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务 严控地方债



      在近期正在密集召开的省级地方两会上,地方债问题持续被聚焦。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部分省市均表态将严控地方债。一些省市的政府工作甚至明确写道:政府性债务规模较大、政府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2月30日和今年的1月7日,分别由国家审计署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关于地方债的两份报告,从中我们不难理解各省在2014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第一年,纷纷下调今年的GDP增长目标,以促经济转型换挡。

  “要抓紧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地方事权财权,逐步化解债务风险。”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室主任牛犁说。

  事实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组部印发通知,明确规定要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将防控债务风险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这也是中央首次将防控债务风险列为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之一。

  地方债的“清晰”账本

  除了中央的明令外,2013年12月30日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也是各省市如此重视地方债的原因之一。

  在这份审计署的报告中,中国地方债的账本清晰可见: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9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6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3万亿元。

  17.89万亿元,这是2011年审计署首次组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全面审计后,时隔3年又一次明确公布地方债的具体数据。关于审计署的这次重点摸底,有知情人士透露,工作早在2013年8月就已经开始,10月份形成了给中央的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此前有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后两类或有债务并不会全部由政府偿还,这些债务大多有经营收入,只有在被担保人和债务人自身偿债出现困难时,政府才需承担一定的偿还责任。”

  报告中还明确提到,目前地方债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债务增长快,三项债务合计比2010年增长了67.3%,年均增长19.7%,远高于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速;二是期限错配问题严重,2013年7月到2016年到期债务占73.4%,而资金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公益性等长期项目;三是越到基层政府债务增长越快,2010年以来省级、市级、县级债务年均分别增长14.4%、17.4%和26.6%。

  报告中还提到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和一定救助责任债务增长较快。2010年末这两项债务为4万亿元,而2013年6月末就达到了6.95万亿元,两年半期间累计增长了73.8%,高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5个百分点。
 地方债务 严控地方债

  更令审计署担忧的是,“债务来源中银行贷款占比下降而信托类等其他来源快速上升”。地方政府性债务中银行贷款占56.5%,比2010年末下降22.5个百分点,而债券发行和信托等其他融资方式占比分别为10.3%和33.2%,分别比2010年末提高3.2个百分点和19.3个百分点。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地为刺激经济发展,成立了各类名目的城投融资公司,多数地方政府以土地作为抵押撬动资金,出现了多个融资平台资产重复抵押,银行多头授信、重复贷款等问题。最近又有了新的变化,BT模式债务数据超过城投债,而BT债务以短期为主,风险比较大。”此前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王朝才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

  部分地区债务压力较大

  此次审计署公布的结果从政府层级看,省级、市级、县级、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占整体负偿还责任债务比重,分别为16.3%、44.5%、36.4%和2.8%。

  然而,在审计署公布的近18万亿地方债务中,各省债务数据分别是多少,现在仍是秘密。

  正是如此,1月7日,中国社科院与中国金融学会联合发布《2013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为我们管窥各省地方债的具体情况提供了一个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在报告会上提到,根据周小川行长提出的“金融生态”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自2004年起开展了对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估的研究工作,构建了中国金融生态监测评估体系,并连续发布多份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上海、北京的金融生态环境最优。二级是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天津、重庆,三级是辽宁、安徽,四级是河北、 吉林、湖北、内蒙古、江西、山西、湖南、海南,五级是陕西、新疆、黑龙江、青海、甘肃、贵州。

  该报告强调,尽管我国地方债的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局部的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报告》中写道:当前非金融部门债务率上升过快过大,是影响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社科院对中国非金融部门债务率的测算显示,截至2013年3季度,中国的非金融部门债务达到了GDP的2.03倍。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至2013年9月的15个月时间内,中国非金融部门债务率上升了32个点,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速一直显著超过名义GDP增速,特别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激增和影子银行的信用膨胀尤为突出。”李扬说。

  1月10日,有媒体就公布了江苏城投债的数据:江苏城投类国有企业城投类债券数量为326只,总额为4199.6亿元,远高于其他省份,其中321亿元将于2014年内到期。

  还有媒体统计,近年来包括南京、成都、合肥、昆明、长沙、武汉、哈尔滨、西安等9个省会城市的负债率超过100%。其中,最高的甚至高达189%。

  “地方财政过紧日子的一个重要压力来自各种地方性债务。前面到期的大量债务尚未还清,规模不小批次不断的新到期债务又滚滚而来,导致各种地方性债务数量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王朝才说。

  转变地方融资方式是关键

  无论地方政府的规模是大是小,集中还款风险都近在咫尺。从审计署公布的报告看,从资金结构看地方政府贷款中54%的期限在5年以上,2011年到2015年期间,大量地方债将进入还本付息期,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2011年、2012年到期偿还的占24.49%和17.17%,2013年至2015年到期偿还的分别占11.37%、9.28%和7.48%,2016年以后到期偿还的占30.21%。

  正是如此,债务问题频频列入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

  事实上,在1月7日《2013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的报告会上,一些专家同样开出了“药方”: 转变地方融资方式。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就指出,“我国应逐步建立比较透明的、尤其是以市政债为主体的地方投融资模式。”

  所谓市政债,一般是以政府税收等一般财政收入或项目收益为偿债来源,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券,发行主体是地方政府或者授权机构。

  “通过发行市政债融资,一方面可以运作周期较长的项目,在较大程度上帮助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缓解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困难。另一方面,此举以地方政府或者授权机构为发行主体,以政府税收等一般财政收入或项目收益为偿债来源,可促使地方政府以往隐性的、不规范的债务转变成显性的、规范的债务,避免盲目‘上马’项目导致的风险。”李杨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另一些专家看来,政府的态度才是重中之重。

  “地方债务亦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于可控范围,则正向作用明显;倘若失控,则后果不堪想象,刀锋的威力同样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全国有2800多个县,绝对多数的县都在发债。由于进入还债高峰,现在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已进入‘拆东墙补西墙’、循环举债的周期—为了还过去的旧债,只有又发新债。这种演变将会导致中国经济进入危险期。”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65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地方债问题有多严重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文/马跃成 原题:中国地方债把政府推到了悬崖边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国外舆论比国内媒体更加谨慎和悲观。据外媒报道,在三个月前,人们的判断还是中国政府采取审慎的政策行动会确保经济在低通胀的情况下强劲增长。但最近的国际舆论上,对中

二建市政挂项目风险 缓冲地方债风险 市政债呼之欲出

      种种迹象显示,中央决策层已将控制和化解地方债风险列入了议事日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单独列段,作为明年经济工作六项主要任务之一。此外,中央组织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强化任期内举

国家发改委 消解地方债隐患 发改委释放新信号

     面对沉重的地方债包袱,国家发改委近期给出的关于债务重组的相关措施,也成为了地方政府新的希望。  最近,审计署公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债务总体风险可控,打破了前期个别机构的种种“悲观”揣测。  但有分析认为,部分

全口径外债余额 地方债口径存差异 结果未定难公布

     审计署、财政部“各成体系”  10月20日,审计署向国务院汇报了地方债最新规模,对于刚出炉的数字,机构和券商颇为期待,但是直至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审计署并未通过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布结果,这一度引起各界颇多猜测。  11月中旬

声明:《地方债务 严控地方债》为网友你会坚强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