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云:从文化角度反思金融危机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大势所趋:中国第一个走出危机

  价值中国:从哪些方面可以判断出中国是第一个走出危机的国家?

  韩秀云:从历史的大趋势上看,欧美、日本等国家都经过了百年的高速发展,后续增长的空间有限。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刚刚开始发展。厚积薄发,现在处于各种力量集中大爆发的时候。内因:中国本身有内在增长的欲望。外因是:当今世界经济环境不好,资金没有一个很好的投资渠道。相对于欧美等国家,中国处于一个“价值洼地”,即:资金和机会都比较多。所以,大量的资金就会流入中国。内外因相互作用,会让中国更快的走出金融危机。放眼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比中国更有希望第一个走出金融危机。

  金融海啸的祸根在文化

  价值中国:您在书中提到:金融海啸的祸根在文化。对于“生活方式并非金融活动的原因,而是当下整个金融秩序的结果”这种说法,您有何看法?这场危机真能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拐点吗?

  韩秀云:我不同意“生活方式并非金融活动的原因,而是当下整个金融秩序的结果”这种观点。美国这种超前消费的文化是今日金融海啸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金融活动和生活方式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正是为了满足想住大房子、想过上更奢侈的生活的欲望,才导致了人们在金融活动上采取的各种手段,出现了多种复杂的消费模式:次贷、金融衍生品等等。所以,究其根源还是在文化。我们采访过一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我们问他:“美国政府制定的经济目标是什么?”他们的回答是:“越来越快”。正因为追求这种高速的增长,对各种能源、资源过度的消耗,对信用的严重透支,人们的欲望不断膨胀,导致了今日的结果。

  所以,美国应该吸取教训,借用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一句话:“我们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来检讨我们目前的行为是否符合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如果美国真的能反思自己,不再过度的透支信用,正视文化中存在的这一缺点,并将其剔除。每个人都能约束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那么美国还是有希望的。我们也希望这次金融危机能够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转折点。

  价值中国:这种超前消费的生活方式并不仅仅存在于美国,受美国影响,当今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人们都已经开始习惯于用信用卡消费,贷款买房,用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影响的消费文化,会不会导致另一场危机呢?

  韩秀云:是有这种隐患。这场金融海啸也是给世界敲了一个警钟:不能过度的透支明天!也不能全盘效仿美国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理性消费,正视自己的能力。不能消费我们没有的、且无力偿还的东西。

  价值中国:人们习惯于贷款消费,尤其是买房,是因为当人们终于攒够房款时,却往往发现房价早已高得出乎意料。当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时,人们自然就会想,只有牢牢抓住当下才对。

  韩秀云:购房有三种需求:一种是自住性购房,一种是投资性购房,还有一种是投机性买房。贷款购买自己居住用的房子,这无可厚非。但现在有太多的人并不是为了自住,而是用贷来了大笔资金买入多个房产,用来投机。这是要受到惩罚的,这次的金融海啸就是很好的例子。

  人们应该理性购房,衡量自己的支付能力,量力而行。如果只能承担一个80平米的房子,就不要去买200平米的。

 韩秀云:从文化角度反思金融危机

  不是反对贷款购买自住房,而是反对贷款购买投机性住房。

   文化立国

  价值中国:书中最后一章是:中国的未来。您也说:中国要成为一个强国,文化最终会成为决定这个国家、民族命运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回顾历史,文化与经济的传播基本上是相辅相成的,即:一国经济强盛之时,也是这个国家的文化风靡全球之时。现在,全世界都看好中国经济,给予中国很高的期望。在您看来,中国的文化此时还有哪些急需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的地方?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文化?如何通过文化的软实力来影响世界,成为真正的强国?

  韩秀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世人瞩目,此时我们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文化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

  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点急功近利,我们应该用中国文化给经济发展装一个刹车片。要懂得过犹不及!要用文化给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以免误入歧途。当今美国就是一个例证:过度消耗、超前消费的文化,让高速发展的美国经济偏离了轨道,引发了今天的金融海啸。

  我们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庸之道,和为贵!中国的发展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文化是不具有进攻性的。所以,我在书中就谈到:我们已经到了文化立国的时候了!

  价值中国:我们能看到,现在世界已经开始关注中国文化了,各地掀起很多“中国热”。但与之相比,中国国民对自己国家文化的热衷程度倒远比不上外国人对此的热度了。国民大多眼睛朝外看,而很少关注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您觉得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真正做到您所说的“文化立国”这一目标呢?

  韩秀云:确实有这样的现象。在国民中弘扬中国文化,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教育部门、我们的社会媒体一起努力、引导,让学习中国文化形成一种社会风气。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物质极大丰富了,但是我们的幸福感却没有同比列的提高,反而多了许多痛苦、迷茫、抱怨。现在就需要我们回归文化,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国家的复兴不但是经济的复兴,还需要文化的复兴。

  关于国债与理财、就业

  价值中国:今日,我国购买大量的美国国债,在您看来,是我们的主动出击,还是无奈出演美国导好的一出戏呢?外汇储备为何不买黄金而是购美国国债?

   韩秀云:购买美国国债是一把双刃剑。虽有美元贬值,外汇储备缩水的危险。但同时,中国也掌握着主动权:即如果美国不能遵守承诺,大量发行纸币,自行贬值,中国就可以抛售美国国债,会让美国的信誉遭受很大的打击。购买国债要考虑几点。一个是收益性,一个是流通性。购买国债,有利息的收入。同时也可以抛售,这就具有了流通性。最后还要考虑政治上的平衡。美国的信誉如果崩塌,世界经济也会深受其害。中国购买且不抛售美国国债,也体现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在书中也提到: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这也是让世界安定的一个筹码!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至于是不是应该购买黄金做外汇储备,我认为现在不是购买黄金的好时候。现在金价较高,中国如果要大笔买入黄金,金价还会应声上涨,此时购买黄金属于高位接盘,成本较高。而且购买黄金没有利息的收入,相反还要负担大量保管费。我主张买黄金的时间是在260美金一盎司而不是1000美金水平的时候,我自己在260美金水平的时候就去找过香港基金经理购买。现在资金应该花在更有实用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上,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储备后劲。

  价值中国:危机对民众影响最直接的一点即为就业问题!目前各国失业率在持续上升,中国的压力也很大。您在书中的一章也提到:应对金融危机,百姓应有一技之长。能不能简要的介绍一下,您给老百姓在理财、就业等方面的建议?

  韩秀云:我的书中对这方面有很多的介绍。我提出理财“三分法”。就是在解决温饱以后,手中的余钱应该做些什么?第一个三分之一拿去做教育投资,通过买书、培训等方式,为子女的教育、为自己学识能力的提高做投资。第二个三分之一用来储蓄,以备不时之需。中国经济处于一个上升的途中,会有很多投资增值的机会,剩余的这三分之一就用来投资理财。一定要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快车。总结来说就是:三分之一储蓄保值、三分之一用于教育投资、三分之一用于增值理财。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强调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有“一技之长”,所学的东西应该具有实用性,一种技能对应社会上一种工作,具有针对性。要避免“同质化”,要学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8129.html

更多阅读

人大附中学子成长路:从“数学天才”到“金融英才”

20年辉煌之路:从“数学天才”到“金融英才”发布日期:2010-05-0719:30:22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杨锐(图片来源:凤凰网财经)杨锐,1986-1991年就读于人大附中第二届数学实验班。随后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1996年北大本科(含一年军训)毕业后

戴荣里:从文化的角度比较中日

从文化的角度比较中日戴荣里《光明日报》(2014年07月20日06版)图为中国的茶艺与日本的茶道。 资料图片新书《汉魂与和魂》以一个学者的视角,运用比较文化的研究方法,对中日文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比对。

张雷声: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

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2014年01月02日 09:10来源:《甘肃社会科学》(兰州)作者:张雷声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立足点、内容基础和内容主线,是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整体性是方法

韩秀云——学者大家风范 学者风范中性打扮

2009年6月27日上午9点,被誉为平民经济学家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韩秀云做客大讲坛,讲述了《金融海啸与我何干?》的讲座。听后受益匪浅。金融危机究竟来自哪里?又将走向何方?它对你我产生了怎样迅速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将如何面对?在与

声明:《韩秀云:从文化角度反思金融危机》为网友暗淡落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