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发出一条短信息:永葆童心,常运童眼,练就一身童子功;童言无忌,童趣盎然,切记年年过此节。
混迹职场,不禁联想:管理者可有童子功么?
自从德鲁克将“管理”确立为一项职业以来,“管理”已经越来越演变成一项最“不专”的专业:一方面是在“管理”大概念下的无限细分至“五马分尸”的地步——战略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大量其它学科与“管理”的反复嫁接:心理学、经济学、数学……“管理学”的本来面目反倒模糊起来,胡适曾经说过:历史是个小姑娘,任人妆扮。当下的管理近似于“小姑娘”了。
好在管理者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的,管理是一门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只有由管理者所产生的行为才是鲜活的、常青的。把管理者与非管理者、优秀管理者与拙劣管理者进行比对,我发现差别不在于他们日常所从事的任务、不在于他们的教育背景、不在于职位高低,甚至不在于他们的从业经验,而将他们区分如楚河汉界般的因素,来自一些极其不起眼的基本面,我将其称之为管理者的“童子功”。归纳起来,主要是三门“功夫”:
一、系统思考的功夫。这门功夫可谓通幽深微,可意会难以言传,包含着全局的思考而非局部的思考,动态的思考而非静止的思考。而一个人若能同时兼顾到空间上的全局与时间上的纵深,形诸于外,必有特点:远见够远,节奏够准,精于思虑,长于拍板。
二、关注人本的功夫。经济学家王忠明每逢演讲必感叹:当今职场最稀缺的是两种人——恰到好处的人和善于衔接的人,这说的就是对于人本的关注和感知能力。管理是一项以人为要素、以人为对象、以人为载体的复合型活动,由于人在管理活动中所代表的多样性与主体性,“以人为本”实在不应是一种后发的追求,而应是一种基本觉悟和管理的本来面目。而这门功夫则包含了察言观色、洞察人心、理解人性的能力,体现在管理者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度与对他人的观察与关注上。最简单的测试就是看管理者每天花多少时间在与他人的单独交流上。
三、自觉精进的功夫。这门功夫是要举一个西方故事为例的:在《福尔摩斯探案集》里有这样一个桥段——华生总是对福尔摩斯的“神机妙算”感到惊奇,于是福尔摩斯问他的室友:“你每天住在这栋房子里,知道这个楼梯有多少级台阶吗?”华生答道:“不,不知道。”侦探说:“29级。看,这就是你我之间的差别——你只是‘看’,而我却在‘观察’。”这个故事就反映出一名优秀管理者的功夫:永远对自己有一种本能的高要求,不会将任何事情当做是理所当然的现象,而是要不断钻研、精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为一切之本,而“慎独”为修身之本,讲得就是自觉精进,决不苟且的修为路径。
既然叫“童子功”,就意味着本我天赋和基础训练很重要,而半路出家难以得道。这恰恰是对管理者的一种尊重:既然我们认同艺术家的天赋、运动员的天赋,为什么不认同管理者也是需要“天赋”的呢?在寻找卓越管理者的道路上,选对人永远比训练人更重要。经常开玩笑说通过打牌、吃饭就能分辨出人物、人才、人精或人渣,那正是因为一个人的天赋本我与思维习惯会不自觉的流露在方方面面的细节之中。卓越的管理者是一种稀缺,童子功是一种稀缺,组织的资源必须、也只能向稀缺处倾斜。
当然,谈“童子功”并不是要搞能力歧视,对于大部分的“俗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