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日前公开指出,我国奶业正在走出低谷,复苏态势明显,中国乳业正在恢复。
就在我国奶业行业景气指数不断回升,奶牛养殖量、产奶量、销售量持续向好,业内一片乐观之时,一个冷静的声音响起来,“中国乳企走出国门,国际化竞争依然任重道远,还需要夯实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草原。”
11月22日,蒙牛集团总裁杨文俊在第五届中国企业卓越领导人论坛上发表了上述观点,与中国乳业当前的一片热烈态势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低调、务实但却一贯铁腕般的管理企业,这是熟悉杨文俊的业内人士对这位年青的乳业领袖品牌掌门人的看法。作为博鳌亚洲论坛邀请的全球青年领袖,杨文俊对于中国乳业的国际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这位乳业龙头的掌门人。
目标:进军全球10强
一直以来,从“中国牛”迈向“世界牛”,都是蒙牛的既定目标。
“蒙牛产量在世界第六,销售额却排在全球第19位,在我们看来中国乳业走向国际化还是有差距的。”杨文俊指出。
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乳制品产量累计1423万吨,同比增长3.42%,仅9月份产量就达174万吨,月同比增长31%,整个乳制品行业的产品销售率达到95.67%。
就在整个行业向好之时,在国际乳品市场的巅峰俱乐部,也首次出现了一张来自中国的面孔。
在荷兰合作银行日前发布的2009年度全球奶业公司排名报告中,蒙牛名列19位,与其他跨国乳业巨头构成了世界乳业的第一方阵。这也是中国奶业首次进入全球20强。
而蒙牛的战略布局正在围绕着“全球乳业10强”这一更高的目标开展。
杨文俊指出,蒙牛用了10年实现了从“草原牛”到“中国牛”再到“世界牛”的发展路径,值得一提的是,这比麦肯锡为其制定的5年发展战略提早1年实现了这个既定目标。1月23日,在2009年中国食品博览会高峰论坛上,蒙牛位居最受喜爱的乳类及乳制品品牌榜首。此次食博会由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500家企业参会。
依托世界500强——中粮集团“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体系”的理念,从生态奶源入手,到“绿色减法生活”的倡导,蒙牛在乳业产业链的全程都贯通了“可循环发展”的理念,不断丰富和更新着国际乳业的标准。
将拥有第一大牧场奶源
乳业专家指出,奶源建设仍是下一步乳业工作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在刚以2.039亿元夺得央视单项最高标王之后,面对未来更高层次的国际化战略目标和举措,在杨文俊看来,这些的基础,正是建设牧场奶源、保护生态草原等一系列基础性的上游工作。
2009年中报显示,蒙牛上半年净利润6.6个亿,其中大部分资金用在牧场建设和研发。
中国乳业发展目前已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众所周知,草原是乳业发展的决定性自然要素,是兵家必争之地,凡是大型乳企都在草原安营扎寨并希望占有更多的版图。
而此时蒙牛的实际操作也有了具体的时间表。
“我们的牧场发展战略是向生态草原牧场方向发展,牧场建设是我们目前的主要工作。”杨文俊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目前,蒙牛在奶源上的布局已率先完成,并已形成中国南北纵深的格局。此前蒙牛利用过去积累的奶源优势,在内蒙古、河北、湖北、四川等地已建成、参股万头的牧场11座,源自现代化牧场小区的原奶已超过2/3。
目前,蒙牛还联合生态中国委员会和中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等部门,成立了“蒙牛生态草原基金”,该基金致力于生态草原建设、传播生态文明,通过持续不断的草原公益行动,建设和保护生态草原,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生态草原的建设。
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和林格尔,蒙牛有一座占地8848亩的蒙牛澳亚国际牧场。
“作为依托于草原成长起来的乳品企业,我们要从根本上关注草原保护而不仅是奶源:有好草源才能有好奶源,这是世界乳业发展的定律。世界乳业20强都是在南北纬40度左右的核心奶源带上,‘靠天吃饭’是乳业、农牧业的先天情况。因此,从长远来看,保护好那些原生态的草原,是奶源建设和乳品安全的根本。”杨文俊说。
根据蒙牛规划,还将陆续投资建成20座~30座大型牧场。在未来可预期的几年内,蒙牛仍将是行业内第一大牧场奶源的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