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初只是鞋厂的学徒工。他,靠做鞋材赚到了第一桶金。他说,从做鞋材到生产拖鞋,其实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现在,他的拖鞋销往全世界40多个国家。
从鞋厂学徒工做起
1951年,丁义为出生在晋江四境,家里有6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幺。与当时大多数晋江普通家庭一样,丁义为的家庭环境并不富裕,种田和下海是一家人维持生计的方式。
“那时候平均每个人只有二分半的地,一年水稻收成都不够一家人吃。家人只得出来打打短工。”丁义为说。17岁,初中毕业的他就和哥哥一起帮人拉板车运货,打起了短工。拉了一段时间的板车后,丁义为重回学校,念了两年高中。
19岁,念完高中的丁义为同样过着和17岁时一样的生活,种田、下海、拉板车,也当过油漆工。如今的他说起当油漆工的日子时,并没有露出对当时生活的无奈,反而很乐观,“当油漆工总比只种田的人懂得做细活,当初我们这里办企业就叫做细活。”他说。
丁义为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1979年。那一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晋江,他的叔叔办起了鞋厂,丁义为开始进入鞋厂当学徒。叔叔的鞋厂主要生产当时最时兴的高跟鞋,他从采购到业务,几乎做遍了鞋厂里的每个岗位。
在叔叔鞋厂工作的几年里,巨大的工作量和不同岗位所带来的挑战对于丁义为来说无疑是辛苦的。但是,他说,其实对辛苦他是无所谓的,能够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在叔叔的鞋厂工作的几年,为他今后成为鞋企老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独自闯荡鞋材市场
1984年,对于丁义为来说是一个转机。这一年,叔叔的鞋厂因故拆开,丁义为也独立了出来。与其他股东不同的是,丁义为没有选择继续制造成品鞋,而是做起了鞋材。
当时,晋江有不少的制鞋厂,眼光独到的丁义为选择了它们的上游产品——鞋材,作为自己事业的发展方向。“当时做的是橡塑发泡,也就是EVA发泡,全部做的是鞋用材料。”他说。
回顾当初,第一次做生意的丁义为所拥有的设备真就是“小米加步枪”。他的工厂里只有一台炼胶机、一台硫化机。硫化机不是正规机器,而是到莆田买了一台榨油机改装成发泡机来用。炼胶机也不是新的,而是到邵武轮胎厂的朋友处,花了6000元挑了一台厂里退下来的机器,叫橡胶开链机。这两台机器组成了丁义为的鞋用材料厂。
虽然设备简陋,丁义为还是认真细心地经营着自己的企业。“不仅是做鞋,在整个办厂的过程中,细心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工厂就像石缝里的草一样,挣扎着成长。在成长当中,凡事不细心的话就可能造成疏忽,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当初经营企业都是靠我自己积累,资金是靠自己积累,经验更是靠自己积累,所以如果你细心认真对待的话,做事情的成功率会比较高。”他说。
第一年,鞋材厂的产值是50万元左右,只赚了5万元上下,但是丁义为已经非常高兴了。拿着5万元,丁义为马上去买了新的设备。他说:“肚子已经有保障了,企业能够赚到钱就扩展吧。而且,当时大多数厂家对我厂里的产品挺接受的。”
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细心的经营,丁义为的鞋材厂发展很快,产品供不应求,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丁义为的鞋材厂在闽南地区的鞋材行业内,特别是拖鞋材料,可以算得上是鼎鼎有名了。
变废为宝生产拖鞋
企业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丁义为也度过了最艰难的创业时期。然而,不久丁义为就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外商对出口拖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直接导致闽南拖鞋企业对供应的鞋材要求提高。“人家是买家,我们是卖家,他们要求双双都是精品,对我们很不利。其实,次品当中也有一些相对比较好的产品,就是说它的缺点虽然较少,但也被厂家刷下来了。日积夜累,这些所谓的‘次品’越来越多,到最后成了厂里的一个大问题。”丁义为说。
丁义为知道,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丁义为的鞋材厂利润都控制在7%至8%之间,次品占到3%至4%的话,利润就少了将近一半,这对厂里的打击很大。
一筹莫展的丁义为经过与企业员工的商量后,决定自己生产拖鞋。当时,丁义为并不是想大规模地做拖鞋,只是想把每年剩下的3%至4%的“次品”利用起来,变废为宝。
与当初做鞋材时一样,丁义为花了6000元钱买了一条仅6米长的二手拖鞋生产线,只有一个烘箱,整个厂的工人只有11个。简陋的设备和别人淘汰下来的原材料,注定是做不成什么好的产品的。因为没有经验,丁义为买到了不好的胶水,工人在涂胶水的过程中薄厚不一,在制作拖鞋工艺上也没有研究。一开始,丁义为生产的拖鞋很难打开市场。
幸运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人们掌握好了工艺,“次品拖鞋”变成了宝贝。不过,这些出身于“次品”的产品再怎么受欢迎,也不可能受到高端客户的青睐。丁义为另辟蹊径,通过做外贸的朋友,以每双4元钱的价格将这些拖鞋销往了非洲的津巴布韦、莫桑比克一带。
这些“次品拖鞋”,成为丁义为卖出去的第一批拖鞋。
自主研发引领潮流
生产“次品拖鞋”一年多之后,又有一个机遇降临在丁义为身上。
“外贸公司向我提出来说,有客人想要比较好的拖鞋,就是要用正规材料做成的拖鞋,看我敢不敢做。”已经积累了一年多生产拖鞋经验的丁义为,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他认为,做材料好的拖鞋和做材料差的拖鞋,只是材料问题,不是工艺问题,自己的企业完成订单是没问题的。如其所愿,第一批正规材料做成的拖鞋得到了客人的肯定,获得了成功,丁义为的心里非常高兴。毕竟,厂里能够做正规拖鞋,代表企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虽说第一次就经历了成功,但是在做正规拖鞋的道路上,丁义为也经历过一件让他永生难忘的事。1998年那会儿,丁义为厂里生产的拖鞋,做工还比较粗糙,配色也不够漂亮。当时,一位阿尔及利亚的鞋商来到丁义为的厂里,这位大客户发现厂里所生产的拖鞋并没有达到自己所要求的标准时,生气地当场将拖鞋扔在地上,并且告诉丁义为,想要赢得市场,就必须方方面面都做到并做好。
愈挫愈勇,这次的事件让丁义为为企业找到了新的方向。他意识到,将拖鞋的细节做好是不够的,单纯依靠来样生产,也是无法满足客户、市场的需求的。和厂里的高管讨论后,丁义为决定引进设计人员,走自主研发产品的道路,抓住市场上最流行的东西。“而要抓住流行,就必须走出去,到欧洲采样,到香港采样。”丁义为说。
2002年,丁义为带着自己的团队,踏上了前往欧洲的取经之路。从欧洲回来后,丁义为和他的设计团队做出了款式新颖、色彩时尚的高质量拖鞋。
更重要的是,这次取经让丁义为与设计人员对国际服饰和鞋帽的流行趋势有了清楚的认识,国际上对运动时尚的推崇,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产品也应该加入运动这个时尚元素。“我们的拖鞋,走的是运动路线。目前,整个世界对体育运动都看得很重,全民健身运动每个国家都在提倡,我们正好碰上这个机遇,把运动系列搞上去。拖鞋就必须做到舒适、耐穿、新颖。”丁义为说。拿着从欧洲带回来的样品,丁义为和设计人员们开发出了不少的时尚新品,推向市场。
依靠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再加上有时尚运动这样的设计理念做支撑,他的广泉吸引了来自世界众多时尚品牌的贴牌加工生产订单,并将自己的品牌成功打进了世界市场。目前,丁义为的产品销往世界40多个国家,而且从未发生过退货和产品打折扣的情况。
储备人才应对危机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许多企业纷纷裁员,但是丁义为的广泉却看准了这个时机,招纳了大批人才。
“毕竟金融危机不是长久的,这个时候招兵买马,不仅成本低,而且可以更容易地找到一些很好的人才。”丁义为说。在金融危机时吸收人才,努力开发新样、保持创意是他应对金融危机措施之一。
丁义为相信,只要有新颖的款式,并且降低自己的利润,一定可以吸引客户。金融危机并不等于没有市场,保住开发特色,就能吸引客户。也许在很多家庭,一双拖鞋往往要穿好几年才换掉,但是若自己的产品够漂亮、能够吸引人,就能够改变这种习惯。
除了努力开发新品,他在材料节约上也下了很大的工夫。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若出现次品必须补单,那么主管必须向他说明原因。这个措施让工人们在制作拖鞋的过程中更加精细,也防止了浪费。
今年,丁义为从国外市场开始转向国内市场。其实,这几年来他都有做国内市场的打算,但是由于害怕产品一推出就被人仿造,他和企业的管理高层都对开拓国内市场犹豫不决。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要保持活力的办法就是必须扩大规模,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都要抓住。于是,丁义为下决心开始做国内市场。
他告诉记者,自己的产品不仅舒适、耐穿、时尚,而且价格便宜,消费者只要花个十几二十元就能够买到一双他们生产的拖鞋。
丁义为不仅仅是在生意上成功,也为慈善事业献了不少爱心。陈埭中学、他们村里的小学、幼儿园、老人会以及困难家庭都是他的捐助对象。提到这些,他说:“其实没什么,人是在社会里成长的,从社会中来就要回报社会,而且我还是个共产党员。”
很多人都觉得,已经接近60岁的丁义为可以退休享福了。但是他却不这么认为:“每天早上起床,看到自己的企业很有序地进行生产,那才是真正的享受,心里就想要好好地继续做下去。”丁义为雄心不减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