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创业板,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硅宝科技)这个名字。
硅宝科技(300019)是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之一,也是第一个在创业板亮相的川籍企业。
事实上,这家公司还是国内新材料行业的隐形冠军,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集有机硅室温胶生产、研发和制胶专用生产设备制造于一身的企业。
在招股路演中,硅宝科技誓言打造“中国有机硅室温胶第一品牌”,而技术被他们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其中一个杀手锏。
技术派创业
招股书显示,硅宝科技由成都硅宝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改制而来,后者始创于1998年10月,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和生产硅酮密封胶系列产品。目前,硅宝科技的业务结构以有机硅室温胶为主,制胶专用生产设备为辅。
有机硅室温胶是一种新型环保的高分子材料,其作为胶粘剂、密封剂、现场成型材料等,广泛应用在各个经济领域,而建筑行业的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
而电力、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对有机硅室温胶的技术要求较高,目前我国主要依靠进口或在华外资企业的产品。
硅宝科技是少数能提供高端产品的内资企业之一,而公司在制胶专业设备领域,市场份额达38.3%,位居第一。
2007年,硅宝科技还承揽了奥运工程,其生产的密封胶产品被运用在奥运棒球馆、曲棍球馆、青岛奥帆中心、奥运媒体馆、沈阳奥林匹克体育馆、天津奥运会主场馆等项目中。
能走到这一步,与硅宝科技的技术派、专家学者型团队密不可分。
1988年,硅宝科技董事长王跃林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后合并到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此后一直在国内化工领域,从事有机硅室温胶产品的开发超过二十年。他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级重点技术创新计划在内的三十多项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攻关或技术创新项目,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早在2001年,王跃林就创建了广州吉必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也是主要从事化工业务,目前已是国内产量最大、技术领先的气相二氧化硅产品供应商,目前王跃林在吉必盛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
此外,硅宝科技还聘请了原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原院长黄文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多位国内有机硅知名专家作为公司的技术顾问,扩充公司的技术实力。
目前,鲜有人质疑硅宝科技的技术水平,但这不等于没有担忧,有观点就认为,尽管硅宝科技属于高科技企业,但技术不足以支撑一家公司永远制胜;另外,其商业模式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很难有资本市场热望的非线性高成长”。
而这种担忧,绝对不仅仅是针对硅宝科技一家,有调查显示,类似的问题在创业板公司中还是比较普遍的。
资本路线之变
对于硅宝科技登陆创业板,曾任成都高新区金融办主任的黄光耀很是兴奋,因为“努力终于见到成果了”。
据黄光耀介绍,硅宝科技是成都高新区看着长起来的一家企业,“它的第一笔贷款还是我帮他们办理的”,黄说。
不过,硅宝科技对于“贷款”似乎不是很感兴趣,据其董事会秘书郭斌介绍,在2006年之前,硅宝科技是没有负债的。
直到2005年底,黄光耀才以成都高新区的一个政府平台公司作为贷款主体,从国开行帮助硅宝科技贷款500万元。
不仅很少贷款,硅宝科技似乎很少与“资本”二字扯上关系。
在创业板第一批28家企业名单中,只有5家企业未曾获得VC/PE的注资,硅宝科技就是其中一个。
四川一位廖姓VC告诉记者,之前“很多人想投钱给它(硅宝科技),它就是不要。”
从1998年成立以来,硅宝科技一直坚持利用自有资金滚动发展。
这其中,或许跟硅宝科技的股权结构不无关系。
根据招股书,硅宝科技第一大股东王跃林持股比例为27%,第二大股东王有治持股比例为24.75%,第三大股东郭弟民持股比例为20.25%,均无法单独通过实际支配的公司股份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也即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硅宝科技这种可以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在上述廖姓VC看来,“过于民主,效率就相对差了”,在引入VC的问题上,同样如此。不过,该VC表示,不排除价值取向的因素,“可能硅宝科技的管理层比较认同自然发展的模式”。
从创业板首批28家的名单中,我们不难看出,上世纪90年代成立的就达14家,而此前某媒体就93家创业板候选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之前成立的多达58家。硅宝科技也是在成立11周年之际登陆创业板。
在黄光耀看来,“借助金融、资本手段有利于公司更快地发展壮大”,因此,他曾经“一直在向硅宝科技灌输这种思想”。
就在近期的公开路演时,硅宝科技董事长王跃林表示,公司上市一是筹集到公司发展所需资金,为公司更好、更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会促进公司规范运作。
“从2005年才开始第一笔贷款到现在登陆资本市场,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好的。”黄光耀称。
一位熟悉硅宝科技的人士对其感到“惋惜”,在他看来,“如果更早借助金融、资本手段可能发展的更快”。
“也不能那么绝对,一些公司反而因为VC的进入而加速消亡。”前述廖姓VC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