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伊力特”的酿酒车间里,工人正在细致翻糟拌粮,雪白的大米、粉碎后的高粱玉米经与糟醅均匀拌合后,装入甑锅,2~3分钟就可以出酒了。
在“伊力特”,一个酿酒班用粮在1,000到1,200公斤左右,全公司一天的酿酒共用粮近10吨。
从事酿酒工作20年的酒二厂酿酒班班长王勇胜,憨厚地对记者说:这里用来酿酒的大米和我们吃的大米是一样的!
真诚面对消费者,“伊力特”响亮地提出“纯粮酿造,固态发酵,拒绝污染,绿色食品”的新概念。“伊力特”的“多粮型工艺固态发酵”是新疆白酒酿造业唯一的工艺特色,也造就了美誉疆内50多年的“新疆第一酒”。其特别之处,就在于“伊力特”在采用传统的浓香型酿酒工艺的同时,实行了多粮固态发酵,充分利用了大米、高粱、玉米、小麦、豌豆等不同粮食的成分和香味特点。此外,针对新疆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伊力特”在国内独创了长窄形发酵池,从而很好地起到了保温和增大糟醅与窖泥的接触面的作用,使得糟醅的发酵更彻底。
伊犁河谷盛产优质高粱、小麦、大米、玉米、豌豆,这里产的粮食品质优异,淀粉含量高,是酿酒用的最佳原料。“伊力特”的原料生产基地就建在这片河谷之中。高粱酿酒清香味正,大米酿酒醇和甘香,玉米酿酒味含冲香,小麦酿酒则显曲香,豌豆酿酒甘美淡香。多种粮食的有机组合,造就了伊力特酒的醇香。
对于原料把关,伊力特酒业从源头、检测、储运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设立三道关卡。第一道关:确定产品必须产自伊犁河谷地区;第二道关:严格的入库检测。曾经有多家供应商从几百公里外运来原材料,但他们全都在入库前被毫不留情地退了货;第三道关:在酿酒厂投料前设置清蒸排杂质控关,进一步缩小质控“卡口”,杜绝了不合格原料投入使用。
![买伊力特酒的网站 伊力特的绿色原酿](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275749209758.jpeg)
每到金秋十月,装满高粱的汽车就会排着长长的队伍,早早等候在伊力特酒厂收粮库前等待交粮。据统计,仅高粱一项,伊力特酒厂每年就需购进2.5万吨,而整个伊犁地区的高粱年产总量只有1.6万吨左右,“伊力特”全部购进尚不能满足需求。为此,近年来,“伊力特”与多个农业团场签订种植合同,在保证原粮供应的同时,也促进了团场的发展,农民的增收。
负责采购原粮的供应部部长陈健对记者说:“伊力特”对入库粮的要求必须是新粮,高粱、小麦、大米、玉米、豌豆必须达到国家标准,确保原料纯天然、无污染。通过对优质粮食有机整合和利用,保证伊力特酒健康、安全、绿色。
在伊力特厂区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高矗立的金属储粮筒仓,当人们津津乐道于“伊力特”英雄本色的气概时,从来不会忘记酿造真正的粮食酒是“伊力特”根本的本色。
适宜的气候环境,多种粮食的有机结合,50年修炼的炉火纯青的独特酿酒工艺,造就出了新疆好酒——伊力特,“伊力特”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不断创新工艺,坚持纯粮酿造,为酿造出消费者喜爱的酒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