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战略定力 讲话 多一分战略定力](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280459292239.jpeg)
去年三季报出来后,人们发现白电黑电两个阵营业绩明显分化。白电三巨头营收及盈利持续上升。格力电器(行情 股吧 买卖点)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87.59亿元,同比增长15.0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5.79亿元,同比增长42.13%。美的集团(行情 股吧 买卖点)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37.47亿元,同比增长14.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18亿元,同比增长57.09%。青岛海尔表现也不错,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65.56亿元,同比增长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58亿元,同比增长25.2%。可以说,三大白电巨头均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黑电(即彩电)企业业绩逊色不少。TCL多媒体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78.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20亿元),净利润1.1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820万元),第三季度甚至亏损1.4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2亿元);康佳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157.3万元,但第三季净利润仅为102.6万元。海信电器(行情 股吧 买卖点)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6.5亿元,净利润11.27亿元,但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6亿元。创维数码截至2013年9月30日的中期业绩显示,实现营收200.22亿港元(约合158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8.06亿港元(约合6.35亿元人民币).
总体看,无论营收还是盈利,黑电企业均不如白电企业。尤其第三季度,白电企业两项指标均实现可观增长,而黑电企业盈利能力普遍大幅度下滑,TCL甚至出现了单季亏损。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黑电企业盈利能力不足呢?
有人认为和“节能惠民”政策于去年5月底退出有关,但这一解释并不被多数人认同,同样是刺激政策退出,为什么主流白电企业实现了利润大幅增长?
我倾向认为,黑电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与互联网企业进入智能电视领域有关。今年以来,互联网企业如乐视、小米等,纷纷进入智能电视领域,参与“第四块屏”争夺。与老对手不同,新进入者来者不善,一上来就把价格定得非常低(彩电企业称之为“卖一台亏一台”),从而引发公众极大关注。显然,“挑衅者”试图建立新游戏规则。作为旧规则既得利益者的彩电企业,原有价格体系受到冲击。权衡再三,彩电企业选择了妥协,刚刚架构出来的价格体系一夜之间崩塌,价格战“魂归来兮”。
但是,有些黑电企业不为所动,依然实现较好增长,三星即是其一。三星曾经被乐视多次挑衅,依旧我自岿然不动。LG、三星不仅不按中国企业游戏规则出牌,还另起炉灶推出OLED电视——一种被认为代表了彩电发展方向、薄到不足3毫米的电视,以此彰显其坚定的技术路线。而一贯以创新自居的中国彩电企业,却陷入了价格战的泥潭。
和白电企业相比,彩电企业最大的不足是心态浮躁,过于注重短期利益,缺乏战略远见,至今未能摆脱按别人节奏起舞的习性,大而不强,始终未能在全球彩电产业格局中建立话语权。在我看来,当互联网企业试图挑起价格战的时候,彩电企业最应该做的是用最好的产品品质、最好的用户体验感化消费者,而不是在价格上妥协。没能做到这一点,显示出彩电企业定力不够、底气不足。
实际上,中国大多数企业都缺乏一份淡定。他们喜欢让自己看起来规模很大,殊不知,对企业经营而言,规模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利润也不是,什么最重要?技术、品牌与企业机制。恰恰在关乎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上,多数中国企业出现了缺失。国际企业刚好相反,他们很少提出营收与盈利目标,他们规划的往往是“我要开发、投放什么样的产品”。乔布斯为开发iphone付出了7年的时间,而中国企业能容忍的新产品研发周期不足1.5年。这就是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产品不在一个层次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