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马胜利今年已逾七十,至今仍生活在石家庄的一座老旧居民区里。
在三十年的企业发展中,马胜利被称为“企业承包第一人”,他不是第一个尝试承包制的厂长,却是最早因承包受到举国瞩目的人。回顾改革三十年,他是无法忽略的一个人物,正如他自己曾说过,“我是改革的标志性人物”。
从巅峰走下的马胜利也曾继续在家乡卖包子,也曾东山再起任青岛双星集团副总,如今任德州常兴集团的总经理一职。《证券日报》记者欲通过记录马胜利三十年的风雨历程讲述一个充满时代烙印的属于他自己的故事。
“英雄成就一切事,贵在知之而即行。”——风光时期的马胜利
1988年,全国首届优秀企业家评出,共有20位,马胜利就是其中一位。获此殊荣,与马胜利改革开放初期的成绩分不开。
1984年,河北石家庄造纸厂计划着找人承包,一年只需要交厂里17万就行了。当时身为销售科科长的马胜利,挺身而出,不仅一口答应了厂里制定的条件,还保证要将17万的业务额做到70万。据马胜利自己称,很多人当时都背地里等着看他的笑话,谁都知道私人承包国有企业,在那时是一种创举。但是马胜利想的是,改革开放,不管做什么都会有第一人,于是,便不顾一切的站了出来。
承包了国有企业后,马胜利在厂门口竖起一个1.5米高的大锅,上面写着“厂长马胜利”,为的是表明,企业以后不再实施吃大锅饭的政策。管理方面,马胜利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厂内管理的制度,激发工人的积极性。结果,承包第一年就盈利了140万元。四年后,企业的利润增长了21.94倍。
当年的石家庄造纸厂位于胜利大街与和平路交叉口的——北道岔,一个普通的城市路口。由于“马承包”的出现,北道岔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前来订货的、观摩的、“取经”的……天南地北的一批又一批,络绎不绝。
“我不敢说外来人口的突然大量增加,刺激了第三产业的繁荣。但仅我看到的北道岔大桥旁那家卖牛肉罩饼的,每天至少卖出去上千碗。”
“80年代石家庄‘老外’还不多呢,而来我们厂考察的外地人却像走马灯似的。”
说起当年的红火老马依然很神气,他说那时他就像一张能提高城市知名度的名片。
这个时间的马胜利,已经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于是想尽快做大做强企业,去“回收”更多的面临倒闭的国有造纸企业。1988年1月19日,马胜利成立了中国马胜利造纸集团,在不到2个月里,与全国28家造纸企业签订了承包合同,另有70多家也找到马胜利,逐渐的承包了100多个,被马胜利称为“破烂厂”的企业。
“吃亏吃在了好大喜功上。”——失利时期的马胜利
然而马胜利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犯了一个求大急进的错误,过于乐观的估算承包的作用。集中精力管理一个厂,可以做到让它辉煌,可管理全国的100个存在各种问题的厂,难度太大了。再说当时通讯等设施的落后,他很难一个厂一个厂的亲自管理,结果那些厂在亏损,最后竟然连累到他的大本营—石家庄造纸厂。
1991年5月,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宣布解散。那时候,他仿佛一下从天堂掉到了低谷。当初的一些质疑者这是有了话说,他们甚至直接对他说:“不行吧,你那样搞是要倒霉的。”更可怕的是,当时很多人认为企业解散不是因为管理问题,而是他自己贪污。
4年之后,他被上级主管部门免职,每月只拿一百多元的生活费,而罩在他身上的一切光环都没有了。马胜利曾表示,1995年是他极为悲惨和凄凉的一年,因为被免职的原因一时还没有结论,各种议论纷至沓来,他根本无法抬头。那一年,他过的那么漫长。好在1996年7月,审计记过终于出来:他在经济上是清白的,他没有贪污。
“我有七大皮箱荣誉证书,还可以将奖章挂满自己的前胸,但吃亏也吃在了好大喜功上。”经历过人生坎坷的马胜利敢于自我批评,他说唯一让他腰杆子硬的是干了10多年厂长,没有经济问题。
可是,虽然他有了清白身,但却没有了用武之地。为了生存,他决定去卖包子!
当年的吆喝声,至今还萦绕在马胜利的心头。“卖包子呦,一元钱两个!又大又香的牛肉包子不要错过啊!”第一天,他昂着头在街上这么吆喝,没有想到这一声吆喝就如在电视媒体上做广告,小摊很快就吸引了上班的人流。大家认出了马胜利,于是纷纷前来买包子。于是,一笼包子被卖个精光。
包子卖的如此豪迈令马胜利始料不及。第二天,他做了2000个包子,不到一天时间又卖光了。人们不仅来买他的包子,还围着他问这问那,有的人甚至干脆扔下50元或者100元钱,拿上几个包子,并表示,不用找钱,大家是佩服他的勇气,对他的做法给与支持。
卖了几年包子,马胜利又开始不服气了,他认为自己不能就这么生活下去。于是与几十名下岗职工又承包了一个造纸厂。经营了几年后,他还是放弃了,多年来的压力让他的精神感到很累,他需要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人生。之后,他在家待了一年,和高梦龄一起写出了《风雨马胜利》。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述了他在石家庄造纸厂12年的沉浮人生,也记载了他对这段历史的全面总结和反思。
“不学习就要落伍,活到老、学到老。”——东山再起的马胜利
“企业家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纳税,解决劳动力就业。企业家50岁、70岁、甚至80岁都可以干,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发挥才干和余热的舞台。企业家不应该受所谓的年龄限制,企业家应该得到社会的支持,企业家要体现社会价值。要让社会认识到,企业家是全世界最稀有的资源。要把那些人品好、素质高、道德好、有能力、有经验的企业家继续用下去,发挥他们的才干。”双星集团总裁汪海这样评价马胜利。于是2004年,“双星”集团邀请马胜利出任集团副总一职。
马胜利不久前表示,自己与山东颇有渊源,自己当年承包的第一个亏损的造纸厂就在山东菏泽,现如今,自己在青岛工作。马胜利觉得山东是块福地。就是有这样的意识,四年与“双星”合同期满后,马胜利放弃安逸的生活,到德州“常兴”集团出任总经理,同时出任政府顾问。
我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第一代企业家看到这种巨大的变化,马胜利称自己非常高兴。
马胜利表示,自己那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探索改革开放后企业的发展模式和思路,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些对于自己,对于社会来说,都是一笔财富。自己现在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只要能动,自己都会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马胜利认为,每个人都该为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出一把力。
老马印象:“他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并不断创新的人。”
一袋热奶泡上两个剩饺子,简单而随意的早餐铺中开始了寻常的一天。“我身体好,吃嘛嘛香。”本报记者从接近马胜利的人士处了解到,马胜利现已年过七旬,但是马老的精神头依然很好,听力清晰,说话铿锵有力。
许多人对马胜利的评价是:“升得快,降得也快!”马胜利本人并不认可这个说法,“很多人都说我失败了,我不承认失败。我觉得应该用客观的眼光去看问题,很多人并不了解事实就在那胡说八道。事实证明,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年的奥运会,改革的成果是任何人都抹杀不掉的。”马胜利对自己的价值有着清晰的认识,“媒体今天来采访我,并不是因为我一年赚了多少钱,而是因为我是一个标志性人物。”
以“中国企业承包第一人”的身份,马胜利曾经在国内和国外做过500多场报告,全国上下刮起了学习“马承包”的高潮。十多个省份专门下发红头文件学习马胜利。新华社1985年7月29日发表长篇通讯《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马胜利》。
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率先承包国有企业,而且“一包就灵”,一跃成为有名的“明星企业”,这在当时的背景下,不能不说是一个大新闻。翻阅当年的报纸,全国大大小小媒体相继刊载了关于“石家庄出了个马承包”的新闻,有的还配发了评论和编者按。人们绞尽脑汁地思索着,石家庄这地方,京畿辅地,冀中平原,自古以来燕赵悲歌多壮士,“马承包”的意义是什么?好多人先后都问过马胜利这个问题。
马胜利一直喜欢用《现象100,目击改革年代》中的描述作答:当“企业承包”这个新名词进入传媒的时候,马胜利成为全国第一个国有企业承包者——这位来自石家庄市造纸厂的厂长成了最闪亮的明星。也正是因为马承包,才促进了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过渡。
1984年,国营企业——石家庄造纸厂,在被马胜利承包的4年里,利润增长了22倍。1988年,马胜利更是承包了全国100家亏损的造纸厂,成立了中国马胜利造纸集团。之后,由于各种原因,马胜利的造纸企业于1991年5月宣布解散。
此后,马胜利便顶着“贪污”等罪名,走入了人生的低谷。可是,他并没有放弃,不做老板,放下脸面,在家卖起了包子,继而又生活的有滋有味。2004年,他东山再起,来到青岛双星集团做副总,一干又是四年。
四年合同期满,马胜利回到河北老家,待了几年后,不甘平庸的他第三次出山,2008年4月出任德州常兴集团的总经理一职,一直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