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辉从抄强生后路开始,就被强生盯上,几番较量的结果是,中辉一直在死亡边缘挣扎,而强生则保住了国内血糖检测市场老大的位置。
强生这样“死掐”中辉,抛开侵权与否,归根结底是中辉让强生感受到了威胁。“如果中辉还能继续合法销售远比强生廉价的试纸,强生的市场迟早会让这家企业蚕食光。”在一位医疗器械企业的销售总监看来,强生为保护自己在中国血糖检测市场老大地位可谓费尽心机。“虽然强生现在还是国内血糖检测市场老大,但未来3年之内,它的市场份额也一定会被国内企业超过。”
以2012年上市的三诺生物为代表的国产血糖检测产品生产企业发展迅猛,远远超过了强生、罗氏等市场大佬的增长速度。这些企业与中辉不同,它们并不生产通用试纸,而是自己生产血糖仪,依靠廉价销售血糖仪,蚕食仪器使用市场,然后再通过销售自己生产的试纸牟利。
而在中国的血糖检测市场,目前的盈利来源基本上是:血糖仪白给,试纸赚钱。以三诺生物为例,该公司2013年上半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30.59%。其中血糖测试仪器收入为5025.2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3.78%;血糖检测试条收入1.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6.16%。
在国产血糖仪不断降价的带动下,外资血糖仪产品也不断降价,几乎无利可图。怡成董事长何伟表示,1995年,强生的血糖仪每台售价1700元,怡成生物的价格仅是其一半多。而2010年,强生的血糖仪零售价格降为460多元,怡成生物的价格进一步降到280元以下,基本上仍然是外资的一半。而血糖试纸的价格,强生的每片4到5元,怡成的价格在2元多。
在前述销售总监看来,对于血糖仪来说,现在国产品牌和外资品牌性能上差别不大,以前核心技术在美国的一些实验室里,现在大力引进人才,大大缩小了这方面差距,“如今,外资的优势,几乎就剩品牌了。”
可以观察到的变化是,一些国内三甲医院也开始采用国产的血糖仪了,这得益于国内医药产品销售的渠道下沉非常明显。分析人士就认为,强生这样的外资巨头在国内血糖检测市场逐渐衰落的原因,在于销售策略没有变革。
“过去,OTC血糖产品市场唯一的渠道就是药店,现在不同了,有药店、专业器械店,还有就是网店发展迅速,国内企业在适应变化方面非常快,而外资企业就不行,它们没有注意到这三种渠道已经并驾齐驱了。而国内的企业善于开拓偏远、农村的市场,它们在渠道下沉上做得很好,但是外资企业很难能适应国内销售渠道需要逐步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的趋势,于是市场份额正越来越明显地被国产企业所取代。”前述分析人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