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这样的事在最近三十来年里,其速度、频率,更加匪夷所思。曾经被人们轻忽的公关公司如今在创业板上市了;曾经被定义为“废品回收站”的,如今要低碳环保到纳斯达克了;广发证券上市了,华泰证券居然没破发;还有,《企业家赵本山》,在南京凤凰书城上市一周只卖出了3本……
将赵本山定义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是《企业家赵本山》责任编辑的独创。将“二人转”和“东北小品”演变为举国狂欢的,却是赵本山及央视春晚的无意之举——尽管多年来“二人转”的艺术性和文化品味始终受人诟病,尤其充斥当中的性暗示始终挥之不去,以至于很多人将这种充满自嘲与戏谑精神的民间艺术描绘成了“自我作践”。
尽管“自我作践”,但没有人比赵本山更关心他自己,或是他自己的财富。他在上海生病,稍有好转就召开新闻发布会,表明自己身体恢复甚佳,给予公众良好预期。他连开了“三枪”,枪枪悲怆,不但“本山传媒”运行正常,“刘老根大舞台”星光熠熠,就连春晚,也不会耽误。
他也的确什么都没耽误。当他和央视春晚的导演组们执意将《捐助》“奉献”给全国观众,并且以海量植入广告攫取赞助费的时候,声誉对于这位“东北王”而言,已经变成了艺术的软化与利益的媾合——如果以“二人转”为根基的“东北小品”可以称为艺术的话。
这也不是商人赵本山的第一次媾合。在此之前,当赵本山与张艺谋决定在《三枪拍案惊奇》中执手相看泪眼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在中国这个舞台上最具话语权的两个人,因为人民币、因为某种无形的权力,竟然如此紧紧地媾合在了一起,不再说教,深入浅出,把握力度,九浅一深。
在商人赵本山与商人张艺谋争相竞技的这个舞台上,因为拥有比较优势,天生的禀赋,春晚仅止成了一个载体,但赵本山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符号,就如同张艺谋是一个巨大的符号一样,他们就像是一对“凹凸”,合在一起,就和谐了。
法国里昂证券亚洲公司对虎年预测说:“虎年的突出特点是重大变化、甚至是巨变。就跟老虎本身一样,2010年将会是活力十足、强健有力、但又充满刺激和风险的一年。”
这似乎是对赵本山的预测,“太刺激了”——赵本山及其“本山传媒”、“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实习基地”据说估值已经接近10亿人民币,当中的“刘老根大舞台”是赵本山最健壮的“现金奶牛”。
一个《不差钱》捧红了小沈阳,也为赵本山带来了巨额利润。小沈阳有一次接受采访,人家问他:“你拍《三枪》的片酬是多少?”他回答道:“这个不知道,你得问师父去。”
为了“现金奶牛”,为了捧红更多小沈阳,为了打造一个烙印着赵本山的新“蒙牛”,赵本山就必须拖着残躯,顶着冒血的脑子,背着资本的冲动和利益的趋使,往前爬,就像当年在东北二人转的小圈子里艰难地往上挣扎一般。
新加坡《联合早报》对此评价说,“赵本山固然不堪重负,但春晚积累的名气早已让他变成富甲一方、弟子遍天下的超级‘大腕’。尽管非议不断,老赵仍然坚持在春晚当‘钉子户’,固然是由于历年春晚的强力挽留,但恐怕也与春晚对艺人的‘磁石效应’密不可分。”
如今已经开始有人不遗余力地鼓吹“企业家赵本山”,有人甚至将其作为经典案例进行包装和研究。也有人诟病作为商人的赵本山和张艺谋,所谓艺术只是载体,以艺术之名牟利是他们的终极追求。事实上这没什么不妥,惟一不妥的是,他们假艺术之名。然而,没有律法禁止他们这样。
以资本的视角观测,赵本山的商业帝国,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至少在目下的中国,具有一种强力的创新性,它更令人侧目的前程——创业板上市、超越华谊兄弟,也指日可待。那时候,当赵本山站在另一个舞台的中央,以企业家的身份,不着边际地进行忽悠时,不知道人们相信的是“小品王”还是商业大佬。这是惟一令我疑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