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春节,反腐败有一个重要落点,就是打击“会所中的歪风”。
按照中纪委等部门通知要求,日前,北京已对一些会所进行专项整治。比如,北海公园内的乙十六御膳堂和上林苑饭庄就被关了,龙潭公园万柳阁的百元以上菜品全部取消了,改推平价菜来为游客及周边老百姓服务。
“会所中的歪风”必须狠刹。原因很简单,这股歪风,其实就是腐败风,就是侵占公共利益,就是不公平非正义。
藏身于公园里面的高档会所,从本质上讲,就是利用“公家”资源在谋私利。道理最简单不过。公园姓“公”,是公共场所,有公益属性,公园管理也是靠公共财政补贴。那些高档会所在其中圈地封阁,公然亮牌让“游客止步”,就是侵占公共利益,就是腐败。
被“会所中的歪风”吹动的腐败,还不仅体现于此。更重要的就是,高档会所已经成为“公款消费”的重要聚集地,为腐败行为提供了藏身之处,保护之伞。

众所周知,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面对种种禁令,一些官员“三公消费”不敢再明目张胆了。可是,这并不代表一些官员的贪腐之心就此死了,他们贪吃贪喝的劣性就被清除了。道高一尺,魔也很想高达一丈。为了躲避公众监督的目光,“公款吃喝”的场所很多时候就转向更为隐蔽、私密的地点。高档会所位于大园幽深之处,层层门槛,处处设卡,当然就会成为首选之地。
比如,在这次专项整治中被取消高档菜品的龙潭公园万柳阁,以前客户经理在推介时,就曾强调,在这里用餐,不仅环境优雅静谧,最重要的是绝对“安全”。这种“安全说”,其实也就是对反腐败进行公然的抵制与挑战,就是为腐败分子提供容身之处。所以,反腐败必须指向“会所中的歪风”。
北京对一些公园的高档会所或是关停整顿,或是调低菜价,或是拆除豪华装修,走平民路线,这些做法无疑是对“会所中的歪风”一次重要打击,值得激赏。
当然,现在也不能止于打击“会所中的歪风”,而是要打击“会所背后的歪风”,来彻底堵住类似的腐败“出风口”。
毕竟,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并不意味着公款消费就再也找不到更为隐蔽的私宅或会所了。更何况,也不是公园里所有的高档会所都被暂停整顿了,即便是一些会所将高价菜改为平价了,但是,谁又敢保证,这些价格往往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而不能落入在实际消费中呢?街头店铺里能有“挂羊头卖狗肉”的,谁能保证这些会所就不会“挂狗肉卖龙肉”呢?
不必讳言,堵住会所的门,不代表封住公款消费的心。对那些长期为权力公款吃喝提供空间场所的饭店老板来说,关掉人们容易赫然在目的公园里的会所,也并不代表断了他们与权力之间的联系,只要这种“消费关系”的纽带不断,公款消费很容易就会找到新的落脚点。比如,从会所转向“私家菜馆”。
从这个意义讲,打击“会所中的歪风”也只是堵住公款吃喝的一个具体举措。要想真正彻底打击“会所”背后的歪风,还是要回到反腐败的这个重大命题上来。最近,习近平总书记说,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将反腐进行到底;中纪委也公布2013反腐成绩单,有18万违纪干部遭处分。接下来,反腐败也必须把这样的勇气与决心当作最大支撑,靠反腐败积累的实践经验,来通过制度法律把权力真正关进笼子里。
如果权力能够真正被关进笼子里,当然就不会溜进会所里去掀起那些腐败的歪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