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界杂志社 谁是中国商界女王?



商界女性们的一小步,是中国商业和社会进步的一大步。

  谁是“工业女王”?谁是资本女猎手?谁是慈善夫人?谁是红颜知己?谁是缪斯女神?商界女性们的一小步,是中国商业和社会进步的一大步。

  张欣:有“信仰”的人有福了

  很多人认为,张欣是一个让商界男性黯然失色的女人。但显然她本人并不这么认为。“我是一个没有任何女权意识的人。”她对记者说,“男人和女人就像一只鸟的一对翅膀,少了哪个都不行。”

  事实的确如此,起码张欣身边所有的女朋友都无法想像,如果没有潘石屹,张欣会怎样。反之亦然。

  2009年4月,我们见到张欣的时候,她刚刚被美国《福布斯》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女富豪”之一,排在奥普拉、eBay前CEO惠特曼等后面。但是,张欣非但对于商业女性话题不感兴趣,还觉得女富豪这个词有点刺耳。“真难听啊。”她笑着说。

  事实上,现在张欣只对很少的东西感兴趣:慈善、孩子、信仰、贫困地区学校厕所。在她不感兴趣的名单上,则是楼盘、财富、销售数字。“我就是这么感觉的,财富今天在你这儿,明天可以到别人那里去。在的时候不要太欢喜,去的时候也不要太忧伤。”

  这可不像前几年的张欣。SOHO中国上市后,张欣和洪晃的碰面机会变少了。洪晃偶尔见着她,一副嘴角上火的样子,说,“晃,你知道我要跟多少人说股票的事吗?”

  再往前几年,张欣被冯仑说成地产圈的“大野洋子”(万通六兄弟分家),是查建英眼中“龟的故事”,优雅的沙龙女主人,喜欢与文化人艺术家为伍,热衷于谈论“城市的灵魂”……但她自己后来承认,回国改变了她,从一个浪漫主义者变成了“一个追逐市场的人”。中国商人从富到贵的进化之怪现象,也一度使她迷失。

  直到她专心做起慈善,选择教育的现代化(尤其是精神教育)作为SOHO中国基金会的重点。

  像很多企业家做慈善一样,张欣一开始也属于事件驱动型,“非典”时搞“中国精神”活动,东南亚海啸时也捐款,但后来发现这种目标不明确、没有系统性的做法效率不高。软硬件也要结合——他们在潘石屹的老家甘肃天水推广“儿童美德工程项目”,但这些贫困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一个像样的厕所,于是后来就有了老潘要花100万元建厕所的争论。

  去年6月12日,四川地震一个月以后,SOHO中国基金会组织一些作家、教授、NGO举行小型慈善讨论会。张欣在发言时好几次提到盖茨基金会。她说:“盖茨有个说法很棒:做慈善不仅是Capital(资本),还是HumanCapital(人力资本)。我希望慈善能够进入SOHO中国的公司文化,员工们都能够来做义工。”

 中国商界杂志社 谁是中国商界女王?

  她还想呼吁更多的人参与推动文明进程。今年3月26日,张欣邀请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来华做了一次小型教育研讨会,强化“学”与“商”的关联。

  女性会天然比男性更容易从事慈善事业吗?袁岳说,“白手起家的男性企业家做慈善的时候会比较苛刻,他们推崇自我奋斗,更希望捐赠对象靠自己的能力。女性则要温和很多,她帮你是因为她爱你。”

  是的,张欣爱。“我14岁离开北京,19岁之前一直在香港做女工。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上学,接受好的教育。”而在英国剑桥念书,左翼知识分子的氛围激起了她的共产主义情结。那时候她最高的理想是要去世界银行、IMF这样的机构工作,帮助第三世界国家消除物质和精神贫困。如今,财富和基金会让她重新实现梦想。

  有意思的是,张欣当年的毕业论文是关于私有化。她推崇罗素,对于民主和自由有很多向往。但命运安排张欣成为世纪之交北京的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她开始反思安·兰德夫人的客观自由主义。“格林斯潘是她的追随者,但最后也承认市场没有能力管制自己。”

  无论是潘石屹盖公益厕所,还是李连杰让灾民按手印(保证捐赠效果),张欣说,“我觉得人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一个灵性的光芒,能够参与到人类的进步中来。”

  这样的话接近一名信徒——张欣就是一名信徒。2005年,张欣在刘索拉的影响下接触到了巴哈依教。该教“人类一家”的教旨与儒家思想的“世界大同”相通,跟现代文明也并不矛盾。它直接影响了张欣近些年的状态,“因为我现在有信仰,我觉得生活每一天、工作每一分钟都是一种祈祷。”

  张欣给我们现场传教:“有道德的人总是致力于变革社会。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品质发展而言,这个尘世,这个我们创造的社会,是必不可少的修行之地……”

  在洪晃眼中,她认识十几年的这位好朋友最大的变化是,“城府越来越好,就是她不着急了。张欣是一个越有钱就对别人越宽容、对社会责任感特别强的人。”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张欣既不觉得“花钱比赚钱还难”,也不追求慈善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了。她甚至问我们:“什么叫非公募基金会呀?”她也不喜欢言必称盖茨基金会,“并不是说我们非得是一个清教徒才可以去做慈善。不用把它想得特别复杂,那反而设立了门槛,其实每个人都能服务,连我十岁的孩子每周都去做义工。”

  张欣承认,自己的慈善事业还处于摸索和探讨的阶段,还是“婴儿期”。“什么东西能打动你的心?这是一个标准。如果有一颗纯洁的心,一定会有最好的结果。”

  所以跟洪晃、俞渝等人的“姑奶奶俱乐部”也办不下去了。张欣不喜欢清谈,“这些有才华的人要行动起来,不能老是怀旧,一定要参与社会进步,这是最重要的,不然你的才华都变得没有用处了。”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有个工作人员走过来,把女Boss的Prada包拿回办公室。他不小心推了张欣的椅子,张欣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她做了一个受惊吓的表情,又回头说谢谢。作为一个信徒,张欣的情绪已经很少再有起伏了。

  杨澜:从追求自由到追求爱

  杨澜本来有机会成为芭芭拉·沃尔特斯(美国著名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式的人物,但是她不。现在,大家都管她叫“中国的奥普拉”。

  几年来,她采访了600多个名流人士。她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我问故我在》,但至少,这并非事实的全部。从她留学回国的那一天起,她就开始像奥普拉那样经营自己的形象和公司。

  杨澜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杨澜,商业的力量和先生吴征的角色都不可或缺。

  有趣的是,奥普拉声称自己没有商业头脑,甚至连资产负债表都看不懂。杨澜却在一开始就对我们坦承商业对她的影响。

  “我个人并不是一个从商业中得到极大快乐的人,我还是更多从创意中得到极大快乐。如果要挣钱,在中国我也不会做媒体。但是我知道在中国做一家民营的文化传媒企业,如果商业上不能够有持续的、自我发展的动力,任何的创意都不可能实现。”

  她的商业启蒙基本上是在吴征的点拨下逐渐完成的。在创业过程中,杨澜慢慢找到一些乐趣,商业模式、团队基本成型,也从每年的财报和资产负债表里得到很大的快乐。

  “而且我知道了中国经商之难,使我对于企业家这个群体怀有深深的尊敬。”以前杨澜在中央电视台做主持人,乡镇企业家给她的印象是个贬义词,但自己经商以后,她对城里的、乡下的企业家都充满尊敬。“他们智慧超人,能够在一无所有当中创造财富,经历中国这么多的政治和经济波动生存下来,还有自我学习的超越。人性在一次一次的蜕变中,本身的动力那么强大,我觉得这就是人文精神。”

  不过杨澜自己的蜕变也有一个从叛逆到入世、从理想到现实的过程。

  “我经历过一个所谓价值观的转折。”这是杨澜第一次袒露心扉,“我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是非常叛逆的,对于一直灌输给我们的集体主义那一套东西深感厌恶。我觉得就是应该去追求个人的理想,不自由,毋宁死!”

  但后来,她才意识到真正的个人价值是当你对别人有用的时候,“这种满足感是巨大的”(她不肯说哪个具体事件,你可以想见她本身作为媒体人的戒备)。

  比起商业成就,杨澜的慈善形象更加广为人知。

  2009年4月4日,我们在北京见到杨澜,她的日程安排很紧张,第二天她就要去四川,和利乐集团合作建立120个“爱心岛”及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这属于杨澜和中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起的一个专项基金:汶川孤残儿童救助基金,已经筹款超过5000万元。

  此前一天晚上,本刊记者在四川青川县城的宾馆里经历了3级余震。当时,电视里正在播放杨澜对“小额贷款之父”尤努斯的专访。第二天,杨澜告诉我,她很认同尤努斯的理念,“慈善应该是理性的,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我觉得他是一个有大爱的人,他给乞丐贷款而不是施舍,这是一种更深的尊重。”

  比起很多人做“慈善秀”,杨澜对于慈善有深入的体察。她说:“你凭什么认为单单有良心就能做慈善?爱不仅是一种意愿,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的强弱会决定以后意愿的多少。”

  中国的慈善事业仍不完善,“我们缺乏的并不是个体的企业家商业伦理,而是作为整个社会制度建设的欠缺。”杨澜坚信,“慈善一定是一种能够自我补充的长效机制,而不只是一腔热血喷洒出来的。一种制度的建立要比单纯捐钱重要得多。”

  和盖茨夫妇一样,杨澜夫妇成立基金会也缘于一位亲友的亡故。2005年,他们的朋友陈逸飞突然去世,并且身后留下了遗产纠纷。

  杨澜和吴征认为,没必要等到退休以后再来处理财富问题了。当年7月,他们将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权益的51%无偿捐献给社会,设立了阳光文化基金会。

  相比“零售的慈善”,杨澜更关心“批发的慈善”。目前,阳光文化基金会已经开始和北大及哈佛合作,赞助一项公益管理人员培训项目及公益创新论坛。“这实际上是一个O2O(机构对机构)的平台,做的不是一对一的扶贫帮困。”她说,“尤其去年涌现那么大的捐赠额,今年经济危机又这么严重,所以必须提高NGO本身的执行力。”

  杨澜建立人脉的能力非常强大。最近的例子,她和中欧商学院CEO班同学、新光集团董事长周晓光合作开发珠宝品牌;另一位投资人则是著名歌手塞琳·迪昂——杨澜是在一次专访中认识她的。她俩同年同月同日生,合作顺理成章。

  近距离接触希拉里、莎拉·布莱曼、朱丽叶·比诺什等优秀女性,杨澜从她们身上看到了不同的闪光点。她最推崇林徽音,其知识、气质、修养都接近一个“完美女性”。

  杨澜也还记得,自己成长时最受感染的文学形象是《约翰·克里斯朵夫》,关于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奋斗,和《简·爱》,“我们的灵魂是平等”。

  我们的采访在长安街贡院六号的会所进行。采访之前,杨澜已经接待了至少4拨客人。采访结束之后,她先回家陪孩子吃饭,然后等化妆师来做造型。晚上,她要去参加爱马仕的活动,观看比诺什的舞蹈。这是一个名女人典型的生活日程。

  李亦非:行至山高处,坐看云起时

  如果商界女性可以分为“武侠女”和“文艺女”类型的话,董明珠、孙亚芳应该属于武侠女(想想她们在商场上是如何拼杀的),杨澜、徐静蕾似乎更像文艺女。

  本身就是武打背景的李亦非更不必说了。这位前维亚康姆(MTV)中国掌门人,给人的印象一直是豪爽凌厉、快意恩仇——几年前,她是《中国企业家》仅有的封面女郎,被戏称为“主妇CEO”。她也是最早被美国《财富》评为全球影响力商界女性的华人。

  假设命运是另一种偶然,李亦非有可能会成为“女李连杰”。“当时家人不坚持我非要考大学、出国留学,我自己也没有那种向往的话,我可能就是接拍电影,沿着那条路就火了。”她希望以后有机会当导演或制片人拍一部理想的武打片。

  李亦非不喜欢“矫情”,作别战斗了8年的娱乐业,在全球次贷危机爆发的前夕,投身欧洲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高雷(GLGPartners)。

  2008年夏末,GLG伦敦总部迎来了三个新人:原高盛明星基金经理人(博客专区)DrissBen-Brahim,原摩根士丹利全球证券部主管BartTurtelboom,以及李亦非。时机真是坏极了。上千家对冲基金破产了,整个行业缩水五千亿美元。但一向自信的李亦非感到庆幸,“市场就如蹦极,幸亏我是在低点进入的,未来只有一个趋势,那就是上涨。”

  她不留恋过去。“我是永远拥抱未来的人!算算人生,如果你活到85岁,现在才活了一半,你恋什么栈?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取得了很大的辉煌,但是我未来的辉煌可能还会超越那个呢。如果你觉得人生到顶级了,那你怎么突破呀?”

  这是惟有李亦非才会说的“女性宣言”——她还有“女性檄文”:“我要说一句公道话,女性在商场上遭受的嫉妒和压制,更多地来自于女性本身。”李亦非参加美国《财富》女性论坛,很多女CEO都得出这个结论。“女性成功的障碍更多来自于女性,真的。”她直言不讳,“女孩子在学校和单位里受到的嫉妒、孤立、非议等常常来自于女性,而非男性,所以女性要克服自身弱点,敢于自强,追求自己的梦想。”

  2009年春节,李亦非、汪潮涌一家四口和张兰、汪小菲母子,作为新西兰旅游局特邀的客人到访新西兰,其间LV杯太平洋帆船赛在奥克兰举行。在世界蹦极发源地Kawarau桥的蹦极中心,李亦非及女儿和张兰都体验了蹦极——可在场的男性没有一个敢跳的。

  杰出女性往往在精神层面上不安分,她们不断自我审视,自我批判,自我鞭策。前老板雷石东曾经对李亦非说,“你是个追求自我完善的人。你所做的一切努力,包括有时候咄咄逼人,都是在完善你自己。”

  这话简直可以作为女性成长“心灵鸡汤”的箴言了。李亦非对娱乐媒体业已然经风雨,见彩虹,如今她华丽转身,做“财经美人”,玩高端金融游戏了。

  但她现在只能当自个儿的魔头了——虽然私下里又有下属管李亦非叫“大M”了(《穿Prada的恶魔》女主角)。“金融圈有无数精英,我只能在他们面前顶礼膜拜了,但是我希望未来几年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好在好莱坞离华尔街并不远。李亦非的父亲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母亲是数学老师,加上多年受汪潮涌耳闻目染,她对金融并不陌生。其实,十几年前刚回国,李亦非就曾有机会去投行工作,但当时觉得夫妇同行没意思。如今殊途同归,李亦非这才发现他俩是最佳拍档。“就像张欣和潘石屹(博客)一样,我俩缺了谁也不行。”

  多年来,李亦非张扬外向的个性就没变过。她毫不介意野心勃勃,“对于成功自信的男人来说,有追求的女人和高智商的女人,只会更具魅力。”

  站在她身边,汪潮涌更显得温柔儒雅。他俩度过了很多浪漫狂野的时刻,还一起投资创办了美洲杯帆船赛“中国之队”。

  最后就要说到今年初在汪潮涌的四十岁生日派对上李亦非送给他的那首诗《夕阳之恋》了:“十七年前,我们相遇纽约/如今,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母亲/当你的屁股不再紧绷/我的双峰不再挺拔……岁月如梭,我们都悄悄的老去/当美洲杯的辉煌成为过眼烟云/MTV的摇滚演唱会成为往事的记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首配乐诗朗诵,李亦非一直是笑着念的,当时在场28个朋友,3个男人都哭了。

  后来,李亦非这样告诉先生:“我这一辈子就写一首诗给你,到死都够了。”

  孙玮:WeiCanDoIt!

  要是杰出金融女性有一个“女人教”的话,孙玮一定是其中的“护法圣女”之一。她们的共同信条是:女人当自强。

  出身军人家庭,度过“阳光灿烂的日子”(孙玮听很多人讲过,但并没有看过这部电影);80年代初出国,是当时中国留学生中最早拿到美国律师执照的人之一;90年代重回中国做投资银行,牵头执行了很多大型国企海外IPO,最轰动的一笔交易是2007年底次贷危机爆发前夕,撮合中投56亿美元入股摩根士丹利——她攀上了华尔街职场女性“冰山”的高峰。

  不过,这一路的艰辛,惟有谈得很投机时她才会对你推心置腹。“我一点都没有优越感。我们其实有时非常狼狈,每天都在挣扎。有时候几天几夜不睡觉,做错了客户指着你鼻子骂,干不好马上炒鱿鱼。这就是生存,这些是别人看不到的。”

  这种“喘息”的感觉成了投行一个不无心酸的玩笑:孙玮的好朋友、摩根士丹利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给她发邮件,“你什么时候浮上水面透口气(Upforair)请叫上我。”

  “说到底,女人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和男人一样。”但孙玮深深觉得自己幸运,为能经过文化大革命洗礼成为“出类拔萃之辈”(有本写肯尼迪政府一代精英的书叫《Thebestandthebrightest》)感到自豪。她是摩根士丹利全球管理委员会委员,美国主流华裔组织“百人会”成员,2008年被《财富》和《华尔街日报》连续第3年评为最值得关注的商业女性,并被美洲华人博物馆授予“中华传承奖”。“我活到这个年纪能说这句话:我没有什么遗憾了。”

  虽然从小就被母亲教育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女人不能只照顾自己和家庭,要有胸怀,但孙玮并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然而波伏娃的《第二性》、萨特的存在主义对她影响很大,“我个人的梦想就是Dareto dream the dream,敢去做别人没有尝试过的事情,而且失败了也无所谓,最后不枉此生。”

  像很多海归一样,重回中国做投行既是孙玮重新认识中国的过程,也是她寻找自我Identity(身份)的过程。她原本以为出国做个职业女性就能证明女人可以像男人一样受尊重,1990年当“律政俏佳人”就进入美国主流生活了,直到一天晚上,她在办公室俯瞰窗外灯火璀璨的纽约夜空,突然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失落感。“Iamonthetopoftheworld(我站在世界之巅),我想证明的都已经证明了,但是却特别彷徨……”

  最终,中国情结、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让孙玮找到自我,“当一个中国人变成了一个美国人的时候你会觉得痛失了自我。”1993年,她到香港证监会工作。1998年(生了三个儿子以后),加入摩根士丹利,带领团队推动中国人寿、中石化、中铝等海外IPO项目。2006年初,她跟随前老板约翰·麦克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花旗回到摩根士丹利,担任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有人说,孙玮就是“刀锋麦克”在中国的“刀锋”。

  听上去像完美人生?“你看到我们一脸笑容,其实背后有很多泪水。”孙玮说,“再强的人也有软弱的时候。我母亲去世的时候我觉得真的很对不起她,在一起的时间那么少,我就会自我怀疑,如此辛苦是否值得?这种梦是不是傻子做的不可实现的梦想?干吗要做这种梦?是不是跟自己过不去?是不是对不起自己的家人?”

  好在这个女人背后有四个支撑她的男人(丈夫和三个儿子)。他们度假时会一起去滑雪、潜水(一家人都有潜水执照)。有一年圣诞节,儿子们送给孙玮一个特殊的礼物:美国二战后一张著名的女工海报,原来的标语“Wecandoit”(我们能做到)谐音改成“Weicandoit”。它和其它家庭照片都摆在孙玮的北京办公室里。

  孙玮还从艺术中汲取力量。多明戈唱的《蝴蝶夫人》她听得热泪盈眶。

  谭盾《秦始皇》在美国第一幕公演,她自己买票去捧场。她跟艺术家刘炜、赵刚、汪建伟交流。“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不认可逃避,人的这种精神世界的陶醉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在现实中拼搏。”

  说白了,孙玮“Weicandoit”的过程就是一场长达数十年的极限生存挑战——就像她从滑雪、潜水、歌剧这些业余爱好里体会到的一样。“华尔街绝对是一个性别歧视的地方,女人要攀这座冰山真的很难。你要想在男人世界里取得成功,做了这一行就不能认输,我要继续往前走,我要追逐我这个梦想。”据透露,孙玮正在带领团队搭建摩根士丹利在中国的全业务格局(投行、商行、基金、信托、私募投资等)。

  当然,再怎么信奉“女人教”,“圣女”也难忘“天上的父”——这一点是编辑在采访孙玮前一天晚上梦见的。孙玮对此大呼“恐怖”,但点头称是。“父亲对我影响很大,他是典型的老革命,他真像毛主席说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至此,孙玮才赫然发现,自己做的一直是“英雄儿女”。

  俞渝和她的商界闺蜜们

  时至今日,有些玻璃天花板仍然牢不可破。

  至少从表面上看,当当网总裁俞渝已经是位比较中性的女商人了。她习惯穿着中性色彩的职业装,但她仍然可以想见,她的男性商业伙伴们经常在玻璃的另一头打高尔夫、蒸桑拿,可能顺便就谈成了交易。对她来说,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交障碍。“商界高层是以男性为主的,要加你一女的,人家玩得也不爽。但是你不混吧,脸不熟又怎么办事呢?”

  创业十年来,俞渝逐渐接受了这个现实。她经营的电子商务领域并不需要她跟客户吃饭来完成销售。她干脆把这类事情交给丈夫、联合总裁李国庆去办。另一方面,她也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不定期地在798、Party上和她的女朋友们碰头。

  这份闺蜜名单无疑相当有份量——张欣、洪晃、刘索拉、查建英、宁瀛。这个由房地产(博客热议)开发商、出版人、作家和艺术家组成的小圈子,被三联书店前总经理沈昌文戏称为“姑奶奶俱乐部”。她们经常一起“瞎混”:张欣SOHO现代城开盘,刘索拉演出。前几年,宁瀛还把一些聚会的影子拍成电影《无穷动》,从中能看到很多女性主义话题。

  这样的组合,要说“风云际会”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张欣显然非常为她的女朋友们骄傲。“我们都是地道的北京人,都是少年时期去国外,都是在中西文化的冲击下充满矛盾地成长起来,都爱这个国家。”

  当年,《华盛顿邮报》继承人凯瑟琳·格林厄姆把尼克松拉下了马,尼克松曾经不无刻薄地称她所在的乔治敦女士俱乐部为“一群爱搞影子阴谋的女人”。在中国,商界闺蜜俱乐部的影响力尚未如此显著,但是她们的阅历、兴趣还是决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她们之间的交谈不会局限于世俗问题,而会具有某种公共性。

  2003年“非典”期间,一份450字的“中国精神宣言”就是在俞渝的生日派对上,由田溯宁提议,张欣带头起草和修改,在洪晃位于大山子的家里出炉的。就着烛光、香槟和饺子,他们争论得不可开交。一位在场者后来记录说:“最后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好像成为这次讨论一个有声有色的背景。”

  去年夏天,张欣潘石屹(博客)夫妇在长城脚下的公社举办庆祝奥运开幕晚会,默多克、邓文迪、张曼玉和她的建筑师男友都来了。到了后半夜,最后和张欣一起坐在沙发上聊天的还是这么几位:李亦非和刘索拉。这三个女人都留着短发,打扮精致,在夜色中熠熠发光。

  张欣是沙龙女主人,也是连接文化圈子和商业圈子的核心。洪晃在张欣嫁给老潘之后两个月就认识她了。“国内如果说有一个女企业家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就是张欣,她很多方面是一个知识分子类型的企业家。”洪晃曾经以撺掇张欣买了一件亚历山大·麦奎恩的大衣,至今仍然被视为她给张欣的最好的建议。不过俞渝记得,“张欣是个特别能吃苦的人。有时候我们吃完饭,她去洗手间换牛仔裤就下工地了。”她还用“波澜不惊”和“专注”来形容张欣。

  按照李亦非的说法,如果真有个《欲望都市》商业版的话,她自己就是闲话专栏作家凯莉,张兰是热情开放的公关经理萨曼莎,张欣则更像工作狂单身律师米兰达。和肥皂剧不一样的是,在现实的聚会场合,这些女性从不进行“抱怨式的聊天”,最不会被谈论的就是男人和爱情。张欣说:“这不是三十岁之后的女人的话题。”

  她们也很少讨论商业话题。洪晃只有在买房子的时候才会向张欣请教。“万一她谈商业或者投资,我这些方面资历和知识太浅,注意力开关就关掉了,她在说外语呢……和张欣、俞渝在一起,我特别能感受到我和她们是不一样的动物,她们才是上好的女商人。”

  洪晃说自己没什么“商商”,但她有的是创意和鬼点子。俞渝创业初期,她给她支过招。“当时我觉得哪儿都是我的市场,可晃说不。她说,你在草原上打兔子,哪怕兔子再多,你也要找几棵树做参照物,然后再射击,调研是必不可少的。”而潘石屹建议俞渝要学会像耍猴一样敲锣打鼓,洪晃说,“我给你翻译一下,老潘就是要你做Marketing。”

  尽管在事业上互相扶持、心境上彼此印证,但是,当这些精力旺盛、拥有影响力又自视甚高的女人凑在一起,争吵是不可避免的。洪晃在博客里提到,有一次LadyLunch,她向刘索拉建议是否能做一些商业化的音乐,结果被刘大骂回去。

  从我们的采访来看,有一个女性主义话题想必会(或者已经)引起洪晃和俞渝的争论。我们的问题是:“中国女性的最终归宿在哪里?”洪晃说:“回归家庭也挺好的,家里没人带孩子对世界的未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俞渝则说:“胡说八道,什么回归家庭?一个女人经济上不独立,她还能有精神上的独立吗?我觉得我妈妈那一代,顾秀莲、郭凤莲、陈至立她们要比这一代女性独立得多,这方面我们是一个退步。”

  不管怎么争论,商业女性的社交圈子和男性相比,还是体贴和互相理解的,充满了感情色彩。袁岳(博客)的零点公司做过相关调查,“女性更加倾向于亲近的情感组织,对于孩子俱乐部、创业家妈妈这种组织的兴趣会比商业俱乐部兴趣更大。男性更加功利地进行社会交往,比如高尔夫、会所等,情感特征不明显,个人感受不强。”

  孙玮参加过《财富》“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论坛——她的圈子更国际化,密友之一是法国女财长克里斯蒂娜·拉嘉德,后者曾在美国贝克·麦肯思律师事务所担任高管。

  “这是种激励。”孙玮说,“我们都是志同道合的人,都想出人头地,都想在男人的世界里做出一番事业,都不为自己是女性受到束缚,而且敢去追逐梦想,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相互鼓励。”

  闺蜜至此,甚至有点“抗抑郁俱乐部”的意思了。美国社会学家德博·拉贝勒说,“拥有最好的女朋友的女人在竞争环境中较少感到孤立,较少产生焦虑和抑郁,有更强的自尊感和权能感。”

  但张欣们的“姑奶奶俱乐部”显然已经烟消云散了。当提及吴尔芙姐妹当年在伦敦活跃的布鲁斯伯里知识分子俱乐部,张欣“啧”了一声,“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文明的组成部分,有一些人是很思想性的。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凑在一起,附庸风雅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这些了不起的大脑能够有社会的眼光、人类进步的眼光,一切都会变得有意义。”

  所有商界闺蜜都在不知不觉地成为“过来人”。这份成员名单就像被放进草药汁的特制纸张,随着时光流逝,它会显现更多陌生而重要的名字。

  其他“商界木兰”

  如果投资界真有一个“女巴菲特”,她也许很厉害,但也会挺乏味的吧?

  徐新还真是个“习惯性动物”——“可能是性格,我用化妆品二十年是不换牌子的”(因为投资相宜本草,她也偶尔用过国产货)。她喜欢做长线投资,基金周期为12年,包括之前的网易、中华英才网,愿意跟真功夫、土豆网、京东商城等一起长跑。

  不知是出于迷恋还是反讽,结婚十周年,徐新让秘书把巴菲特十年来的年报文章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作为礼物送给丈夫——会有人觉得这很性感吗?

  虽然女性魅力十足,有幸福的家庭(两个儿子,分别四岁、六岁),在投资界也以“知心大姐”著称,但午夜梦回的时候,徐新很为人生的偶然而感慨。

  “运气特别重要。我觉得跟我的Ambitious有关系——说的不好听是野心,说的好听是雄心,就是你对生活有要求。我好像不容易满足,还想更进步。其实没人给我鞭策,我爸妈经常说,你看你已经很好了,跟你一起长大的……”

  这是一个“四姐妹”的故事。徐新从小有四个邻家女孩一起长大,但她考上了重点高中,读了大学,命运从此分岔。后来四姐妹聚会过,她们都过着平常的生活,但幸福指数并不以赚钱为惟一标准。

  周凯旋李嘉诚基金会实际执行人

  据说,周凯旋最心仪的女性榜样是奥黛莉·赫本。当她拿下东方广场项目,在奢侈品店驻足的时候,未必不会想到《蒂凡尼的早餐》。而当2006年45岁的她和78岁的李嘉诚在罗马旅行结婚时,那更是向《罗马假日》致敬了。

  香港专栏作家查小欣在文章里隐晦地写道:“一个高尚的男人可以不给女人名分,给她安全感就足够了。有商业头脑的,就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财富,扶植她做商业奇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女强人。那份自信和安全感是她永久的羊胎素,天天容光焕发。她对他倾慕、感激、钦佩,而不是依赖、乞宠。一个真正高尚的男人,最终会给她名分,因为门当户对了。”

  周凯旋真是李嘉诚的“女二号”吗?没人知道。

  但公众都风闻她是华人首富的红颜知己。无论东方广场、Tom第二大股东、李嘉诚基金会,还是“赚钱的艺术”、“奉献的艺术”的演讲,周凯旋都在李超人的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

  最难得的是,周凯旋始终认为自己是个独立女性,而不是权势男人的附属物。

  我们问过一位接近她的人士一个八卦问题:“周凯旋之于李嘉诚,是否相当于邓文迪之于默多克?”后者反问说:“你觉得周凯旋需要被李嘉诚之于吗?”

  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夏华依文企业集团总裁

  她一张口,就有“金牌销售”的范儿——以故事为卖点、以情动人的说服高手。

  为了实现“阿玛尼之梦”,草根起家的夏华越来越会包装自己——玩时尚、玩优雅、玩奢华。不仅穿戴考究,连办公室里都汇集了各式欧美名牌。她穿梭于各大论坛、酒会、俱乐部,结识各种富人以推销旗下高端服装品牌“凯文凯利”。夏华有时也有心藏拙,但她的眼神却总是泄露她的欲望。

  为了能在服装业“出人头地”,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她,不惜毕业后做一名普通的商场营业员以积累经验。而当机遇出现,她又迅速捕获。

  随着“依文”、男装品牌“诺丁山”的不断成熟,夏华开始尝试新突破。当夏华的重点向杰奎普瑞和凯文凯利转移时,她开始在两个极端跳舞。前者是模式类似ZARA的大众化快时尚,后者是极其追求奢华精致的高端定制——还没有一家中国男装企业真正做成过后者。

  2008、2009年,夏华更活跃了。或许,在富人阶层的关系网中卖衣服,她这个顾盼流彩的“金牌销售”真是一枚不可缺少的棋。

  吴宗恩连卡佛集团主席

  她有一个显赫的身世:外公是香港船王包玉刚;父亲吴光正曾长期担任香港贸发局主席,更身兼两家上市公司主席职位,在福布斯2008年香港富豪排名榜中排名第八。

  吴宗恩本人在香港长大,去英国读中学,在美国著名的卫斯理女校心理系完成学业后返港。她自认“在我的家族中,只有我是迷恋时尚的孩子”。她的商业历程紧密地和家族旗下的私有公司连卡佛联系在一起。

  1999年,吴宗恩从助理买手开始做起,转战各个部门,在被正式任命为连卡佛总裁前熟悉了各个部门运营情况。她先后于2003和2005年,斥巨资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金钟太古广场大手笔开出两家专门店,同时开始实施连卡佛的转型计划,把连卡佛由传统的旧式百货公司转变为拥有五星级消费体验的时尚专卖店。

  2005年,吴宗恩以“具有锐利的商业眼光”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十大年轻时尚创意才俊之一。在赢得香港市场的成功“反转”后,她把目光投向了内地市场,却不幸以“三进三出”的失败告终:2006年12月,入主上海六年的连卡佛退出市场,其在杭州和哈尔滨的分店也于次年春天陆续关闭。

  吴宗恩本人认为失败原因是此前三家门店不是自有直营,加盟商团队并未能将连卡佛核心的“买手模式”真正贯彻实施。

  2007年底,连卡佛戏剧性地卷土重来,斥资3亿港币在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开出新店。初战告捷,借助奥运东方,业绩不俗。

  据称,未来五年内,连卡佛计划在上海和澳门再开两家新店,同样将由集团全资直营。这位80后“富二代”能走多远,仍待考验。

  雷菊芳奇正集团董事长

  56岁的雷菊芳实在是:朴素得近乎淳朴。但实际上,她是一位有科学头脑,果决而执着的创业家,身上流淌着浓郁的冒险主义血脉,以及属于女性的执拗与专注、韧性、义无反顾。这让她一直选择了“苦”日子。

  这位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女物理学家在大学毕业不久之后便攻克了某项科研难关,前程锦绣,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毅然下海。她性格直爽、埋头干事,坎坷可想而知。经历种种挫折之后,1993年她再次推翻现状,赤手空拳创业。这一次,一个人远赴西藏。一干16年。哪怕到了2008年,她已过知天命之年,仍将企业带向资本市场,IPO成功过会。雷菊芳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开发更多新品种、确保质量、打造品牌。为此,至今她都亲自到连手机信号都到不了的藏区抓工作。

  做科研时在兰州,办企业时在西藏,她和员工联欢时会高兴地下场跳起奔放的藏族舞蹈“锅庄”,她这几十年似乎从未与繁华之地结缘,更逞论说优越生活。这位木兰的戎装,是脸上被长期的高原生活磨砺出的古铜色皮肤;她的战场,从来都在遥远而粗犷的边疆。

  但活得畅快。

  王雪红台湾威盛集团董事长

  “生子当如张忠谋,生女当如王雪红”,这句新民谚早已在台湾商界家喻户晓。沉默低调、头顶台湾“女首富”光环的王雪红,却在不显山露水之间被业界公认为“最像王永庆的女儿”。

  这种相似不仅仅指管理风格,更多的是产业布局的眼光。2008年,王雪红潜心布局多年的“中国芯”版图已初步成型;威盛电子发布Nano处理器、成立GMB联盟、已在上网本市场占有15%的市场份额;宏达电则与Google一起推出首款Android手机G1;尝试自主品牌运作的多普达业绩逆势上扬……

  更重要的是,以上种种,仅仅是王雪红产业布局的冰山一角,旗下20多家公司的整合全貌仍未掀开。多年来的精心布局,让她在冬天来临时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从容,从而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交上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当选“女首富”时,王雪红被王永庆评价为“她还差得远呢”。当选“亚洲之星”时,王雪红已能从父亲眼中看到一丝遮挡不住的得意。2008年,王永庆离开人世。或许,她的目标是接过父亲“经营之神”的名号,这在父亲生前没有达到,但王雪红刚进知天命之年,又焉知未来做不到呢?

  郭可尊AMD公司大中华区总裁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郭可尊在职场上经历了类似的残酷考验。多年来,她以及所领导的AMD始终正面硬捍数倍于自己的英特尔,屡败屡战、越挫越勇。

  郭凭借的是四个字——阴柔坚毅。2002年她出任AMD大中华区总裁时,中国市场没有一台使用AMD处理器的品牌机,各大厂商怕触怒英特尔,都对其采取公开的回避态度。面对几乎一无所有的摊子,郭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以从边缘向主流靠拢的方式,一步步削减英特尔的势力。

  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PC厂商起步,到说服主流品牌中惟一不以英特尔架构为主的服务器厂商曙光,再到拿下英特尔的传统盟友联想。2002年—2006年期间,AMD大中华区持续保持超过3位数的营业额增长,从“一穷二白”到令对手坐卧不安。郭的战绩之优秀,使得前AMD董事长鲁毅智公开赞叹:“如果说10分是满分,我给郭女士打11分。”

  但郭可尊的胜利无疑需要更长的时间。随着亏损重来,增长最快的大中华区重要地位日益凸显。2008年,大中华区成为AMD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和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业务重心,这同样也是一份沉重的压力,她正迎来职场生涯中更大的挑战。

  马雪征德太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

  她是一个公关高手。在西式酒会上,她从容优雅。在中式饭桌上,她讲着有意思的“段子”。中西跨界的沟通力让她拥有深厚的人脉财富。外在精致,内在坚韧。

  生于天津的马雪征说:“我是个放哪儿都能打仗的女人。”看看她一生经历过的战场。留洋回国后进入中科院,修读英国文学的她,给国家领导人(包括邓小平)做翻译。20岁出头时,她牵头组建项目,带领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先后5次进藏考察。做了中科院最年轻的副局长后,她又下海去了联想集团,从办公室助理做到CFO。她在联想集团并购了IBM的PC业务上的出色表现,被西方人赞叹:“深谙跨东西方的交易”。

  轻松、自信、不服输、轻松面对,是她屡战屡胜的法宝。她的个性、才能,以及政商界的经历被美国私募股权公司TPG相中。2007年9月,她成了德太投资的董事总经理,也是跨国PE公司在华的第一位合伙人级别的中国女性。眼下正是德太的艰难时世。或许,这位身经百战的木兰要在新战场大展拳脚。

  王佳芬纪源资本投资公司合伙人

  2008年,她以自传书《新鲜:我和光明15年》告别了乳业女王的生涯。人们从她与达能的恩怨故事里,看到了她强硬和自强不息的一面,也感受到了她率真的一面——她看破对手的阴谋,嘲笑对手是只黏虫。随后,她也开启了新一春,转身加盟纪源资本,成了中国第一位拥有国企老总经历的女VC。这位上海女人也有谦虚、温柔、感性和充满生活情趣的一面,她还带领着一个女性合唱团。

  留着短发的王佳芬自言喜欢舞台,她更愿意把商场看成舞台。从光明退休后,她做得最大的事情就是带领她的合唱团去维也纳演出。身为长女的她,中学毕业后投身农场,在此奉献了青春年华。42岁的壮年之际,她挑起了上海农场局下属牛奶公司的总经理重任。她把一个小小的舞台,从上海拓展到全国,从乳业扩伸到饮料、连锁,从区域小公司变成有过“跨国婚姻”的上市公司。

  她喜欢的是每天迎接新挑战,磨砺新的商业武器。不用戴老花眼镜,每天晚上12点后才睡觉的她,现在除了刻苦学习新知识以外,做得更多的是,尽显慈祥、温和面,把自己多年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跟年轻的企业家们共享,担当起一名企业家教练的角色。

  陈爱莲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

  15年前,陈爱莲创立万丰奥特,进入摩托车铝合金轮毂制造业,10年后,她成为这个行业的亚洲第一(目前已是全球第一,年产1500万件)。

  万丰奥特是在全国已有111家摩托车轮毂制造厂时进入这一行业的。陈爱莲对此的判断是,现有产品瑕疵很多,制造厂规模小,实力不强。她看到了超越的可能。万丰奥特开发出领先中国同业的中空铝轮,开始蚕食国内市场。陈爱莲曾把万丰的第一批产品(价值60多万元)全部回炉,因为质量未让她满意。在此之前,那些次品在厂里放了三个月,让每一个员工每一天都能看到。“想想那时候真是泼辣。现在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我可能都没有那么大的胆魄了。”陈曾对《中国企业家》如此回忆。她的坚持让万丰奥特成为世界铝轮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

  由于从事的行业并非直接面对消费市场,陈的社会知名度远不如在行业内高。在她看来,这也与自己的性别有关。“我是女的,不需要宣传太多,不喜欢造势。”陈说,“我们只是在一个领域做得还不错而已,心里还没踏实下来。”

  陈今年51岁,喜穿红色衣服,曾被一些同乡评价为“爱打扮追时髦”。但陈的果断往往甚至为男性所不及。万丰奥特曾涉足汽车制造,陈在审时度势后适时退出。去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万丰的出口量下降,产能过剩,陈迅速通过开拓国内市场予以补救,目前产能已接近恢复。

  如果华尔街由女性主导危机是否不会发生?

  危机时期的女性领导力

  “如果华尔街是由女性主导的,这轮经济危机是否就不会发生?”在采访中,我们一次又一次提出这个异想天开的问题:但不论女企业主、女投资家,还是女媒体人、女社会学家,她们都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

  倒是投行人士王冉在博客上开玩笑说,危机当前,“上至总统选举、华尔街风暴的前因后果,下至金屋藏娇时的慷慨程度,都能用性别差异来解释”。这中间的差异就像那本畅销书写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还记得1920年著名的“裙边理论”(女人裙子越短,经济越繁荣;裙子越长,经济越萧条)吗?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女性在危机时刻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微妙和戏剧性的变化。最起码,在《中国企业家》推出的这份商界木兰榜单中,女性不再是被动的消费者形象——相反,她们都是卓越的领导者、勇敢的担当者。

  让我们来看一看她们在过去一年的命运:张兰执掌的俏江南在2008年底获得3亿元人民币投资,企业估值超过30亿元,但是出于对未来的谨慎考虑,她坚决拒绝了对赌协议。俞渝不止一次拒绝了外资对当当网的收购,但她也不得不面对因扩张带来的管理压力。李亦非在危机来临前两个月跳槽,从MTV转入对冲基金高雷GLG。今日资本总裁徐新有14年的投资经验,亲历过百富勤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破产,她在2009年初召集高层会议,最后的结论是:“我们可以再等等,肯定还会有便宜货。”一向有业界“铁娘子”之称的董明珠表现得更加强悍——格力电器2008年实现了50%的利润增幅,她的发言多少有点像是胜利者的风凉话。在回复《中国企业家》的邮件时她说:“就算金融危机不来,该死的企业还是要死的,这跟性别没有关系。”

  恰逢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如果对中国商界女性的地位和命运做一番梳理的话,她们的努力甚至有着超越商业本身的意义。

  李银河说,“说到男女平等,中国在经济领域做得比政治领域要好。这些女企业家、女领导人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新女性,这是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主要就体现在她们身上。”

  1949年,波伏娃曾经断言,经济力量使妇女抛弃她们“第二性”地位的那一天可能会到来。

  经济复苏需要女性精神

  几乎所有人都承认,对于经济危机,女性比男性更沉着,也更有策略。

  有趣的是,在今年“两会”上,超过100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提出一个提案:“倡导女性精神应对经济危机、加大发挥女性社会优势”。这不仅是恭维,更是一种心声。

  董明珠正忙于在泰国、日本等地出差,加大格力的技术研发力度和国际业务。她强调,无论是何性别,只要你带领团队能正确面对“危”,就一定能有办法将其转为“机”,从而在别人的惶惶不可终日中找到突破点,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性别差异毕竟抹煞不了,被业界形容为“桃花过处,寸草不生”的董明珠,在危机前反而夸奖起女性的优点来:“都说男性刚强,女性柔弱,刚易折,柔克刚。也确有研究表示,女性更趋向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容易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待问题,抗压能力也比男性更强,面对困境时女性所表现出的柔韧特质,更具有吃苦精神和耐心。”

  李亦非感受到的是庆幸:女性天生就不爱冒风险,所以有更强的安全感。金融危机大浪淘沙,那些冒险大的男人就都“裸泳”了,比如麦道夫。“即使顶尖人物有女性冲在最前面,她在男人里也是25%,也就是说把前面75%男的都洗刷完了还没轮到这女的呢。”

  零点调查的袁岳从男性的角度认为,女性不像男性那样具有侵略性。“华尔街那些男性拿了那么多的补助金和奖金,相反女性的廉耻感比较强。她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较柔性,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妥协,在发生利益纷争的时候,不会只顾全自己。男人遇到大的机会永远想着如何获得下一个,女人则会想着如何把这个机会的空间做得更精细。”

  即使受危机直接的那些木兰们,她们仍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未来满怀信心。

  因国内外需求均出现萎缩,玖龙纸业受到售价大幅下调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拖累,利润急速下降(2008财年中期业绩净利润为3.23亿港元,同比下跌69.4%),张茵个人财富缩水逾90%,但她说玖龙的基本面很好,对成本的控制也积极有效。

  房地产行业2008年属于重灾区,龙湖地产上市搁浅,并传言大幅裁员。但在2009年福布斯亚洲富豪榜中,吴亚军以52.7亿元成为重庆首富。另据披露,龙湖地产2008年完成115亿元销售额,2009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截至3月底销售额为35.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各月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孙玮因为牵线中投56亿美元投资摩根士丹利而备受瞩目,却也深陷股价大跌的水深火热之中。她对《中国企业家》坦言,“上帝是公平的,一件事情都不是一个绝对的好事或者坏事。中投入股大摩刚开始一片掌声,但是我们股票一跌,市场上就有骂声、议论和批评。

  但我是非常有信心的,这件事情对中国对大摩绝对都是双赢。当时我是这么坚信的,现在也是这么坚信,咱们走着瞧!”

  危机不仅暴露了“裸泳者”,更擦亮了之前风格稳健、坚持长跑的企业的含金量。比如徐新。她并不是幸灾乐祸,却不无得意。

  “市场热的时候,我们被人说太保守,这个也看不上,那个也看不上。金融危机一来,很多投资项目都出状况了,最大的好处就是说,你看,眼光不错吧!福气了吧!”徐新告诉团队,一个好的企业、一个伟大的投资者至少要走两个“冬天”。

  时代不同了,女女不一样

  天赋人权,世界在某些方面变得更有利于女性才能秉赋的发挥。

  美国曾有报刊宣称:“更多的女人想成为CEO。”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李秀娟教授提供了一个数字,女性企业家在全球企业家的比例已经从80年代的10%发展到2000年的20%,目前中国商界女性也占20%左右,而且大有上升的趋势。

  李银河向我们提供了一份全球男女平等排行榜,在128个国家中,中国的性别赋权指数(GEM)列第57位,男女平等指数列第28位。但是另一方面,在中国的创业者中,女性所占比例仅为20%,其中,只有30%的女性创业者能够成功。

  “女性从商,过去也就是打份工,养家糊口,多份收入,现在女性可能更多地把投身商业当作一个梦想和个人追求。”在李秀娟的印象中,50岁的女企业家(比如杨绵绵)动力来自为国奉献,40岁的女企业家(比如周晓光、史晓燕)主要是改善自己证明自己,30岁的女企业家则追求专业和自我完善。

  一个有意思的巧合,我们的商界木兰入榜者有10位均是中欧商学院的学员,王佳芬、刘伟分别是EMBA班2002级和2004级的,史晓燕和杨澜是CEO班2004级,董明珠和周晓光是CEO班2006,荣秀丽属于中欧CEMI-6。

  “她们虽然有各自的苦乐和困扰,但笑起来像个小女生,内心还是那么细腻柔情。”李秀娟说,成功的女企业家一般开朗、积极、乐观、愿意付出和承担,处理家庭平衡也得心应手。但问题是,女企业家是背着大石头和没有负重的男企业家一起爬山的,过程比较辛苦。

  除了生理、生育的局限,商界女性还必须面对更多的观念束缚(甚至偏见)。同样的决策,男人做会被认为英明决断,女人做就是狂妄和咄咄逼人。在我们的采访中,几位女性都对电影《穿Prada的恶魔》的女主角感同身受。“她肯定有特别出色的管理才能。她毫无保留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哪怕有时候显得不择手段,也是无可厚非的。”李亦非说。

  李亦非认为,“女强人”是个褒义词,它意味着有独立思考能力、敢做决策和为此负责任。“这有什么不好呢?女性如果都这样了,可能男人就该害怕了。”如果说它也指歇斯底里、情绪不正常、控制欲,“那哪个成功的男企业家没有控制欲呢?”

  女强人这个词也许是有点过时,“女人味”的定义也正在发生变化。

  “女人味的学术定义就是女性气质。谁规定女性气质里就不能包括领导欲呢?”李银河说,“时代不同了,男女不一样,女女也不一样。

  套用马斯洛的五种需求理论,从最低的生存需求到最高的高峰体验,我觉得高峰体验就是女人们追求的目标吧,就是一种自我实现。这种高峰体验不是说一定是成功的女企业家才有,家庭妇女她也能高峰体验。”

  这也许称不上第几次女性解放运动,但很多商界女性到了一定阶段,开始重新寻找某些被社会认同的女性气质。

  “美国社会学家管这个叫反弹。”洪晃说,“女性在成功以后开始觉得自己不可爱,担心自己是个男不男女不女、只有事业没有柔情的大母狗。她会急于美容、打扮自己,变得柔情一些。”

  袁岳把商界女性分为两代人:第一代以董明珠、杨绵绵、王佳芬、孙亚芳为代表,她们往往强势、决断、有魄力,不够温婉。第二代以张欣、俞渝、杨澜为代表,她们是突破性的一代,具有领导魅力和女性魅力兼具的个人气质。“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女性领导的强势力量感也在减少。在领袖特质中,中性、跨性别的倾向将会增强。”

  也许,一个刚柔并济、中性的商业时代正在到来——商界女性越来越果断,而商界男性越来越显温柔?

  今年2月底,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访华,洪晃和俞渝作为中国妇女界代表见到了她。希拉里说:“无论在哪个领域,都需要更多的女性领导者。”后来洪晃才想起来,应该问希拉里一个问题:“你当初和奥巴马竞选是他的对手,现在是他的手下,你怎么平衡这种角色的微妙变化?”

  洪晃的结论是:“女权并不意味着女性掌权,而是世界的多元化需要女性的声音。女权二字在英文里是Right,而不是Power,是权益而不是权力的意思。”

  联想到上世纪30年代的电影《新女性》,洪晃又得出了一个似乎沮丧的结论:“我觉得今天中国的新女性是走回家庭。女人奋斗了这么多年学会了怎么得到,同样应该学会怎么去放弃。这对男人来讲是非常必要的一课,对女人来讲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4614.html

更多阅读

潮童假期 杨阳洋撞脸郑恺潮童大咖谁是“撞脸怪”? 杨阳洋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起杨阳洋与郑恺神似的话题,称“郑恺就像是杨阳洋长大了”,并晒出郑恺与杨阳洋的多组对比照。潮童与大咖撞脸这也不是第一例,米喜迪《潮童假期》潮大嗨,先来翻翻杨阳洋与郑恺的撞脸图,再来看看这么一不小心撞脸的萌娃

谁是梁振英? 梁振英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2012年3月25日,梁振英获选为香港新一任特首。谁是梁振英?Te-Ping Chen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012年 03月 26日 12:13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新香港特首吧。梁振英(也就是港人口中的“CY”,因为他名字的拼法是Leu

女星卸妆后,谁是真正的美女? 中国卸妆后最丑女明星

都说女人化妆前后变化很大,包括女星也不例外。那么卸妆后,哪些女星变化最大?张柏芝 卸妆前后区别指数:★★张柏芝的五官一向给人小巧玲珑的味道。她的妆后效果也有清水出芙蓉的清丽效果。没有浓妆艳抹的厚重感觉。她很少用假睫毛,粗眼线

谁是森林小天使?童话故事 谁最美 童话故事

喜鹊、黄莺、乌鸦三个小伙伴同住在一片大森林中。 一天,他们坐在树枝上聊天,聊着聊着就说到了马上就要举行的“谁是森林小天使”的比赛。一说起比赛,喜鹊眉飞色舞地说:“森林了,就数我最漂亮…….”话还没说完,黄莺急急打断她的话:“可不

声明:《中国商界杂志社 谁是中国商界女王?》为网友若隐若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