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ceo朱新礼:40岁下海有勇言退



朱新礼用了近17年的时间演绎了40岁下海创业的奇迹,不仅创造了一个知名品牌,更是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朱新礼的成功已经超出了汇源品牌的范围

  每天上午10点,是汇源办公大厅员工出操跑步的时间。操场的队列中,跑在前面的总会是汇源的掌舵人朱新礼,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只要他在北京,一定参加。

  自政府体系下海创办汇源以来,无论在勤奋程度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56岁的朱新礼始终都走在前面。创业初期的热情和干劲,丝毫没有因为时间和成功而减弱。

  9月2日,汇源宣布将被可口可乐收购,全国上下满城风雨,各种言论纷纷踏来。

  面对各种质疑,朱新礼说的最多一段话就是:“为什么李嘉诚卖公司很正常,我就不能卖呢!我们看看李嘉诚,他自己说在投资这个企业之前,先会看看它能不能卖掉,先要为自己找退路,所以说做企业一定要想到进退自如,我们很多人不知道退,总是一个劲往前闯,不知道拐弯。有时候你退就是为了进,舍是为了得,我们为什么就不以退为进呢?”

  发布被收购公告的当天晚上,朱新礼把手机扔在办公室里,离开汇源,一个人前往密云基地果园的一间小屋。

  “我想要清静一下。突然间,我的脑子里一下子空白了,我看到了北京蓝蓝的天,我看到了原来的山,原来的树,我不知道到底是喜悦还是悲伤,那几天我感觉已经木了。”

  朱新礼对《中国新时代》说:“16年半了我就没有休过一个星期天,是时候休息一下了。”

  应该说,汇源的成功让朱新礼实现了自己作为企业家的所有梦想——在不惑之年,从一家濒临倒闭的水果罐头厂重新起步,打造出中国最大的果汁饮料巨头。在此之前,中国市场还没有果汁的概念。

  从山东到北京,从北京到全国,从国内到国外,汇源每年都以100%的发展速度递增,他为这个事业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2007年上半年,汇源果汁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受到了香港及全球投资者的热烈追捧,融资24亿港元超过预期,至今市值已过百亿。

  “汇源能存活下来,而且发展到今天,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人,人的性格,不怕失败、不怕挫折的性格。”朱新礼说。

  “再一个就是选择的项目非常好。我在创业的时候选择这个项目,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感觉到有一种责任。那时候,作为一名公务员,压力小一点,收入也可以。从农村出来的人,能够在政府有一份工作,已经不错了。但是,我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为社会、为果农做点实事。1992年之前,沂蒙山区有很多的水果都烂在山里,烂在树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太大的资源浪费。同时,我也了解到这个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所以一开始就选择了水果加工的项目。”

  在朱新礼看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估计汇源这个项目也长不大。这个项目能解决农民卖果难的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也符合国家利益。

  从在业界崭露头角,到如今果汁行业的企业领袖,朱新礼用了近17年的时间演绎了40岁下海创业的奇迹,不仅创造了一个知名品牌,更是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朱新礼的成功已经超出了汇源品牌的范围。

  危机中成长

  80年代,朱新礼曾任山东省沂源东里集团总经理,这个体制内的总经理当时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卖水果。“我为了当地农民拉着沂蒙山的水果到大城市去,眼睁睁最后卖不掉,卖不掉烂掉了还要交罚款,再拉回来还要交运费,在路边卸你也要交罚款,那时候真是叫天天不应。”这段特殊的经历最早打开了朱新礼的商业思维。

  朱新礼投入到水果加工产业,为这些果树找到了出路。1992年6月,担任过农村党支部书记、县外经委副主任等职的朱新礼辞去公职创业。接手的是一个负债千万元、停产三年、已经倒闭的县办罐头厂。

  “工人吃饭的钱都没有,去银行贷款更是困难,因为人家看不起你,不信任你。我们就用补偿贸易的方法,用外国人的设备去挣外国人的钱。”

 汇源ceo朱新礼:40岁下海有勇言退

  汇源的第一桶金是由国外市场赚来的,这与大多数民营企业先国内后国际的做法背道而驰。说到为何先做国际市场,“在90年代初,国内根本没有‘果汁’这一概念,而国外它早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就消费者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来说,打进国际市场会更容易。”朱新礼解释说。

  1993年,第一批浓缩苹果汁生产出来了,朱新礼只身一人带着样品,背着煎饼去德国参加食品展。请不起翻译,就请朋友在国外读书的孩子客串帮忙;没钱吃饭,每天在宾馆用煎饼充饥。优质的产品连同朱新礼的真诚,终于打动了外国公司。第一批价值500万美元的订单拿回来时,许多人仍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1994年,朱新礼进北京创业,旋即得到了北京顺义区(当时的顺义县)的大力支持,但当时汇源的经营压力非常大。当年,“三角债”现象全面发酵,搞得很多企业资金紧张,汇源身陷其中,难以抽拔。不过,头脑聪明的朱新礼“创造”了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

  有一次,朱新礼去山东一个大学讲演,山东人李健在门口等了他两个多小时。李健对朱新礼说:“朱总,我能帮你把汇源做大,我不需要你给我钱,你给我产品就行。”后来,李健如愿成为汇源的经销商,再后来,他通过易货方式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在广告的强力拉动之下,汇源果汁很快火了。

  “易货”成为汇源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时至今日,广告圈的人大都知道,和汇源谈广告,很难拿到现金,汇源专门有个“易货部”,主要是利用库存货物整合广告资源。

  2001年,为了解决汇源发展急需的资金问题,朱新礼不惜出让51%股权引入德隆,尽管后来以对赌的方式在德隆崩盘前惊险跳出,德隆对汇源的关键一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1年3月,德隆旗下的新疆屯河以5.1亿元现金出资控股51%,汇源则以资产出资持股49%,双方组建合资公司北京汇源。

  2003年,朱新礼与已经陷入资金链危机的德隆就分手进行了谈判。当时,德隆并不愿意放掉这块“肥肉”,因此提出全面收购计划,以7倍于合资公司年利润的价格收购汇源集团所持的北京汇源49%股权。但朱新礼也不甘落后,针对德隆提出了3年后支付收购资金的建议,朱新礼提出在最短的时间里现金收购德隆股权。

  在上海经历了一周的谈判后,朱新礼在两天时间内筹到了7亿元的收购资金,重新将汇源收入怀中。汇源也因此成为最早,也是唯一“全身而退”脱离德隆系的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业内对于朱新礼敏感的危机触觉和果断的回购行动感到惊叹。

  据朱新礼事后的回忆,早在2003年春节前夕,他已经感觉到德隆多元化发展造成了资金链问题。“很多钱它(德隆)说什么时候给你,却一直不到位。”与此同时,有银行朋友私下告诉他,当时银行方面对德隆系企业已经严加控制,只收不贷了。于是,朱新礼便开始操作与德隆分手的事宜。

  在德隆时期高速扩张两年后的汇源,即便摆脱德隆,却还是负债累累。重新引资成为朱新礼的新命题。

  在这一轮引资中,有意者不乏达能、统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外资巨头。据悉,当时汇源门庭若市,前往与朱新礼商讨的各路人马络绎不绝。当时,汇源投资发展部总经理路长青每天甚至要接待6批投资人。

  然而,因为有了德隆经历,朱新礼这次变得更为小心翼翼。他甚至提出,“合作先于上市、产业投资人先于财务投资人”的思路。在乐观的朱新礼的记忆中,2003年是让其最为难熬和痛苦的一年。他公开表示,那一年汇源遇到了两难:一是与德隆分手后,汇源大部分的钱用于偿还回购所借资金,二是又遇到了“非典”和国际形势不好的情况。

  然而,朱新礼最终选择的却是来自台湾的统一。2005年3月,汇源与统一组建汇源果汁控股公司。统一以约2.5亿人民币的代价,持有合资公司5%的股权。

  出售汇源

  2008年,中国水果总产值将达到1亿8000万吨,按照欧洲、美国水果的加工量大约占到40%到60%计算,意味着每年将有9000万吨水果进入加工环节,“但目前中国连10%都没有,根本没有这样的加工能力。谁能好好消化中国的水果,谁能为这1亿多吨水果,为农民找出路?我觉得这又是一个商业的蓝海,而且将大有作为,这对企业、对果农、对农村的贡献将远远大于汇源这个品牌。”朱新礼说。

  然而,就在人们期待汇源有更大发展的时候,朱新礼却选择了激流勇退。

  对于这柱交易额接近25亿美元的收购,香港市场的反应迅速而直接,当天汇源果汁股价上涨1.64倍,蜂拥而入的投资者将汇源果汁当天的成交量推到了24.8亿港元高峰,成为当日港股成交榜首。

  最先使朱新礼动心的是可口可乐的出价——25亿美元,接近50倍市盈率的价格,对任何企业家来讲都不可能不动心。

  9月2日下午,在公告即将发出的前一天,朱新礼召开电话会议,向汇源集团全国300余位管理人员宣布可口可乐收购上市公司消息,“我们的股份经过几位股东的商量卖给可口可乐了,但是要等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详细情况等大家回来开经营分析会的时候告诉大家。再具体的内容你们看公告。”

  在电话会议上,朱强调了六点:第一员工会得到更好的保障;第二中层会得到更大的实惠,提前获得股权、期权;第三汇源上游业务进入可口可乐全球采购系统;第四收购汇源让美国公司了解了中国公司,了解中国的民营企业;第五汇源的品牌将继续保持使用;第六管理团队不变。

  9月6日晚,在汇源营销经验分析会结束后,朱新礼设宴款待来自全国的300余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在饭桌上朱频频举杯,大声叫着下属的名字喝酒——“汇源没有离别的气氛。”有员工这么说。

  榜样的力量

  朱新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我创业前后,有两个榜样,一个是成功的榜样,一个就是失败的榜样。我更注重从一些失败的案例上发现教训。”

  改革开放30年,前15年成功的创业企业家榜样不多,很多的人是靠政策发家、靠胆子大出来,其中一些人辉煌过后纷纷倒下了。大浪淘沙,挺过来的人都已经脱胎换骨,朱新礼最为推崇的是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他的特征是善学和擅变。他比我年龄大,但比我更擅变。他自己说过,在公司里每年一个小折腾,两年一个大折腾,5年又一个小折腾,甚至折腾回去。折腾,实际上是一种创新的精神。”

  和中国很多企业家一样,朱新礼最欣赏王永庆、李嘉诚和松下幸之助这些企业家,“很喜欢看他们的创业故事,正是他们唤起了我的创业激情。”

  尤其对于李嘉诚的待人处事的风范,朱新礼最为钦佩。

  朱新礼回忆,曾经与李嘉诚见面的前一天晚上,每一位企业家都收到了李嘉诚的请柬,请他们第二天到长江中心大厦午餐;午餐之前,企业家们分成四桌,按事先抓号的顺序落座;用餐时,李嘉诚每桌坐半个小时与企业家们进行交流。

  “在交谈的过程中,李嘉诚不时拍拍我的肩膀。”朱新礼说,“就像是两个老朋友。多年稳居首富宝座的李嘉诚,身家百亿却仍保持着创业初期的品性。他榜样的力量已经超越了他的事业,成为对谦逊、细致等人性的坚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8412.html

更多阅读

汇源董事长朱新礼 从被否自救到争气 朱新礼详解汇源这一年

“汇源要争口气!”顶着出售被否、去年上半年业绩巨亏,业界质疑汇源还能否撑得住的多重压力下,经过一年的憋屈,朱新礼终于在3月26日这天发泄出来。尽管距离汇源并购被否已经整整一年,但这个山东大汉仍难以释怀:“本来是最好的收益,是一个

朱新礼:跨国并购和汇源发展

人民网北京2月27日讯  2009跨国公司中国论坛今日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挑战新机遇新发展———经济危机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和全球责任”为主题。参加论坛的嘉宾围绕“经济危机下的全球战略与全球责任”、“经济危机下中国企业走

汇源果汁朱新礼:心劲不足对赌失败

 与可口可乐签约后,朱新礼把手机放在办公室,找了个山沟把自己关了三天。这笔交易对他而言,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   商业行为与民族精神碰撞   2008年8月31日,中国最大的果汁企业汇源果汁(1886.HK)以179亿港元的价格出售给饮料领域的

汇源果汁朱新礼:心劲不足对赌失败(2)

心劲不足对赌失败   几经挣扎后,朱新礼不得不接受苛刻的风险投资条款,这些条款甚至苛于当年的摩根士丹利。2006年6月,朱新礼与华平投资、荷兰发展银行和香港惠里基金签署可换股协议,获得8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这是一份投资方没

汇源果汁 朱新礼 从朱新礼为什么要卖汇源说起(1)

 品牌梯队管理僵局    汇源董事长朱新礼急于将汇源这个烫手山芋出手,更多是出于生意上的无奈。同许多进行多品牌管理的企业一样,汇源的品牌梯队管理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十几年了,知名度最高、卖得最好的仍然是汇源,其他品牌如他加她饮

声明:《汇源ceo朱新礼:40岁下海有勇言退》为网友守卟住德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