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
有人说,别人邮寄过来的商业计划书,李开复从来不看。
直到11月17日的一个下午,在创新工场办公室某墙角处看到一个绿皮纸箱后,《程序员》杂志记者杨东杰才相信这句话。
“邮寄到创新工程的创业方案,因知识产权的原因,会原封不动统一销毁。”穿着粉色衬衣的李开复,指着墙角那一堆全国各地涌过来的商业计划书,对杨东杰说。同样的道理,很多慕名上门来的创业者,也往往得不到李开复的接见。
掰开看还是孵化器
不要创业计划书,拒绝接见创业者,带有“创意”二字的创意工场到底在捣腾什么?
李开复认为,创新工场商业模式是用天使投资帮助创新点子规模化。
具体流程是这样的:每个季度,其核心团队会筛选出5个项目,由工程师们组队实现。大约有50%的项目能够进入下一阶段,即获得创新工场及其基金共同投资的5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由此,这个项目就进入了自负盈亏阶段。如果能够在接下来的三四个季度中盈利或获得A轮融资,它就将变为独立公司。
李开复认为中国缺乏天使投资和早期指导。换言之,这些聪明的打算创业的年轻人需要鼓励和援助之手。李开复称,在成熟度方面,中国初创公司和大公司比硅谷落后15年甚至更长,但是消除这个差距用不了这么久。李开复认为他的新公司在中国扮演着一种过渡角色,10年之后中国可能就不需要这种角色了。
北京IT名记张亮在《走出Google》中如此理解道:“他把VC们专长的找项目、估值、谈判等环节去掉,只做自己擅长的环节,管理创意的诞生及产品转化。换句话说,这是一个10年前曾备受追捧,但这些年来罕见成功案例的商业模型:孵化器。”
在写完这篇报道后不久,张亮就辞去了《环球企业家》杂志执行主编助理的职务,成为了李开复团队的新成员。他的工号是0010。
遍寻牛人不看计划书
10月23日,在李开复新书《世界因您不同》的武汉新闻发布会上,《环球财经》记者问李开复道:“为什么你的公司那么长时间才只有7个人?那些你们渴望的程序员,怎么一个都招不到呢?”
“您提醒的很对,我的创新工场现在还没有招到几个厉害的程序员呢。”李开复对《环球财经》记者说道。从那一天开始,在结束了新书的巡回宣传后,李开复就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招聘中。
“其实是开玩笑的,我们现在已经有两三个比较好的程序员已经进来了,”李开复说,“我们的创新工场,当前最缺最缺两种人。第一种是写过几十万行代码的顶尖工程师,第二种是具有判断力、渴求成功的创业家,而且要能每周工作80小时。”
11月初,创新工场有10名员工正式上岗。11月中旬,创新工场从前来应聘的4万余份简历中,经过多轮笔试、面试后挑选了20名合格的人才,并已经发了录用通知。
“这些程序员啊设计师啊,就是来做所有我们要做的公司产品的。你找一批人过来,都是创业者,那最后谁来编程呢,谁来做产品呢?”李开复对《环球财经》记者解释了要程序员、不要创业者的原因。
在创新工场,有几个员工的工位总是空着。他们的任务不在办公室,而是全国各地四处搜罗牛人、聪明人、创业者。
创新工场2号人物、媒体联络负责人王肇辉说:“西安有个特别牛的学生,硬件软件都能做。这位“牛学生”拿着自己焊接线路的接线板,用自己的编程程序,自制了一个MP3。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又能编写程序的有IT项目开发经验的综合型人才。”
只有柳传志看了计划书
“钱已经多得用不完,,目前还有来自美国硅谷的神秘资金追加投资”。
这是王肇辉最近的表态。据网编门户网bianews爆料,此项神秘投资,正来自于李开复的老东家谷歌公司,而且是谷歌CEO施密特的个人投资。
创新工场此前的投资人名单,可谓星光灿烂: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柳传志以及俞敏洪。
媒体报道李开复辞职当天晚上,打了8个电话,就引来了上述几个老板的8亿资金。“并不是外界风传的12小时之内,你觉得柳传志会随时接电话的吗?怎么可能。”李开复说。
身为台湾人的前谷歌高管,在台湾商界保持了良好的关系,除了柳传志、俞敏洪以外,上述投资者大部分人是台湾人。李开复打个电话、在美国请吃一顿烤鸭、在日本餐馆吃一次萨希米就搞定了。
有人掏了钱,并不一定完全理解。据媒体报道,李开复猜想,在所有投资者中,可能只有柳传志认真阅读了他的创业计划。
大陆是我的单程机票
11岁之后就到美国念书的李开复非常喜欢台湾小吃,每年回台湾,他都会固定到士林夜市,吃他最想念的绵绵冰和天妇罗。
而今,这位美食家经常光顾的地方,是位于清华东门东升大厦的娃哈哈醉爱时尚餐厅。杭帮菜的口味接近台湾,是他在大陆的最爱。
11年前,李开复就有在北京扎根的念头。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当年8月,李开复全家带着1000斤的行李从加州飞到北京,尾随的两大集装箱更是上万斤的家当。2000年,李开复升任公司副总裁,调回美国总部。
2005年12月26日,李开复加盟谷歌。李开复携妻子和两个女儿已经举家回国,并第一次全家在中国度过元旦。李开复为家人购买的是单程机票——他们已告别了美国的温馨家园,从此定居北京。
事实上,2008年8月就有自己创业想法的李开复,由于金融危机而让想法暂时搁置。2009年4月,与好友郭台铭见面时郭的5亿到50亿投资许诺又让他心潮澎湃起来。
今年6月,李开复大病一场,“两个星期都是躺着用电脑。我的可爱的同事订做了一个架子,让我能180度用电脑。”“把一切都想清楚”后,他下决心离开谷歌自己创业。
李开复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15年了,“我不想再有老板了”,这剩下的15年,他要开辟自己的新天地。
48岁的李开复是个“老顽童”,比如他电影可以连续看6部,比如他喜欢听周杰伦的歌,比如他疯狂的迷恋桥牌。但在作为职业经理人的生涯中,他必须放下这些奢侈的嗜好。
“再不回去就来不及了,”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台上,李开复对台下的人大声说道。
他还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中国互联网公司拥有巨大前景:“你们(美国人)就算现在全部回去生孩子,也超不过中国现在拥有的3.38亿电子商务用户。”
面对阿里巴巴的专访时,李开复掷地有声:“未来10年,中国电子商务还将成长250倍。”
电子商务正是创新工场三大投资方向中的一个,另外两个是移动互联、云计算。目前创新工场第一个项目基于手机平台的软件开发,已经在进行多方论证和筹备,预计今年年底前就会启动。
在李开复位于北四环的家里,摆放着两尊神像,一尊观音,一尊关公。2005年,李开复卖掉了位于微软总部西雅图的房子,搬家到加州。卖房子时,两尊神像也一并被卖掉。为了寻求心理上的慰籍,太太费尽曲折还是把他们买了回来,请回了北京。
“我们以后不要搬了好不好?”望着两尊失而复得的神像,他的妻子喃喃道。
反正我有足够的钱五年后请看我的财报
—专访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
本刊记者高韬
《环球财经》:您上大学时,和奥巴马是同班同学,那您眼里的奥巴马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开复:跟他不熟,当时他不是特别起眼,上课的时候也不特别专心,跟我当时一样。我们两个都是比较内向的人,同学可能不太会记得他是谁,我是谁。
《环球财经》:您曾经在SGI、Apple、微软和Google这几个地方干过,将来会不会从这些公司去招揽一些人才,跟他们有一些合作?
李开复:我们可能跟任何公司合作,至于招募人才,我们欢迎任何公司的人,包括这4家公司。
《环球财经》:创新工场计划招揽108位员工,有什么标准没有?
李开复:我们的挑选标准应该有两种职位,一种是参与创业者,可能就是那些大学刚毕业的,或者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产品经理、用户建议设计师等等。
对于这些领军者、创业者、创业家,我们要求会更高,我们会希望他要么已经有过创业的经验,无论成功失败,无论是做领军人物或是跟随者。我还愿意看“海龟”,那些有国外经验的人,在国外有互联网经验的人,我们都欢迎。
《环球财经》:您是不是倾向于招聘那些有经验的人过来直接开这些公司?
李开复:做领导的,当然是,你找一些没有经验的人,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环球财经》:最近看了很多关于您的报道,发现关于到位资金的数字之间有些偏差,有的说1亿美元,有的说的只有1500万美金。
李开复:关于融资的数目,常常有记者弄错,所以我已不再想谈这个问题,因为我讲了以后,又可能会有正确或者错误的报道,然后又再说,其实也没多少钱。
反正我有足够的钱运营5年,你们等着看我的财务报表。
《环球财经》:有人把创新工场和仙童做对比,您怎么看待?
李开复:我觉得我们应该停止再谈“创新工场”的模式,我们已经讲了够多我们的模式了。
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工程师,我哪能保证什么会做得好或不好?
仙童是一个技术公司,它不是创业公司,它培养了一批聪明的科学家,最后这些科学家离开了这家公司自己去创业,因为他的公司没有给他平台。那我们恰恰相反,提供了一个创业的平台。
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每一个员工赶快离开,而不是让他们留下来。因为他们离开了,就意味着创业成功了,股票发行了,员工可以有机会发财了,我们是这样运作的一个公司,所以我们和仙童完全没有任何的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