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生于上世纪70年代,承载未来希望、接力中国发展……作为新生代力量,如何使得家族企业走上永续发展的道路?近日,浙江省中科企业研究院举办了“新生代企业家创新论坛”,邀请了近百名新生代与父辈企业家,面对面探讨家族企业的未来出路。“浙商二代”中自主创业的代表——上海拓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豪讲述了他的创业故事。
大三赚到第一桶金:1000万
我还未出生时,父母就开始创办企业。从小我跟着父母走南闯北、到处进货,见证了父辈从零开始的艰辛。
在高中年代,创业的梦想早已深入我的骨髓。高考结束后,我跟好朋友喝茶时说了四个计划,一路走来都实现了:
大一阶段要认真完成学业,把大大小小的等级考试完成,比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等。
第二年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来锻炼自己,从做学生会开始,学会如何与别人交流沟通、如何去管理人。
大三的时候开始创业尝试。
大四的时候,我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
大学时,我就这样一步一步走来,可以说收获很大。
大二开始,学校里的各种生意我都做过,书、文具、化妆品、衣服、鞋子、电话卡……凡是学生需要的东西,我都卖过。
2000年中国移动推出梦网SP这个行业,给互联网带来了很大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初的切入点是做电话卡,当时浙江有一个短信套餐非常优惠:20元可以发1000条短信,而上海地区同样的卡却只能发400条。学生最喜欢发短信,这就是商机。
我们在杭州、浙江这边以每张50元的价格大量购进浙江移动手机卡,面向全国发售。在上海高校,这些卡可以卖到每张150元的高价。“高峰时一个礼拜卖出8000张卡,总共卖出了不下十万张。”这个项目我赚了近千万元,那时候我才大三。
从创业者向投资人转型
2005年大学毕业后,我并没有回家去接父亲的班,因为我觉得创业比守业更有趣。
毕业后,我们跟着一些民营资本合作,投资了几个项目:手机开发增值业务、团购网项目、文化传播和广告等项目,收益还不错。
2007年,通过朋友引荐,我认识了一位投资界的前辈,他告诉我:“你做的其实就是风险投资,但你要完成从企业家到资本家的转变。”在前辈的帮助下,我成为3000万美元天使基金的管理合伙人,正式开始投资人的生涯。
启示:
在二代培养的模式中,从小培养兴趣、从基层做起、从点滴做起,成为常被提及的成功培养方式。从陈豪的例子来看,从小耳濡目染父辈的商海经历,给了他不凡的见识,使他创业的思想萌芽很早,并且树立了明确的目标。他在大学期间先打基础好好学习,然后一步一步开始创业,使他走上了一条不同于父辈的创业路。
全新的教育背景加上他的年轻、激情、旺盛精力,以及他对新鲜事物、新型商业模式的敏锐感知,使他一有机会就全心投入进去。同时,他的创业为父辈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做好了准备,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守业的一种。
海外基金挑选他做3000万美元天使基金的管理合伙人,看好的不仅是他本人的经验,还有他背后的资源。面对举步维艰的中国制造业,这是家族财富由制造业转向资本运营的一个绝佳契机。自身的资源,海外的资本,给他的创业道路又插上了新的翅膀。
与父辈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教育、不同的视野、不同的理念,使得很多富二代走出了另一条成功之路,使自己的事业不再局限于父辈的行业。对家族企业而言,不仅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自主创业并走上资本运营的道路,不失为其中出奇制胜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