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背后的爱情故事 品牌之战的背后



在原始氏族社会,部落与部落之间比的是奴隶的多少;在农业社会,国与国之间比的是田地、人口的多寡;在工业社会,比的是技术的先进与否;战争年代,国与国之间比的是武器的先进程度,军事力量的强弱;而在和平年代,国家与国家的竞争,说白了就是企业的竞争。而企业竞争在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已构成了一种强权,这就是福柯提出的“知识--权力”结构。西方帝国已将他们的文化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心里。

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凭什么扮演“世界警察”?人们都认为这是因为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可美国为什么是第一强国呢?因为美国拥有众多称霸世界的超级品牌,支撑起美国的军事、经济实力。美国的霸气是因为其背后有强大的品牌撑腰。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文化融入到了世界人民的心中。

可乐一定就比王老吉好喝?汉堡一定比包子好吃?馒头就一定不如面包美味?拿可口可乐来说,可口可乐的成分90%是水,6%是糖,3.6%是浓缩液。我们第一次喝可乐,感觉怎样?辛辣刺激,喝起来很不舒服,可口可乐真的就“可口”么?但我们为什么会继续喝下去?以致于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成了可乐的代名词?这就是文化强权在起作用。因为它是美国来的品牌,喝可乐是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如果这么难喝的玩意儿是越南、老挝来的,恐怕我们就永远习惯不了吧?这就是文化认同,中国对西方的文化认同。

近代,中国经济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所以遭到西方帝国的打压和耻笑。曾有西方人放言:我们西方的文明,你们中国100年也赶不上!多么可笑!我想,如果对比历史文化,你们当在中国面前无地自容!你们的先祖还被发左衽,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苦苦挣扎时,中国早已开始步入了文明社会。我们5000年历史的华夏文明是你们永远都望尘莫及的,你有什么资格和我们谈文明!而美国,一个只有200年历史的国家更应该在中华厚重的5000年历史面前汗颜!

 品牌背后的爱情故事 品牌之战的背后

而现在,在以品牌竞争为特征全球经济的时代,欧美国家借助品牌聪明的把近代欧美文化强行灌输给中国的消费者,让国人产生文化错觉,我们的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于是中国人在西方帝国的大肆吹嘘下感到无比的自卑,错误的认为浓厚的中华5000年文化不如西方仅几百年的“文明”! 从而欧美品牌在消费者大脑中形成了顽固的品牌文化错觉,认为只有欧美品牌才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感,中国的本土品牌则沦为赤裸的产品,丧失了品牌的灵魂,多么讽刺!国际资本更用其贵族、中产、小资等阶层的划分,让刚刚脱离了农民烙印一时暴富的中国部分消费者找到了新的身份认定,人们急于改变身上的乡土气息,争先恐后的向西方看齐,追求他所描绘的所谓的高品质生活。都市人纷纷以追求小资情调为时尚,渐渐忘乎所以,认为只有国际品牌才会带给他们如此美好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于是前赴后继地走在晋升“贵族、绅士与淑女”的道路上,不断的标榜国际品牌文化的高尚与品质,于是我们沦为了“文化营销”的奴隶。这实际上就是西方帝国的一种文化营销模式,产品灌输文化,渗入到他国民众。这也是一种最为歹毒的营销方式。

拿美国来说,美国一直在给我们描绘一个人间天堂,大肆吹嘘美国是人间天堂,这里有最自由的文化,最华美的建筑,最多的财富,最纸醉金迷的生活。以安利为例,它向人民大众宣扬的是“健康的,高品质”的生活,选择安利就是选择了一种美国式的高品质生活。不管是使用安利产品还是“投身”安利事业,都是选择了“高品质”生活。

在我看来,“安利”就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吆喝!安利健康提示:关爱男人的“那几天”。什么是“那几天”?它夸张的称其为男人的“例假”。症状就是向女人的生理期一样易烦躁,状态低迷,甚至性冷淡。显然安利言下之意是:您在为“那几天”烦恼吗?用安利产品吧,帮您走出心-爱华网-理“低迷期”!安利在日化,洗涤,保健品等领域不住的宣扬其“高品质生活”。女士们,想永葆青春吗?用雅姿吧!帮您留住青春美颜!想摆脱亚健康状态吗?喝纽崔莱蛋白粉吧!能提高免疫力!男士们还在为肾亏性功能不足烦恼吗?不要紧,纽崔莱保健品帮您解决问题!听听!似乎成了叫卖壮阳药的了!我不禁要问,有那么神奇还要医院、药店做什么?    

用安利产品就等于拥有“有品位”和“高品质生活”吗?用过安利的人都说安利的产品很贵。是很贵,一瓶纽崔莱保健品至少两百多块。不是有钱人还真吃不起。可是贵的,高价的就一定是“高品质”的吗???其实只是在吆喝美国生活方式而已,利用中国民众对美国富庶生活的向往,大肆吹嘘产品。这种疯狂的吆喝让买安利产品的民众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他在买“安利”产品即是在享受“美国式”的生活。|!---page split---|

那买到了所谓的“高品质生活”,你觉得幸福了吗?你想证明自己的品位,于是学西方人听音乐会,听意大利歌剧。可是你知道瓦格纳为何人么?懂重奏、协奏、变奏的区别么?你知道歌剧《蝴蝶夫人》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么?试问一下,你每年听几场音乐会?看过几次画展?去过哪些世界级博物馆?举办过几次酒会、舞会?邀请什么人参加?物质是你拿钱买得到的,可是你有品位欣赏么?高品质生活真能买得到么?恐怕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吧?叔本华、尼采以及存在主义的大师们已经告诉我们:“现实生活里是没有幸福的”。叔本华曾这么说:痛苦是肯定的,幸福是否定的,我们往往抛弃了现实中的平静去追求虚幻的幸福,得到的惩罚是越来越多的痛苦。你还不知道你被“高品质生活”给忽悠了。

孟子说:“可欲之谓善”。人们认为自己向往的东西总是好的。美国式的自由奔放的生活方式是人们向往的,所以人们认为那里是人间天堂。然而孟子说的“可欲之谓善”只是人生的第一层境界。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说的很清楚: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一个阶梯的关系。于是人们迫不及待的要把“可欲之谓善”上升一个台阶,变成“有诸已之谓信”,就自己一定要参与进来,与自己有关。这也许就是人们追求幸福的过程吧?可是人们却不知道“充实之谓美”——内在品质充盈全身才是美的。人们只是追求了最低级的东西而已。那么高品质的生活在哪里呢?就像有一首歌唱的,它不在劳动里,它不在工作中,甚至不在现实中,而在审美里,在一流的人生境界中。你买不回去是吧?那你还跟着“洋人”吆三喝四干什么呢?对物质的追求只不过是追求了人生中最低俗的东西而已。而中国媒体也在利益与无知的情况下,大力传播欧化的“高尚生活”,用亲欧美、贴日韩的舆论导向打压中国本土品牌。被别人文化奴役而还不自知,还要做别人的汉奸、走狗,哀哉!哀哉!

有人说,全球文化不是已经同质化了吗?何必东方西方分的那么清楚,为什么不能相互影响昵?千万别相信什么“同质化”!严格来说是只是被西方化,跟风作了一场有一场的“模仿秀”而已。只是咱们丢掉自己的传统文化一厢情愿去做别人的学生,可又没学到什么东西。

米兰时装展一发布,设计师争先恐后模仿。米兰说今年流行波西米亚风格,中国时尚界便跟风从头饰到鞋子都是波西米亚风格。米兰说今年流行复古风,流行希腊女神挂肩风格礼服,罗马鞋,于是中国大街小巷全是“罗马战靴”。人家是复人家文化的古,你跟着瞎起什么劲?若某天米兰说咱回归原始,流行“皇帝的新装”,我们是不是也要跟着裸奔?我们学到了什么?又了解了西方文化多少?护肤品顶级乳化技术学到了么?高端汽车技术掌握了么?最多也就能模仿人家做做衣服,说说两句英语。伦敦街头的小乞丐皆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那能算文化吗?那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学习西方,我们只能说我们学到了西方的工具。

当今美国垄断标准,日本垄断技术,我们只能沦为帝国的加工厂。所谓的“同质化”,就是老师与学生关系,我们自甘做别人的学生,可是别人愿意收你为徒么?日本官方白皮书清清楚楚的写着,高端技术要对中国保密20年。你听到这话心里是什么感受?还有什么“相互影响”,更是天方夜谭!我们愿自贬身价作一个低眉顺眼的学生,可有本事影响到尚不愿教你的“老师”?所以在当今,找寻民族文化的根,以文化自强才是我们正确的出路。

中国近期掀起了国学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国人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了。在此基础上我作一个假设,如果中国崛起,静态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导,取代了美国文化的自由奔放和日韩文化的精致而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主流,中国人不再哈韩,崇美,又重新拾起老祖宗的东西,讲究“恬淡虚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开始学习孔孟的“仁、义、礼”,学习老庄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并且教育孩子从小学习儒家文化,教导他们知“忠孝悌”懂“仁义礼”,并用中华武术和太极拳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若能如此的话,我们设想一下“尖叫”、“激活”、“劲爆”、“脉动”这些品牌还有文化土壤吗?这些词条还“劲爆”得起来吗?

再进一步设想,我们若能大力创办国学院,全力推广国学,向全世界来展示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使这种国学热能燃烧到世界,那么世人皆被独特的中华文化魅力所吸引,世人都以穿唐装、旗袍为美,以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为荣,医学界不再认为中医是“巫术”,“伪科学” 纷纷开始研究中医,还用中华武术、太极拳来强身健体。当世界的品牌都以融入“中国元素”为时尚了,我们还会去崇洋吗?当全世界都以使用中国品牌为荣,我们的品牌战还会那么打得那么艰难吗?我们的经济还会不繁荣吗?我们的国家还可能不富强吗?

这并不是什么神话,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为什么日本的产品就是精致高品质的代名词?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人宁愿抛掉民族仇恨也要追捧日货?为什么韩国引领了亚洲的时尚潮流?为什么“韩流”一阵阵刮起,经久不息?为什么亚洲女性纷纷以追求“韩版”为美,就连整容也要做“韩式”的?

而当年的日本和韩国也曾走过我们现在的道路。二战后日本受了重创,广岛长崎遭袭,世人都以为日本已变成一片废墟,而日本用了40年的时间即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韩国在被日本殖民40年后,仅用了20年的时间迅速崛起,跻身经济强国行列。这和他们用文化征服世界不无关系。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日本以“世界工厂”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扮演的OEM(代工)角色。“物美价廉”是当时日本货和韩国货的代名词,向世界输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是当时日本及韩国企业的使命。

但他们并不满足于做代工的角色,于是他们采用了“贩卖文化”战略。当时日本的文化输出——动漫攻略就带有强烈的商业色彩,如著名的《铁臂阿童木》,几乎就是日立公司的形象代言人。这个“十万马力、七大神力”的机器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人们在记住阿童木的同时,也记住了日立品牌。

进入90年代,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推向世界的卡通形象所代表的已不仅是一个商标,或一种特定的产品,更多的是日本独有的生活方式,甚至尝试着推销更深层次的日本文化理念、价值观和审aihuau.com美情趣,例如《机器猫》《七龙珠》《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这些已经成为了动漫界的经典。在日本文化输出的同时,日本品牌也随之征服了世界。

日本人选择了动漫,而韩国人则选择了韩剧。2000年以来,从《蓝色生死恋》开始,韩剧逐渐替代日剧,成为中国媒体娱乐版的热门话题,而《大长今》便是其巅峰之作。很多人迷恋上《大长今》,甚至有人一边看《大长今》,一边学做菜。韩国的文化输出势头是如此之强劲,以至于众多追逐时尚的年轻人迅速从“哈日”一族变成“哈韩”一族,娱乐界的“韩流”劲吹引发了更多的人们对韩国文化的兴趣,乃至“爱乌及屋”,进而追捧韩国产品。2000年以后,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品牌开始全面占领中国的手机、数码、IT等时尚消费电子领域。

在当今全球经济形势下,品牌与品牌之间的战争如火如荼-爱华网-,实际上就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较量,“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适用于所有的竞争。此次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更是对每一个企业实力的一次深重的考验。商业战争,并不只是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对垒,更是国与国之间软实力的较量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品牌在中国一路高歌,而中国品牌却难以在发达国家形成品牌效应,为什么?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西方和中国相互的文化认同,西方不认同中国文化。品牌、文化,都属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为什么企业要有文化?为什么品牌要有文化?为什么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为什么我们的品牌要走向世界?我想除了经济繁荣的原因,更多的是,国家崛起和品牌打造紧密相连。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团体,都要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以国家强大为己任。“国荣我荣,国耻我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千年古训。

中国的崛起靠经济,经济的繁荣靠企业,企业的发展靠品牌,品牌的建设靠文化。企业承载着深重的历史使命。我们绝不可以丢掉自己的文化,我们要让世界认同我们的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家的责任。中国正在崛起,正在对世界形成影响,国人共同努力,定会有光明的未来。士不可以无责任,国不可以无品牌,任重而道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0619.html

更多阅读

《北京爱情故事》之沈冰、程锋 北京爱情故事演员表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看了一遍,本人一向赶不上时代潮流,所以最近才看完。片子虽然已经上映一年多了,但热议程度丝毫不减。对于这部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只是我个人对剧中人物的一些看法。剧中好评最多的人物当然是冬姑

《北京爱情故事》之吴狄 北京爱情故事演员表

《北京爱情故事》之吴狄总是为别人着想吴狄与他哥吴魏的价值观完全是不一样的。他是一个没有欲望、单纯善良、总是为别人着想、痴情的阳光男孩。他不像他哥那样为了钱不择手段的达到目的;不像伍媚那样追名逐利,拿利益当信仰;不像石小

任正非 任正非的迷惘不是品牌之福

近来,华为很火爆,创始人任正非“迷惘”之说,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二十多年来,华为从通讯技术追赶者,跃升为技术创新的领导者,它如今的迷惘,可以说不是中国品牌之福。

声明:《品牌背后的爱情故事 品牌之战的背后》为网友毕加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