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s90 李书福:3.2折“迎娶 ”沃尔沃



自打吉利吆喝着要收购沃尔沃那天起,关于吉利的口水战就未曾停歇。

  本月11日,吉利收购沃尔沃项目新闻发言人袁小林向媒体表示,吉利将如期在3月底前签署收购协议。

  10年前,福特收购沃尔沃的价格是64亿美元,而据预计吉利集团此次收购沃尔沃的出价不会高于20亿美元,抛开10年中的通胀和相关费用支出,吉利以约3.2折的价钱拣了一个大便宜。据悉,吉利的融资资金来源于国内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

  从草根创业开始到成为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每一步都是故事,都令人佩服。如今草根式成长的李书福又开始谋求跨国“联姻”通往“上流社会”捷径。

  草根路线:个体户—厂长—董事长

  俗话说“有浙商的地方就有市场,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浙商”,在浙江台州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长大的李书福绝对是经典的“浙商”。而在翻阅他的简历时,不难发现,李书福的创业发家史又是草根一族成功的范例。

  简历上,李书福的故事是从1984年开始讲起的。自那年开始21岁的李书福担任了浙江台州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此后直至1992年,李书福都在台州做厂长。不过他的“厂长”也做的有滋有味,从冰箱配件厂长,到冰箱厂长,再到装潢材料厂长。

  事实上,“厂长”李书福在1984年之前就已经做起了小生意了,据他自己介绍说,最早算得上做生意是自1982年他19岁高中毕业开始的。那时,他拿着父亲给他的120元,做起了照相生意,“刚开始根本不是照相馆,就是买了个小相机,骑个破自行车满街给人照相。”李书福曾回忆道。台州人则把李书福创业故事描述成,背着相机在公园里瞎转悠的“野照相”———“来,来,同志过来照张相。”。据说,李书福的照相生意做得不错,半年后赚了1000元,随后他就正式开起了照相馆。

  会生财的人是拦不住的,李书福就是如此。“变废为宝”我们很多企业近年来才开始做,而李书福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做了,据李书福自己说:“我选的工业项目都是别人做不了的。”———就是在“垃圾”中提取金银。

  经营着照相馆的李书福经常买一些零件自己组装照相机。据说,喜欢鼓捣的他,在洗相的过程中发现,用一种药水浸泡,可以把废弃物中的金银分离出来。于是他开始把分离提取出来的金银背到杭州出售。后来干脆关了照相馆,专门做这个买卖。

  对于从照相馆到冰箱行业的转变,在吉利汽车(行情,资讯,评论)流传的故事是,李书福有一次去一个小鞋厂定做一双皮鞋,发现鞋厂的4个工人都在给冰箱做一种元件。那时候,冰箱在北方一些城市供不应求,于是李书福回家后也开始生产这种冰箱零部件。据说,一开始,李书福就是自己一个人生产,然后装包里,骑自行车把零部件送到冰箱厂。后来,他和其他几个兄弟一起成立了冰箱配件厂,他出任厂长。吉利集团一位老员工曾回忆说,当时的效益非常好,一年营业额能有四五千万元。

  只做配件哪里过瘾,李书福决定自己生产冰箱。尽管当时民营经济还没有获得正式承认,电冰箱这种国家统一配售商品,不可能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但敢冒险的李书福又做了。1986年,他在自己研发、生产出电冰箱关键零部件蒸发器后,组建了黄岩县北极花电冰箱厂,生产“北极花”牌电冰箱,“我们电冰箱非常成功。”李书福曾对媒体说。据一些老员工介绍,到1989年5月,冰箱销售额已达4000多万元,并与青岛红星厂合作,为红星厂生产冰箱、冰柜“北极花”牌冰箱当时已成为国内驰名产品。而26岁的李书福也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千万富翁”了。不过,最后其冰箱厂因没有列入定点生产企业名单而终结了。

  怀揣千万元的李书福在放下冰箱厂后,去了深圳“充电”。不过,在深圳学习期间,因为装修宿舍,李书福发现一种进口装修材料市场前景不错。随即他就返回台州,又开始重新创业,生产这种装修材料。据介绍,这份产业给李书福家族带来了巨大的成功,直到现在,每年还有上亿元的利润。

  马偶尔会失蹄,人也会失败。李书福目前最大的商业失败是在海南。1992年前后海南房地产热潮正猛之时,李书福带他的千万元远赴海南投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海南地产热那一段,几千万全赔了,人都回不来了。”李书福自己曾表示。在惨败中,他总结出这么一句话:“我只能做实业。”

  1993年,李书福吸取了“北极花”的教训以数千万元的代价收购了浙江临海一家有生产权的国有邮政摩托车厂,并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接着又与行业老大“嘉陵”合作生产“嘉吉”牌摩托车,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摩托车销量不仅一直占据国内踏板车龙头地位,还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

  1994年,摩托车生意红火的李书福有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造汽车”。他眼中的汽车很简单,简单的令人咂舌———“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无知无畏的李书福就这样成了“民企造车第一人”。

  刚开始,尽管得不到主管部门的许可,李书福还是在临海市征地850亩,打着造摩托车的幌子,筹建了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1997年,四川一家生产小客车的企业濒临倒闭,精明的李书福看到了机会,最终吉利投资1400万元,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制造公司,并拿到了小客车、面包车的生产权;1998年8月8日,没有准生证的第一辆两厢“吉利豪情”车下线;2001年10月,李书福退出投资仅6个多月的足球行业,并揭露了国内足球的一些“黑幕”,“曝黑幕”让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汽车名声大振;同年12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第七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吉利终于获得了轿车生产资格。

  时至今日,吉利已经拥有了远景、金刚、金鹰、自由舰、优利欧、美人豹等一系列的车型。据吉利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其汽车总销量为28712辆,较去年同期增长54.2%。而2月份吉利销量最好的三款汽车为自由舰、吉利金刚及远景,分别为9460辆、5156辆及3884辆。

  千方百计为“贵胄”

  便宜的吉利在经历了几年的价格优势战后,面临了新的尴尬:不少人第一辆车买了吉利,第二辆就不会再买了。在这个日益追究品质的年代,“低端”是吉利埋下的祸根。

  显然,李书福已经意识到了,他也开始努力地模仿,努力地改造,努力地摆脱“低端形象”,努力地靠向“贵族血统”。据说,有一回李书福与同事喝酒后号啕大哭,说:“我一不偷、二不抢,每天从早晨6点半工作到晚上11点,辛辛苦苦办企业,为什么别人总嘲笑我?”。

  2009年年末,“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新闻一经爆出,吉利赚足了眼球,可谓是名声大振。吉利创始人李书福也因此成为全球的焦点,《华尔街日报》更是把他类比为亨利·福特。

  然而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是不看好此次收购的。他们认为,无论从年销售额、资产规模还是发展历史、品牌影响力上看,吉利与沃尔沃都不在一个档次。上汽那样的实力连个双龙都收拾不了,沃尔沃也亏损严重,瑞典人自己也经营不好,吉利又如何收拾得了这么一个烂摊子。

 沃尔沃s90 李书福:3.2折“迎娶 ”沃尔沃

  而且吉利现在是这边奋勇的收购沃尔沃,那边还有着百亿的欠债。据李书福自己公布吉利目前的财务状况显示,现在的吉利正在使用银行贷款30多亿元,从香港资本市场调用资金20多亿元,配套商欠款60多亿元,负债额超过100亿元。

  一心靠拢高端的李书福努力地在外观与内涵上扭转。首先就是他自己。据说,曾经的李书福讲究经济实用、连30元以上的衬衣都舍不得穿,做西装一做就是十件,而且款式一模一样,都是藏青的。而今日的李书福讲究了,不仅开始穿一些新款的西装,颜色也多样化了。

  在车型上,吉利近年也推出了不少新车来改变形象。像2009年上海车展上,吉利携22款整车、9款发动机和3款变速器参展,其中22款整车都是三个子品牌下的全新车,在产车不再参展。

  在技术上,李书福也是真下了工夫的。比如它自主研发的号称“世界先进、中国领先”的CVVT发动机;2008年年初,吉利在底特律车展上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并在远景等几款新车上运用了这种新技术。

  “山寨贵族”的艰辛之路

  消费者对吉利推出的新车和技术仍然不太买账,吉利还是被国人瞧不起。到目前为止,吉利的高端也还满是“山寨”和不伦不类的感觉。最明显的算是它的“小劳斯莱斯”———高档豪华轿车G E。尽管车的局部有中式的拉花设计,但是从外形上看,其与劳斯莱斯幻影有着惊人的相似,车外后视镜带转向灯、镀铬轮毂、立柱尾灯等也都有着劳斯莱斯的风格。就连车标吉利也没放过。有消费者评论说“同是天使造型,人家劳斯莱斯的天使是深沉、绅士的弯着腰,是低调的奢华;而吉利的确实昂首挺胸的,个性张扬。”

  为了品牌的高端,吉利一边是模仿秀,一边是收购战。事实上在收购沃尔沃之前,李书福已经有过一次海外收购。2008年,他瞅准机会,收购了澳大利亚的D SI,将这家全球第二大独立自动变速器公司收入囊中,这也是中国民营汽车公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案。而且这还是一场颇具戏剧性的收购,用吉利集团副总裁尹大庆的话说就是:“确切地说,我们只用了1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收购。”

  2009年年底,在吉利与通用汽车达成收购沃尔沃的协议后,李书福曾对吉利的中层以上干部说,品牌是战略转型的核心问题。他还表示,吉利进入战略转型以后,不是以价格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不再打价格战,要打价值战、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品牌战。

  李书福曾表示,吉利和沃尔沃将完全独立运作,但吉利会向沃尔沃学习,推出完全属于自己的豪华品牌。据悉,继2009年高端品牌帝豪面市后,2010年起,原来的产品品牌将逐渐淡出,将来所有产品都将整合在帝豪、全球鹰和英伦三个品牌下,其中英伦品牌就定位为豪华、经典、英伦风范。

  李书福这条“草根变贵胄”的路走的十分艰辛。“低端”的第一印象已经形成,变革转型谈何容易。

  -延伸阅读

  海外“捡漏”多败局整合困难猛于虎

  近年来,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并购规模也在逐步扩大。金融危机一方面让许多国外的大企业受到不小的冲击,而另一方面却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热情。收购价格的诱惑力,让很多中国企业蠢蠢欲动,都想趁机“捡漏”,吉利也不是第一家。

  然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中“成功”的并不多,失败的倒是“一箩筐”,诸如上海汽车(600104)、中国平安(601318)等颇具实力的企业。面对如此多的败局,一些业内人士分析称,部分是由于企业的投机心态;更重要的是后期整合所面临的困难,并购方和被并购方无法克服文化、法律等方面的障碍。曾有数据称,中国海外并购70%的失败案例是由于文化管理的冲突形成的。

  上海汽车收购韩国双龙就是典型的失败案例。2004年,上汽耗资5亿美元控股双龙,在当时也是一件被吹嘘的前景美好的并购案。当时有这样的描述:10月28日下午,上汽集团董事长陈祥麟与朝兴银行行长崔东洙的手终于紧紧地握到了一起。他们分别代表上汽集团与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委员会于汉城签署了最终协议,上汽集团以5亿美元正式收购双龙汽车48.92%股权。这是中国汽车企业首次成功并购国外同行业企业。

  可是这场联姻一路坎坷,并最终在2009年初以失败告终,上汽“韩国公司中国化”的计划成为了泡影。专家分析称,上汽并购双龙之所以落到今天的地步,一是和双龙工会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无法对双龙进行正常而且有效的管理;第二是现在全球汽车市场销售都不景气,更激化了劳资双方的矛盾;第三是上汽没有办法应对韩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包括韩国产业银行、双龙工会等机构,都觉得上汽是在偷窃双龙的技术。

  除了上汽,中国平安(行情,资讯,评论)收购富通的失败也被人们称为是“冲动的惩罚”。2007年兴高采烈收购富通的中国平安,当时马明哲还评价与富通集团的合作是一次非常难得、稳健的投资机会,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它将帮助平安保险推动保险资金运用的创新,“资产管理市场在全球特别是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项业务将迅速成为中国平安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没多久,平安的恶梦就来了,随着富通集团的巨额亏损,其股价已从当初中国平安投资时的均价19欧元下跌到不足1欧元,投资价值几乎被全部抽空。

  一位美国专家在谈到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时表示,并购首先要有财力,许多中国公司具备这一点;但财力不是唯一因素,更重要的是管理能力和人才,而这正是中国企业欠缺的;此外文化不同和经营环境不同使得整合海外业务格外困难,联想集团(行情,资讯,评论)收购IBM电脑业务以来,亏损之大远远超出原来估计就是一例。

  针对海外并购,国资委也曾连续发出预警,要求在海外投资并购、高风险投资、主业经营之外的发展战略投资项目等方面克制投资冲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5984.html

更多阅读

李书福:中国汽车无法绕开的名字

李书福:中国汽车无法绕开的名字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1986年,李书福以制造冰箱及冰箱零配件开始创业历程,1993年进入摩托车制造业并于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业。20多年来,吉利集团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中国汽车行业率先取得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最关心产业转型升级

泉灵:在去年一年,这个大厅里最热点的词是什么?就是金融危机,我想在去年的时候很多的私营企业家,作为政协委员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尽量让自己的企业里少裁员和不裁员,并且呼吁全国的私营企业家,都尽量能够保住工人的饭碗,我想去年一年有很

十个李书福:吞下一个沃尔沃后的财富裂变

自2009年初传出收购沃尔沃传闻以来,李书福名下市值已暴增近十倍。   3月,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汽车产业海外并购案尘埃落定,吉利18亿美元价格收购沃尔沃100%股权的协议终达成。   国产汽车企业吉利收购沃尔沃100%股权,拥有沃尔沃关键

李书福:用心记住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的使命

 12月23日,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颁奖典礼。以下为2009央视经济年度人物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主题演讲:   主持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在竞争的过程中也需要比较和融合。这一点李总很有发言

声明:《沃尔沃s90 李书福:3.2折“迎娶 ”沃尔沃》为网友廉价的友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