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新机遇
金融危机之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资金来源、投资机会,退出渠道方面都受到哪些影响?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对PE行业是一个怎样的机遇?对于PE行业中的热点---“并购基金”,国内的PE投资机构有多大的机会?带着这些问题,价值中国网专访了“金融街PE资讯”的发起人----杨青女士。
资金来源:“巧妇”不会无米下锅
价值中国:在当今经济大环境下,就PE的资金来源而言,人们都开始捂紧钱包,安全第一,更加谨慎投资;还有一些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资产缩水,心有余而力不足;总体而言,对PE行业来说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有人说,正因为全球经济大环境不好,而中国是一片萧瑟中的亮点,全球的资本都开始转向中国,对中国的PE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于这两种说法,您个人的切身感受和观察是怎样的?
杨青:之前相当部分LP(出资方)的资产配置主要在股票、房产等领域,而受金融环境影响,的确有一部分LP因为资产缩水,给基金的后续资金来源带来挑战。金融街PE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一季度针对中国大陆的基金募集额为33.2亿,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9%,环比下降45.2%。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以PE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二级市场为投资方向的基金。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这些业绩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发起的基金对LP来说,门槛是很高的,而现在很多投资人急于套现,这个状况也为之前无缘这些高品质基金的LP们提供了再次入场的机会。
比如最近,高盛已经接近完成一只55亿美元新基金的募集,该基金名为GS Vintage Fund V,这就是一只所谓的二级市场基金,将用来专门购买PE和收购型基金的投资组合。据说高盛此次融资的规模,创此类基金之最。摩根大通最近也在筹划发起一只二级市场基金。
就目前市场的投融资行为来说,大家都比较谨慎。但从我们与会员的沟通中发现(我们的会员大多是久经考验,投资能力出色的实力公司),他们反倒凸显出了“强者恒强”的本色。虽然市场盘子在缩小,但有限的资金资源和项目资源更会向优秀机构集中。
本土PE融资渠道在不断拓宽,社保基金、保险资金投资非上市企业股权以及银监会降低信托投资PE的门槛等利好政策带动下,人民币LP版图将日益完善。“巧妇”不会无米下锅。
全球经济大环境不好,中国是否有机会?我对此还是持乐观态度的。BRIC金砖四国的其他几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中国不一样,他有本国的巨大市场。就新兴投资市场来说,中国的确是一亮点。
投资重点:显现经济结构变化
价值中国:PE很关键的一步是寻找投资机会,发现新的价值增长点。您一直专注传媒和时尚消费品类的投资。在您看来这两个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与危机前相比较,投资的机会有何变化?
杨青:传媒业在我们国家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领域,PE投资在这个领域作为不大,出现冷热两个极端。热的是没有管制的领域,户外广告,各种类分众的广告模式,以及之前的视频网站。但严格地讲,这些因为没有内容生产,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对于有内容生产的媒体而言,PE投资案例还十分稀少。
最近新闻出版署引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计划在未来3到5年,培育出六七家资产、销售双超百亿元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在此过程中,社会资本可参与传媒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这次确定了改革的时间表,表明政府的决心非常大,未来将有更多的PE资本进入这个行业。
在国际传媒投资中,电子传媒和金融信息数据服务是传媒业投资中的重中之重,相对于报纸杂志及其他传媒类型,这个细分领域恐怕是唯一一个无论从投资金额还是投资案例上,都是齐涨的一个投资领域。
消费品类的投资在当下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行业基本不受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但消费品行业的投资,非常注重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份额的考量,这些都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不过对于高端奢侈消费品,当下的消费市场会受到一点影响。
价值中国:在投资的原则上有一句话“宁可错过,不可错投”,但很多人说现在是PE低价抄底的好机会,尤其是对中国的PE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建议胆子应该再大一些,您对此有何看法?
杨青:从投资角度,投资机构在当下经济环境下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能拿到低成本进入的好项目。我们预测,下一波的成功投资案例将集中在2009年和2010年投资的案例上,因为在经济低迷时,对企业来说,有挑战,但更多的是机会,企业更容易改变自身的竞争地位,特别对资金充裕,资源集中的企业而言。所以,低成本拿到好项目,目前的确是个机会。
价值中国:从PE行业的投资侧重点也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化,不知您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金融危机之后,PE投资的重点有怎样的转变?由此是否可以看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杨青:是,从PE行业的投资侧重点也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化。从我们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之后,IT行业仍然最受PE机构的青睐,而服务业远远超过其它行业,成为获得最多PE投资的行业。
这主要是因为,IT企业的发展轨迹一般都是超常规、非传统的,特别是3G、网络游戏、SNS等热门领域,一般具有几何级的高成长性,再配以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模式,对其投资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得超出想象的成功,因此众多PE机构对之趋之若骛。而金融危机下服务业的抗跌性特点以及中国拉动内需政策使整个消费结构将要面临重大变革,从而必然带动中国整个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投资机会。
退出渠道:创业板和产业并购
价值中国:近期证监会关于创业板的推出又发布了很多消息,这对PE行业有哪些影响?
杨青:金融危机对PE/VC另一个最直接的冲击就是股市极度萎靡,造成全球IPO陷入冰河期,也使PE/VC产业链形成“堰塞湖”,PE/VC机构已经投资的资金也很难实现回流。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业板的推出将为PE/VC未来的退出提供一条持续稳定的通道。
价值中国:关于PE的退出渠道,目前受危机影响,企业的发展可能都不如预期理想,这对于PE基金来说,在时间成本上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针对这种情况,您觉得时下的PE基金应该做好怎样的准备,或者说应该有一种怎样的心态呢?
杨青:现在全球的IPO市场情况都非常糟糕。IPO是PE行业最通常的一个退出渠道。而现在,实际上,这个渠道已经基本没有什么机会了,还要看接下来的市场发展。相对来说,产业并购是一个相对更顺畅的渠道,近一两年有很多机会。而且并购的回报率不见得比IPO的回报率低,特别是在目前IPO二级市场市盈率也不高的情况下,并购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目前,对于PE机构来说,应该有一个更为踏实的心态。在现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或者说退出周期在延长的时候,对于PE投资机构来说,就更需要为投资的项目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要有真正和企业一起把事情做好的心态,比如和企业定战略规划等,真正参与到企业中来,
价值中国:如您所说,产业并购现在是PE很好的退出渠道,而且也是这个行业的热点之一。但是,产业并购所要动用的资金很大,而国内的PE基金相对来说规模较小。在这个领域,您觉得我们国内的PE基金有多大的机会呢?
杨青:产业并购,国外做的时间比较久,且经验丰富,比较擅长。而我们国内的投资机构对并购不太擅长。国内PE机构从业者,大部分是从之前的资本市场、二级市场、证券市场或投行转过来的,比较缺乏产业投资经验和管理经验。就人才方面,国内的PE投资机构做并购的难度比较大;另外,资金方面,国内人民币基金的规模不大,单个去做很有难度;不过也可以通过多家联合来做。在并购的过程中,一些产业投资者可能会有一些机会,有一些发挥的余地。但总体而言,在并购这块与国外PE的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内的投资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附注:
价值中国:您之前就操作过PE投资项目的整个运作过程,有过实战的经验,现在您又转战传媒业,构建了“金融街PE咨询”这样一个平台。最初是怎么想到这样的商业模式的?
杨青:在进入投资机构前,我就曾在传媒业工作过,心中始终有一个新闻情结。把传媒业和投资结合起来,是我很想做的事情。如果说“金融街PE资讯”是属于传媒业的领域,那我们应该算是新媒体或是金融信息服务这样一个公司。这一块在传媒业来说应该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去年整年,就是2008年相对于2007年,全球传媒业整体的投资总额和投资案例数量都在下降,其中唯一一个有上升显示的就是金融信息服务和新媒体。所以,除了个人情结外,我觉得这个领域还是很有发展空间的。
同时,在过去从事PE行业时,我也发现,因为PE行业的从业者都比较繁忙,大多都是空中飞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调查和查看信息。那么,我们可以作为第三方,去完成这些事情。让PE机构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他们擅长的事情,比如研究公司发展战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等,集中精力发挥所长。
价值中国:能介绍一下“金融街PE资讯”的相关产品和都提供哪些服务吗?都有怎样的特色?
杨青:金融街PE资讯主要是为投资方和项目方提供投融资行为中的第三方全程服务,包括行业资讯、项目推荐、产业投资报告、PE人才服务等。我们有一个庞大的行业数据库,跟踪投资机构的投资行为和业绩回报,研究投资行业的热点领域和投资趋势,为投融资行为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高效率的投资平台,我们也会坚持这个原则,不会为受其他因素所诱惑。我们希望我们提供的一站式服务能使业界投融资活动更具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