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战略决策会议上,身为CEO的你是否因为讨论陷入僵局而不得不力排众议,做出最终选择?久而久之,你为一次次一锤定音背上了“独裁者”的恶名。你很懊恼,认为这是被逼无奈,你责怪这样看待你的人但这些都无济于事,你要做的是调整决策程序。
据《董事会》,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公司决策层正在详细讨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尽管他们耗费了很多时间,付出了很大努力,却仍无法达成共识。随之而来就是这样一个不愉快的时刻,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CEO,等待CEO一锤定音。然而当CEO做出选择后,很少有人喜欢这个决策,虽然没人明说,但很多人都心存不满。CEO责怪经理层决策能力不够,经理层怨恨CEO独裁……我称这种情形为“被迫独裁症”。
多年来,这种局面被归结为领导力问题,或者是团队协作问题,公司通常采取团队建设和加强沟通的办法,试图克服这些问题。但经验表明这些措施收效不大,因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实际上并不在于人,而在于议事程序本身,这是许多公司所没有认识到的。
投票悖论
在僵局的背后,总是有这样的逻辑在起作用——个人最优选择的加总将得到集体最优。一旦领导者认识到这是投票规则从中作祟,他们就能够采用一些措施来打破僵局,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于不同规模的公司的战略决策都行之有效,它们能够帮助公司摆脱经理层与CEO相互埋怨的困境。
基于个人偏好的集体决策本身就具有非完备性,当两个以上的投票人对两种以上的选择排列优先次序时,加总的集体偏好就可能出现冲突,这被称为“投票悖论”,由法国数学家孔多塞(Marquis de Condorcet)于18世纪率先指出。一个半世纪之后,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用数学证明了这个悖论,并发展为“阿罗不可能定理”。
当CEO最终被迫做出选择后,只会有一小部分决策团队成员同意他,其实不论CEO最终选择哪个方案,总会有多数成员更偏好其他方案。根据阿罗的证明,没有哪种投票的方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尽管投票悖论已经在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和论证,但在管理实践中还未能被充分使用,笔者认为,理解投票悖论能使公司的决策程序发生巨大的转变。
除CEO之外,决策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几乎都代表着公司的某个部门(或某利益相关方),比如运营、销售、财务等。虽然CEO总在反复强调决策团队成员要“摘掉部门的帽子”,从公司全局出发,但成员们却很难做到完全不受自身职务影响,做出独立判断。决策团队经常关心的是各方案的资源分配,并以此确定方案的优先次序,所以当存在两个以上的选择摆在桌面上时,投票就很可能没有结果,最后CEO就不得不一锤定音,从而成为独裁者。
甚至当决策团队只需在两种方案中做出选择时,问题仍有可能出现,尽管投票悖论发生的条件是存在三个或者更多的选择。“我们要么全力挺进该市场,要么就完全退出”,做这样的决策表面看起来能够避免发生投票悖论,但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往往隐含着第三种选择,那就是两者都不选。决策团队成员很可能认为,“我们应该循序渐进地深入该市场”,或者“应该进入另一个密切相关的市场”,甚至可能认为“应该等市场潜力进一步明确后再做决定”。
进一步说,分析师们为策划一套方案付出了六个月劳动,而现在决策团队只用半小时来投票表决,即使有人不同意,但也不太愿意说出来,所以大家宁愿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