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论文 论有质量的城镇化



      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回避与逾越的主题。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小城镇,大战略”;2002年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2012年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3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以人为核心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成为推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策略之一。正如李克强总理指出的“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城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

  加快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推进,此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不同城镇化模式,诸如:重庆户改模式、山东诸城农村社区模式、天津华明安居乐业有保障模式等。在各地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显现出了一些简单通过农民进城、农业人口向市民转化追求高城镇化速度的现象,这些单纯追求城镇化率的高速度的方式是与我们城镇化的初衷目标不一致甚至相背离的,我们的城镇化必须是符合城镇化目的目标的城镇化,必须是质量的城镇化。

  一、城镇化的内涵与目的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经济社会的运行发展模式由乡村模式向城镇模式不断转化的过程。城镇化是居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相互之间依存度不断增加,并突破某一临界值的过程。城镇化带来了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更多的公平的享用。

  城镇化的目的与目标在于实现基于特定地域(空间)的产业集聚、融合和一体化并在此基础上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改善与进步;社会关系的良好构建、社会状态的更加和谐;人民幸福指数的真正提升和不断提升。

  城镇化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农村人口直接向城镇的迁徙,另一中是农村向城镇的变迁。

  在中国,城镇化是作为国家的主人平等地享用国家利益与收益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公民平等的一个重要条件与过程。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数量具大的国有经济及其收益,这些国有经济所形成的收益以税收更多地以资本红利的方式获得后,更多地投入到公共事业中去。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有更多的享用公共服务的机会与权力,这是不争的事实。只有通过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才能使更多的中国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更多地也是更公平地享用国家发展带来收益。

  二、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城镇化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城镇化是有质量属性的,有质量的城镇化才能够真正实现城镇化的初衷与目标。

  城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有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如果那样事情很好办,让交通运输部将农村人口全部拉到城市,让公安部将全国的农村人口户籍改为城市户籍就可以了。事实上,城镇化的质量不高会给经济社会运行带来巨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包括:1、农村人口通过迁徙方式进入城镇的数量过量,超越城镇的承载能力,导致不仅新进入城镇的原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与福利水平没有显著提高,原有的城镇人口的收入水平与福利水平也被拉低;2、通过兴建形成的新城镇,由于规划或者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城镇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城镇内居民不能够享受到或不能后充分地享受到城镇化后带来的福利水平提升;3、兴建的城镇在短时期内正常运转,但由于该城镇没有妥善处理好自身发展运行与周围其他大中城市、城镇、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导致该城镇的运行及功能发挥不可持续。

  城镇化的质量强调的是通过城镇化的实施确实推进了相关产业的聚合、生产发展力水平的提升和居民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的优化等城镇化目标的实现。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考核:

  1、经济发展水平、质量及承载力

  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是决定该城镇能够供养居民数量的核心要素。如果某城镇(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或经济发展的质量不高就会出现该城镇(市)的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就业机会不充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慢甚至出现下降等问题。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该地的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不同的产业之间保持和合理的比例关系和产供销关系、该区域的加总供需与区域外的市场有比较协调的关系、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要素)之间保持着比较协调的关系、该区域的经济能够充分地吸纳本区域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劳动的劳动者去就业(允许自然失业率的存在)、同时该经济有比较好的弹性能够较好地适应区域外市场供求的变化以及本区域内劳动力的变化。

  2、公共服务及社会发展水平、质量及承载力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提供的充分性。该区域能够向本地区居民提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质量和数量均有一定保障的社会服务,同时本区域的基础设施可以向本地居民提供的恰当的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能源供应、给排水、其他环境设施以及防灾减灾系统。

  社会关系的良好建构。共同生活于同一个城镇(市)的人及人群之间应该能够建构良好的社会关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可以和谐快乐相处,人及人群对其生活的环境形成稳定的归属感。

  除以上二个方面以外,城镇化质量还包括经济与社会的协调程度;城镇运行管理的有效性;人与环境、生态等和谐协调程度等。

  三、城镇化的基本演进路径及其选择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演进录尽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演进,另一类是主动推进。自然演进是指城镇化的过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社会关系的重建、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逐步转化。主动推进是指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某些权力主力(利益主体)依靠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手段和措施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自然演进相对而言速度较慢,主动推进的速度较快,但是自然演进的城镇化进程会有比较稳定的效果,一般在城镇化质量问题上不会有大的反复,但在主动推进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关的制度保障和配套措施,主动推进的城镇化会出现比较大的质量问题,形成对经济社会运行比较大的负面效果。

  在我们将质量性要求作为城镇化过程的基本要求的时候,在演进路径的选择上一定要在初始阶段以自然演进为主,国家可以帮助完善一些外部条件,同时采取特别审慎的态度进行主动推进的试点建设。在自然演进与主动推进试点的经验总结的基础,形成科学的城镇化方案后可以逐步加大主动推进力度,但在主动推进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对方案的科学性做动态的及时的评估与优化。

  四、有质量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配套措施与策略
 城镇化建设论文 论有质量的城镇化

  基层政府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推进。城镇化的过程离不开基层政府的主动设计、引导、管理和服务。这些基层政府既包括原有的农村基层政府组织与包括兴建城镇的基层政府以及迁入城市的社区管理者、街道办事处等基层政府组织。这些基层政府组织能否真正站到居民的立场上有效开展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城镇化过程的质量。因此,通过相关基层政府的民主政治建设,使这些政府真正站到居民的利益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将是保证城镇化质量的基础要求与前提。要逐步健全选举、议事、公告、述职、问责等基础制度与机制,逐步保证广大居民与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公共事务管理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土地问题的良好解决。土地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相关权益的有效设计、落实和解决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土地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基本的生活来源保证,土地的存在使广大农民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生存权,但另一方面土地又成为束缚农民的一条重要绳索,如果与土地相关权益不能解决出让出借出租等问题,那土地的分散性必然导致农民的分散性,以集中集约分工合作为特征的城镇化就不可能实现。有质量的城镇化必然要求能够妥善解决与土地相关的利益人相关利益的所有、占有、分配和转让等问题,逐步松开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但又不让农民简单地直接地失去土地对他们基本生活的保障作用,城镇化的质量才能保证。

  户籍问题的解决。户籍管理是我国很重要的一项公共管理措施,许多资源与福利的设计、分配等都依赖于居民的户籍归属。户籍管理一方面成为国家对城镇化的速度、方式进行有效调控的手段,可以通过限制户籍的迁出迁入规定来有效地控制常驻人口的规模、结构及其变迁等,但另一方面户籍制度也成为束缚居民自由流动,实现居民与居住区有效匹配的重要束缚,因此需要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充分发挥户籍制度在居民迁徙中的引导、监控、管理的服务功能,根据不同城镇的具体状况设计适合该城镇承载力和最有发展的户籍管理制度。

  做好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城镇的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程度是决定一个兴建(有原有)的城市(城镇)能够接纳的农村转入人口的决定性因素。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针对特定的区域或空间做好城镇化的定位、产业结构规划、公共设施规划以及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得城镇化路线与速度。

  迅速调整相关的考核机制。基层政府官员的政绩追求理念是基层官员行政行为的驱动力源泉。在简单的不科学的城镇化业绩观下,基层政府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镇化,造成对自然资源、产业关系与居民生活方式的巨大破坏。因此,必须改变以简单城镇化业绩观考核政府官员业绩的方式,一方面,要通过科学的业绩考核方式引导各级政府推进有质量的城镇化进城,另一方面,必须通过这种考核机制来阻断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有巨大破坏作用的城镇化活动。

  有质量城镇化的顺利实现还需要其他的配套措施,如: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加强和推进社区教育,推动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后在社会理念生活观念的提升;通过社区服务等方式推进相关人口社会关系的良好重构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704.html

更多阅读

论文:试论园林景观的设计法则

试论园林景观的设计法则山水清音摘要:景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给人们提供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生活和生存空间。园林景观设计除了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环境条件外,还应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通常有“比例与尺度、对

养生以睡眠为先,要有高质量的睡眠 于飞心里高质量睡眠

养生以睡眠为先,要有高质量的睡眠 清代养生家李渔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睡眠质量的好坏,是影响人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医有“不通则痛”之说,良好的睡眠姿势,保证周身气道通达,血络顺畅,可

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实用经典 高质量论文

论文的质量决定着理论期刊的品位和水平。论文质量的高低,一方面是由其对所论述问题的创见在本专业领域达到的层面高度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受到论文写作质量的影响。撇开论文的专业学术水平不说,仅从写作质量而言,如果一篇论文提出问题角度

声明:《城镇化建设论文 论有质量的城镇化》为网友人走茶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