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子明的创业故事:爬锅炉爬出了第一桶金



人物档案

  姓名:姚子明 年龄:46岁 籍贯:湖南

  职务:武汉市宏森环保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创业感悟:遇到困难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姚子明说话声音柔和,似乎在刻意降低噪音。

  与其说他是个商人,还不如说他是位专家。他对噪音十分敏感,采访所在的房间里,一个排气扇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姚子明解释:“要不就是扇子的叶片松动,要不就是安装得不紧密,转动中产生了震动,所以有噪音。给这样的扇子降噪很简单的。”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从事环保行业20年,一直亲自进行技术研究,他已经把琢磨消除噪音完全融入到生活中了。他爱人说:或许是因为属牛的关系,老姚的性格里也有一股牛劲,什么事情都能坚持到底。

  兴趣引领借钱开办公司

   在20年前,很少有人认为环保也能产生财富。姚子明却看准了这个产业。

    姚子明的选择并非偶然。姚子明的岳父曾在环保工厂上班,他因此结识了不少环保专家,其中一位中南建筑设计院的朋友预测,未来的环保行业会大有前景。这句话被姚子明听在心里。

   姚子明学的是声音振动与控制专业,工作后比较清闲,他阅读了大量报刊获取环保政策和行业动态信息。在岳父手把手的教导下,他把自己的专业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从汽车修理店买来旧摩托车消声器,回家研究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进行设计改装。爱人也习惯了,只要睡到半夜发现姚子明不在床上,那准是捣鼓那些消音器去了。经过测试后,噪音比原来降低不少。不断的研究加上敲敲打打,他自己制作的消声器卖得挺好。

   1989年,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他借贷5000元,创办淌湖噪音治理厂,迈出创业第一步。

  爬锅炉爬出了第一桶金

    创业可不像搞研究那样简单。当时,人们对环保的意识很淡薄,噪音制造者对污染多听之任之,拓展业务异常艰难。姚子明只能通过熟人牵线推销业务。

   很长一段时间,姚子明有空就揣上一包烟到熟人单位晃荡,见到熟人就递烟、拉家常,找一切机会打听消息。这工夫没白费,还真被他打听到,武昌一家企业的锅炉设备噪音污染严重,周围居民怨声载道,有人甚至用砖砸坏了厂里的烟囱,环保局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可惜熟人已经事先给这家企业介绍了某科研机构来帮他们治理噪音。

 姚子明的创业故事:爬锅炉爬出了第一桶金

    姚子明打听到,那家科研机构报价5.7万元。他偷偷到现场观察,认为自己用更低的成本就能拿下。和企业商谈后,企业提出要求:让你治理噪音可以,但是效果要比别人好,价钱要比别人低,不然照样给别人做。

   在锅炉里爬进爬出,姚子明迟迟不拿出治理方案,因为还没有找到产生噪音的关键原因,仅靠传统的理论设计方案效果不会好。

   姚子明自嘲,爬了几天煤窝,全身脏得像只“泥狗子”,这个产生噪音的罪魁让他找到了,原来就是一根隐蔽的连接杆,将机械的震动传给了锅炉,发出巨大的噪音。针对关键进行治理,他花的成本低了许多,降噪效果比那家科研机构的方案还低10多分贝。这笔业务一次赚了7000多元,在20年前可是不小的数目。

  现金买断“辞退”家族员工

   随后的近10年时间,工厂进入稳定发展时期。由于姚子明喜欢琢磨的习惯,很多技术难题被他攻克,工厂也因此能接到很多“尖端”的业务。比如哪里的锅炉噪音扰民,治理多次效果不明显,他一出马,一定立竿见影。此期间他还拿到两项全国技术专利,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创新奖项。

   很多家族成员不断充实到企业中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人员不断增加,业务量越来越多,工程越接越大。表面看来,家大业大,不过危机已然到来。

   在企业发展初期,家族成员一个顶俩,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企业境况越来越好的时候,当初同吃苦共患难的亲人,却在企业的经营思路和管理制度上出现分歧,矛盾不断凸显。

   家族人员不服从管理,姚子明发话不再那么管用了。他派助手去询问工作进度,负责项目的主管却找不到人影。好不容易找到了,对方懒散地回答:“保证把任务完成就行了,我的行踪你管那么多干嘛!”姚子明生气,但也没什么好办法,因为那主管是一个关系很近的亲戚。总不能拉下脸训人家吧,毕竟每天都要见面的。

   待遇问题发生矛盾,企业管理的混乱使承接项目不能按时完工,工程质量下降,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声誉,还大量浪费了资源,成本提高效益下降。混乱的氛围也留不住人才,助手连换了几个,都是因为和家里人“谈不拢”。眼看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企业发展了,姚子明再也坐不住,他要改革。

   但是,改革就意味着很多亲戚要离开企业,这让姚子明痛心不已。但企业要发展,必须脱离家族企业的老旧模式,走出这一步是必须的。

    他把现金全部拿出来,任由参与合伙的亲戚们分配,但条件是今后他们与公司无关,他自己只留下公司架构和部分设备,从头开始。

   1997年,他将企业改为现在的宏森环保公司,在物资局做财务会计的妻子为分担经营负担,辞掉工作来帮他,开始共同创业。

  打技术牌练成降噪绝技

   有了妻子的帮助,姚子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研究中,他认为凭借技术牌能很快再让公司发展起来。他请来在噪音与振动控制领域的元老级专家李松盛做公司的技术顾问。在工程建设方面,建立自己的项目管理部门,招收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

   技术的提升对业务的扩展起到很大作用。一次,一大型国有企业对一工厂的4个风机房进行降噪处理,但是投资300万元后,仍没有达到目标。无奈,厂方又找到宏森公司,先让姚子明处理难度最大的风机。姚子明等人到现场一听就知道问题出在“声桥”,对症下药很快工程完工,也接下了对手完不成的其他工程。

   2002年,由于姚子明在噪音与振动控制领域的实力,环保部门提议让他申请噪音专业治理认证,该认证评判标准非常严格。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国家建设部评审团的“苛刻”还是出乎他意料。评审团来的第一天,出于礼节,姚子明邀请他们一起吃饭,却遭到婉拒。考察他们曾经做过的项目时,一位50多岁的老专家,一定要背上设备爬50米高的扶梯检测,半小时后终于认定宏森公司的工程质量合格。

   经过三年的考察,宏森终于在2005年通过国家认证。姚子明说,这确立了公司在环保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对于品牌成长都是巨大的收获。

  建销售团队跨省显身手

   在给员工进行培训的同时,姚子明夫妻也在不断充电。2002年,夫妇两人先后获得武大的EMBA硕士学位。

   多年发展下来,姚子明夫妇发现自己的“势力范围”还只是局限在湖北,而且业务主要是来自环保局的介绍,这样被动的局面完全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他们决定建立自己的营销团队,实施走出去战略。

   2004年6月,只是通过一个朋友给的一个电话号码,妻子周玲王利就只身一人去了杭州降噪项目招标现场,但那时已经过了招标截止日期。经过反复争取之后,厂方破例给她个机会,可时间只剩下一周。

   周玲王利马上带领队伍现场测量画图纸,定方案,凭着多年的技术实力和信誉,宏森公司最后顺利“中标”。“以前觉得只有那些漂亮小姐才能搞公关,其实只要有实力和技术,再难的工程也不是问题。”现在说起来,周玲王利还掩饰不住自己第一次成功打开局面的兴奋。

   有了成功的第一次,更坚定了宏森走出去的信心。现在,姚子明夫妇不仅组建了专业的销售团队,还把自己的产品做成宣传册向潜在客户推荐。经过近三年的战略实施,公司的客户已广泛分布于湖北、湖南、河北、北京、天津、安徽、江苏、浙江、甘肃、贵州等地。

   “目前,环保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是小苗苗。”对于未来发展,姚子明自信非凡。最近姚子明又拿到一个新专利,他计划在主公司的基础上,再分化出三个子公司,延长生产链,拓展产品范围。

    母爱是创业原动力

   做事业,姚子明十分拼命,这让我们疑问,他哪来如此强烈的创业原动力?

   言及此,姚子明突然变得十分腼腆,似乎每个字吐出来都很艰难,最后他认真地说:是为了我妈妈。家里几个兄弟,都是妈妈从小拉扯大,父亲去世得太早,所有的担子都是母亲挑了,“她真是太苦了”。

   爱人周玲王利也说:“记得结婚前他就给我打‘预防针’,说什么都能听我的,惟独在对待母亲的时候一切得听他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9853.html

更多阅读

9位华人巨富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挣来的? 石崇巨富痣

9位华人巨富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挣来的?人们大多喜欢津津乐道于成功者的传奇故事,并将其中的种种艰辛视为“调味品”——能更进一步强化传奇性。当我们尽可能还原那些成功者早期的奋斗历程,试图找到所谓“第一桶金”的秘诀时,发现曲折才是

建业胡葆森老婆 建业集团胡葆森的创业故事

  大多数人都不是一出生就富有的,在历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露脸的富豪们,绝大多数是穷出身和苦出身。其中一些人在成功后,在保持着对于金钱敏感嗅觉的同时,继续保持着对待金钱的良好心态。   胡葆森的创业故事:胡葆森是河南少数

残疾人自主创业 残疾人如何创业,吴明平的创业故事

残疾人如何创业,吴明平的创业故事: 今年36岁的吴明平,在经历了多次创业的失败后,最终认准了办山兔场这条路。只一年多时间,他的山兔场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还为十几名当地农民提供了季节工的机会。 谈起十多年走过的坎坷历程,吴明平感

北陆药业王代雪的创业故事:普通工人没有背景也能创业

首批28家公司登陆创业板一时间吸引了不少眼球,这其中有6家公司都来自北京,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这些已经身价过亿的老总们从开创公司到企业上市都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从本周起,本报将陆续推出北京创业板公司老总们的创业故事,他们之

刘子龙网络创业故事:六年白手起家的创业经验(1)

首先这是一个创业故事,但是这也是作者利用网络白手起家的创业经验,所以希望读者用心去体会。 序:      众所周知一个人在现实中创业成功,一般需要经历打工、开店、然后是开公司的三个阶段,大多数人不可能从校园里刚出来就有自己的

声明:《姚子明的创业故事:爬锅炉爬出了第一桶金》为网友雨诺潇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