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希望已经22岁了。在1993年的时候我们刚刚开始组建集团公司,那个时候是外资企业一枝独秀,国有企业遍地开花,民营企业非常稀少,我们的竞争是不完全的竞争。所以当时我们能够很容易成功。而我认为2000年以后的竞争将是非常残酷的,我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1998年,我们完成了100个工厂的建设,往后怎么发展,我确实不知道了:如何保持这100个工厂发展壮大?是到海外去发展,还是在国内继续建更多工厂?是多元化,还是继续在本产业发展?
经过思考,我觉得还是应该在生产领域里面发展,所以我继续把饲料做大。然后我想能不能往上延伸?跟饲料高度相关的是榨油业。我预计会在2007年、2008年进入榨油业。
我们还能做什么?在1997年我们进入了赖氨酸产业。我们要做的是,必须让这个产业从原料、从资源开始就有更强的竞争力。我们选择了玉米为原材料。同时,这样的产品是一个高能耗的产品,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费用降低,在玉米产地生产这样的产品,我们的竞争力是非常强的。我当时算了一下,这样做与不做的结果有30%的成本差异。所以,这就是我们确定的一个方向:将来我们要在中国的北方玉米产地去自己发电、生产赖氨酸、饲料,把这个产业链整合起来。但是,如果我们专为赖氨酸建设一个热电厂,它一定是小规模的,效益是非常低的。所以我想能不能建一个大型的热电厂,把电用来生产一种高能耗产品,同时用蒸汽来支持我们的饲料产业。思考了6年之后,我们从饲料产业自身和我们需要做大型的工业项目这两条线得到一个交点:我们要建大型的电厂,生产电解铝。非常巧的是,我们工厂一开建,就遇上了宏观调控。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国家是宏观,我们是微观,国家是整体,我们是局部。我们不能批评国家,我们不能为此消耗我们的精力,我们只能承认它,然后来看看我们有什么办法来改进。
我们的产业不算多元化,是关联的两元化,互相支持的两元化。有人说刘永行因为饲料不赚钱了,所以转业了,这是错的,不了解情况。我们正是想做大做强我们的饲料产业,而且找到了与饲料互相支撑的一个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