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风雷曾帮助高盛集团建立了中国证券业务,现在正凭借自己规模达25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公司进行大手笔投资,动摇着中国私募股权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在方风雷的最新一桩交易中,他与中国国有企业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向乳品生产商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投资约7.8亿美元,收购了后者20%的股权。
在中国,投资银行家是“猎象人”,他们专门瞄准那些想要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交易或跨国并购交易的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此类交易的规模动辄数十亿美元。
而私募股权公司在中国的经营路线却与此不同。它们喜欢向更敏捷的“老鼠”提供资金,即那些规模小、发展迅速、有巨大增长潜力的私营企业。私募股权公司向这些小企业的注资规模一般不大,小到只有2500万美元,却希望获得巨大回报。大型收购基金一直难以在中国达成巨额交易,因为中国政府不愿让本国企业的控股权落入外国人之手。
这种局面直到方风雷与他在高盛时的同事王忠信进入私募股权业才开始改变。这两人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方式来做私募股权交易。在中国大型国有银行中国银行(4.48,-0.13,-2.82%)和中国建设银行(6.21,-0.17,-2.66%)的海外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和美国银行为筹集资金而出售这两家中资银行的股份时,方风雷与王忠信抓住机会入股了中行和建行。
大多数私募股权基金可能对这类交易并不感兴趣,因为它们对入股公司不会有什么影响力,而且所投资的公司已经上市了。但方风雷的私募股权公司厚朴基金却在这一领域展开了耕耘,参与人员运用自己在投行领域的关系和投行业务技巧,将中国一些国有企业和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捏合成一个财团,一举从美国银行接手了价值73亿美元的建行股份。这笔股权转让交易的双方都未聘请顾问,因为厚朴基金的王忠信在交易中扮演了中间人角色。王忠信曾是高盛亚洲投资银行团队的联席负责人。从目前情况看,入股中行和建行的这两笔交易都非常成功,因为全球银行类股都已从今年早些时候的低点反弹。
在入股蒙牛乳业的这桩交易中,方风雷与中粮,这一大象级别的投行客户所建立的长期业务关系意味着,他有可能从上市公司蒙牛乳业接手一部分股份,蒙牛因去年的乳品丑闻而遭受重创。蒙牛乳业曾经是一只“老鼠”:2002年时,摩根士丹利和其他两家投资者仅出资2600万美元就获得了蒙牛32%的股份。而现在,市值近40亿美元的蒙牛已经变成了一头大象。
所有这些都意味著,与淡马锡和高盛结成有限合作伙伴的厚朴基金,正以比中国大多数私募股权基金更快的速度在使用资金。虽然它做成的这些交易目前看上去不错,但情况究竟怎样显然还要看厚朴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不过,到目前为止厚朴基金在“猎象”方面已经做得相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