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从您的文章中能体会到一种世道人心,很悲悯,是因为您读佛经的缘故吗?是有什么触发你来关注佛经?
厉小舒:我相信自己前世必与佛有缘。我很小就信因果,但是真正看佛经是从大学开始,那时真正有找到归宿的感觉。它能给你带来思想上的高度,让你一下子就能看到问题的根源,读久了之后,看人间的事一目了然,越复杂的事越是简单。你会发现你比别人活得更通透,处理问题特别自然和顺利,因为你跟宇宙场的规律是顺应的。
梁启超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像《金刚经》,我看了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体会。后来每次心里有一些不安定的时候,随便翻到哪一页,总觉得里面有些话对我有一些提醒。而且有些话在看第一遍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但是后来看的时候一下子就会有触动。那时我就感觉到,佛经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在和你见面之前我把《地藏经》又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心境平和曼妙,无与伦比。
我在读佛经的过程中,心慢慢地会往这个方面找感觉。像基本的戒定慧、真善忍,是一定要有的。比如真善忍,“真”是第一位的。只有“真”了,“善”才有意义。否则,善也只是伪善。所以“真”都做不到,忍也是虚伪的,或者为一些不足道的事去忍,比如为物质、赚大钱。这跟真理的“真”是背道而驰的。一定要确定自己跟真理站在一起,然后再做到“善”。否则,善也都是有条件的善。
价值中国:宗教对人的改变由内而外,包括容貌和气质。
厉小舒:佛教里说人的躯壳只是一个载体,而且躯壳是可以改变的。喜欢这些东西是很虚假的,主要是看灵魂。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作恶,但是晚年的时候突然向善了,这时眼神各方面就会变得柔和。容貌是修出来的。
价值中国:相由心生。
厉小舒:没错!
价值中国:您在文中多次提到《和谐拯救危机》这部纪录片,您怎么看待这些危机?
厉小舒:我看了很多《和谐拯救危机》这类的资料,它讲的是危机频发的时代,人们应该怎么做?很多人认为危机就是天灾人祸,其实今日的危机,早在2500年前就有人看到了,危机是人的意念造成的。所以,也只有人心,才能改变我们生存的环境。人心清净,就是免疫的能力。清净心,慈悲心能解毒。
我现在基本不看新闻,因为新闻里除了战争就是灾难。另外就是八卦花边新闻,把这些堂而皇之地放到电视台去播,我觉得非常恶心。
价值中国:新闻里,看许多人哭哭笑笑傻傻闹闹,历史上反反复复,只是换了人名而已。人类的很多危机是由人的意念造成的,佛法里说“渡”,但是有多少人会反观诸己??
厉小舒:所以推广是很累的。这就是显宗和密宗的区别。密宗指的是你内心有这种境界,就去修炼。显宗是需要到处说法的,这个过程真的很苦,因为费口舌。地藏菩萨就说,人是很难渡化的,很多人根本不明白而且听不进去,有点善念稍纵即逝。只要有一点恶的环境,恶念马上就会滋长。所以不能责怪别人不反观诸己,应该想自己用多少时间在做这个“渡化”的工作。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是在解决问题,实际上在不断地制造问题。比如有的人想赚很多钱让家里人能富裕一点,但实际上给周围的人、给自己的清净制造了一堆麻烦,真的是舍本逐末。或者人们认为,甲型流感来了,要赶快研发疫苗。但实际上科技永远比不上因果。它的根源是什么?不弄清这个问题,否则,今天有这个流感,明天有那个流感,根本是跟不上的。只有改变自己的心,这才是根本的。如果人们连基本的信念和智慧都没有,那人活着和一头猪有什么区别?我看到很多人在苦难里挣扎还找不到方向,觉得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价值中国:对您来说,现在您觉得什么是有意义的事,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
厉小舒:人活着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就像走的时候能带走的就是自己的智慧、安详、心平气和。为什么要去追求一些瞬间就会消失的东西?就像有些有钱人找不到自我。正常生活是伦理,是道德,是因果,是智慧。
现在的人越来越没有信仰了,让他们有信仰也越来越难。信念坚定的人只能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感化他们。一直向善,就会逐渐感化你周围的人。
成功,本来就是一个宗教命题。功是什么?就是功能、功夫。成功就是一种看不见的境界,杂念越少,功就越高。只不过很多人将它歪曲了,以为就是把事做大了就是成功,其实这样的“成功”常常根本谈不上境界。
至于幸福,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全部,很疯狂,像一个没头苍蝇一样到处飞到处撞,疲于奔命没有自我。那时我体会到,关键是要一切处于和谐之中,心态要稳定。活着的使命不是创造剩余价值,而是把自己的智慧和悟到的东西传播出去,沉下心来让自己甚至更多人活得清醒。
当然,这个过程是有得必有失。但是你悟到的时候,那个所谓的失就已经不是失了,没失去什么,只有得到,因为你的智慧已经悟到那个点了,不会太在乎。活着的目的是为了内心的安宁。所以,除了工作,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真正的志趣,不要放弃,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世界。
价值中国:现在很多人感觉被外界裹挟着在走,但根本问题是得有一个充实的自我,才不会陷在一个群体的价值里。
厉小舒:是。
价值中国:“和谐”是当今社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社会一个很重大的命题。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和这个主题相关。在CCTV新闻频道曾有一则报道,说水果批发市场的荔枝很鲜艳,原因是商贩往荔枝上加一种保鲜液,经化验这种保鲜液的主要成分是对人体伤害极强的硫酸。有意思的是,当记者去暗访时,无论是卖荔枝的,还是卖保鲜液的,都好心的告诉记者,要是自己吃就不要买了。
这似乎揭示了一个现实,就是在价值观念层面,显规则与潜规则是割裂的。必须要先重新掌握常识,然后再去判断现实,懂得人情世故成为最关键的生存原则。所以,首先要明白这些割裂的存在和真实,然后和谐才成为一种可能。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厉小舒:佛教里讲到最基本的要戒掉贪嗔痴慢疑,但这个在现实生活中太普遍了。人活着很苦,尤其是在中国,除非是你做事不走心。要是你用心去做,苦难会一个接着一个。身边很多环节,本来认为会很好,但是人心变了,结果也就变了。
但是归根到底,这里其实只有一个规则,就是真善美,没有潜和显的区别。要是没有这么做,就是没有坚定信念,被世俗左右了。真善美是不二法,不应该被质问。人要么就是做了一件坏事要么是一件好事,没有不好不坏。
说到把人情世故当作关键的生存法则,这就是因为没有信仰,所以认为这个是关键。我认为人存在的关键绝不是人情世故。全世界都不理我,我也可以,这就是信仰(不过这么说有点偏激)。如果几乎每一分钟都在找一种天意,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是一种顺应自然和宇宙规律的状态,这个时候自然把你带到哪儿你都会事遂所愿,都会有饭吃。如果把人情世故当成关键的话,其实是被迷惑了,完全把假相当成真的。人们因为不愿吃苦头,故以生存需要为借口,放弃真我,转而追求人情世故。
价值中国:但这里有时有个主观动机和客观结果的区别?人可以活得这么精确吗?
厉小舒:人不是非黑即白,但人做的事是非黑即白的。至少动了的那颗心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