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研究80后
这是3个不同时代的人:一个年轻气盛、一身名牌、时尚流行的“富二代”,出生于1987年;一个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难和商海的跌宕起伏,成为南京有名的台州商人;还有一个出生于80多年前,曾经历过浴血奋战、九死一生、枪炮洗礼,让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年代……
这3人系祖、父、孙关系。年轻人叫赵榛,后两位分别是他的父亲和祖父,籍贯台州市路桥区。
虽为一家人,却因为出生年代不同,生活经历各异,观念反差较大。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80后的赵榛,能否与时代合拍,确保不落伍?祖孙三代的思想能否穿越时空,找到一个共同的结合点?
南京控特电机有限公司、南京台州商会最年轻的副会长赵榛,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无论哪个年代的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目标一致,都能从先辈那里学到知识,激励自己,让自己做得更好。
借力父亲,但不只靠父亲
赵榛很幸运,父亲为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南京控特电机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创建于1995年,坐落在南京市溧水县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580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厂房,专业生产各种中小型电机,年销售额3亿元左右。
赵榛又很“不幸”,早早地被贴上“富二代”的标签,无论做什么,始终无法摆脱“依靠父亲”这个评价,得不到认可。
“我‘接班’时,不少人质疑:赵榛成长于网络时代,与他父亲之间的关系会不会如两条平行线,渐行渐远,难以找到相交点?”赵榛说。
2004年,赵榛来到南京。“我先是在公司里分管销售和行政工作。但父亲对我不放心,处处管着我。”赵榛告诉记者,他到南京以前,祖父曾多次劝他留在路桥,发扬他当年艰苦奋斗的精神,好好种田。
但赵榛毅然走出田坎,走出路桥,来到南京。他认为金陵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这里能够更好地继承先辈精神,发扬光荣传统。
到南京后,赵榛曾经有过苦恼,他希望能够独立创业,摆脱父亲的影响,得到社会的真正认可。
那段时间,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胜利纪念馆等红色景点,成了他流连忘返之地。
渐渐地,赵榛明白,生长在一个好时代,有一个好家庭是幸运的。父亲为他创下的基业,能够让他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发展;父辈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得到社会认可,必须把握每一个机会。一句话:借力父亲,但绝不能只靠父亲!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跟许多人一样,赵榛的父亲希望他安心留在公司,一心一意“守”住自己多年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
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思维不同,风格不同。赵榛认为,父亲的企业发展到现在,在全国同行里面已经算是“鹤立鸡群”了。尽管生存不难,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成长性越来越受到制约。他希望有新的突破。
于是,他另辟蹊径,投资造船业、房地产业。父亲十分反对,但他还是坚持住了。“这两个项目,完全没有父亲参与,是跟朋友一起做的,目前进展顺利。”赵榛告诉记者。
看得出来,他想极力摆脱父亲的“烙印”,独立成长。
赵榛喜欢看书,他的汽车后备箱里放着很多书,有财经类的,哲学类的,还有文学类的。跟父亲相比,他更有冲劲,更能接受新事物。在做实业的同时,懂得在适当时机,进行资本运作。
赵榛很年轻,只有22岁,但对财富和社会责任却有着较深的理解。他认为,要做好生意,首先要先做好人;经商办企业只是手段,目的是通过创造财富,帮助更多人实现梦想和人生价值。
赵榛给记者发的一条短信中讲到:“我们身上有许多的责任,在不断鞭策自己,要努力做得更好;我们在磨砺中锻炼,在风雨中前行,我们已经出发了!”
赵榛说,他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九死一生。所以,他从小就崇拜革命先烈,特别是到了南京后,进一步加深了对过去那段岁月的了解,意识到“革命精神不会随时间消逝,不管对80后还是90后,不管在什么年代,都会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