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不凡经历在于人生路上的两次“急转弯”:39岁弃政从商,另起炉灶重新创业;在经商成功并已拿到美国“绿卡”时,他将“绿卡”交还美国领事馆,回国定居香港,并将创业的“大本营”放在深圳。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叶澄海办公室的窗外,是深圳高尔夫花园绿草如茵的青草地。临窗而坐,听他徐徐而谈,不时会给人一种时光倒流、沧桑巨变的感觉。这位六十年代毕业的老大学生,1970年就来深圳,至今仍在深圳开创着自己的事业。谈吐间,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他对这块土地的深深眷念之情。
他的不凡经历在于人生路上的两次“急转弯”:39岁弃政从商,另起炉灶重新创业;在经商成功并已拿到美国“绿卡”时,他将“绿卡”交还美国领事馆,回国定居香港,并将创业的“大本营”放在深圳。
在时代带来的起起落落中,他以知识分子特有的敏锐、智慧与自尊撰写出人生的一份精彩。
南疆小城来了个大学生
1970年,一个年轻人背着发白的旧挎包到当时的宝安县报到了。
“学什么的?”负责报到的人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国际政治。”他诚惶诚恐地递上自己的学历证书。
“中国人民大学?”负责报到的人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学毕业生,名牌大学,这在当时,他们还没有碰到过。
“学政治?分你去搞文艺宣传吧。”
就这样,这个叫叶澄海的年轻人来到这个当时做梦也想不到会成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当时称宝安县)工作了。这个一脸朴实、双眼中透出机灵的小伙子,与农民兄弟打上了交道。
犁田、耙地、插秧、施肥、播种、收割,他练成了好把式。庄稼收割的季节,近200斤的一包谷子,他扛在肩上连跑几趟大气不喘。
“别当我是个书生啊!当年,有个年轻人向我挑战,叫着要与大学生比试农田基本建设运泥功夫,我坚持到最后都不觉得累,可那年轻人竟累倒在田埂上喘粗气,连喊‘饶了我吧‘!”他回忆起来还颇感自豪。
投入改革开放的大潮
附城公社办公所在地就在今天的地王大厦附近。回忆起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情景,叶澄海印象最深的是“荒凉”两个字。“你想像不出的荒凉,有的村子没几个人,屋顶上都长满了草。”他说。
荒凉倒不是难题,村民偷渡才是当时已任附城公社书记的叶澄海的大难题。“有的村子,一个晚上就跑得光光的,人跑光了,谁来干活呀?”叶澄海与派出所的人日夜巡查,有时深圳河上浮出死尸,他心痛得发颤。“老百姓拼死都要离开自己的家园,为什么?”他调查发现,出去的人仅仅是为了解决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要求。“政府只有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千方百计提高生产力,才能使人心归顺,祖国富强。”他一次次将自己的想法向上级汇报,请求采取措施发展生产。
终于盼来了1979年,叶澄海以无比激动的心情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去。对“贫穷”有刻骨之痛的他大刀阔斧推出三大举措:一是鼓励农民过境耕作,二是鼓励农村企业对外搞来料加工;三是改善投资环境,兴办合资餐厅。没想到这些做法都引起轩然大波。
当时他鼓励农民过境耕作,做些小额贸易及加工,以增加收入,对愿意过境耕作的农民都给办理过境耕作证。但有人诬陷他鼓励农民套汇。叶澄海根据农民居住边防线旁、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的实际情况,排除众议,坚持想方设法让农民致富。
再说合资餐厅,1979年,外商来深圳连像样的吃饭地方都找不到,赤日炎炎之下,有的外商四处找地方吃饭,这样怎么吸引外资?叶澄海建议由有关部门和香港商人合资开一个餐馆,服务、设施都尽力改善。但一些人反对开这种合资餐厅,叶澄海坚持说餐厅是为改革开放服务。他指着自己湿透了的汗衫,请他们想想到处找饭吃的滋味,有的人哑口了。我市首家合资餐厅——新兴餐厅在争议中开张了。
白手起家,搏击商海
年过四十,已不再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叶澄海在42岁那年却来了个“急转弯”:弃政从商,抛开奋斗近半生的仕途基础,另起炉灶经商了。
与许多弃政从商者不同的是,他不是找了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去做做管理,而是向亲朋好友借了点本钱自己干。他在皇岗村租了间不起眼的厂房,开了家丝绸服装厂,后来又办了电子厂,生产验钞机。在艰难的起步中,沉重的压力使他彻夜难眠。“借了的钱,怎样来还?”他咬了咬牙对自己说,“尽你的能力去做,奋斗过了,就行了。”
长期在基层工作锻炼出来的毅力和执著使他坚持下来。叶澄海后来去了美国、南美等地经商,领域涉及电子、丝绸、焦炭、房地产、钢铁、制药等。后来,又到香港做贸易,再到美国与当地公司合作经营果园和生产相关产品。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叶澄海回到深圳投资医药。1997年,他将海滨制药的股份转让。次年,他将全部资金投入创立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如今,“信立泰”已经成为以研究开发为龙头的综合性制药公司,拥有一支由高级技术人才组成的科研队伍和通过国家G MP认证的制药厂房。
在美国投资兴业,叶澄海拿到了美国“绿卡”,两个儿子也各自就读于美国著名的大学。就在人们羡慕他的时候,叶澄海却来了人生第二次大转弯:放弃美国“绿卡”回到深圳。离开美国前,他和夫人把美国“绿卡”还给了美国领事馆。一些朋友劝他说:“何必那么死心眼,留着‘绿卡‘也不妨碍你在中国做事,还给自己留个退路,今后国内真有什么情况,来美国居住也方便些。”可叶澄海就是这么个做事不含糊的人。他说:“不,我相信中国政局稳定,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国家。”他又回到深圳,回到这个自己摸爬滚打了30多年的地方。
实业报国,就要有个实业的样子。1989年,叶澄海与合伙人从填海开始做起,将海滨制药厂一步步做大,该厂年利润达到5000多万元。1997年,叶澄海将自己持有的海滨药厂股份售出,仅此次出让就为国家上交了相当数额的税金。到去年,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开始上市,市场销售情况良好,该公司每年仅研究费用就投入700多万元。
最近,他在深圳又追加了投资,在宝安西乡镇买了工厂,建立了研究所。新工厂占地面积达1.7万余平方米。
爱心回报,无怨无悔
叶澄海赚钱后不忘家乡,他捐出100多万元给家乡建了一所小学,又捐款200万元为他曾就读过初中的中学———丙村中学建了一栋教学楼。现在,他又打算为高中就读的中学———梅县东山中学做点事。家乡梅州人杰地灵,他就读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叶剑英元帅就读过的中学。
今年是中国人民大学65周年校庆。他将给母校捐赠一座大型铜像——吴玉章先生大型铜像。这座精致的塑像将在今年10月正式立在人大图书馆门口。叶澄海总算了却了自己多年来要为母校做点事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