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实权的领导人 张沙莎:创业型组织 领导人如何放权



“如果我不放权,那么我的短处就会暴露,而我的精力也会更多地被消耗在大量的日常事务中,牵制我长处的充分发挥。对公司整体来讲,这是致命的。”张庆说。他是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CEO、首席顾问。 在公司从创立至今的发展中,张庆曾先后两次放权。尽管两年前走了放权“弯路”,但张庆明白,放权是企业发展必需的。在吸取之前的“弯路”经验后,张庆再次放权,让公司走上了规范之路,自己也得以“轻装”上阵。 陈涛的放权看起来更加“彻底”:作为一家DESIGN HOUSE的创立者,陈涛通过放权来完成从软件开发员到老板的转型。放权之前,陈涛和他的几个合伙人要完成20多个模块的制作,如今,陈涛和合伙人手中握着的模块数量仅剩3个。 放权,让张庆和陈涛得以扬长避短,从琐碎的业务和日常事物管理中抬头审视战略。但也有朋友担心他们的手下羽翼丰满后“叛逃”,不过陈涛自有分寸,他“已经把最核心的握在自己手里了”。 公司业务越来越多,创业者越来越忙,越来越累,开始对亲力亲为显得力不从心,于是想到放权,但是又担心放权后产生的不良后果。所以,困惑、挣扎……而后又在阵痛中不断反复。这是那些成长迅速的创业型组织的典型症状。 “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10个人的时候,你要走在最前面;100个人的时候,你要走在中间;1000个人的时候,你要走在后面。每个创业者都希望自己成为“上君”之才,放权就是创业者不得不过的一道槛,当然放权有放权的艺术和风险。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评价说:“放权相当于投资,大致的概率是每培养5个项目经理,可能其中有一个人会流失,如果领导人打算放权,前提是能够接受有人出去单干。” 解放自己 成就团队 “我并不在乎个人权力有多大,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团队品牌价值的体现。”张庆告诉记者。 作为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CEO、首席顾问,员工一向把张庆当做他们的精神领袖,而张庆却更愿意把自己放在主教练的角色里。 公司创办之初,只有13人,而张庆就是这13人中的精神领袖。“那段时间确实很辛苦。”张庆告诉记者,创业初期的辛劳,至今仍历历在目,“当时在公司管理上我要花很多心思,在员工培训上要花一定时间,在公司的品牌拓展方面我也会花时间接受采访,还要写专栏文章,而且担任公司的首席顾问,客户希望我亲自出席,所以还要谈许多重要的案子,包括方案的创意、修改等一系列工作。” 如果按照创业型企业发展的常理推断,接下来的景象应该是这样的:张庆开始越来越忙,变得越来越累,而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这个管理者会对亲历亲为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他开始想到放权,但是又担心放权后的不良后果。所以,困惑、挣扎……而后又在阵痛中不断反复。 然而,张庆不是这样的。 “现在想想,我也算是有先见的吧。”与传统创业型管理者不同,张庆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在有意识地放权了。 “我很清楚自己的长、短处是什么,我不能什么都自己做。如果我不放权,那么我的短处就会暴露,而我的精力也会更多地被消耗在大量的日常事务管理中,牵制我长处的充分发挥。对公司整体来讲,这是致命的。”张庆表示,对于一个咨询公司而言,首席顾问的价值,应该更多体现在业务上,这才是公司的立身之本。 虽然张庆自己的公司才成立了2年,但张庆却早在多年前就已扬名体育市场营销领域,他1996年加盟李宁(25.9,1.40,5.71%),一干就是7年;2003年加盟实力传播;两年后,张庆应邀出任李宁创办的另外一家公司——一动体育发展公司总裁,服务客户有联想集团(3.33,0.18,5.71%)、中国篮协、CBA联赛等;一直到2007年,张庆才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而如今的诸多管理理念,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培养起来的。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出现了COO。公司管理、公司运营、员工工资表的制作、员工升值、加薪、业务会议、报销等一系列担子,全由COO挑了起来。 张庆表示,当初决定这么做,主要是考虑两点,一是公司发展需要这样一个角色的出现;二是他从来不希望把资源全“捂”在一个人手里,而是希望能把个人的品牌价值复制到公司和团队的品牌价值上。 而事实上,除了这两点原因之外,让张庆坚定信念要做好放权的,还来自于两年前的一段“弯路”。 在一动体育的时候,张庆也放权过,只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似乎更像是“放任”。过于理想化的张庆,在兼容并蓄中甚至丢掉了一个管理者的立场与原则,直接导致了团队形不散而神散,无法形成核心价值观与竞争力。 现在看来,或许那时候张庆根本还不懂得什么叫放权,又要怎样放权。也正是因为不想再走过去的老路、弯路,张庆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走上了规范放权路。 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随着员工与设备数量的增加,张庆发现,他领导COO,COO领导员工这种先前行之有效的一对一管理模式行不通了。 “那时候明显感觉到COO的压力过大了。”张庆坦言,随着公司的发展,COO越来越像公司成立之初时他的状态了,无法最大化自身价值。 这个时候,张庆开始了第二次放权。 张庆从年轻员工中任命了一位CMO,协助其在客户拓展和公司业务规划方面的工作;同时提升一位副总经理,负责公司HR和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四人管理团队。加上三个部门总监,公司已经从一对一的领导转型成了7人领导20人的局面。 用张庆的话说,这次放权,他看到了好的迹象。 “首先充分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实现了个人价值最大化。”张庆表示,此次调整不但减轻了COO肩上的担子,令其集中精力在其优势项目,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其他人的积极能动性。 “新提拔上来的副总,从大学毕业就跟着我干,5年了,我是看着他成长起来的,他的优势是什么,我很清楚。再说CMO,具备很强的策划能力,视野广阔,思维活跃,如果只是把他放在独立的工作团队里,他的价值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我现在的‘放’,就是他们的提升,可以使他们更超脱。”提起自己的爱将,张庆赞不绝口。 “员工的主动性也明显增强了。”张庆告诉记者,过去他经常听到员工说差不多就可以了,因为后边有“老大”在,“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对我的依赖越来越少了,开始自己去规划,自己去做事了,拼劲、狠劲全都出来了。” 和两年前相比,团队飞速成长,在活动管理和实际执行方面,也已经形成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了。“现在我基本上只是在前期对客户的分析、框架及核心创意上参与一下,有的方案会在最后时刻把把关,而有的时候,连方案都放心不看了。”张庆表示,现在已经抽身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公司整体方向上的把握,以及客户的拓展上。然而,张庆却并不满足于此。 “这还不是我的理想状态。”张庆表示,现在他还处在传帮带的过程中,仍然会去敦促员工的晨会,会去做各种指导,“我期望的是,在经历一段时间以后,可以达到成果自动生成的状态。我也不再是一个教练兼球员的双重角色,而把球场完完全全地交给我的员工。” 放权绝非放羊 回想刚创业的那段日子,陈涛很是感慨:“那时候真是忙啊!”在工作室中,无论是早上、下午、还是晚上,甚至是半夜,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都能看到陈涛的身影。“技术、管理、日常工作……什么都要操心;对产品、对员工、对客户,什么都要负责。有的时候想想,真是有了事业,却失了自由。” “虽然累,可是却很开心。毕竟那是在经营着自己的理想。”陈涛表示,即使再苦再累,他都能挺过来,从来不会觉得会有什么能阻碍自己和公司前进的脚步。而这份乐观,在5个月后戛然而止。 “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困惑。”陈涛清楚地记得,去年10月,几个创始人坐在一起就是否要放权进行了一次严肃的探讨。“那时候公司已经发展很快了,业务量也明显加大,管理的员工也多了。而对于亲历亲为,却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了。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像是管理者,而是和普通编码者没什么区别。”陈涛坚信,放权的时候到了。 “后来我们就放什么、放多少进行了一轮讨论,最后顺利达成了一致,保留5个模块的制作由我们自己完成,其余全部放手。”陈涛说,他们是魄力型的管理者。 陈涛的说法不无道理。放权之前,陈涛几个人要自己完成20多个模块的制作,而第一次放手只留下了1/4。然而,在陈涛看来,5块足够了:“我已经把最核心的握在自己手里了。” 接下来的日子,陈涛稍稍松了一口气:“工作量明显减少了。之前经常要工作到夜里一两点,那段时间,差不多晚上十点多就可以收工回家。” “不过,刚开始还是有些不适应,还总是什么都想干干。”陈涛坦言,平日亲历亲为惯了,乍一放权,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自在”,“而且角色也变了。从某种程度上讲,自己直接掌握的权利减少了,在某些场合自己从主角变成了配角,而主角却是自己的部下,总是觉得怪怪的,一时还真调整不过来。” 后来,适应了,习惯了。再后来,胆子更大了。 如今,陈涛和他的朋友手中握着的模块数量仅剩3块了。“我是技术出身,但我现在的角色是管理者,管理才是我的本质工作。我应该做的,是从没完没了的日常事务中抽身出来,从枯燥的技术研究中抽身出来,从纯粹的模块生产中抽身出来,专心去思考企业战略性的事情,留出精力去处理一些突发的、非常规的事情。” “也就是说以后要做一个‘捂着’3个模块做管理的领导了?”面对记者的提问,陈涛不假思索地就给否定了:“不。目前还远远不是最理想的状态。” “那你就不怕员工掌握了核心技术后也像你当初一样,出去另立门户吗?”对于记者的追问,陈涛似乎早有准备:“说实话,我怕。但是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我不会毫无保留地全盘放手给员工,我有我的底线。” 陈涛告诉记者,为了不让昔日自己老板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会守住最后的“家底”。 陈涛的发迹,还要从一年前的“不仗义”开始说起。 2008年4月前,陈涛在外人眼里一直都是一个安分、踏实的小白领。在一个响当当的跨国公司,有着很好的发展平台担任技术工程师,一个令人艳羡的职业,拿着不菲的工资。开放的企业文化,让身为一般工程师的陈涛,可以轻松接触到手机软件中各种顶尖的技术。用陈涛的话讲,都不用挖空心思地琢磨“偷”,本事就都学到了。 慢慢地,陈涛发现自己也算是个“行家”了。在朋友的“怂恿”下,这一身好武艺也终于得到了施展。2008年4月,陈涛的朋友拿到一个手机项目,而陈涛则毫无疑义地成为了软件制作的首要人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陈涛以“兼职”的身份参与了这个项目。 一个月后,陈涛发现这样的工作更有挑战性,于是辞去了外企的工作,同朋友开起了公司,另立门户,专做Windows平台手机。那个时候,公司只有7个人,陈涛是软件部总监。 “许多朋友都说我放得太多了,劝我‘收敛’一下,但我告诉他们,只要我还想把企业做下去,还要把企业做大、做强,我就必须再放手。”陈涛表示,“下一次,或许是2块,或许是1块,再或者,1块不剩。而是对模块进行再拆分、再剥离,剥离出重要部分,只把最最核心的技术握在手中,其他全部放手让员工去做。” “大家总是担心公司会出现又一个当初的我,说实话,我也担心。”陈涛坦言,如果员工带走核心技术、带走客户另立门户,那么,对公司的生存将会是致命打击,“其实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一直坚持要把握核心技术不放手。” “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陈涛坚信,只有拿捏好放权的尺度和分寸,才能确保公司快速发展,管理者集中精力应对公司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员工得到充分锻炼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的多赢局面才能早日出现。 专家点评 袁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小公司不用放权,因为95%的小公司会一直是小公司,而97%的小公司到死亡的时候还是小公司。放权的前提是,创业者有没有想清楚要经营一个怎样的公司。领导人放权相当于投资,一般大致的规律是每培养5个项目经理,可能其中有一个会流失。当然如果5个人中有三四个出走,那说明你公司本身的问题很严重。领导人在决定放权的时候应该先计算一下投资收益,你所放权的这个人是否能够创造新的资源,一旦他离开,会带来多大的损失。然后,公司要有一个收益分享机制,这样可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最后,应该是在“笼子里”放权放资源,确定最低的标准和规范,培养有责任的合作伙伴。另外,不要把大公司的做派用到小公司,大公司总是容易禁锢员工的创新,而小公司是需要探求创新的。

 中国最有实权的领导人 张沙莎:创业型组织 领导人如何放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2932.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古诗词最有气势的诗句! 有气势的八字诗句

中国古诗词最有气势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只觉苍天方溃溃欲凭赤手拯元元十年揽髻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我志未酬人犹苦东

中国最早国歌的歌词作者是谁? 中国国歌歌词歌谱

中国最早国歌的歌词作者是谁?袁腾飞《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介绍中国最早的国歌国旗,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错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外国的交往日益增多,清政府时候的中国,没有国旗,也没有国歌,只有象征皇权的黄龙旗。1889年,张荫桓出使国外,请

中国古代最有才华的十位女诗人 古代女诗人有哪些

中国古代最有才华的十位女诗人石之桑/图片编辑、文字整理许穆夫人: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许穆夫人,姬姓(名不详),卫公子硕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是我国见于

声明:《中国最有实权的领导人 张沙莎:创业型组织 领导人如何放权》为网友忍痛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