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销售大王 梅花香自苦寒来 锁具大王郑隆喜的传奇人生



  或许在游人看来,“江南第一家”不过是一座徽派老宅子。然而在郑氏后人眼里,它却是流芳百世的圣地。

  乡土中国时代,“乌托邦”往往以乡土社会图景的呈现作为表现方式。“桃花源”一般的景象总是令人心驰神往,浦江郑宅有源自明代的耕读世家,实践了数百年的中国农村“乌托邦”。在新中国60年历史里,“江南第一家”的传承与转型,耐人寻味。

  叙事人:郑隆喜(梅花锁业集团董事长)、郑定汉(“江南第一家”第28代传承人之一、郑氏宗亲会副会长)

  往昔〉〉〉〉〉

  独特民风流传数百年

  浦江县郑宅镇以姓得名、聚族而居,自北宋初年,发源于河南新郑的郑氏先人辗转来到浦江,定居于白麟溪畔,至今已有900多年。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江南第一家”的独特民风一直传承。“郑义门”始居祖第28世裔孙郑定汉是“江南第一家”义门郑氏宗亲会副会长,他将《郑氏规范》翻译成了白话文,出过小册子。

  据郑定汉介绍,从郑氏五世祖郑文融的52条、到宋濂扩充的168条,内容繁多,要求严格。郑氏义门还曾根据儒家伦理哲学提出过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生活原则”,像“和为贵”、“善施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关系原则等,这些规范,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现代中国,仍不过时。

  从耕读世家到新中国成立后转身成了中国“挂锁”中心,郑宅古老村落虽在慢慢消逝,但现代经济并没有湮没这里的乡土文化。“江南第一家”郑氏后人的心,仍以九世同居的荣耀凝聚在一起。

  在郑宅镇枣园村,家家户户的外墙都刷着白漆,涂着字画。内容正是精选了《郑氏规范》中“子孙当以和待乡曲,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切不可先操忿人之心;若累相凌逼,进退不已者,当理直之……”这些先祖对如何做人、尊师、为官得到有益的诫语,仍在潜移默化中给后人以教益。

 传奇销售大王 梅花香自苦寒来 锁具大王郑隆喜的传奇人生

  今朝〉〉〉〉〉

  古镇走出“中国锁王”

  郑隆喜今年63岁,言谈时总是侧身对着你,低垂双眼,笑容可掬。如果在城市的街上碰到他散步,恐怕谁也认不出这就是“中国锁王”掌舵人。当然,在浦江郑宅,他可是路人皆知的大名人,除了在梅花制锁集团公司任董事长,他还是郑氏宗亲会会长,而熟悉他的村民总是直呼其名:“隆喜!”他也总是亲切地点头应答。

  牧童故事

  郑隆喜1946年出生于郑宅镇上郑村,他在家排行老二。当时全县号召各生产大队投工投料建设通济桥水库。12岁的郑隆喜也跟着大人们到前吴乡库址放牛。

  “我是整个建设队伍中年龄最小的民工了。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是那天下着大雪,我向连长请假回家,步行20多公里回家,绑的稻草早在途中散掉了,剩下的布鞋湿了又变成冰。回到家后又冷又饿,母亲给我用小陶罐煮米粥,我等不及了,下边火还在烤,我就吃上了,米还没变成稀饭呢,都被我吃光了,最后只剩下一罐米汤。回家之后没多久,就大病一场。病好后去割草,又被毒蛇咬了腿……”

  16岁时,郑隆喜向家里提出去学手工艺。正巧隔壁东庄村的老铁匠郑期品通过熟人来上郑村招徒,郑隆喜成了郑铁匠的大弟子。1970年,郑宅组建农具社,招收大批木匠、铁匠、篾匠和裁缝。郑隆喜进了打铁班组,凭着打铁基础,第二年他就成为打铁的好手。

  梅花“绽放”

  1972年,郑宅农具社8名青年骨干被委派到宁波锁厂学习制锁技艺,郑隆喜是其中一个。“虽然培训的三个月补贴很少,过得很清苦,但这一次开阔眼界、学习技术的机会让我受益终生。”

  在宁波期间,郑隆喜托北京亲戚邮购了一本《机械工人切削手册》,从完全靠目测手试、师父的言传身教,到学会使用精工、绘画图纸,并规范了度量和流程。在这家国营单位,郑隆喜几乎废寝忘食地偷师学艺,上手很快。回到郑宅,他和伙伴们组建了钥匙车间,竟然可以建造制锁模具和车床等机器了。

  1992年,46岁的郑隆喜停薪留职,借钱办起了制锁作坊。当时市场上的挂锁只有30毫米一种规格,郑隆喜凭着技术员的老底子,开发生产了18毫米规格的挂锁,“做大亦做小”的小小创新让郑隆喜尝到了甜头,一年下来他凭借义乌的直销市场很轻松就赚到了20多万元。

  “我很早开始就有商标意识,我的锁厂第一批小挂锁面世时,正是梅花绽放的季节,我就把锁厂命名为梅花锁厂,还设计注册了‘梅花’商标,此后还向国外积极申报‘梅花’的商标国际注册。”郑隆喜不无得意地说。

  从1999年“梅花”挂锁成为金华名牌产品到2001年的浙江省著名商标;2002年,又从中国日用五金协会捧回了“中国挂锁中心”的金字招牌;2008年8月,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十大锁王”称号———梅花锁业集团这一路走来,一路绽放光彩。

  不过,担任浙江省挂锁行业协会会长的郑隆喜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告诉记者,“目前,浦江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挂锁生产加工基地和产品集散地,年产挂锁量达10亿把,年产值达20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60%,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我们要把‘中国挂锁中心’做强做持久。”

  “青山庭院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坐落于浦江县城东十余公里的郑宅镇“江南第一家”,和许多明清建筑保留完好的古镇、古村相比,并无卓尔不群之处。为何这里是全国AAAA级景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建设教育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答案其实很简单。“江南第一家”不仅仅有明清建筑的古朴民居,“郑义门”的家学渊源、人文传承才是其精神内核。一部长达168条的《郑氏规范》,至今闪耀光华:当年,这个农耕世家8岁以上男女皆入家塾,成年男子则从事稼穑、畜牧、园艺、运输以及管理等等,妇女机杼纺织,60岁以上不用劳作,由全族赡养;当年,郑宅有173人做官,最高做到了礼部尚书,没出一个贪官……

  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名著《乡土中国》,首度提出了“乡土”概念,并用“礼治秩序”来概括现代中国社会的乡土渊源。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江南第一家”倡导的“和为贵”、“善施与”家风,都是值得传承、发扬的。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江南第一家”从曾经的耕读世家,成功转型为现代“挂锁中心”,几世聚居的形态虽已不再,但“郑义门”之精神,依旧通过郑隆喜、郑定汉们代代相传。“江南第一家”的传承与转型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一点:家和万事兴,国泰千秋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9604.html

更多阅读

梅风傲骨 梅花香自苦寒来 书法

梅风傲骨——观窦桂梅《林冲棒打洪教头》所想今天,我抽空认真观看了窦桂梅《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教学录像,越发觉得大师的魅力是自身的“才富”,窦桂梅老师本身就是一个洒脱,干练的的女性,这样的性格我最喜欢,在课堂上,她更是忘我,尽情的抒

壁虎养殖大王郑兆玲的创富故事图 壁虎养殖视频

自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每日农经》《理财在线》等多家权威媒体先后报道了了壁虎大王郑兆玲养殖壁虎的创富事迹后,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我网收到了大量的来信来电,询问壁虎养殖有无市场?能否赚钱?我网特邀名扬全国的壁虎大王、壁虎养

求职信范文大全 应届生求职信范文大全

应届毕业生个人求职信范文尊敬的贵校领导: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拔冗阅读我的求职信。扬帆远航,赖您东风助力!我是XX师范学院2003届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即将面临就业的选择,我十分想到贵单位供职。希望与贵单位的同事们携

声明:《传奇销售大王 梅花香自苦寒来 锁具大王郑隆喜的传奇人生》为网友烟凡古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