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汝祥:如何建立一个管理型的组织?



  我们都清楚地看到,制造汽车的是工人而不是工程师或经理,灭火的是消防员而不是消防大队长,但是我们大家也很清楚,战场上开枪的是士兵,但一个好的军官对战斗结果的影响,可能是一个士兵的若干倍。

  一个军官对战斗影响的结果,是通过军事布置,通过士气调整,通过行动指挥来实现的。同样的道理,公司的管理,无非也就是经理与员工之间如何通过工作布置,士气调整以及行动指挥来实现结果的一个过程。

  现在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公司的管理如何才能使这一过程实现高效?经理层的行为能够影响员工的行为,从而实现增值?

  建立一个管理型组织的意义就在于此,让经理层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是正值,而不是负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企业都不是管理型组织,而是权力型组织,经理在“指挥员工”而不是在帮助员工创造价值。

  弄不清价值观管理与事实管理,会导致员工动机混乱症

  从员工的角度看,任何时刻都存在着大量的“选择”:选择的意思是,有很多路径可供员工去行动,每一种路径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选择的第二层意思是,选择了一个路径,就意味着对另一个路径的放弃。

  选择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有目标或目的,没有目标的管理毫无意义。所以,员工的任何一个选择,实际上是管理层在“目标”方面帮助员工决策的结果。举个例子,我们走路要迈脚,迈脚是因为要寄信,寄信是因为要传递信息。从过程上看,每一步行动都是为了一个小目标,而每一个小目标又通向大目标,直至终点。

  从这个过程看,员工任何一个节点,都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选择?一个是如何行动?每一个小目标都是通向最终目标的,所以管理就分为两类:对最终目标的认同或不认同,是价值观管理,而对最终目标如何实现,是事实管理或者叫行动管理。

  令人遗憾的现实是,我们存在着两种误区:

  第一、之所以很多企业不是管理型组织,是因为他们没有对管理做这样的分类,从而只做了事实管理,而不做价值观管理。

  第二、即使他们做价值观管理,也只是把员工对小目标的认同与不认同当成价值观,而不是把员工对最终目标的认同或不认同当成价值观。比如,一个员工在小目标的时候,动机是经济利益,但其实对大多数人而言,经济利益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实现诸如安全,成就或者名声的手段。

  凡是觉得员工不好管,凡是觉得人心混乱的地方,大多都是因为管理者弄不清价值观管理,导致员工动机混乱症。

  行动决策,如何把上级的决策执行下去?

  管理是团队行为,很多人认为,所谓团队行为,就是组织可以剥夺个人的部分选择权,这句话只对了一部分。组织可以剥夺的是个人的部分行动权,但组织不能够剥夺任何员工的价值观决定权。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管理混乱的原因,因为即使你的行动权是正确的,但价值观决策不一致,员工就会行使价值观决定权来“对抗”。

  所以,管理的有效性就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比如十个人造一艘船,如果大家的价值决策不一致,各执已见,那么,最后可能什么也造不出来。但如果大家都认同,价值决策一致,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这就是做公司关键点。公司上层的决策,如何能被下级所认同?要研究这一行为,需要从四个方面考虑:

  第一:权力。虽然权力的重要作用,是在保证决策作出之后,强制性地获得认同,但我觉得权威的作用还是被大大夸大了,正式的权力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为“冲突争议准备”的,而不是为“管理”准备的。但管理中,很多经理人却过分使用权力来“管理”。

  第二:组织忠诚。“我们”与“你们”的区别,就是组织忠诚度的体现,如果有人说财务人员很辛苦,他就是在把人分为“财务部(我们)”“非财务部(他们)”两类,而他说财务人员很辛苦的这种行为,表明了他是忠诚于“财务组织”。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组织的整体就被肢解了,总有人认为我的部门比别的部门重要,于是部门之间的“忠诚”造成了部门之间的冲突。特别是这样的人在公司高层的时候,他的“忠诚”偏见会导致组织的偏见。

  第三:信息与反馈。很多决策之所以流产,并不是因为决策本身,而是因为信息的流动受限,但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传递信息的错误,就会永远发生,所以,执行者通过直接对目标负责,然后主动寻求信息,让信息在目标导向的环境中流动,就可以大大降低信息的失真。

  第四:培训。培训的目的,是让组织成员依靠自己的判断来决策,是让组织成员通过理解来认同最终目标。只要相同的要素在决策中重复出现,培训就适用于员工的决策过程,也就是价值观的选择与行动能力。

  培训有如下功能:

  1、可以向受训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事实要素。

  2、可以向受训者提供思维的参考框架。

  3、可以向受训者传授“公认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可以向受训者传输制定决策所依据的价值观。

  组织与个性:决策前提比决策重要

  企业实际上由三种人组成:企业家,员工与顾客。企业家的独特特征是,他们的决策最终控制着员工的行动;员工的独特特征是,他们向组织贡献时间与精力,换取报酬;顾客的特征是,用金钱换取组织的产品。

  每个人参与组织的时候,都有其独特的个人动机。比如一个制鞋厂的目标就是制出优质的鞋子,这个目标是谁的?企业家的还是员工的,还是客户的?

  结论是,其实是谁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目标是不是组织的!

  组织是管理中最容易被误解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组织是什么?在我看来,组织是一群人彼此沟通和彼此联系的系统,这一系统向个人提供大量决策信息,包括决策前的前提,目标和态度,组织还预测其它成员的举动,并向成员提供一系列稳定与易于理解的预期值。社会学家把这一模式称为“角色体系”。

  举个例子,如何订立下一个合同?是自己订,还是交给下属去订?订之前要做什么准备?有什么原则?下一个做好之后,后面的又如何处理?这一系列决策问题会形成一个累积效应,对组织的行为模式形成影响。

  外星人一定很好奇,我们为什么把社会描述成市场经济,而不是组织经济。毕竟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包含着短期的经济目标,更包含着为组织目标作贡献的社会性目标。组织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每一个人在决策的时候,不仅考虑着自己的组织目标,同时也考虑着公司的长期目标。

  但是社会学的研究表明,这是不可要求的,而只能被交换,那就是组织通过一个交易模式考虑个人的成长与利益。作为一种交换,员工会自动地考虑组织的目标与利益,以此来实现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与名望。

  角色的概念,提供了人类行为的标准社会学解释:船长之所以要与沉船同归于尽,是因为他认可自己的船长身份,而船长身份在组织上,有着明确的社会文化对船长的预期。身份认同越明确,社会对“好船长”的评价体系越明确,人们就越有强大的动机与身份“同归于尽”。

  如果我们把社会影响看成是各种决策前提的影响,那么,角色论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角色或身份是对个人制定决策时依据的某些前提的具体说明,而不是全部说明。

  除非把前提当成基本单元,否则,角色理论就会犯一个与经济理论正好相反的错误:不给理性留任何余地。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如果我们根据前提来定义角色,那么,当事人就能够在行动时留有思考的余地,并纳入他的知识、需求和情绪等元素,全力发挥自己的才华。

 姜汝祥:如何建立一个管理型的组织?

  这就是决策分析的重要性,决策应当是管理的入口:决策前提比决策更重要。这样看来,组织是什么,不过就是如何平衡“报酬”与员工贡献之间的一个动态结构。报酬是不是对员工有效,这是有前提的。而员工提供的贡献是不是对客户有效,这也是有前提的。这些前提构成了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核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2418.html

更多阅读

呜莎花园养肉指南第十篇 :如何写一个有效的求助帖

第十篇:如何写一个有效的求助帖这几天浏览论坛的花友提问区的时候发现,大部分的花友提问都没能得到有效的回复,部分得到热心花友回复的帖子,大多不是回复的过于简略就是略显武断,这对于前来提问的新手花友来说,确实可能小有打击。不过,这真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中学生 怎样做一个优秀的学生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各位同学,我们都经过了小学的六年跋涉、六年攻读,成长了自我,也成长了学校。如今,我们已经是一个中学生了。在今天,我们中学部的全体同学欢聚在一起,畅谈一个看似很简单,但又非常重要 的话题:如何做一个

退款成功卖家不退运费 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卖家?

  要做一个成功的卖家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1、非常有技巧地回答买家提问,提高成交率。这一点非常有效,你的回答是否专业,是否热情,细心的买家都能用心体会出来,这基本上会决定一件商品能否成交。  2、比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网上

理想国青年创业基地 创业初学者如何挑选一个理想的商铺?

  对于大多数加入创业大军的朋友来讲,如何挑选一个理想的商铺,是拦在面前的第一道门槛。有关二手商铺租售的问题,就此采访了有关方面的专家。  专家认为,城区铺面差异大,商铺选址也有很多学问,创业者要明确自己的经营需求和价格定位,

声明:《姜汝祥:如何建立一个管理型的组织?》为网友泪干无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