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平炮轰王石:责任感缺失不值得学习



三年销售破千亿,欲超越万科

  当2009年各地产公司的销售额出现异乎寻常的增长后,不少开发商突然发现,他们与“老大”万科的距离已经近在咫尺。于是,追赶万科,甚至超越万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既定的目标。最新一个向万科“宣战”的开发商是今年在销售规模上异军突起的绿城中国(03900.hk,下称“绿城”)。

  这一次,喜欢豪赌的绿城董事长宋卫平主动给自己设了一个“局”:三年破千亿,销售超万科(000002.sz)。他明确表示,并不欣赏万科批量制造的工业化住宅产品,“我们希望人们从小就习惯住绿城的房子而不会习惯住万科的房子。”

  宋卫平同时宣称,去年就已经公开宣布不以万科为学习对象了,因为2008年市场遇到困难时,万科率先降价出货,置同行利益于不顾,没有体现行业责任。

  自此,绿城正式向万科“宣战”。日前,该公司宣布:2009年前10个月,公司总销售额突破400亿元,位列全国行业销售第二;而行业龙头万科宣称,2009年前10个月累计销售额526.9亿元,已超过2007年全年523.6亿元的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

  三年破千亿的逻辑

  从年初的“捉襟见肘”到坐拥400多亿元销售额,宋卫平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实现了逆转。

  “截至11月10日,绿城2009年在售的59个项目实现合同销售额达到人民币425.4亿元。其中,合同金额人民币401.8亿元,协议金额人民币23.6亿元。合同销售面积290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套数31254套。”日前,在cbn记者参加的恳谈会上,绿城执行总经理曹舟南公布了公司最新的销售业绩。

  在400亿的基础上,宋卫平提出新目标:3年之后冲击1000亿。早在两年前,万科就曾提出过2014年公司年销售额达1000亿的发展目标。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万科目前已不再提1000亿年销售额的计划,转而强调“有质量的增长”。

  宋卫平的千亿底气来自于哪里?截至11月10日,绿城共有在建、待建项目82个。按照曹舟南的说法,今后3~5年,力争年销售额规模保持30%的速度增长,年平均利润增长率达到35%以上。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如果今年全年的销售额是450亿,明年绿城的销售额将达到585亿元。3年之后的2012年,绿城销售额将达到988.7亿元,冲击千亿大关。宋卫平称:未来3~5年,希望绿城做到全国房企销售额第一名。

 宋卫平炮轰王石:责任感缺失不值得学习

  但近两年绿城新增的土地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其他开发商合作开发的。目前绿城所公布的销售额,并没有明确计算出最终归属于绿城的权益销售额到底是多少。事实上,绿城多年来一直坚持着合作开发的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绿城2007年获得的21幅土地中,有12幅是通过联营或收购公司股权的形式获得。

  今年早些时候,绿城连续获得的4个项目,也是通过类似方式取得。因此,即使绿城3年后实现1000亿的年销售额,最终归属于绿城的销售额离1000亿仍有一定距离。

  但宋卫平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一点。他甚至信心满满地宣称:“在我们的前面没有对手,没有!说到挑战,只会来自于我们自己,是否有持续的成长性,能不能坚守战略,能不能持之以恒地努力,能不能不断地进步,还有多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宋卫平显然没有把任何同行放在对手的位置。

  豪赌的轮回?

  对于宋卫平“三年破千亿,销售超万科”的豪言,龙湖地产一位区域总经理向cbn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也看到了宋总的这些言论。”支持千亿销售必须具备几个基本前提:楼市总体处于上升阶段。假如拥有足够数量的土地储备,并且,土地是优质的而且可以卖出高价。不过,截至2009年10月底,绿城累计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在众多同行中并不突出。

  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告诉cbn记者,如果绿城要在3年内销售额突破1000亿,将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诸多挑战。在其内部,以高端住宅开发为特色的绿城如何平衡品质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品质与工程进度、销售速度之间素来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其次,对于成本控制,绿城向来比较松弛。在思想上不断强化品质观的同时,忽视了成本的把控。此外,绿城的项目公司遍及全国,价值观高度一致的人才是否能够跟上快速发展的公司需求,值得思量。

  对此,宋卫平提出“拿地后3个月开工、9个月开盘”的快速策略。但在品质不变的前提下,达到这样的速度并不容易。“除了内部的系统考验,外部环境也是需要充分认识的。宏观政策、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豪宅开发商的影响更大。”薛建雄说,10月重点城市成交涨跌互现,市场形势正发生微妙变化。

  万科也不是原地踏步

  郁亮回应:“要追我们也没那么容易”

  “不能假定万科是原地踏步的”,在新落成的万科总部大楼里,万科总裁郁亮如此回应来自多个后起之秀的“步步紧逼”。

  显然,做“老大”很多年的万科仍然十分在意这个地位。不过当同行还在计划何时的全年销售额能够赶超万科时,郁亮却表示,早在去年开始,万科已经将兴趣从规模转向效益。

  在此之前,郁亮已经对“从规模增长到效益增长”作出解释:规模增长是房地产行业在上半场的较量,而这个较量早已在2007年结束,今后万科将更加关注质量效益的增长,即提高股东回报,保持净利润、每股收益的良好增长,提高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

  谈及盈利水平方面的较量,最近高调宣称将在年销售额上赶超万科的绿城,显然没有进入万科的“视野”。郁亮表示,中海地产才是万科的全面竞争对手,尤其在盈利水平方面的表现。

  “漂浮的地平线”

  位于深圳大梅沙海边的万科新总部大楼被命名为“漂浮的地平线”,或者这个名称正是万科想表达的意思,远远看起来像地平线一样容易被超越,但实际非常难。

  之所以难以被超越,是因为在这场“赛跑”中,跑在前面的万科并没有休息,还一直在加速,按照郁亮的说法,从1988年开始做房地产,万科用了19年时间完成1000亿的销售金额,但是万科在完成第二个1000亿时,却只用了两年时间。“在2007年时,万科的规模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及第四名的总和,去年则是第二和第三名的总和,今年仍然如此。”郁亮并非没有底气。

  2007年,万科的全年销售金额达到了523.6亿元,次年,尽管全国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万科仍然实现了478.7亿元。根据刚刚公布的万科前10个月的业绩,万科今年已累计销售面积571.1万平方米,销售金额达到526.9亿元,分别比2008年同期增长27.2%和35.2%,甚至接近了2007年的全年销售金额。

  从量化的数字看,万科仍然在加速向前。但郁亮认为,在过去三年,万科根本是在调整周期,因为当2007年万科实现500亿销售金额时,已经意识到沿用10年的公司管理平台已经陈旧,与公司的规模非常不匹配。因此过去三年是万科进行调整、休养生息的三年。“我可以说,万科已经过了三年调整期,走上了一个增长的轨道,要追我们也没那么容易。”

  “老大”的意义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万科至少目前是行业老大,就是绿城董事长宋卫平也认可这个观点,并将万科作为对标企业。但实际上,除了年销售额外,万科与很多行业第一都无缘。

  郁亮表示,万科从来不追求土地储备规模的老大。根据上海克而瑞系统之前公布的榜单,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在全国土地储备十强企业中,万科仅仅屈居第九,不足恒大地产土地储备量的一半。另外,万科还不是销售面积的老大,前三季度万科的销售面积仅仅位于全国第二,与第一名恒大地产相差12.3万平方米。

  在利润方面,比竞争对手的表现更差显然让郁亮耿耿于怀。根据前三季度的业绩公告,万科与中海地产的净利润相差非常大。万科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5.4亿元,净利润29.6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1.1%和29.9%;中国海外实现营业额为210.5亿港元,净利润为71.8亿港元(约63亿元人民币),超过万科同期一倍多。

  郁亮也坦承,中海地产在盈利水平上有值得万科学习的地方,“中海地产是万科全面学习和竞争的对手,其实第三名、第四名应该和第二名比,但是现在大家都在跟第一名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实际上万科也仅是地产行业的单项冠军,但无论其他企业,还是万科自己,都非常认同万科的“老大”地位。

  郁亮表示,万科现在秉承“不拿地王,不囤地,不捂盘”原则,首先这样一个“三不原则”一定能够为万科规避很多市场风险,尤其是像2008年那样的重大调整风险。

  对于后来者的追赶和批评,郁亮也并不以为意,他甚至表示:“我们要允许别人表达兴奋之情,允许别人表达自己有志的理想,总要宽容别人对我们的批评、建议和教诲。”

  在郁亮看来,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民间资本,在行业里面如果占大股,其实它的财富积累都不足以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未来比拼的很可能是一种融资上面的竞争力,万科这种彻底公众公司的模式,在业内是最好的,也使得万科从体制上具备了做大的无限可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7250.html

更多阅读

宋卫平:不会好了伤疤忘了疼

     卖股权、卖项目度过生死危机,上半年,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3900.HK,以下简称“绿城” )销售金额为220亿元,净负债率从去年底的148.7%大幅降低至93.5%;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调查”中,绿城囊括6

绿城董事长宋卫平:没理由在危难时退出

    6月8日,绿城与九龙仓合作的公告在港交所发布的时间推迟至下午4:15,原定于下午3:30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也顺延了一个小时。即将宣布的合作暂缓了绿城的燃眉之急,绿城中国主席兼董事长宋卫平的心情似乎不错。几度激进的落棋在遭遇难

绿城宋卫平 谁救了“宋卫平们”

“太高了!太贵了!”上个周末,向来在拿地时以豪爽著称的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在杭州“地王”的争夺中中途放弃;紧接着,在民生银行举办的“中国地产金融年会2009杭州分会”论坛上,宋卫平再发感叹,从去年的危机中挺过来,不容易。这样的感叹在

宋卫平 蓝城 假如我是宋卫平

 宋卫平是出了名的理想主义者。   作为绿城(03900.HK)的董事长,这位偏爱穿红色T恤的杭州地产一哥,最近一直被传闻所袭扰。坚称不降价的绿城更被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下称“穆迪”)等机构视为“差钱公司”。   日前杭州当地传闻,绿城有

宋卫平:我不降价

  在一个极度话题化的行业里,宋卫平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作为全国前五大房地产企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他与他的同行们——比如王石、潘石屹和任志强——比起来,显然低调得有些格格不入,至少在谈起中国房地产业的代表人物的时候,宋卫

声明:《宋卫平炮轰王石:责任感缺失不值得学习》为网友如沐春风的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