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哲:智能楼里的生意



 (吴阿仑)经常穿梭于浙、港两地的周哲今年7月29日这一天在香港,他要近距离地体验中程科技公司的代码出现在香港创业板股票交易屏幕上的激动瞬间。以建筑智能系统解决方案为主要业务的中程科技位于杭州,周哲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

  他的确应该好好享受这一刻。就在7年前刚刚进入建筑智能系统行业时,几乎没有客户知道什么是建筑智能化。中程科技并不被股东们看好,大股东们纷纷退出,而周哲则坚定地留下来。

  现在,他终于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浙江,每10座智能化建筑中有4座的智能控制系统是由中程科技完成的。这家1995年开始进入建筑智能系统领域的公司,今年的销售额将达到2亿多元,利润超过3000万元。

  经过10个月时间的筹备后,中程科技(股票代码:8117.hk)终于在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达1.07亿港币。这是第三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杭州市内企业,也是募集资金数量最多的一家。

  周哲的野心变得更大,他要在这个1000亿元的市场中开拓更大的疆土。

  从科普推广开始

  1995年当中程科技进入建筑智能系统领域时,这还不是一个能赚大钱的行业,建筑公司甚至没有这项系统的预算,而在周哲看来,这正是最好的时机。

  今年37岁的周哲身材高大,老成持重中透着商人的精明。

  1988年,本科学化学、研究生学哲学的周哲从浙江大学毕业。在浙江外贸公司干了5年后,他移居香港,成立自己的公司,经营国际贸易活动。“经营国内纺织品、电子产品出口业务。”他说。

  1992年,受到邓小平南巡讲话鼓舞的浙江大学老师涌动着创业的冲动,曾任校学生会主席的周哲也参与其中。那一年的12月31日,中程科技公司注册成立。

  “我的一位朋友--一位做生意的香港人投入了大部分资金,占股70%,浙江大学占了30%股份。”董事长是当时浙江大学校长,周哲担任副董事长。在朋友70%的股份中,有一部分是周哲个人的投资。”最初公司主要由浙江大学的老师打理,我管得相对少些。

  以生产中小学教学实验仪器起家的中程科技在1993年又介入银行安全监控系统领域,然而这两项业务都未能让人兴奋。1992到1997年,中程科技5年的利润不足300万元。

  “在1995年,纯粹搞一个高新技术概念的产业在中国缺少市场,会很难。而把高科技行业与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就会发展很快。“周哲说。

  智能楼宇系统就是两者最佳的结合点。”建筑行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智能化建筑将成为社会数字化中最基本的单元。“建筑智能化系统就是运用现代的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及软件开发技术,为包括住宅、写字楼在内的现代建筑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及楼宇管理运营的基本平台。

  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建筑1984年出现在美国,到1990年前后,美国的旧楼智能化改造已经完成了70%,而日本也完成了65%。1990年代初,建筑智能化系统被引入中国。

  在智能楼宇还未成为市场主流的1995年,中程科技开始由安全监控领域转战建筑智能系统控制领域。

  “那时中国这个市场还处在一个科普推广阶段,市场很小。财力雄厚的单位可能会做一个简单的楼宇智能化系统,但附加的系统也不多。大部分建筑工程连这方面的基本预算也没有。“周哲回忆说。公用事业机构及房地产开发商是公司的主要客户,市场推广的主要内容就是“给官员们及房地产商们上课”。

  暗淡的市场使股东们心灰意冷,1997年,中程科技大股东不看好公司的盈利前景,萌生退意。在香港经营了多年贸易公司并赚到一些钱的周哲也厌倦了“不稳定的贸易”,他对建筑智能系统的看法则显乐观。

  周哲果断地淡出国际贸易,从朋友手上购入了中程科技的所有股份。到1999年,公司股本结构为:周哲为主的管理层持有90%股份,而浙江大学拥有余下的10%股份。

  卧薪尝胆后的收获

  1997年,刚刚成为中程科技大股东的周哲就面临危机:一直没有间断过的人才流失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几乎所有公司创办时的“老员工”这时纷纷离开。

  “中程科技成了行业的‘黄埔军校’。”周哲认识到,中程科技的员工以浙江大学师生为主,只是靠松散的师生关系约束,没有依照严格的公司管理体制及考核标准进行运作。50%以上的中程科技员工都是浙大毕业,管理层更是清一色的”浙大系“。

  正是与浙江大学的这种紧密关系,中程科技得到了廉价而强劲的技术支持,对于智能化系统这种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技术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浙大在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都有很强的专家,很多技术问题都是这些专家解决的。“只要花一点点钱,就能得到很强的技术支持。”周哲说。

  周哲意识到,遏制人才流失的最好办法就是“公司要发展”。在建筑智能化上,周哲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增加了投资。到现在为止,投资总数已经超过1.3亿元。

  随后,政策朝着更为有利的方向变化。1998年,建设部开始提出建筑智能化的管理规则。2001年,中国建筑智能化强制标准正式实施,智能化系统成为建筑工程的必需内容。

  从1998年开始,中程科技的销售额开始强劲增长。2000年公司收入增至4500万元,2001年达到9600万元,今年预期销售额会达到2亿多元,利润在3000万元以上。现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业务占到中程科技总业务量的70%,中程科技也成为浙江建筑智能化行业最大的公司,市场份额在全国同行中排名第五。

 周哲:智能楼里的生意

  现在,中程科技有120位研发人员,50位市场销售人员及60多名项目管理人员。

  周哲并没有把成功简单地归结为机遇,他认为1998年以前中程科技在技术及行业经验的积累起了关键的作用。“那几年的卧薪尝胆看来是值得的。”周哲说。

  除此之外,中程科技又将业务拓展到“数字化医院”、“智能化交通”及计算机系统集成等业务。

  现在,周哲的野心更大,他还要从安装公司手中夺取机电一体化业务。智能化系统也只是建筑机电一体化工程的一部分,在国内市场,安装公司垄断了机电安装业务。“智能化系统往往只占到建筑工程总投入的5-10%,而机电一体化工程则占整个建筑工程总投入的30-40%。”周哲说。

  “加入WTO及举办奥运会,意味着整个中国将成为一个大的建筑工地。而且旧楼智能化改造还没有开始。未来五年内,国内建筑智能系统行业将成为一个1000亿元的市场。”

  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后,周哲希望这个国际化资金平台能给中程科技带来资本、管理及业务经验上的飞跃,从而在日益扩大的市场中更快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9909.html

更多阅读

文哲:水浒中的女人之刘知寨夫人

刘知寨夫人,真是有个意思儿。世上人大凡分三种:一是专门利人的人,凡事晓得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温良恭俭让。一种是专门利己,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勾心斗角,机关算尽。这大都在自己的利益与别人利益发生冲

转载 彭程:寻常日子里的富足——读惠特曼《典型的日子》

原文地址:彭程:寻常日子里的富足——读惠特曼《典型的日子》作者:马永波彭程:寻常日子里的富足——读惠特曼《典型的日子》 2010-11-28 | 北京日报 |说起惠特曼,眼前经常会浮现出一条奔腾不息、一泻千里的大河的画面——诗集《草叶集》

《电影世界》专访宁浩:二流时代里的坚持

专访宁浩:二流时代里的坚持采访:雪风(《电影世界》) 1他很愿意讲自己的那些糗事。比如他与经纪人怎样在瑞士把自己关在阳台上,200斤重的经纪人又怎样只穿着带米奇图案的三角裤翻过阳台、穿过西餐厅去前台拿钥匙。比如他怎样在日本喝得

开学第一周周记:一件幸运的事情

2012年9月9日 开学第一周周记:一件幸运的事情文:牧维在一个烈日炎炎,阳光直射的中午,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排着队吃小饭桌。但在这之前,发生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情。不知道有谁拥了我一把,害的我没抓住本子,从三楼的窗户里掉了下来。这时,问

20140228今日吟诵李春利:《烛光里的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视频云儿小语:阴历2月6日,阳历3月6日,是我母亲70岁寿辰。在母亲生日到来之际,我想起好些有关母爱的歌和诗,最爱毛阿敏版的《烛光里的妈妈》。养儿才知报娘恩。只有自己做了母亲,才真真切切体悟到做母亲的不易。《烛光里的

声明:《周哲:智能楼里的生意》为网友向前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