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从书上看多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励志故事,再看牛根生的人生轨迹,并没有心潮澎湃滔滔敬仰之类的情感,只是觉得,太正常了。这样的人就是为了成功而存在的,他把一个成功男人应该经历的磨难都经历了,他具备一切成功的优秀品质,他不成功谁成功。
在牛根生的部下、员工、朋友、亲人,甚至是对手眼里,牛根生不是人,是神。他宽容,善良,仗义,无私、英雄,永远都在为别人着想,有一帮忠诚兄弟的跟着,头顶着那么多光环,这么一个人怎么会可怕,应该是可敬,可爱才对。
他的可怕连他自己都想不到。在他人生的这盘棋中,每一着都走的快、狠、准,好像从来没犯过什么错。
完美的无可挑剔,无懈可击,这还不够可怕吗?
男人是怎样炼成的牛根生很男人
实在找不到适合他的形容词,只能用很男人来形容。很男人是一种感觉,无法解释很男人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很男人就是牛根生这样。
他出生于内蒙大草原,因家穷很小被卖了,养父母又早年去世,十几岁从洗瓶工开始干,做到销售经理,伊利的销售副总裁,正前途无量的时候,又跌入谷底,被挂职,在未名湖畔惆怅了一年。
再后来就有了蒙牛,这其中的转折之艰辛暂且不表。
蒙牛从零开始,六年之内与伊利并驾齐驱,分走中国奶业的半壁江山,这种速度和力度,中国目前还是第一。
兵法上有句话叫:以正合,以奇胜。正合即德,奇胜算是战术吧。大凡成功的人,背后总有不寻常的东西,有正合必然也有以奇胜的地方。中国好多企业家都经历过身世之苦,成长的磨难,跌倒了再爬起来,凭着才智、机遇创造奇迹和转折。
可在牛根生身上,我们看到的似乎都是正合。他不管到哪里都有一种掩不住的气场,想内敛都敛不住,不管在什么场合都高人一头,不只是个子,还有智慧、气量、音量。他骨子里就有那种让人敬、让人怕正气。
从刷瓶工到副总裁,可怕的人格魅力
几十年前跟牛根生一起刷瓶的那批人,有的刷了一辈子瓶,干的年代长了顶多升任个刷瓶组组长。能跳到销售上的人不多,能当上副总裁就只有牛根生了。
乍一看他的人生轨迹太正常太平淡,他能拥有一切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但如果把我们自己放在同一起跑线的任何阶段一比较,就会发现不对劲,我们成不了牛根生。
假设推理,从洗瓶开始。很多人在一起天天洗瓶,洗唰唰,洗唰唰,一边洗一边发牢骚,没前途,没劲,闭着眼睛都能洗,多机械,多无聊,多烦啊!牛根生可能也会抱怨,因为他是人,不是圣人。不同的是,他的脑袋不会闲着,他可能一边洗一边思考怎么洗得更快更干净,找到一种新方法新工具提高涮瓶效率。他甚至可能发现有些瓶子里奶没喝完而进一步去想,为什么没喝完,是产品口味不好,还是瓶子的原因。他涮的最快最好,而且发现的问题多,思考的方法多,跟领导汇报工作时就有了谈资。他不仅是工厂里最优秀的涮瓶工还是善于思考的涮瓶工。
再设想有一天工厂开大会,一些销售上的问题需要大家群策群力,牛根生把涮瓶中发现的产品问题汇报上来,汇报的详而细,还有自己想法。领导一下子就记住他了:这个涮瓶工比较细心,有想法,有销售天分,就抽调到销售上吧。是个人有两只手都会涮瓶子,销售可不是谁都能做的。
他不用涮瓶了。
再接着推理,他在销售部,从最基层的销售员做起。老业务员都习惯性的维护自己的大客户,吃喝送礼,礼数都到了。而他在跑终端中发现,产品卖不卖得好不是靠经销商,还是要靠自己。有时候产品换个方式摆台就卖的好,所以他会很勤快的去尝试,帮经销商把货铺的很到位。对待经销商,嘴勤不如腿勤。时间长了,客户会觉得小牛这个小伙子不错,跟他合作业绩会越来越大。
接下来,他荣升销售经理了。以前平起平座的、干了很多年销售的同事要听他的调谴。这又是他的可怕之处。凭什么他来的晚爬得高,凭什么做了几十年销售的人要听一个毛头小伙支使?人都是有劣根性的。可能刚开始还有人中伤这个出头鸟,时间长了,不服就变佩服了。
在这一点上,牛根生肯定是在平时体现出很大的人格魅力,能压得住阵。否则后来他就不会被挂职,也不会有三四百人弃明投暗的奔他去。如果仅仅是一个能干的个人,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挂他干什么?
牛根生有句名言: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单纯的可怕,最后老板怕了
如果牛根生只是老老实实地做他的副总裁,每天开开会、签签字、跟员工谈谈心,可能也不会被挂职。
这是个天生爱思考、爱操心的人。他做副总裁的时候,有一个目标——一定要做出个全国第一品牌来。他考虑的实在太多了,这应该是一个企业决策者的雄心。
他的目标是把伊利雪糕做成中国第一品牌,当时经费不足他三顾茅庐去找策划大师才把事情办成了,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目的很单纯,没有私心,只是想把事情做好了。就像他当初做销售,他要把他的片区做到最好。后来当牛经理时他考虑问题的角度已经上升到企业该怎么做的层面,我们产品是不是要调整,我们销售是不是要改变策略了。到最后做副总,他首先设定一个目标:在我的工作领域里我一定拿出一个亮点来,这个亮点不只是给外面看给领导看,主要还是给队伍看,队伍要知道我是有本事领着他们走的。
古话说的好:无欲则刚。说起来听起来很平淡,但是做到很难,做好了威力无穷。
伊利雪糕做出来他先让自己儿子尝,如果儿子都不爱吃,消费者要怎么吃?这又促使他一个销售副总去做产品研发,而且都还做成了。这让本来应该烦他多管闲事的其他副总们不但不抱怨,还更加信任他。
他的人缘越来越好,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信任他,功高震主了,能不被挂起来吗?
这个结果旁观者都已经预见到,可是牛根生太投入,忘我了。否则他那么聪明的人,如果他意识到,肯定会有所收敛。牛根生曾说他对伊利是有很深的感情的,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本想在伊利干到老。
他单纯的可怕,最后老板怕了。
跟着你,有肉吃
蒙牛的诞生颇有些黄袍加身的意思。
牛根生被打入冷宫的同时,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的原部下纷纷被挂职、降职。很多人本打算在伊利奉献一辈子的,忽然间路断了。
牛根生觉得很对不住弟兄们:我连累大家砸了饭碗,我得对大家负责。就这样,在男人的责任感的驱动下,牛根生和几个离职的弟兄,卖掉他妻子的股份得来100多万,在一个家属院里,创立了蒙牛。
紧接着呼啦一下子三四百人都从伊利过来了。还有人带着钱,带着买棺材板的钱来投奔蒙牛,牛根生当时有句话:你们不要弃明投暗。
肩负着三四百号兄弟的信任,想退都退不了。
分析一下那三四百人的心理,除了信任、敬重、忠诚,也有怕的成分:老牛这么厉害的人进入这个市场了,我们哪还有的混,宁愿跟他做朋友,也不要做对手。
他们最信任老牛三点:第一,老牛聪明,看市场够清楚,市场感觉把握的准,跟着他不愁没生意。第二,老牛那个人仗义,无欲则刚,跟着他至少不会落到降职的憋屈份上。第三,老牛不做便罢,只要做肯定能做好,他有坚持不懈的韧劲。
——清泉文摘
单这三点,已经看出他们对牛根生的信任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宁愿把自己的后半生押在牛根生身上。事实证明,他们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决策,这个赌注押对了。
蒙牛VS伊利,Who怕Who?
人格上完美的可怕,战术上狠的可怕
总的来说,伊利怕牛根生。
要不然为什么挂他的职,还要把他的原部下、现部下、跟他关系近的等等牛氏党羽一并扫地出门?
伊利做出这个决策是很痛苦的。牛根生太有影响力,留着他,怕他得陇望蜀,不留他,就必须割出一大块肉给他。已经到了这一步了,牛根生的棋已经狠狠的下在那里,不应都不行,而且不管怎么应心里都不舒服。蒙牛刚出道最需要传播的时候,牛根生的一步棋走的很绝妙:砸牌事件。
一夜之间蒙牛在呼市的广告牌全被砸了,到底是谁干的?真相除了伊利和蒙牛,谁都不知道,蒙牛以此事为噱头在呼市报纸上大肆炒作,一下子把初出茅庐的自己炒到省级名牌的高度。这一招够狠,如果牌子是伊利砸的,蒙牛反败为胜,伊利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如果不是伊利干的,伊利不回应就是默认,回应就更说不清了。
踩着伊利的肩膀
伊利吃一堑长一智,严阵以待,防备着蒙牛的新招数。
而这一回合,蒙牛忽然来了一个180大调角——向伊利学习,共同打造草原牛奶品牌。
商人的纯粹在牛根生身上再一次体现出来,他只想把生意做大,做的更好,所以他想问题的时候自然的就往前想。他已经在思考中国牛奶应该怎么卖,中国牛奶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产业部部长应该思考的问题,已经脱离战术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了。
他认为卖牛奶关键是卖草原这个品类概念。只要启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文化根基,谁都不是草原牛奶的对手。这是他让营销专业的人感到可怕的地方。他窥见了品牌背后的秘密——品类。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才能使一个品类繁荣起来,品类内所有品牌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他搭伊利的车,要“向伊利学习,做草原牛奶第二品牌”,所以他要联合伊利,“共创草原牛奶品牌”。此时的伊利一定很尴尬。共创草原牛奶是大家都得益的事,能说不联合吗?伊利只能再次沉默,等于默认了刚出道的蒙牛的地位,让他踩着自己的肩膀站在比自己还高的高度,凭空被对手揩了层肥油。
都是草原牛奶,Who怕Who?
牛根生此举借伊利巩固了自己草原牛奶的身份,草原牛奶品类一下子繁荣起来。
此时,三元、光明等非草原牛奶就举步维艰了。品类十三律中关于品类有两个原则:第一,单个品牌不要和品类对抗,草原牛奶品类已经形成,单品牌和它作战,绝对是失败,这是海跟船的关系,一条船怎么可能战胜一片海呢?第二,就是要向品类靠近,傍大佬。几年前跟三元高层有过接触,三元当时在呼伦贝尔有块草地,我们建议三元赶快把自己改头换面,踩到草原牛奶品类上,哪怕只踩到一个小边角也可以了。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牛根生那样能看到品类的力量,所以三元今天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蒙牛的潜危机
总是先人一步的牛根生可能已经看到蒙牛目前的两个潜在危机,。
第一,蒙牛发现并应用了草原牛奶品类,但并没有牢牢控制草原牛奶的品类属性,这给内蒙的牛奶产业还留了很大的空白。目前可能因为供应链或者奶源问题导致竞争对手不足以像蒙牛当初那样快速成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肯定会被解决。如果有新的竞争对手抓住草原牛奶这一品类属性,蒙牛的地位肯定会受到威胁。——清泉文摘
第二,蒙牛品牌所有的元素是国内元素,目前来看固然没错。WTO之后,整个国际都把中国视为主要战场,如果在国际大品牌都进来之后,蒙牛身上的国际元素还没有体现出来,那么在全球这盘棋中,它就前途难卜了。不过我们相信,蒙牛一直在努力。
全球第一捐股人,内心透彻的可怕
很多企业家都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很好的社会名片,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党代表、年轻点的青联委员等等,不一定行使那份权利,歪好得有这么一顶帽子。
牛根生什么都没有。
牛根生常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他的自制能力强的可怕,能适时、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欲望,不管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这种自制已经不是刻意的了,是本能的收缩在心里。
2005年1月,一路狂飙到事业颠峰的他,又做了一件让很多人都傻眼的事:捐出自己的全部股份。他又做了第一,全球第一个如此手笔的捐股人。
舍得之间,他内心透彻的可怕。
他捐股的时候说过一句话:钱可以让人生而复死,精神可以让人死而复生。
大道理谁都会讲,但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拥有是一件容易的事,放下却很难。自古有几人能做到如此“大舍”?
当很多富豪还沉浸在种种荣誉和物质里面的时候,他已经先人一步想到了这些东西背后所带来的危机。孩子要不要谈恋爱?要不要结婚?要不要交朋友?家人还要过正常生活?怎么过?毕竟有个那么有钱的老爸,人家跟你儿子交朋友、谈恋爱动机可能都不一样。
唯一的方法是回归,回到平凡人的世界,保持一颗不平凡的灵魂。
这就是牛根生。
我们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得出这个结论并使用这个题目,我们甚至希望他越做越好,那样他会越来越可怕。等他可怕到开始用全球视野看问题的时候,他造福的不只是蒙牛伊利,不只是草原牛奶品类,而是全中国的牛奶产业。
希望牛根生越来越可怕,希望中国如此可怕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