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论道:张瑞敏“造船”



领导力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我理解企业领导人不应该仅仅是舵手或船长,更应该是这艘船的设计者,是船主。领导者的职责应该是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这就是造船。这个人才机制自身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人才,对一个大型企业来说,这种机制的建立要比老板具有敏锐的发掘能力更为重要。

  创新管理

  海尔在内部提出了创新的三个原则:企业创新的目标是创造有价值的订单;企业创新的本质就是创造性地破坏;企业创新的途径是创造性地借鉴和模仿。在创新的三原则下,海尔建立了一个创新体系,体现在6个方面:战略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管理

  海尔文化最外层的是物质文化,中间是制度行为文化,最里面的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海尔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就是创新。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海尔的成就,主要不在于有形的东西,而恰恰在于无形的东西,这就是观念、思维方式的全新的变革。

  战略管理

  我们的发展战略是根据用户对我们的要求来制定的。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经过了三次战略转移:第一步是从1984年到1991年的名牌战略阶段,创出海尔名牌;第二步是从1991年到1998年的多元化战略阶段,从一个冰箱扩展到所有的家电产品;从1998年以来就是国际化战略阶段;2005年底,海尔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流程管理

  海尔流程再造不仅改变了组织结构,还改变了人际关系。企业内部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市场关系,大家都对着外部市场,最大限度地获取用户的资源。海尔独创了“市场链”机制,即上下工序、上下岗位之间,通过“索酬、索赔与跳闸”形成市场链(即市场关系、服务关系),每个工序、每个人的收入来自于自己的市场。

  人才管理

  “赛马不相马”的人才管理理念,不仅仅是一种人才选拔和管理机制,更是“尊重员工”的企业文化的具体展现。作为一个领导,重要的不是怎么样去识别人才,而是应该建立一个制度,创造一种氛围,使它可以出人才。缺人才是现状,但最缺的还是出人才的机制。

  关系管理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拥有客户资源的多少,谁拥有客户资源谁的核心竞争力就强。所以,海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海尔不断帮助用户成功,所以海尔才能成功。

  营销管理

  从本质上讲,营销不是“卖”而是“买”。买进来的是用户的意见,然后根据用户意见改进,让用户满意,最后才能得到用户的忠诚度,企业也才能获得成功。关键还是对客户需求的认识和把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3999.html

更多阅读

海尔转型:张瑞敏现在借鉴的已是耐克而不是通用

文/于清教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近日表示,海尔计划脱手大部分生产业务,以削减成本并加快为客户提供服务和对市场趋势做出反应的步伐。 海尔转型绝非大象转身这么简单,在产能过剩、利润稀薄、竞争惨烈而被迫转型的背后,张瑞敏果真

海尔转型:张瑞敏洞察未来的“背后”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长刘东华评价柳传志和张瑞敏在中国企业史上的地位时说,前者是善于用复杂捍卫纯粹、在理解和尊重各种逻辑的过程中安全地强化和放大自己的逻辑的“伟人”,后者则是坚持用纯粹应对复杂,卓尔不群、我行我素地追求成功、

海尔后浪推前浪:张瑞敏的后浪在哪里?

多年来,谁将接张瑞敏的班,成为各界议论的焦点。从已经67岁的杨绵绵,到梁海山、王召兴、周云杰、崔少华、武克松、柴永森等三四十岁的副总裁级人物,多年来被人们一遍一遍地念叨。然而,号称“赛马不相马”的海尔,这场马一赛就五年甚至更久,

海尔奇迹:张瑞敏管理名言精选

在中国,张瑞敏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人们都能记住他所创造的商业奇迹。他确立了“名牌战略”,带领员工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奇迹。24年来,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7年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的

张瑞敏:海尔的全球化品牌战略

 去年12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海尔创业21周年暨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研讨会”上,外交部李肇星部长等官员、学者到会,共同关注并阐述了对于海尔作为我国龙头企业其未来战略的构想。   本刊总编应邀到会,现在此独家刊发海尔

声明:《总裁论道:张瑞敏“造船”》为网友小代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