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企业要有危机感



唐骏有打工皇帝之称,他认为,企业面临危机时,职业经理人的举动十分重要。2005年,盛大“盒子计划”失败,收入过度依赖《传奇》,收购新浪陷入僵局。一些员工离开了,人心不稳。唐骏这时说:自己会继续留在盛大,相信盛大能渡过短暂的困难,重回网游王者的位置。

  这增加了员工的信心,人心企稳,盛大得以渡过难关。

  唐骏当时有很多机会,包括主管谷歌大中华区业务。谷歌承诺,盛大给多少,谷歌给多少,此外还有其他激励。唐骏认为危机中的盛大需要领导力,他留下来,可以增加盛大的领导力,也能增加陈天桥的领导力。

  唐骏说,危机是考验公司的时候,也是考验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的时候。

  互联网最有机会

  记者:此轮金融危机中,中国成为全球新的消费引擎、经济增长引擎,这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意味着什么?

  唐骏:过去三十年,中国人主要消费大众消费品,解决温饱问题。下一步,中国将向豪华奢侈的消费发展。车,要更舒适,更人性化,电视不仅要看到图像,还要更高的画质、音质,更轻更簿。实现这些,需要高新技术。在消费向豪华奢侈升级时,高科技产品将进入更新换代的阶段。

  除了通讯、电子产品外,大家将会更关注健康长寿。生物医药面临巨大的机会。此外,新能源、新材料,随着中国制造升级,也面临着巨大的机会。中国成为全球消费中心,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有巨大的商业想象空间。

  记者:全球关注中国,会不会让竞争更激烈?

  唐骏:这是肯定的。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基本全部开放。面对竞争,中国企业可通过两种方式致胜,一靠自主创新,二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中国的高速铁路是个例子。我们的技术达不到要求,引进日本、法国的技术。引擎是法国的,发电系统是日本的,最终,我们却拥有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高铁系统。

  记者:互联网发展十余年,除了在网游、短信等商业模式上有领先外,主要照抄美国商业模式。

  唐骏:网游是一个在中国产生的全新的应用,它正在全球化,影响世界。短信也是,许多外国人习惯发短信了。还有一些没有发现的创新。比如淘宝,淘宝本身不是创新,不是全新的商业模式。淘宝刚开始照搬美国的易贝,网上竞价,主要是二手的东西去网上竞拍。到了淘宝,就变成了商家、个人创业者在网上开店,成为网店。两者的意义完全不一样,淘宝带动的是一个产业,拉动上百万人就业。成为网上沃尔玛,成为一种主流的购物习惯。

  向日本学习

  记者:在当前的危机中,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面临哪些挑战?

  唐骏:现在中国在所有的高新技术产业中,都处在初级阶段。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成功产业化,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在中国很少。从全球来看,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为IT、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类。中国的IT业没有特别多的核心技术,处于跟跑的局面。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主要处于整机制造。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中国面临与IT业一样的问题。没有高技术,也谈不上高附加值。

  记者:面对危机,中国企业应该如何把握机遇?

  唐骏:如何提高是个问题。在技术上落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中国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不够。中国没有微软、英特尔、IBM这样的公司。2009年,为了支持技术创新,微软投资90亿美元,英特尔投资超过70亿美元。谷歌2009年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也超过20亿美元。

  美国那种高投入模式,中国企业无法学习。中国企业应该以日本为参照。日本历史上一些阶段,跟现在的中国很相似。中国现在的水平,跟日本1960年代差不多。当时正是日本造船业、家电业、汽车业崛起的时候。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日本拥有了许多高新技术产业,比如液晶、汽车技术。

  美国是原创型技术创新,这种技术创新投入大,风险高,当然,回报也大。日本不同,主要是模仿美国的技术,在美国的原创技术做应用创新,集成创新。中国应该学日本。

  对于中国公司来说,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创新有几个环节,包括技术、产业、产品环节。技术、产业环节让美国人拿,产品环节被日本拿去了。在产品环节,中国有优势。

  记者:借助此轮经济危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新升级,应如何向日本学习?

  唐骏:首先中国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解决一些重要的环节。比如质量、设计、工艺等环节。中国现在问题最大的,是质量的环节。我们也能造汽车,但质量过不了关。核心的东西,我们依赖进口,比如一些轴承需要进口。一个车里面有1100多个轴承。其中50多个关键的轴承需要进口。这不需要原始创新,需要材料、工艺的改进。这就是核心的东西,就是值钱的东西。

  持续危机经营

  记者:当前的金融危机给新华都带来了哪些影响?

  唐骏:新华都旗下的零售与旅游都会受到影响。旅游是奢侈消费,受影响更大。主要业务是零售,所受影响小一点。新华都旗下也有业务受到正面影响,比如紫金矿业。金融危机,导致了黄金价格上涨。

  记者:自2007年底以来,新华都为应对金融危机做了哪些准备?

 唐骏:企业要有危机感

  唐骏:我之前所在的微软、盛大与新华都是两类企业。微软、盛大是高利润企业,在危机中,他们或者裁掉不需要的部门,或者不打广告。新华都的净利率已经很低了,5%。全球的零售业都是这样。零售业的利润来自管理、运营,像毛巾拧水。一直都像面对经济危机,从来没有松过。一直紧,已经是最佳状态了。不管有没有经济危机,都一样。

  记者:新华都预计经济危机什么时候见底?新华都为此做了哪些准备?收购会是一个重要的策略吗?新华都正在对青啤、东百进行收购。

  唐骏:现在已经见底了。看经济是不是见底,可从三个维度分析,消费、投资、出口。因为经济危机,国外投资少了,但有国家4万亿投资来填补。消费是支撑中国GPD的一个重要环节,二季度开始回升了,三季度会回升更快。出口同比下降了20%,但环比增加了12%。环比增加,表明已经到底了。

  为了迎接接下来的机会,新华都一直在扩张。扩张包括两种方式,一靠自身的发展,二靠收购。收购会是十分重要的策略。未来的六个月,宏观环境会有比较大的变化,目前的价格比较合理。

  记者:新华都刚刚实施了首份期权激励,这与经济危机相关吗?

  唐骏:关于期权激励,我们早就在做了。新华都上市时,高管持股已经比较多了。高管拿到了,下面的员工没有了,可能会削弱他们对公司的归属感,甚至选择离开。新华都的激励会持续进行,这是首批,三年后还会做一批。跟微软一样,微软每年都在做期权激励,以吸引新的高智慧人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7581.html

更多阅读

唐骏传授成功秘笈:创业要有自己的杀手锏

 他曾放弃在美国创办的公司,以普通程序员身份加入微软,不到十年就晋升为微软中国公司总裁,两年后跳槽到盛大公司担任总裁并推进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四年后以10亿元人民币的“转会费”加入新华都,成为人们眼中的“打工皇帝”。   新华

新华都CEO唐骏:管理者要学会让员工感动

让企业的员工都喜欢企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我曾在国内某网站看到一个调查,被调查的8万多人中有78%的人都说不喜欢自己的企业,更有87%的被调查者说想离开自己的公司。根结所在还是企业的管理,也就是企业文化。   我在中国十年的管理经

与狼共舞1 电视剧 唐骏:跟老板打交道 就是与狼共舞

  我在盛大,陈天桥见到我,到目前为止,还是唐总长唐总短的,这就是尊重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的很多职业经理人以为跟老板搞好关系,是很好,但是你不要忘了,你是与狼共舞,知道吗?  “我太能创业了!”  记者:在盛大的这几年,很您最深

唐骏:学习日本,高新技术换代是个机会

  企业随时都可能陷入危机,不一定在经济危机期间。唐骏认为:企业始终都要有危机感。1997年,亚洲金融危,唐骏任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总经理,他当时的老板比尔·盖茨对公司员工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唐认为:这给微软树立了危机经

唐骏:企业要上创业板还得靠关系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中国的资本市场刚刚起步,大家普遍对企业上市存在过高期待,甚至还感到神秘。可能很多人觉得一个公司要上市了,一下子造就一大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简直就是神话。对财富的强烈向往让人们津津乐道,神奇的资本之手,不断

声明:《唐骏:企业要有危机感》为网友魇鍅師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