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38岁的李一男,被称为中国IT产业的一个传奇人物。具有传奇色彩的,不只是他的技术天份,还有他的职场浮沉,他与华为、与任正非间的恩怨情仇。
不修边幅的技术天才
业内对李一男的评价不一,有人说他脾气不好,有人说他领导能力不足,但没人敢挑剔他在技术上的战略眼光。他被誉为技术天才,对技术发展趋势和产品走向具有惊人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比如早在1998年,李一男就表示“宽带IP”是未来通信技术的主流,这几年IP通信的迅猛发展充分证明了他在技术上的高瞻远瞩。
身高1.70米左右,白净瘦弱,鼻梁上架着高度近视眼睛,第一眼看去像是个文弱书生,却偏偏不修边幅、衬衫纽扣还经常系错位置——在2000年前的华为,如果你见到这样的一个年轻人,那一定是李一男。乍一看,很难觉得他是个传奇人物。但这个从不注意生活细节的年轻人,对产品技术的追求却近乎狂热。
15岁时李一男考入了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前身)少年班,后又攻读研究生。毕业后,李一男加入了华为,不久就被任命为华为万门机、也就是后来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的项目经理。在研究过程中,李一男大胆提出了采用准SDH技术的设想,并且仅凭着看过的几本书上的简单介绍,通过反复的实验,实现了这个当时具有极高难度的技术突破。1995年,华为推出C&C08 数字程控交换机。到1998年,C&C08交换机全年销量达到1070万端口,成为国内最热销的程控交换机。
李一男的技术天赋打动了任正非,也让他在几年时间里一路跃升为华为的二把手,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华为的发展方向。不管是技术方面,还是数千人的招聘计划、盛大的市场策划、全球性的市场扩张战略的拍板等,都少不了李一男的身影,甚至很多时候就是直接来自于他的决策。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华为的光网络、GSM、智能网、接入服务器等产品在李一男的主持下相继推向市场,大部分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李一男创立了港湾网络后,这间小公司没有一款成型的商业化产品,只有试验室里的一些产品在做简单测试、一份商业计划书,但港湾网络却顺利地获得了风险投资的青睐,就是因为李一男在技术领域的眼光被风投公司看重。
对于李一男的技术天份,有一个故事最能体现,而这个故事至今还在华为流传着:一次,华为无线研究部的总工程师唐东风要向客户做技术汇报,邀请李一男出席。但李一男并不了解这项新技术。于是,在从1楼走上2楼的短短时间内,唐东风介绍了这项技术的主要内容。结果,李一男在会场上把精华阐述得非常透彻,虽然他说的很多语言是唐东风的介绍。“如此专业的技术,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全部掌握,理解丝毫没有偏差,而且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唐东风慨叹不已。
华为江湖 他二进二出
李一男加盟百度的消息让不少人吃惊,但回望他二进二出华为的经历,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意外的结果。
1992年,正读研究生第二学年的李一男与他的几位同学一起进入华为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这个带着黑色边框眼镜的大男孩表现出的少年聪颖,给任正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毕业时,心高志远的李一男一心想着出国留学,当时还处于初创期、只有100多名员工的华为,根本没有进入李一男的选择视线。
如果不是因为在申请签证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华为又恰在这时通过华中工学院老师找到了他,极力劝说他加盟,也许就没有了李一男后来在华为的辉煌。最终,李一男放弃了出国的打算,于1993年6月加入了华为。
对于李一男在华为的风光,记述的版本几乎都是一样的:加入华为仅两天就升为华为工程师,半个月被破格升为高级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后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管辖几千名科研人员。对很多人来说,李一男的这一职业历程近乎神奇。
1996年~1998年,是李一男在华为风头最劲的岁月。他拥有的华为公司股权比例仅次于任正非,很多人都把他看作任正非的接班人,任正非更是把他当儿子般看待。
但2000年,李一男毅然从华为出走,飞往北京,凭借从华为股权结算和分红的1000多万元设备,创办了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没有人了解李一男为何为公司取名为“港湾”,但在残酷无情的商场上,平静的港湾是不存在的,即使有,也不长久。
最初的港湾网络主要为华为做企业网的分销和代理,但在2001年5月,港湾网络推出了自有品牌产品,角色转换,成了华为的竞争对手,一些华为的骨干分子也纷纷北上追随李一男。本就为李一男的出走而心痛的任正非被惹怒了。于是,华为在2004年专门成立了“打港办”,开始全面围剿港湾网络。
这场被形容为任正非与李一男“父与子”之间的血腥残杀,结果是华为“惨胜如败”,于2006年6月收购港湾网络。李一男也作为收购的必要条件,回归华为,任华为首席电信科学家、副总裁。
表面看来,李一男的身份依然显赫,但相比2000年出走时,任正非率公司所有总监级以上经理为他举办欢送会的隆重,李一男2006年的回归则显得很落寞:没有新闻发布会,没有红酒,更没有掌声与笑声。
而重回华为后,李一男也没有得到重用,一直远离华为的核心业务,基本没有参与过华为的重大项目决策。因此,在过去的两年里,关于李一男要离开华为的传言多次传出,又屡次都被证明是误传。
但这一次,他是真的离开了。
阿基琉斯之踵
有句话叫“天才即偏才”,作为科技先锋,李一男的能力很强,但作为一个帅才,不管是在华为还是在港湾时期,李一男都欠缺经营管理一家企业的经验和能力。
在华为,李一男虽然曾是二把手,但他管理的基本是技术部门,在人际关系的处理和把握方面都略显稚嫩。任正非后来将他调离研发部门,去负责市场部的产品部,其实正是为了锻炼他的综合能力,以便在未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因为一个技术方面的好领导和一个企业的好领导是有区别的,后者需要有更加综合的能力。但年轻气盛的李一男没有理解任正非的苦心,反而心生芥蒂,这甚至成了他后来出走的关键因素。
而港湾网络在挣扎了7年后不得不归顺华为,很大程度要归因于李一男的管理能力和魄力不够。
李一男的管理风格,与任正非是“一脉相承”的。“企业具体的事我都不管,‘谁谁谁’,我把它交给你了!”这是李一男的口头禅,典型的任正非粗放式管理风格。只是,港湾网络虽然因其发展模式被称为“小华为”,但它毕竟不是华为,将华为的管理方式照搬到港湾网络,无疑是不合适的。虽然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李一男却没有站在企业家高度考虑问题,这导致了下面的派系之争。港湾的4位副总不但没有很好地弥补李一男在管理和领导上的不足,反而谁也不服谁,展开政治博弈。
而且,李一男一直没有带给港湾一个核心的价值观,也没有明确的方向感,致使公司内部投机气氛浓厚,这也导致了李一男在后来与老东家进行的收购大战中处处被动。
“公司在发展中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由于管理层,尤其是我本人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欠缺,导致在公司战略的制定和内部的管理上都存在很多不足,错失了企业发展的机遇,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望,对此也感到深深的自责。”港湾被收购后,倔强的李一男在发给员工的内部邮件中,也承认了自己在管理上的失误。
华为在收购港湾网络时,对李一男有两年的锁定期,业内对李一男锁定期满后的去向猜想,多认为他会再次创业,但没想到李一男选择了从华为跳槽到百度,从通信转行到互联网。
百度是不是李一男最合适的选择,我们不知道,但对于李一男来说,应该是他在合适时间里能做的最好选择。因为在经历了港湾的失败以后,贸然重新再次创业是不明智的。但愿李一男敏锐的眼光,能为他这一次的选择负责。
链接:李一男档案
出生年月:1970年
籍贯:湖南
毕业院校:华中理工大学
1993年加入华为。
1997年,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
2000年,出走华为,创建港湾网络。
2006年6月,回归华为,任首席电信科学家、副总裁。
2007年12月,任华为终端公司副总裁。
2008年10月,再别华为,任百度首席技术官(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