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输掉蒙牛 牛根生的蒙牛 蒙牛的牛根生



  蒙牛这十年走的不平静、不平淡、不平凡……我们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蒙牛集团牛根生

  第一个十年,蒙牛跨入了世界乳业20强,下一个十年,蒙牛归零重起。人人站到新的起点,个个发动新的长征。中国,要成为世界乳业的中心,蒙牛要进入世界乳业的十强!

  ——蒙牛宣传语

  蒙牛发展:岂止是十年

  位于呼和浩特市公园南路附近,一番曲折弯转之后,你可以见到一座破旧的六层民宅。1999年1月13日,在这座民宅底层53平方米的两居室里,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1999年8月18号,内蒙古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法人代表牛根生,发起人十人。

  十年,一粒单薄渺小的种子生发成亭亭如盖的大树;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英气勃发的少年;一家排在中国乳业第一千一百一十六名的企业,让世界乳业二十强这个西方巨头独享的俱乐部,增加了唯一的中国面孔。

  十年前,共和国在五十周年之际,当然料想不到这个企业之子有那般未来;十年后,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蒙牛也迎来了自己十周岁生日,世界液态奶市场的数据告诉世人,十年时间,蒙牛已经从中国乳业的最后一位(1116位),成长为中国乳业的第一位,世界乳业的第十九位。

 牛根生输掉蒙牛 牛根生的蒙牛 蒙牛的牛根生

  也是在这样的时候,“中国人力资源100人”组织成员,一行来到了蒙牛所在的大草原。作为蒙牛的掌门人、活动的承办方和发言第一人,牛根生先生当然绕不开“十年”这个话题。但是,牛根生必须要跟你强调的是,蒙牛的发展,并非所谓的十年那么简单!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牛根生说,厚积薄发的蒙牛,原始积累的时间,在蒙牛成立的1999年这个时间点上,还要向历史的时间轴回溯二十一年——从1978年到1999年,就这位创始人经验积累的轨迹来讲,是从一名刷瓶工到伊利副总,然后是被边缘化而辞职另谋生路,最后是走投无路创办蒙牛。

  换句话说,对于这位创始人而言,成就今天的蒙牛,十年是一个过分轻松简单的数字,也是一个不能承受蒙牛之重的符号!

  牛根生说:“蒙牛成立10年不假,但是我们从事蒙牛的管理、技术、所有的本领不是这10年练就的,在创立蒙牛之前,创始的管理团队包括杨文俊,在伊利呆了16年。千万不要被蒙牛10年的假象所迷惑。我1978年参加工作,前21年在国营企业交学费学习,没有那21年的学习、经验教训,我考虑不会有今天的蒙牛。你知道,我20年前在国营企业犯过多少错误?”他还以裁缝学徒裁剪布匹比喻,刚从裁缝学校出来,下剪刀剪布时,学徒尽管年轻但是不敢剪成批的布,只有老裁缝才敢这么做,言下之意,蒙牛一样经历过做学徒的阶段。

  我们无从盘点这个中国乳业市场的NO.1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也无从考证蒙牛每一点滴成功背后的经验推手,所能做的,只能是提取经营管理的关键词,向这位更乐意“答记者问”而不是演讲的管理者,逐个提问,然后从中分解和汲取我们能获取的蒙牛管理智慧。

  中庸的管理者?

  曾经看过以一则文章,标题是《牛根生这人很中庸》,文章概括了他很中庸的表现,其中一条是“牛根生很讲道理”。文章说:“看牛根生被采访,听牛根生发言,没有那么高深但却发人深思,没有那么堂皇但却非常漂亮,没有一点点隐晦而是特别阳光,没有一丁点做作而是十分诚恳。不是老板,不像成功的企业家,不如别人的庄严与崇高,就是老大哥一样的唠家常,却使人受益匪浅。”

  在这次活动上致辞和“答记者问”,牛根生的表达风格一如既往。

  谈及人力资源管理,牛根生坦言:“我没有管过人力资源,我脑子里就管理那么几个人,范围不能扩大,只要一扩大,就乱套,我管得越少越好,如果管多了管不好,也管不了。人事方面的工作我从来没有做过,最初是我们党委书记在做,到今天为止,总裁下面的十几个副总裁没一个是我点头同意的。我觉得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在于,要知道员工在哪一方面擅长,把他最擅长的东西发掘出来,这是用好人的唯一标准。如果一个人在使用前缺点和优点各5分,后来变成缺点4分优点6分,管理就是成功的,反之,一个人要是变成缺点6分优点4分,管理就算是失败的。”

  至于一个人的黄金(230,0.22,0.10%)点自己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牛根生说,这时候就需要人力资源部或者管理者人发现,主要是是管理者发现。牛根生现实认为:“管理者优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会差;反之,如果管理者很差,人力资源再好也不管用,越好只会越糟。”而之所以牛根生只需要管理几个人,而不是要和很多管理层对话,因为分管的领导一般需要给出好几份方案,牛根生说:“至少你想过三个方案,三个里你有倾向的选择了一个,应该不会是拍脑袋做出的决定。”

  尽管表达的风格如此,但是在办事风格上,牛根生却很不一样。

  牛根生说,“十几年,伊利没有人领的任务我都敢拿回来,大家都说不行的人我敢用,我带的团队也是最棒的,我认为人肯定都是有优点的,只要找他优点突出的地方多发挥,事业就起来了。我在企业也做了很多年,夸奖和批评我的内容基本一致,表扬我的是敢于创新,能完成别人完不成的任务,批评是不听话、老越位,经常干一些未事先让领导同意、私自决定完成的事。”

  “参加工作以后,领导安排我的时候非常头疼,人力资源的负责人碰上也非常头疼,100多人的单位调走了我牛根生,领导头轻了一半,因为觉得我不好安排,不好使用。所以,现在我对不好使用的人,体会反而更深,我理解这些人不是想捣蛋、不是不想干,而是人家能干的事没有被挖掘。”

  “我的技能不是最棒的,我们家电器坏了,我儿子去修,录音机我都不太懂。而且,我干什么事情也不能实实在在、辛辛苦苦的把汗水都流在一个地方。后来发现,我只要和人在一起,都能让别人跟我一起玩并慢慢听话,年轻的时候就是孩子头,后来有个领导说这小子做管理行。”

  人力管理:有“里”有“面”

  牛根生在具体的管理中有很多至理名言,其一是关于管理者的智慧和私心,他说,“带团队,包括人力资源团队,老板第一要有智慧,第二要无私心。只有智慧,90%用在自己身上没有前途;光有私心,没有智慧,也一样。但是两者若是都没有,还是赶紧离开比较好。”可是面对具体的管理者,他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明确谁应该离开,谁又没有前途。

  牛根生的另外一个至理名言,是“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如果将企业管理中的物质和精神管理手段,看做一个硬币的两面,牛根生会将谁当作“里”谁当作“面”呢?

  对牛根生自己来说,国营企业里是拿到奖金给大家分,早在伊利带领五人团队的时候,因为一辆桑塔纳只能坐四个人,不让谁坐谁都不会高兴,于是他将20万买桑塔纳的钱换作买了五辆天津大发,一人一辆;到办民营企业,他捐出了自己的股份。用他的话说是“所有的事情奉行财散人聚,大家都是为财来的,谁散财多,谁的人力资源就好。”

  对于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牛根生理解它是老板做人做事形成的风格、习惯。就蒙牛而言,牛根生说:“柳传志说‘做人的公司做不小,做事的公司做不大’,蒙牛主张先做人、后做事。对此,具体做法可能不一样,但是风格基本上可以借鉴,企业诞生之前和之后怎么做,整个方向性是一贯的,比如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当然,不同的阶段可能要有所侧重,要平均一下。”

  “很多人说蒙牛成长速度如此快,跟企业文化有没有关系。我觉得文化涉及认识问题的深度。成立十年来,蒙牛对自己以及中国乳业的认识,如果没有文化底蕴做支持,我们是认识不到的。”从牛根生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他所指的这些认知,包括对宏观经济大势的理解、对于国际同行发展速度的认知、对于中国乳品市场的判断。

  就市场判断而言,他说:“国外的很多专家说亚洲人不适合喝牛奶,我却认为,无论你是哪里人,生下来喝的就是奶,两岁以后不能喝了是由于条件有限。全世界都是这样,不是亚洲一个人群的问题。解决办法之一是把奶里的乳糖拿走,而这只有大企业、大品牌才能做到,第二,可以选择性地喝酸奶,因为酸奶在外面发酵了一次,发酵酸奶的温度是42度,跟胃的温度一样。”这样的逻辑推断,大概既是一种借力,就是借助人类的先天形态打破传统认知,同时,也是一直以来牛根生和蒙牛坚持向前的动力。

  从上述言论,我们也可以大略感知,在牛根生的管理词典中,物质和精神两个手段,似乎都很常态化,甚至是相互转化了,单从表象看也可以找到例证:牛根生的“仗义疏财”,已经化为蒙牛“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虚拟企业文化(宣传语);蒙牛的虚拟企业文化(宣传语)、考核等部门文化,也实实在在改变着蒙牛的生态,比如技术管理倡导“技术创新一小步,市场领先一大步”,结果就是顾客挡不住。

  蒙牛与牛根生

  有人说,比尔·盖茨是一流的企业家,他将最好的产品奉献给社会,创造了一流公司的不朽神话,在将公司做成帝国后,他又把自己的财富捐赠给社会。而牛根生在小试牛刀后就平添退意,是典型的中国式“小富即安”的翻版。

  也有人说,一流的盖茨,多次将末流表演在法庭上败露。“天使”盖茨创造了商业奇迹的同时,反过来席卷了世界性财富被称为“魔鬼”。将人性的优点与缺点同时暴露无遗的盖茨,予以历史评价现在还为时过早。就像牛根生是否一流一样,这是由历史来判断的事。而牛根生“以退为进”的努力,是中国人智慧的象征,而非我们劣根性的发作。

  在本次秋季论坛中,关乎蒙牛和牛根生的评价,一个是“三聚氰胺”事件,一个是牛根生的退休,则当场被嘉宾问及。

  一位嘉宾说:21年的企业历练,10年的蒙牛,在你心里还有什么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今后你如何把它做更好?

  对此,牛根生回答:“这个很实际,但我很多时候不愿意交流,因为已经被网络、媒体炒失真了,最真实的、最深刻的多数人都不明白。比如08年行业发生的问题,属于突发性的非常规事件,和911事件性质一样。飞行员培训不会说培训撞大楼,他撞到哪哪倒;全世界的食品里,也都没有加过三聚氰氨,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加这个东西。”

  “我们家属区院子里有一个超市,鼓励我们消费,超市每天做登记,去年9月份的前一个月销售额是最多的,我们所有的产品卖的也是最多的,大家想,如果企业自身知道这件事,白天在企业里生产,晚上回去给自己家人吃,为了企业就害家人,是不可能的。网上说这是行业的潜规则。蒙牛全国的公司就有50家,想加什么就加什么,这可能吗?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案例:我把我的消费者害残,我就发财了。”

  “奶粉是牛奶缩成的,牛奶是原料,加进一点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我们120多项指标检测,谁都不知道这个问题,但水蒸发后奶粉就有问题了。全社会不清楚,我们企业的研究生都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这是一个博士后研究出来后,卖配方给造假的人、卖给拉奶的司机出现的。发生这个事件,当然和人力资源也有关系,从企业自身来看,好比自家的狗一不小心把人咬了,要做的是把狗拉回家,帮人家治疗。蒙牛的产品,1%是奶粉,检测出来后,我们排在最后一位,但品牌太大影响也就大,我个人又主张大品牌负大责任。”

  面对大众的不了解,牛根生说:“这些总有一天会是清楚的。不过,行业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是很遗憾的事。”还是秉承这样的情怀,以及希望中国人的健康水平能够和国际标准接轨,牛根生很真诚地表示:“在中国,很多行业已经被外国企业垄断,但是,外国企业在中国乳品行业里水土不服,没有一家外国企业占主导。这个行业要想有民族特色,要有几家出色的中国企业,我想在有生之年,把乳业大门把好,希望大家都能够喝上自有品牌的国产奶。”

  另一个,是自己退休的话题。牛根生坦言:“我觉得自古英雄出少年,使用是对新人最大的培养。退休不退休是关系到培养人的关键,我研究了世界上所有管理机构新老交替的方法,包括欧美社会的多党制、宗教领导、中国共产党的一党执政,我觉得现在最好的体制就是我们的体制,中国共产党从邓小平开始,整体下台好像全是又不完全是,蒙牛也正在走这样的过程。”

  “我们这样的老臣就十几个,使用是培养的最大关键,原来觉得时机合适50岁能退休,09年中粮入股以后,第一大股东做董事长,成员都有相应的变化,中粮的意思是不让走,觉得老牛是蒙牛的符号,也是卖奶的符号。但总体上是按照计划行事的,我下一步的事情主要是做基金、公益、慈善事业,让天更蓝、水更清,每年做好几千万的善事,把基金发展能存1000年。我希望在最能看明白的时候,把接班人、接班团队都安排好,这样时间足够,如果发生问题,还能有一点调整。”

  笔者手记 2009年8月29日凌晨发布的网络消息,称牛根生已辞去蒙牛董事长职务,转任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将在未来专注于全局思考和宏观战略,继任者为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相关负责人说,此举利于蒙牛乳业和中粮资源的合作。至此,对于蒙牛和这位创始人,我们真诚希望此言不虚:比500强的“经济动物”更政治;比跨国公司“科技疯长”更科学;比“走出去”(回不来)的某些企业更稳健;比对中国消费者实行双重标准拼命掠夺顾客的百年洋企更亲和……蒙牛,走在大路上。牛根生,还是“牛劲儿”十足。

  嘉宾简介:

  牛根生:中国蒙牛董事会主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636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邓质方 邓质方输掉一个大上海

邓质方,男,1952年出生,是邓小平最小的儿子,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3年,携妻子刘小元赴美留学,获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量子物理学博士学位。妻子刘小元曾与他就读於美国同一所大学,获得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1984年,邓质方之妻刘小元在美国

牛根生输掉蒙牛 牛根生的蒙牛 蒙牛的牛根生

  蒙牛这十年走的不平静、不平淡、不平凡……我们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蒙牛集团牛根生  第一个十年,蒙牛跨入了世界乳业20强,下一个十年,蒙牛归零重起。人人站到新的起点,个个发动新的长征。中国,要成为世界乳业的中心

陈华赌博输掉160亿 赌博输掉学费 年少的错误成就IT精英

30年前,在拉斯维加斯的一场赌博中,张楷淳把自己大学所有的学杂费和生活费输得一干二净,于是,他决定放弃医学专业专攻统计学和数学,搞懂“概率”。 12年前,39岁的张楷淳决心再圆医学梦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个IT业元老决心加入Visa国际组织

声明:《牛根生输掉蒙牛 牛根生的蒙牛 蒙牛的牛根生》为网友心死也要微笑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