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先想着做大,要先做强
记者:企业如何在技术研发和管理上寻找平衡点?
余世维:我认为是齐头并进,但技术更重要一些,如果技术不行,公司关门了,还谈什么管理。但也不是说管理就不重要,这是分工协作的事情,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记者:你认为中国有哪些企业在管理方面做的比较成功,值得大家去学习?
余世维:钢铁业中的宝钢,通信业中的移动,电脑里面的联想,家电里面的海尔,在我们本国来讲,做的都还比较不错。
记者:请你为目前的中国企业提一些建议,使之保持稳步发展?
余世维:首先地方政府要研究该区域产业以什么为主,我不相信一个地区什么都会做,什么东西都去发展就什么都不会,不要随意浪费资源。
其次,中国企业不要先想着做大,要先做强。企业发展的5个阶段——小、稳、强、大、久。我们的毛病往往出现在“小”到“大”,但中间的“强”不见了,比较躁进,这还是一个浮躁的问题。
还有,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都想当老板。其实谁是工头,谁是领班,谁是老板,大家都是一个团队。中国人生下来就想当老板,3个人一个公司,5-6个人一个公司,广州就有很多,真正厉害的不到十分之一,所以大浪淘沙,这样搞下去就是消耗资源。
“激情过后”与“大浪淘沙”
记者:你怎样看待最近中国企业广泛发起的从“中国制造”走向“自主创新”?
余世维:关于自主创新,我提几点疑问:我们要怎样去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怎么去重用他们的人才?这种创新如果要拿钱,产业和政府大家一起如何出资?这个创新出来以后,如果可以变成一个商品,该如何来转化,能够很好的把钱收回来?这个自主创新的技术对社会有益还是只是一个纯技术,纯物理和纯化学只是去得诺贝尔。对社会有贡献,可以转化为商品的技术才是重点。
据我了解,日本研究半导体是10个大商社拿钱,每家拿10亿,政府把门关5年,5年以后把门打开,日本就变成一个半导体强国,政府和民间是这样配合的。注意,他们的商社每个拿10亿出来,我们国家要搞这个事情,首先要确认谁拿钱,政府要给什么政策,人才怎么用,科学家的薪水很贵,要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拿出来什么样的实验室?
我再拿台湾举例子,台湾有个单位叫工业研究院,是台湾经济部门底下的一个事业单位,工业院里养了一大堆的专家,经济部拨预算,专家开发技术,研发出来的项目通通按照一定的价格卖给民间,民间的企业就不用养科学家和专家,因为经费毕竟很高。如果研发的项目失败了,则由政府吸收,成功了就变成商品,结果就是台湾的芯片占世界的70%。台湾的模式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
记者:中国的出口企业目前的的确确面临很多困难,人民币升值、国外对中国商品的歧视政策等等,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你有什么建议?
余世维:有两个词你把它记住,大家常常挂在嘴上,一个叫“激情过后”,另一个叫“大浪淘沙”,这都很正常。我看待这个问题是平常心,如果没有“激情过后”的“大浪淘沙”,那才是不得了了,大家都在幻想。人一生病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做生意赔个钱以后就会小心。做企业不要急躁,要练好内功。
余世维,中国台湾人,著名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学博士后,美国佛州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