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语境下,“大师”不是指在某一方面小有成就、稍有建树的人,而是开宗立派、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大师”最早是指在佛学上有精深造诣或参悟的高僧,后衍生为对和尚的尊称,也指在艺术上和学术上有显著成就的人,即对艺术家和大学者的尊称。如在绘画艺术领域,自古画家千千万万,但能称得上大师的却屈指可数。遗憾的是,现代浮躁社会中大师的帽子满天飞,各行各业的“大师”随处可见:小有成就甚至在专业方面略知一二的人,便大大咧咧地以大师自居,或被那些为了利益通过提高别人来抬举自己的人“谦卑地”尊称为大师。
当然大师之类桂冠,只是一种尊称,一种虚名,并没有相应的制度性确认,说谁是大师谁不是,见仁见智,由着人们高兴。这里无意于深究大师的定义和判别标准,只是想分析“师”与“匠”这二者相应的行为特征,以使人们有所感悟并提升自己的行为。
无论关于大师的称谓有多少种或多少争议,但“师”者从其外在表现看一定是开宗立派、在其领域有精深造诣、影响巨大之人;从其内在特质看必然是有思想境界、有大智慧、善于创新的人。“师”的内在表象决定了其具有人文特质,所以有人讲,科技领域有专家、无大师,大师大都是对人文领域里卓越者的称谓。
与“师”相呼应的是“匠”,一般指具备某些技能,且可以将事情做得很完美、很精致、很周全的人,如木匠、铁匠、剃头匠、教书匠、工匠等等。大凡“匠”是可以训练出来的,是有程序和技巧可循的,即使那些匠心独妙之作,通常也是按作者自己的章法习得的,也是可以传授的,如带徒弟。但“师”者难以训练出来或通过师傅带出来。比如,写小说,“保罗·奥斯特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小说中情节套情节,故事套故事。细节、悬念、情节、前后呼应,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十分到位。让我感觉这是一部经过作者很仔细很仔细雕琢过的作品。很细致,很周全,甚至可以说有些完美了。但是我总觉得有些不对,有些别扭的地方。也许就是太完美了,太像是一件被人制作出的艺术品了,让人觉得不真实,缺乏某种生气,只有一种匠气”。“匠”者尽管完美但常有模仿拷贝之感,缺乏“师”者真实、生气、大气之势。
可以看出,“匠”可以是心灵手巧、精到、完美;但“师”除了可以具备“匠”的技能外,一定要有思想、灵魂。具体到管理上来说,学者如果可以按国际认可的学术规范,制造大量可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但远离实践,缺乏洞见和深刻的思想,充其量只是些雕虫小技;企业实践家经过长期操练驾轻就熟地管理企业,但缺乏足够的理论修养和境界,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管理的工匠。换句话说,只有理论和技术,可能成为一个管理的技术员;只有经验和技巧,往往是经验主义者。这两者只在“匠”的层次,难以上升到“师”的境界。要想成为管理领域的“师”级人物,学者一定要做“有实践的理论”,实践者一定要做“有理论的实践”。
学术研究就像编篱笆,不少人永远跟在别人后面修补篱笆或编篱笆,这大多属于“匠”;只有很少数人在竖篱笆桩子,这些人不少是“师”。管理实践也一样,不面向市场,从未来和全球以至更高的境界看待自己的事业,而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充其量是个“匠”,虽可能小有成就,但终将难成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