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卓谈管理者:领导烦恼的那些事儿



烦恼的领导

  是罪,还是无奈?宗教里讲原罪,我们的很多企业也都有原罪。

  在中国这种经济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当我们原始发展的时候,原始积累阶段,很多企业都违返过一些规则。有原罪,这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

  原罪,是如果你不这样做,就会死亡。没办法。很多成功的企业,当初都有这样的原罪。

  就像你贫穷的时候,你走过一个烧鹅店,已经关了门,上了锁。这个时候,你饿得不行了,如果你打碎这个玻璃,你就是犯罪,如果你不犯罪,你走过去了,明天,你就躺在街上,变成冻鹅了。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企业家,采取了没有办法的办法,为了生存,打破玻璃门,把烧鹅抢来吃掉。在改革开放初期,不时听闻这样的报道,有些腐败官员,逼企业犯罪:你正常去运营,他就不批给你,如果你搞歪门邪道给他好处,他就批给你。大家都听过这样的事吧?这就叫做,逼良为娼。想干干净净地去做人,你就别想做!

  所以,在发展的初期,出于生存的原罪,是值得同情的。不能同情的是什么呢?

  富了还偷

  你今天已经富足了,你已经不缺钱了,你衣食无虑了,你的钱已经够你的孙子花了,但是,你还是习惯性地犯罪。

  一到晚上出来,就想打烧店。是吧?我们会看到很多富翁偷窃,是吧?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在超市里抓住了。偷窃这时成为一种乐趣,这就不对了。

  其实这个时候,叫做回归本源。金盆洗手,回归正道,

  你干嘛非做一些事情,让你晚上睡不着觉?你又不是缺钱,又不是就急着吃那口。这个时候,更多的是应该转入正行。就是那些现在的华人首富,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有很多是不择手段的。但现在人家都做善事,是不是?捐资助学,慈善事业,支持建设事业,对吧?

  其实现在真是这样,到了堂堂正正赚钱的时候了。为什么?

  堂堂正正赚钱,有益身心健康。

  领导,真的要往下跳吗?

  有一条过时新闻,讲的是从1980到现在的20年间,据有记录的显示,中国有1200名企业家自杀。究其自杀原因,除了部分是因为企业破产以外,其他很大一部分企业家选择在企业发展良好的时候自杀了。

  是什么杀死了这些领导人?烦恼。太多的烦恼。企业的初级阶段,有烦恼;发展到高级阶段,成熟了,有更多的烦恼。

  没市场,没人才,没资金,烦恼;

  有市场,有人才,还是烦恼。

  为什么,市场有了,但是竞争对手也有了,烦恼;人才有了,但是人才开始向你叫板,烦恼。此外,企业也是个社会人,各种社会关系要梳理吧,烦恼。

  赚钱和德

  有次课下和大家聊天,一个学员问我——“说企业不赢利就是缺德。这个我承认。可是,我不赢利,利就被别人赢了去,这不也是回报了社会嘛。还能不能说我缺德?”

  两码事!

  输掉的过程中回报了社会,这就好像是在赌场上回报了牌友,没人领你的情。

  你在赌桌上输了,没人领你情的,对吧?你输了钱,人家不会说,“这哥们慷慨大方。”只会说,“真笨!”最多会说,“这家伙点不行。”是吧?说,“嘿!这家伙倒霉,今天!”

  赌有赌规,他不会感谢你。商有商规,做市场经济也有规则。

  企业怎么回报社会?

  和在赌桌上一样——赚了钱,结束了之后,把这钱一点:

  “好,给你三千,给你五千,给你六千——嘿!哥们儿,喝茶去吧!”

  这叫潇洒,这样,有人领你的情。

  企业也是这样,赚了钱,捐资助学,修桥铺路,这个有人领你的情。

  赚钱的过程是一回事,赚了钱怎么花,又是一回事。

  这个过程不能输,你必须要赚钱。

  赚了却不快乐

 杨思卓谈管理者:领导烦恼的那些事儿

  很多领导人都有这个感受,赚钱了,当年的理想不再是梦了,我们却比当年不快乐了,因为,烦恼多了。1969,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8226;彼得发表了《彼得原理》,当年就被译为14国文字广为传阅。烦恼,谁没体会过?特别是当领导的,很多人都被烦恼蚕食了健康,内脏出了问题,比如,心脏病,胃病,精神上出了问题,比如焦虑症,脾气暴躁,甚至进一步引发家庭关系紧张,最终心理崩溃。

  烦恼是啥?烦恼是由什么造成的?肯定的说,压力,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以及来自自我的压力。如何去除烦恼,就是要减少压力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员工等着你吃饭,社会有需求,你只能选择扛着。可以说,选择做企业,基本上就是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这个压力能剪掉吗?不能。更有甚者,一首打油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后悔当领导,处处有烦恼。”

  “兴奋总是很短很短,痛苦却是很长很长”,有个学员总结了当官的心情变化规律:每次提拔,总是三天的快乐,三年的烦恼。

  然而,有的领导人,压力比我们还大,但是应对自如。小平同志的压力大不大,在他执政的时候,正赶上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到处都是压力。他是怎么做到的,毛泽东、周恩来给了邓小平一个评价,能力很强,举重若轻。

  由此,我总结出一个烦恼的公式,烦恼等于压力比能力:

  烦恼=压力/能力

  算一下你的烦恼。如果能力大了,那相对的说,烦恼就会少了;如果能力小了,烦恼就会多。压力是100,能力是1,烦恼是100;如果压力是1,能力是100,烦恼就成了百分之一。当烦恼来了的时候,先静下来想想,是不是能力出了问题。

  其实,经验表明,很多烦恼都在于,是我们能力不够。

  烦恼,是因为无能,无能是因为无知,无知是因为不学,所以,提高能力是解决烦恼的最根本办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0982.html

更多阅读

《电影精神病:电影中的那些精神病患者》

《电影精神病:电影中的那些精神病患者》多重人格:多重人格顾名思义,是指一个人除了自我的本体外,拥有了多重其它人格。这些多出来的人格,均是从本我之中分离出来,以逃避精神创伤(分离出来的人格,往往会极端化某一种性格)。所以多重人格在心

杨思卓教授:中国著名领导力专家

杨思卓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领导力中心执行主任原北京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著名领导力专家广东省管理咨询协会副会长ICMC国际认证咨询师中国企业联合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人社部中国

杨思卓读书:有道有趣的18种读书方法之一

杨思卓读书:有道有趣的18种读书方法之一品书如进食,得其法,营养与美味兼得;不得其法,或不得美味,或不得滋养,或伤害身心。然而其法何在?古今中外名人读书各不相同,皆在因事、因人、因书而变。于是将前人经验筛选研磨成上好精粉,加入自己多年

杨思卓:从快公司到韧公司

超越事物发展规律或极限的快速发展,只能适得其反。相反,有计划、有节奏的“慢”和“稳”,却更符合“韧”的精髓 □ 北京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思卓 有人认为,近三十年来,中国公司发展迅速最主要是得益于国家政策。油价非常低,电

声明:《杨思卓谈管理者:领导烦恼的那些事儿》为网友岁月忽已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