北大是破天荒第一次,以前遇到这种情况,严格的北大会讨论都不讨论地将这个学生除名。
经北大同意,黄斌注册成立北大天正公司,北大占25%股份,剩下的股份张明占20%,戚文敏占10%,黄斌占45%。
黄斌,1991年北大哲学系毕业。在他决定和另外两个北大在校生一起创业之前,在中关村已小有成就。
4
在比尔·盖茨旋风刮过之后,在许多人希望中国校园里走出个比尔·盖茨来的愿望还没有实现之前,人们就对学生们失去了耐心,当年的欢呼声被一片骂声取代,学生创业公司纷纷折翅。
北大天正在坚持了两年之后,无疾而终。
“人们总是普遍认为一个公司有了良好的idea,就有了创办企业的基础,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因为如果idea根本不符合市场需求,那么创业就根本不能成功。
我们不能认为学历越高越能创出最好的企业,如果光是有很好的学历,没有经验也是不行的。
我们作为一个企业的创立者,更应明确的是我们是商人,商人的目的就是挣钱,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更多的竞争。
……”
黄斌曾如此总结。
5
2008年10月9日,教育部官员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今后高校扩招步伐将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