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女娲是大地的女儿,她的上半部像人,下半部像蛇。她在大地上一个人游玩,时间长了,感到很孤独,就用泥土造出了人类的祖先,以及各种动物。人类渐渐繁殖增加,大地-上变得热闹起来了,女娲看了很高兴。
可是,有一天,天空突然破了,大地也裂了开来,于是整个世界上都是从天-上落下来的烈火和地下冒出来的洪水。人类的生活变得很痛苦。女娲看到人类的痛苦,感到十分难过,于是决定去修补天空和大地。她把彩色的石头溶化了,用来修补天空,用泥土去填平地下的裂缝。她又砍下了海洋里的神龟的四条腿去支撑天空。这样,世界又恢复了平静,人类又开始过安定的生活。
以现代的眼光,女娲也许是一个外星人,具有人面蛇身的一个高等动物,已具有奈米的完整技术,有重组和加工分子的能力。当她来到地球时,就拿起土地,依心中的基因蓝图,重组分子,做成她心中的人类以及各种动物(细胞质、DNA、基因片段、蛋白质,这些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元层次尺度大多在微米级或以下,其中基因片段、蛋白质即在纳米级。)。这用泥土造人,以现在的技术描述就是奈米技术里的(building block),将原子或分子设计组合成新的奈米结构,创造出新的东西。当她溶化彩色的石头上去补天时,所走的天梯很可能是重量只有钢的1/6,但强度是是钢100倍的碳纳米管。
所以,这个神话在数十年或百年后可能就不是神话,而是人类本身技术就可达到。你可以想象得到未来的美感可能已不做纹身,而是干干脆做一个蝎子的身体,或定做一个和女娲一样漂亮的蛇身。你读书的方式,可能是植入不会被身体排斥,且比现在最小的次微米芯片还小1000倍的蛋白分子芯片图书馆,而不必背书了。而工业汅染,也可能用奈米回收器集中后,变成下一个奈米成品的原始材料,因为奈米加工的原始材料正是原子和分子,所以地球又可能回归到大自然美[1.35 1.50%]丽景象的“理想世界”。
但是人类,又是如何进入到那样的“理想世界”呢?如果以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几次重大的民生改善的启动因素和重要影响,希望藉温故来知新。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和机械的发明启动现在纺织工业、煤炭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运输业和通讯业等领域高度成长。有能力操作蒸汽机和机械的企业,可获得较高的利益。
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和发电机的发明是革命性的关键技术创新,发生在许多领域,例如动力工业、钢铁工业、能源和化工、运输工业和电讯产业等,这些产业,是当是最大的价值创造者。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是知识创新带动的工业革命。
主要的技术创新领域有人工合成技术、电子工业、工业自动化、新材料、新能源和航空航天工业等。同时,新产品和新产业涌现并快速成长。高技术和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科技产业、教育与培训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成为增长和就业的明星。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著之“后资本主义社会”(后资本即指知识资本)中均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意指经济的推助力不再是有形的资产(如资金、机器、设备等),而是诸如专利、技术及知识等之无形资产,最明显的例子是世界五百强里不乏从车库起家公司,如MS、HP、Yahoo、Cisco……等。一方面大研究组织如IBM实验室、贝尔实验室、美国太空总署等动辄结合数百、甚至数千名科学家的智慧投入一项计划中,另一方面,大学纷纷与工业界结合作,作应用科学的研究,知名的例子如史丹福大学创造了硅谷,麻省理工学院则加惠了一二八公路区(Saxienian,1994)。早在1987年,研究发展(R&D)产业在美国已经变成一个年产值一千一百八十亿美元的大产业(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1987)。
归纳以上可得到几点种要的启示:
一、每次的工业革命,有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由技术发明、技术与制度创新推动的。
二、每次创新革命结果,都会造成所得的重分配:即每次主导革命的产业,相对于既有产业,总经济利益会明显提升。如每次的工业革命导致工业比重的上升和农业比重的下降,而知识革命又导致工业比重的下降和知识产业比重的上升。换言之,谁能掌握创新革命,谁就能掌握高于其它产业或公司的经济利益。
三、现在已经到了知识资本时代,到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前,都带有较浓的资金资本主义色彩,即生产的关建要素主要是资金,没有资本就很难从事生产和其所得分配。但是在现在对创新能人者配股的分配方式,先进国家则已是司空见贯的制度了。
从以上三点可以获得,企业要提升价值必须透过技术创新,且在第三波的工业革命里,知识工作者的创新又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第三波工业革命里创新成功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整合好知识工作者,第一个做出女娲那蛇身的生物科技的公司。那么,肯定可以让股票市价上扬好几倍。对于一个有志于掌握未来创新的管理者,你应该学习的是“如何整合和管理知识工作者,和作好创新管理”。或者说,对一个创新管理者而言,奈米级的管理知识就是“如何整合和管理知识工作者,来作好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