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西关李德海死了 村官李德海和他的“王国”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如果谁忽视乡镇企业,那他必定会被市场打败;在那个时代的烟台,如果谁没听说过牟平西关和李德海,那他实在是孤陋寡闻。李德海,一个只有九个月学历的农民,却饱读诗书经典、出口成章;没学过管理,却能把西关治理成闻名全国的富裕村。他敢说、敢做、敢骂,也敢“打自己的巴掌”。他的许多名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初识李德海:“不研究中国历史,就不能在中国做企业。”

  李德海对联:人生要有根据地要留清白在人间横批:大公无私

  第一次听到李德海的声音,是在电话里。

  听说他挺难采访,记者小心谨慎地拨通电话后,那头却传来哈哈大笑:“来吧。”那笑声自信、豪爽。

  第一次看见活生生的李德海,是在他和几个普通工作人员共用的办公室里。中等身材,胖胖的,精神矍铄,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已经67岁的老人。当时他身穿一件灰色的夹克,双手插在裤兜里,踱着步子在和一个办事处领导说话。

  此时,只有办事处领导是坐着的,办公室其他五六个人都小心翼翼地靠墙边站着,毕恭毕敬地听着。说了一通后,他很随和地对记者说了句:“你先坐着,我开个会。”就大踏步地走到一个小小的圆形拱门跟前,拉开门走了进去。

  里屋立刻传出了破口大骂的高声:“质量不好、花样不多、价格倒挺高。一毛钱的东西卖五毛钱,我X,这能行吗?”透过窗户,20多个人分坐在会议桌两边,个个低眉垂目,一动也不动地听着。李德海边说边在员工背后走来走去,说到激动处还抬起手来冲着员工的后脑勺点划几下。

  与曾经高达15亿多的年产值相比,堂堂一个海德集团董事长的办公室似乎太寒酸了。在一个2层的老楼上,走廊尽头一个没有装饰的圆形房间里摆着七八张办公桌,董事长李德海只占据了其中的一张。其他的桌子,分别属于几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但他们都是管账的。

  已经不是很白了的墙壁上,除了一张海德集团各企业招工人数明细表外,在门后不显眼的地方挂着一张中国历朝世系图。从远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每朝每代,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下令将世系图印刷并将挂上墙的,就是那个仅仅念过9个月小学的海德集团董事长李德海。他认为不研究中国历史,就不能在中国做企业。

  -传奇李德海:一身豪气缔造西关神话,如今这里依然像个“王国”

  李德海对联: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心系尧舜胜似神仙。横批:我行我素

  对于稍微年长一点、经历过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李德海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

  这个1940年出生的苦孩子,从部队复员回牟平西关村后,干起生产队长,随后任西关党支部书记。这期间,西关因开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先河而驰誉海内外。李德海,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民,也因此成为名噪华夏的新闻人物。于是,西关村———李德海———海德集团,成为当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标签式名词。“西关现象”、“西关模式”、“李德海效应”充斥各大媒体。

  如今的西关,虽然少了往日的喧嚣,但是当年的辉煌仍依稀可见。如今的李德海,虽已不像当年那么年轻气盛,但是他的威严依然丝毫不减。

  这里依旧是一个“王国”般的西关。

  这里舆论工具齐全,有电视台,有报纸,时刻传递着他的声音。西关电视台仍然在播放着西关新闻;当年的《明珠报》已经更名为《海德之声》,仍然定期出版。在《海德之声》上,头版头题依旧是董事长李德海的行踪和声音,报头右上角上,一直不变的是李德海的格言。

  这里有医院,有学校,有集体供暖,有村居规划,福利遍及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村民可以享受免费查体、免费受教育、免费住楼房———只要你是这个“王国”的成员。

  这里的商业能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既有百货楼,也有鞋城。早就建设好但是一直没有启动起来的海德商城采用了仿古的风格,远远看去就是一座古代的城堡,让人依稀可见一股“霸气”。

  李德海说话,西关人仍然毕恭毕敬地听着;李德海的指示,西关人仍然一丝不苟地执行着。记者参观了服装厂、福利厂等从集体企业中改制的西关企业,在说到“李书记”时,所有的老总们立刻肃然起敬,那种发自肺腑的尊敬近乎于崇拜。在一位老总的办公室里,记者注意到,悬挂在办公桌上方的一个镜框里,写的话明显是出自于李德海。连办事处的领导们,也尊敬地称他一声“老干部”。

  一本《海德文摘》摘录了李德海的经典言论、诗歌、对联,以及李德海认为应该传世的古典文章、哲学、法律、常识,甚至还有部分数学公式。

  -现实李德海:“不怨别人,是自己太没数,头脑发热。”

  李德海对联:历尽艰辛痴心不改忧国忧民理所当然横批:一如既往

  李德海,这个曾传奇般地将贫困的西关变为全国十大首富村之一的领头人,不仅当年,现在也依旧在引领着西关人前进,只不过前进路上少了往昔的“喧哗与骚动”,多了一些他的孤独的脚步。

  当记者问到西关发展速度最快是什么时候时,李德海脱口而出:1992年。但是他随后毫不掩饰地又说到:“真让‘快’给害了。”

  正当西关的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西关跟着当时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精神,下发了一个文件,宗旨就是:共产主义不能变,妓院不能干,人口毒品不能贩……此外,就要甩开膀子大干。他们向省里要了一系列的政策,除了“开银行”这事没被批准以外,其他都顺利拿到了。

  西关人和关注西关的人,脑子都开始发热了。他们说,西关,要打造成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当时没有人怀疑,因为多年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西关村的成功。

  他们搞了一个规划,为西关设计了一个令人激动的辉煌前景。按照3个亿的贷款规模,银行的钱源源不断地拨到西关的账户上。钢铁厂动工了,电子企业建起来了,规模庞大的商城也很快地矗立在西关的街头。

  然而,经济过热不仅是西关的问题,也是全国的问题。1993年下半年,中央开始进行宏观调控。银行开始收缩银根,资金断了链。刚刚建起的工厂运转不起来了,到处是半拉子工程。当初的100多家企业只剩下了30多家。西关人这才从狂热中惊醒。

  “不怨别人,是自己太没数,头脑发热。”李德海说。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再次剖析自己,残酷地揭露自己的“渺小”。他开始卧薪尝胆,并于1996年大胆改制,将企业“卖”给私人,实现了西关经济的平稳过渡。

  现在说起来,身为农民的李德海却并没有为乡镇企业辩护:“某些乡镇企业就是不正之风的根源。某些农民打败了国有企业,靠什么?靠挖社会主义墙角,靠拉拢腐蚀党的干部。”

  记者问:“西关最辉煌的是什么时候。”

  记者实在没想到,这位67岁的老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将来。”在他看来,西关完全可以有一个更辉煌的前途。

  记者问:“您最失败的是什么?”

  李德海沉默了。他一动也不动地坐着,眼睛凝视着前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甚至电话的铃声也没有让他有丝毫反应。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有些沉重地说:“我偶尔会很低沉,我实在太累了。我战胜不了这种低沉,自己战胜不了自己,这是我最大的失败。”

  这就是李德海,敢说,敢做,敢骂,也敢“打自己的巴掌”。

  在世人眼里,李德海是农民致富的领头雁,是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的典型代表,更是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但在他自己的眼里,他说他只是个农民……

  -历史李德海:“我当初干书记就是为了‘报复’别人。”

  李德海对联:一个建议闹翻天连迫带害伤几年孤身奋战家何在时到势转勇往前横批:有进无退

  很多文章都写过李德海为了带领全村群众摆脱贫困,而毛遂自荐干生产队长,干村支书。当记者旧话重提时,李德海却语出惊人:“我当初干书记就是为了报复别人。”

  当年,村里一张别有用心的证明让李德海背上了一个漏划富农的“罪名”,本来前程远大的他一落千丈,被迫复员。倒是那些诬陷他的人依然在村里逍遥,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所以他决心要回村里报复他们。回到村里,他一再找机会“夺权”,并最终做到了一把手。

  可是等到“大权”在手的时候,那种报复的情绪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糟粕,会害人的。比如嫉妒、冤冤相报,这不好。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太深了,我是糟粕的受害者,其实他们也是受害者。所以也就不再去想报复这件事了。”他说。

  因为要报复,所以他要进步;因为要进步,所以他要学习,要思考。而在思考的过程中,他的思想豁然开朗,他明白了更多的事情,也明白了自己真正的历史使命是什么。这或许就是李德海难能可贵的地方,他敢恨敢爱,勇于肯定自己的优点也勇于否定自己的缺点。

  因为一段仇恨而走上了一个更高的舞台上,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这也许正是西关人因祸得福之处:由此有了一个曾经列全国十大首富村之一的西关,有了一个日益兴盛的海德集团,由此愈加完美了一个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李德海。

  -怪论李德海:“中国有天有地没有‘理’。”

  李德海对联:汗水血水流成河人所共鉴冷眼白眼垒成山也难挡道横批:继续弄

  李德海的成功经验曾经广为流传:上靠领导,下靠群众,外加不讲理。其实这并不是他的原话。他的原话是:“上有天,下有地,没有理。”对记者说这话时,他的眼睛咄咄逼人地看过来,用一根手指先向上一指,再重重地向下一点,然后左右摆摆手。

  他说的“理”是常理,是世俗眼光中被认定的“定势思维”,是“死理”。

  “中国有理吗?按照理来办事能行吗?比如说你要办事,办事的方式可能不符合常人眼中的常理,但是能办事。中国人给孩子的第一课就应该是不讲常理!”

  在集团改制、进行资产转让时,他针对某些人的疑问进行了答复,语惊四座:“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把企业管理好了是真的;管理不好就是假的。你做买卖赚钱了,发财就是真的;赚不着钱,赔了,就是假的。……李德海讲的是老实话,能解决实际问题,能给大家带来好处,能启发人,能教育人,能改变人,李德海的讲话就是真的;李德海讲话管谁听不进去,不能产生任何作用,李德海的讲话就是假的……是真是假,答案本来很确切,怎么还提这个问题?多此一举。”

  作为领导,李德海一句“继续弄”不光体现了他倔强的个性,还体现了他的领导技巧。“我是一把手,我要做个决定,一开始他们都不同意。不同意?不行!我还要弄!这就是不讲理。做一把手,掌不住权?不行!”

  这就是带着浓重的李德海色彩的领导艺术,也许并不符合常人眼中的“理”。但这种领导艺术,在西关村就行得通,而且取得了众所周知的成就。

  -村官李德海:“我能打过你,你就得听我的,不听我就揍你!”

  李德海对联:官非易做做错人骂父母名民不可欺欺民自损儿孙福横批:古往今来

  李德海的“不讲理”也并非没经受过冲击,但他还击的方式还是“不讲理”。

  曾经就有村民壮着胆子反驳他说:“我凭什么要听你的?你当社员的时候,也不听队长的。你现在当队长了,我也可以不听你的。”

  这话把李德海逗乐了,他甚至都想给这个村民竖根大拇指:“好小子,问得好。我不听队长的,是因为队长不如我,他能力不如我,干活不如我,还打不过我。可我比你强啊,我比你能干活,比你有本事,我还能打过你。你不听?不听我就揍你!”

  这还真的不是吓唬人,李德海骂人打人是出了名的,有故事说,连西关村的小孩只要听大人一句“李德海来了”,就会立刻止住哭声。

  有一次,村民都在场院打麦子,一个村民不慎把一袋麦子掉在了传送带上,当时就听见“喀嚓喀嚓”两声响。李德海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坏了,这可是花了队里好几百块钱买的啊。他的火气“噌”地就上来了,冲着那个社员一脚就踹了过去。

 牟平西关李德海死了 村官李德海和他的“王国”

  “踹几脚打几巴掌谁都不当回事,社员也不会在意。”李德海并不避讳自己打人的“劣习”。在农村,尤其是在西关,在李德海身边,这种“打”、“踹”的肢体语言在很多人心上没留下什么阴影,也不会在彼此之间产生隔阂。按照李德海的观点,“古往今来,所有带兵成功都离不开爱字当头,严在其中”。

  但是李德海打人是有原则的:“妇女我不打,比我年纪大的我不打。做邻居、交朋友不能打。我打人都是为了工作上的事,我是恨铁不成钢才动手。”

  在办公室的桌子上,记者发现了一张村民要求退股的名单。他解释说,这是当年买了集团股票的,结果集团没能上市,他打算把这部分钱退给村民,总共有好几百万。“按理股票是不退的,但是村民们掏的都是血汗钱,我李德海不能让村民戳脊梁骨。”

  一个急了就举手打人的人,却如此维护百姓的利益,从中也可窥见为什么村民挨了巴掌还心甘情愿地拥护他。

  -企业家李德海:“卖猪头肉的最懂管理。”

  李德海对联:你咋呼我咋呼党不咋呼天可欺地可欺民不可欺横批:做人要实

  在李德海的眼里,管理是最重要的。“科技是生产力,管理是生产力的生产力。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政治,就是统领,是一切的一切。”他说。

  在海德集团专门编纂的《海德文摘》上,李德海这样论述了管理:“管理分三种:精神管理,制度管理,棍棒管理。但不管哪种管理,都是手段,不是目的。不管什么办法,一个厂子,能把全厂的意志统一到厂长的意志上去;一个国家,能把全国的意志统一到国家元首的意志上去,使得全厂上下、全国上下都能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就是最佳管理。”

  “在管理上,比教育更有效、更直接的办法就是管制”。

  在李德海的眼里,大学生不懂管理,硕士生不懂管理,博士生也不懂管理。因为他们只会念书,不懂得实践。“不念书就彪,念多了书就二糊(迷糊)。谁最懂管理?做小买卖的,开夫妻店的,卖猪头肉的。他们一点一点地干起来,他们知道如何能挣钱,如何去用人。”

  李德海曾经引进了很多人才,但是真正符合他要求的并不多,走了也很多。李德海不介意:“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他现在依然敞开大门到处招人。

  在1996年下决心对企业进行改制时,李德海便看到了企业管理上的弊端:企业让“四不”干部和“四蛋”职工给糟蹋了。他把不懂管理、不学管理、不抓管理、不服管理的企业干部称为“四不”干部,把懒惰、不学技术、搅和事、搞破坏的职工总结为“四蛋”:懒蛋、笨蛋、混蛋、坏蛋。

  “企业有四不四蛋就要完蛋,与其要完蛋,不如让人家自己干。”他一直感慨自己行动慢了,南方私营企业的崛起让他看到了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

  这就是李德海:只念过9个月的书,却饱读各种古典、现代书籍,人文历史,出口成章;没学过管理,却能把西关治理成一个闻名全国的富裕村;一直声称自己只是个农民,却在工业、商贸等领域得心应手。

  在西关人的崇拜中,在世人的惊叹中,他,依然还是那个敢说敢做敢爱敢恨的李德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0705.html

更多阅读

刘翔和他的教练孙海平的感人故事二 刘翔与孙海平决裂

刘翔和他的教练孙海平的感人故事(二)信息来源:http://blog.cctv.com/detail_17185_111466_1.shtml#article_status9月18日那天,得知儿子和刘翔等人要来,老人午觉也睡不踏实了,很长时间没有和儿子见面,她想儿子,一遍遍擦着和儿子手拉手的

汉武帝和他的女人们之三:李夫人

倾国倾城李夫人-----汉武帝和他的女人们之三1/虽然伟人毛泽东曾经在《沁园春。雪》里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但一般来说,一提起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几乎总离不开汉唐;提起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千古一帝,也总离不开秦

经典 李小龙和他的截拳道(组图) 李小龙截拳道

李小龙和他的截拳道--经典啊...Quote: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国际武坛的上空,对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中国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

冯海和他的摄影世界_e世星邃 摄影师冯海作品

一个摄影师风格的形成,是很多成分综合影响的结果。成长的环境,掌握的知识,个人的气质,以及对摄影和生活的理解等等。而风格,不仅决定了人们对你作品的印象和认识,也决定了你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影响力。摄影技术,是西方人发明的。就像钢琴,

声明:《牟平西关李德海死了 村官李德海和他的“王国”》为网友傳統型侽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