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传志日照港集团董事长
来到日照港20多年,我亲眼见证了港口在荒滩上起步建设、在夹缝中生存发展、在竞争中成长壮大。
今年5月份,日照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639.7万吨,同比增长26.9%,月度吞吐量增幅再创新高,在全国亿吨大港中实现了增幅第一。
吞吐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事实上,金融危机使日照港去年的吞吐量减少了1000多万吨。如果问日照港能够在今年前5月“幸运”增长的原因,我的回答很简单:超前一点点,坚持一点点,当危机真正来临时,我们就有能力去承受去应对,企业就有可能变危为机。
早在去年9月份,美国两大房贷机构破产的消息传来之时,我们就意识到这将影响全球房地产业,进而影响到钢材市场以及作为钢铁原材料的铁矿石的价格与进口数量。作为我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港,我们提前判断,制定措施,将企业用于其他方面的投资全部转向“造陆”运动,即扩大港口堆场,同时积极申请扩大保税业务,使“漂在海上的船”能吃得进来。
随着金融危机的日益加深,国际铁矿石现货价格从最高位的每吨1600多元下降到500多元,海运费也从高位的106美元降至17美元,进口矿石成本持续下降。加上国内刺激内需政策拉动基础设施对钢材的需求,由此带动了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的大幅增长。在今年前5月一些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负增长的情况下,超前决策使我们解决了铁矿石堆存难题,实现了吞吐量同比增长12.7%的好势头。
其实,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港口必然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我看来,要在危机中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应该注重港口发展的“质”“量”并举。
量,在港口反映的就是规模能力、吞吐量的大小;质,就是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弱,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多大的支撑,在生产力格局和产业布局中的重要程度。
“量”大“质”差,就像一个身体虚弱的成年人;“量”小“质”好,就像一个身体健康的幼儿,这两者都不具备与强者抗衡的能力。
目前,我国港口还处在同质化竞争的时代,也就是码头、航道、堆场、设备等数量上的比拼,可是,要从大港向强港转变,仅有量的突破和优势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把这种突破和优势迅速转化为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即实现“质”与“量”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