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中国刀具企业能形成合力走出去,能在三五年内把阳江的刀具行业做一个规模化群体。”
他从事的行业古老悠久,却未在古代三十六行之列,行业文化和经验屡遭断层;
他掌舵的阳江十八子集团经历了从“三足鼎立”到“一家独大”的行业嬗变,目前稳坐国内头把交椅;
他称刀剪行业“必须要家族企业才能做大”,而“做刀”是最适合自己的行业;
他是一个发烧友,珍藏的黑胶唱片多达50多万张,顶级音响器材上百套,被慕名前往拜访的美国著名音响杂志主编罗伯特?哈里称为“世界第一发烧友”。
他就是李积回,阳江十八子集团第一代掌门人李良辉次子,目前任总经理。他的企业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从国内极度分散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占据龙头地位。
“小米加步枪”的创业之路
1983年,还在阳江国营小刀厂任技术员的李良辉看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产刀具质量的江河日下,萌生了创业念头,于当年辞职并创立了一个刀剪作坊,那便是阳江十八子集团的前身。
刚成立时,作坊没有副厂长,没有车间负责人。不到100平方米的工厂简陋得一目了然:迫刀机2台、磨刀机2台、手动抛光机3台、淬火机1台、砂轮机1台。
那时的菜刀只有一个品种,业内戏称为“独味单方”——碳刚菜刀。这是中国千百年沿袭至今的传统家用刀具,不仅钢质陈旧不变,且造工也没任何翻新。
1987年,李良辉长子李有维和次子李积回加入作坊,家族企业雏形初现。
他们大刀阔斧地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自创刀具品牌。经过几年耕耘,小作坊诞生了“飞球”、“刀皇之锋”、“切味一番”和“中华庖丁”等产品品牌。为了提高产品认知度,他们将“李”姓拆开后的“十八子”确定为统一品牌名称,“阳江十八子”由此而来。
“不光是广东阳江,就是全国,刀具质量总跟不上国际潮流,最大的原因就是满足于所谓的‘传统工艺’,不注重改良,不讲究科学。”李积回回忆道。
面对国内上万家刀具企业以及德国“双立人”、日本“庄三郎”、韩国“蜻蜓”等刀具名企,阳江十八子在乱战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他们研发出了国内第一台“淬油热处理炉”,被中国著名热处理专家卢锦德教授赞为“已跻身行业最高档次”;他们成功让十八子在1999年全面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他们“孵育”出了一个年销售额超2亿、产值超3亿的刀具王国。
中国刀具素有“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之说。如今,这两大“老字号”一个破产,一个风光不再。而成立不足三十年的“阳江十八子”,则接过了行业大旗,领跑全国。“做刀比做空调复杂”
刀剪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行业。在中国古代,刀匠不在三十六行之列,长期处于非主流位置。一旦兵荒马乱,没人买刀,有经验的刀匠便不得不改行,由此也造成刀具文化和经验的断层。
“比如说打铁需加什么材料,打多少锤,火色应如何等都需要经验。中国没有第三代做刀人,我算是第二代,都已经不熟悉了。”李积回说。
他觉得,像刀具这样的传统行业,“易进难精”,不是砸钱就能做好的。
“日本最古老的有二十代人的经验,有5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是多民族的,不同民族交替管理的,因此多少会出现断层。而日本是一个民族的,无论怎么兵荒马乱也能把这种经验和文化持续的保留下来。德国则得益于其工业革命,中国那时则闭关自守,失去了这个机遇。”
在他看来,做刀比做空调还复杂。“做刀得看火色,快一点慢一点出来成色不同,烧碳烧煤烧的东西不一样也不同。日本就是用头发来炼钢,头发不仅含碳,还有很多微量元素、重金属等。他们凭借经验知道把头发加进去对钢更好。”
德国的“双立人”品牌走的是高端路线,而“十八子”还未能达到那样的质量。“我们跟‘双立人’的主要差距在热处理,也就是淬火,这是工艺问题,别人有几百年的经验打底,我们只能慢慢摸索。”李积回说。材料问题也是关键因素。“这牵扯到炼钢。很多人问我,我们有宝钢、武钢、韶钢,为什么十八子还要自己炼钢?因为他们不接我们这些小行业的活儿,因为需求量达不到要求,而且我们需要的很多特种钢,国内基本上没有。”
李积回说,十八子正着手进口高级材料和工具打造高端产品,但这需要时间,300年的历史和30年的历史是有很大区别的。
目前,十八子的刀具约有2000多个规格,几百个品种,每年生产近2000万把刀。
“1+1>2才值得整合”
据统计,目前阳江市刀具产值近200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六成,与浙江杭州、重庆大竹、山东临沂并称中国四大刀具之都。而十八子的销量全国第一,但市场份额也仅为1%—2%,行业集中度相当低。
被问及“有无整合计划”时,李积回表示,有的企业整合后会更加壮大,但十八子进行整合就是死路一条。“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我要是还坚持整合,就是把一个庞大的包袱加在自己身上。王麻子就是为了甩掉包袱而破产的。”
整合后不就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量了吗?“最麻烦的是这些销量很多是OEM(贴牌生产),没有品牌,利润非产低。1+1大于2才值得整合,1+1小于2甚至小于1,那当然不能整合了。这个行业不是拿钱砸就能成功的。商场的东西多,卖不出去就积压,这样周转率太低,资金链条马上就紧绷了。
他只想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没有引入风投的想法。
“我宁愿贷款也不要这些投资,我和我父亲讨论过这个问题。说上市后要看人家的面子,另外,要这么多钱干吗?“所以这两个问题一提出来就知道不用上市了。我觉得黄粱一梦还不如小步快走,顺其自然吧。”他说,“起码我父亲在的时候是不会上市的。我儿子以后怎么做我不会干涉。”
他建议政府打造刀剪之都和国际刀剪博览会。通过国际刀剪博览会,让外界都意识到阳江是中国的刀剪之都。“这样可集聚全国上下游的各个环节,大家都认为要买卖刀剪及材料,必须去阳江。把阳江打造成了富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刀剪之都。”
做有欣赏价值的刀具
他说,这个行业的规律是很特殊的,刀是耐用消耗品。为了提升销量,他们将着手开发有欣赏价值的刀。
“比如说你现在暂时不缺刀,但因这把刀看起来很靓,你很喜欢,你就可能会买。就像衣服挂出去,人家觉得好看,就想买来送人。我们做的刀就是想让人看到爱不释手。”
“我们现在会鼓励很多年轻人做专卖店和加盟店,通过代理商来管理。有钱没有用,还是要依靠品牌来拓展市场。”他说,“所以我给专卖店和加盟店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开满两年,不然不要做。因为刀具的旺季可能集中在年底或者过节。”
2010年,他们将综合农村市场的开拓,出口的复苏,还有中东、非洲和东南亚新市场的开拓,预计2010年有10~20个百分点的增长,大概有3.5个亿。
而从长远看,他希望中国的刀具企业能形成合力走出去,最好能在三五年之内把阳江的刀具行业做一个规模化的群体。“像韩国的电器,单单只有LG或者三星可能就不行,他们是以群体的形势进入中国的。”
“以前在广交会时,都是被动的接受订单来做,按照人家的品牌,规格和要求来做。现在要开拓国际市场,要主动研发一些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另外,还会大力推动国外专卖店销售。”
对于很多人提议的“淘宝开网店”,他“嗤之以鼻”。“第一,我们在淘宝上一开店,就相当于承认淘宝上所有的商店都是合法的。第二,淘宝上的东西,不便宜就没人买。便宜了就会影响了整个销售的平衡。所以我自己有一个网在卖十八子,不是在淘宝上。”
把“发烧”当事业来做
很多人都想不到,这样一位“刀匠”还是一个顶级发烧友。
酷爱武侠小说的他,觉得音乐跟小说一样,都能让思维“天马行空”,“音乐是很伟大的,就是战争,也离不开音乐,比如说‘四面楚歌’。”
2004年接触到黑胶唱片后,他一发不可收拾,花了近100万元从日本的一个图书馆购进了全部的按废品处理的20万张黑胶唱片。
目前,他收藏了50万到60万张黑胶唱片以及诸多顶级音响器材:听CD的是顶级卡马,听黑胶唱片的是大乌拖帮,影院是七台贵丰铁甲威龙推顶级马田卢跟静电喇叭。许多国内和国际发烧友慕名前往参观,美国著名音响杂志主编罗伯特?哈里在参观后亲笔写下“世界第一发烧友”。
他已经把他的2000多平方米的音响世界打造成“音响博物馆”,并觉得这是一项事业。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应该加上音乐。对我来说,每一套音响背后都站着一位音乐家,用自己的方式演绎音乐。所以我觉得中国真正要达到小康,没有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够的。”他说,“古人说‘琴棋书画’,琴是第一位的,没有音乐,如何开动脑筋下棋?如何做书,把书融进画?”
“我们要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大力推动专卖店的建设。另外也要借助音响博物馆,将世界第一音响博物馆和阳江十八子捆绑在一起销售,给人的印象就是一想起世界第一音响博物馆脑海里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阳江十八子。”李积回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